书法选修之碑帖情韵_第1页
书法选修之碑帖情韵_第2页
书法选修之碑帖情韵_第3页
书法选修之碑帖情韵_第4页
书法选修之碑帖情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人的“注册商标”-书 法 在世界艺术之林,惟中国书法最能表现东方文明的独特性,惟中国书法最能表现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惟中国书法最能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书法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汉字从图形、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甲骨、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书写应用逐渐完备。汉字在书写过程中,又不断融入我们祖先无穷的智慧和创造,逐渐形成了可以独立门类的书写艺术书法。,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1.汉字的起源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仓颉造字: 观象于天 岩画 2.汉字书法成为独立艺术的原因: 汉字的本身特征:方块汉字书写讲究点线搭配的变化,这本身就是这种艺术的造型基础。 工具使用:

2、笔 墨 纸 砚 社会需要: 实用与观赏 社会意识等外部因素。,清刘熙载在艺概中对书与人的关系阐述的更见精辟。他说:“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书,如也 。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他还得出“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的判断。上述论点,一言以蔽之,书、人统一。他们一致认为书法与书家的禀赋、气质、阅历、识见、才学、修养、志趣、情操直接相关。,第三课,碑帖情韵 与 池水尽墨, 情系碑帖 临摹要领 教学活动,书法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碑帖与书法的关系如何学习书法,情系碑帖,书法,是反映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记载着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

3、,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司马光像,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北宋李公麟西园雅集图,米芾题石,山谷写诗,东坡作画,长卷 米芾行书虹县诗卷纸本 纵31.2厘米 横487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是教化传播的渠道,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第 七世孙,书法超群。由于 前来求书的人甚多,门槛 都被踏坏了。他曾经书写 学童启蒙的千字文八 百本赠送给江东各个寺庙, 用来传播文化,教化黎民。,隋智永千字文,与仕途息息相通,进退攸关,清朝科举考试示意图,汉唐以来以书 取士的制度深 深地影响着读 书人;临碑习 帖,是 “ 十年 寒窗 ” 重点课 业。,与生活脉脉相连、情愫难了,唐代的张旭痴迷书法,“喜怒、 窘穷、忧悲、愉佚、怨恨、

4、思 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 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是情感抒发的载体,唐张旭古诗四帖,严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 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 过息严下坐,正见相对说。 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 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是文人孜孜追求的目标,唐代的欧阳询曾经在出游的时候 见到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碑刻。 观摩完毕,仍觉得意犹未尽,于 是有从数里地外折返,仔细揣摩。 累了,就席地而坐,甚至在碑旁 边过夜,如此三天才离开,可见 其热爱书法到了精诚的地步。,唐欧阳询梦奠贴,唐穆宗很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任命 他担任右拾遗侍书学士,并询问用 笔的方法。柳公权回答说 :“ 心正 则笔正,乃可为法”。,被用来衡量

5、道德,唐柳公权神策軍碑,颜真卿(708-784), 唐代大臣,书法家。为官 耿正,不畏权势。安史 之乱中,起兵抗敌,被 推为盟主。后为叛军李希 烈所害。楷书端庄雄浑, 世称“颜体”。字如其人。 笔画自始至终用中锋行笔, 由于他的忠义,不畏权势, 更提高了他在书法界的地 位。,颜 真 卿,中兴颂,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甚至成为人格魅力的象征,李邕书法闻名唐代,一生因书法的收入非常多,但他用来拯救孤苦、周济穷 人多,自己却没有什么积蓄,被民众所称道,家人也没有因为他仗义疏财 而责怪他。后人用“羲之如龙,北海如象”来赞誉他书法宽博大器。,唐李邕晴热帖,临摹要领,书法三要素的意象特征,书法有三个基本

6、要素:用笔、结字、章法。 书法的灵魂:抒情性: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 怎样才好呢?自然,作书如做人,贵在自然。 “中和为美” 字势上:“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要求密处不犯,疏处不离;计白当黑,调匀点画;点画呼应,顾盼友情。 章法上:阴阳调和,气血畅达。,笔势既抽象又具体。 传卫夫人笔阵图就是古今书家关于笔势体现于点画的高度概括: 一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如高峰坠石,磕磕燃实如崩也。 丿 陆断犀象。 百钧努发。 丨万岁枯藤。 乀 崩浪雷奔。 劲弩筋节。 这些设喻之词都是讲点画运动(笔势)的力感,强调用笔不能无势。,是一种视觉体验

7、与传达的过程。,观察,感受,分析,理解,记忆,临摹,将感官认识化作理性理解,变成自身技能是临摹的目的。,汉礼器碑,清何绍基临礼器碑,清何绍基隶书创作, 用帖, 读帖, 记帖, 临帖, 择帖, 较帖, 默帖, 摹帖,临摹学习 同时是一 个循环递 进的过程。,临摹的 主要环节, 择帖,寻找喜爱又适合自己笔 性的字帖;初学者应选 择风格平正的经典范本。,取法乎上, 读帖,从单字的空间关系入手,总结开合、 轻重、疏密、向背、奇正等结构规 律,分析单字的重心趋势与整列行 气的关系,进一步扩大到对通篇行 距与章法的剖析。 由表及里,过度 到对笔画线条特 征梳理。,了解规律,紫金砚, 摹帖,感受细节,原帖,

8、双钩,填充, 临帖,在前面分析的基础 上,重点表现笔法 动作的准确性。,掌握技能, 临帖,因为直接临写,在 节奏的把握上要冥 想古人书写时的状 态,务求似原帖。,掌握技能,急,折,虽然提、按、使、转,中锋、侧锋等技巧表现的部位有所不同或侧重,但在应用中相互关联,环环相扣,不能机械的理解。特别应该认识到,提按不仅表现在线条的首尾与转接处,更主要还体现在线条运行的过程中,书法线条也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充满魅力。, 临帖,掌握技能, 较帖,均是强化记忆,消化吸收的重要环节。根据前人的经验, 较帖作为临习后的必要步骤,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收效。, 默帖, 记帖,理性梳理,学生临作较帖,与原作比较,临 作字

9、距等分,无 疏密安排;行距 过宽,显得松散。,用笔动作、映带 关系、点画粗细 及位置均有差错。,没照顾好连带关系。,线条长短及方向错误。,裹锋与露锋的不同。, 用帖,临摹与创作实 际上是入帖与 出帖的关系。 集字与仿作的 方法是创作学 习的有效手段。,融会贯通,汉曹全碑局部,曹全碑集字作品,此为写生西府海棠一枝,其花或灼灼盛开,或含苞欲放,花之设色,白粉为底,罩以胭脂红,勾画晕染,工整细致,清丽端雅,娇柔可人,栩栩如生,颇有苏东坡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之感。此画是符合当时皇室审美情趣的院体画,真实生动,工细绚丽。,教学活动,集 字 训 练,【提示】:“好学为福”、“事在人为”、“功在不舍”、“见贤思齐”均为四字内容,可分别尝试不同的章法(如横幅、斗方、条幅)进行创作练习,以检验临摹的成效。既然是创作练习,注意落款、钤章,使之成为一幅完整的作品。,第一阶段:寻寻觅觅,寻找表现自己意象性情的书法语言。 第二阶段:冲破传统,不断否定自我,又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进入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