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科的分类与鉴定课件_第1页
肠杆菌科的分类与鉴定课件_第2页
肠杆菌科的分类与鉴定课件_第3页
肠杆菌科的分类与鉴定课件_第4页
肠杆菌科的分类与鉴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肠杆菌科的分类与鉴定,1,PPT学习交流,肠杆菌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主要存在于人或动物的肠道以及自然界的水源、土壤中。在正常情况下,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对人是无害的,有些菌种还是人体所必需的,这是因为肠杆菌科在正常寄生部位和正常寄生数量的条件下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2,PPT学习交流,第一节、 肠杆菌科的生理作用,肠杆菌科在正常寄生部位和正常寄生数量的条件下对人体具有以下重要的生理作用: 1、 自然菌膜的保护作用: 肠杆菌科作为一种正常菌群,在肠道粘膜上生长繁殖形成一层自然菌膜。他们是非特异性的局部保护膜,可使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群集。Andreyeva等在两组HE

2、P2细胞上作了如下试验:,3,PPT学习交流,4,PPT学习交流,2、 非特异性免疫作用:,正常菌群对人体是一种抗原刺激,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限制了病原菌的危害性。如大肠埃希氏菌的生理作用之一就是广谱的免疫原性。有人作了如下试验:,5,PPT学习交流,3、 生物合成作用:,肠杆菌科细菌能合成核黄素、生物素、叶酸、泛酸、吡多醇、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等重要物质。如人体所需的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等在自然食物中极少含有,必须靠大肠埃希氏菌合成,若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大肠埃希氏菌缺失,可造成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的缺乏。,6,PPT学习交流,4、 生物拮抗作用:,肠杆菌科的生物拮抗作用主要靠与病原菌争

3、夺营养和占据空间位置来实现。此外,大肠埃希氏菌还产生大肠菌素和酸性物质,抑制志贺氏菌和金葡菌的生长。 由此可见,肠杆菌科在正常寄生部位和正常寄生数量的情况下,不仅对人体无害,并且有益,但如果其寄生部位和寄生数量发生变化,同样可引起机体的各类病变。因此,肠杆菌科的多数细菌又被称为“条件致病菌”。 此外,肠杆菌科中还有一些细菌如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是世界公认的肠道病原菌。,7,PPT学习交流,第二节、 肠杆菌科的分类与鉴定,8,PPT学习交流,一、肠杆菌科的概念,肠杆菌科包括一大类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它们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多数具有周身鞭毛

4、(少数无鞭毛);能分解葡萄糖产酸或产酸产气,多数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氧化酶(),触酶阳性,O/F试验(F型);DNA G+C=3860mol%。,9,PPT学习交流,二、肠杆菌科的初步识别,肠杆菌科 弧菌科 非发酵菌群 巴氏菌科 形 态 短杆状 弧状或逗点状 球杆状 球杆状 鞭毛及位置 周毛或无 端毛 周、端毛或无 无 氧 化 酶 + +/ + O/F 试 验 F F O/ F,10,PPT学习交流,三、肠杆菌科的初步分群,肠杆菌科现有31个属和8个未分类的生化群,11,PPT学习交流,12,PPT学习交流,13,PPT学习交流,四、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阳性菌群的分类鉴定,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5、阳性菌群共包括三个菌属,即:变形杆菌属、摩尔根氏菌属、普罗维登斯菌属。,14,PPT学习交流,15,PPT学习交流,16,PPT学习交流,17,PPT学习交流,1、 变形杆菌属的分类鉴定,变形杆菌属原来共分为四个种,即:普通变形杆菌(包括生物2群和生物3群)、奇异变形杆菌、潘尼氏变形杆菌和产粘液变形杆菌。 2000年又将普通变形杆菌生物3群命名为豪萨变形杆菌。,18,PPT学习交流,19,PPT学习交流,20,PPT学习交流,2、摩尔根氏菌属的分类鉴定,摩尔根氏菌属只有一个种,即摩尔根摩尔根氏菌。它又包括两个亚种即:摩尔根摩尔根氏亚种和摩尔根西伯尼亚种。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能分解海藻糖而前

6、者不能。,21,PPT学习交流,3、 普罗维登斯菌属的分类鉴定,普罗维登斯菌属包括5个种即:产碱普罗维登斯菌、雷极普罗维登斯菌、斯图氏普罗维登斯菌、拉氏普罗维登斯菌和海氏普罗维登斯菌。其中拉氏普罗维登斯菌和海氏普罗维登斯菌主要存在于动物体内,一般不能从人体分离出,故不具有临床意义。,22,PPT学习交流,23,PPT学习交流,24,PPT学习交流,五、葡萄糖酸盐利用试验阳性菌群的分类鉴定,葡萄糖酸盐利用试验阳性菌群包括5个菌属,即:肠杆菌属、泛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沙雷氏菌属和哈夫尼亚菌属。,25,PPT学习交流,26,PPT学习交流,1、 肠杆菌属和泛杆菌属的分类鉴定,肠杆菌属目前共分为11

7、个种,即;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坂崎肠杆菌、格高菲肠杆菌、泰洛肠杆菌、河生肠杆菌、中间肠杆菌、阿氏肠杆菌、致癌肠杆菌、溶解肠杆菌、超压肠杆菌。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具有较大临床意义的只有前四个种。 泛杆菌属有2个种即:聚团泛杆菌(聚团肠杆菌,聚团多源菌)、弥散泛杆菌。其中只有聚团泛杆菌具有临床意义,而弥散泛杆菌从未从人类标本中分离出。,27,PPT学习交流,28,PPT学习交流,29,PPT学习交流,30,PPT学习交流,31,PPT学习交流,2、 克雷伯氏菌属的分类鉴定,克雷伯氏菌属现在分为2个种,即:肺炎克雷伯氏菌、催产(产酸)克雷伯氏菌。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又包括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肺

8、炎克雷伯氏菌臭鼻亚种和肺炎克雷伯氏菌鼻硬结亚种三个亚种。原来属于该菌属的土生、植生和解鸟氨酸克雷伯氏菌,2001年后被划归为劳特氏菌属。 克雷伯氏菌属的2个种均具有临床意义。,32,PPT学习交流,33,PPT学习交流,34,PPT学习交流,35,PPT学习交流,36,PPT学习交流,3、 沙雷氏菌属的分类鉴定,沙雷氏菌属包括8个种:粘质沙雷氏菌、液化沙雷氏菌、深红色沙雷氏菌、臭味(气味)沙雷氏菌、虫媒(嗜虫)沙雷氏菌、普城(普利矛斯)沙雷氏菌、无花果沙雷氏菌。另有一个分类地位尚未确定的泉居沙雷氏菌。其中从粘质沙雷氏菌中又分出一个生物1群;臭味(气味)沙雷氏菌又分为生物1群和生物2群。 沙雷氏

9、菌属中具有临床意义的有三个种,即:粘质沙雷氏菌、液化沙雷氏菌、深红色沙雷氏菌。,37,PPT学习交流,38,PPT学习交流,39,PPT学习交流,40,PPT学习交流,4、 哈夫尼亚菌属的分类鉴定,该菌属只有一个种,即:蜂房哈夫尼亚菌。其特点是;不分解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动力“+”;I “” ;V-P “+”;C “+”;赖氨酸“+” ;鸟氨酸“+” ;H2S “” ;山梨醇“” ;棉籽糖“” 。,41,PPT学习交流,(六)、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阴性;葡萄糖酸盐利用试验阴性菌群的分类鉴定,临床上可以见到的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阴性;葡萄糖酸盐利用试验阴性菌群包括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沙门氏

10、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爱德华氏菌属五个属,以及耶尔森氏菌属中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42,PPT学习交流,43,PPT学习交流,44,PPT学习交流,1、 埃希氏菌属的分类鉴定,埃希氏菌属共分为5个种,即:大肠埃希氏菌、蟑螂埃希氏菌、弗格森埃希氏菌、赫尔曼埃希氏菌、伤口埃希氏菌。最近还发现了一个未被确定的新种,称为不脱胺/凝聚埃希氏菌。在这些种中,最具临床价值的只有大肠埃希氏菌一个种。,45,PPT学习交流,46,PPT学习交流,大肠埃希氏菌是典型的肠道正常寄生菌,但有5个血清型可引起严重腹泻。这5个血清型分别是: 肠毒素型大肠埃希氏菌(ETE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氏菌(EPEC)、肠侵袭型大

11、肠埃希氏菌(EIE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氏菌(EHEC)(常见者有:O157:H7)、肠凝聚型大肠埃希氏菌(EAggEC)。这5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鉴定主要靠血清学反应。,47,PPT学习交流,2、 志贺氏菌属的分类鉴定,志贺氏菌属分为4个血清群,A群为痢疾志贺氏菌;B群为福氏志贺氏菌;C群为鲍义德志贺氏菌;D群为宋内志贺氏菌。这4个血清型的鉴定主要靠血清学反应。,48,PPT学习交流,3、 枸橼酸杆菌属的分类鉴定,枸橼酸杆菌属包括11个种即:弗劳地、异型、丙二酸盐阴性(无丙二酸盐)、布拉克、法摩、腐蚀、丝得雷、魏氏、杨格、吉尔、莫利尼枸橼酸杆菌。 但在临床上只有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异型枸橼酸

12、杆菌和丙二酸盐阴性(无丙二酸盐)枸橼酸杆菌可以见到并有临床意义。,49,PPT学习交流,50,PPT学习交流,51,PPT学习交流,4、爱德华氏菌属的分类鉴定,爱德华氏菌属目前分为3个种:迟缓爱德华氏菌、保科爱德华氏菌、鲶鱼爱德华氏菌。其中迟缓爱德华氏菌又分为野生型和生物1型两个血清型。,52,PPT学习交流,53,PPT学习交流,54,PPT学习交流,5、沙门氏菌属的分类鉴定,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最复杂的菌属。按KauffmanWhite的分类标准,有2200种以上的血清型。可根据沙门氏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分群;再根据其鞭毛抗原(H抗原)分型。,55,PPT学习交流,目前公认的分类方法是

13、将沙门氏菌分为6个亚属(亚属16),其中亚属3又分为3a和3b。这6个亚属分别是: 亚属1 猪霍乱沙门氏菌 亚属2 萨拉姆沙门氏菌 亚属3a 亚利桑那沙门氏菌 亚属3b 双向(第)亚利桑那沙门氏菌 亚属4 豪顿沙门氏菌 亚属5 邦戈尔沙门氏菌 亚属6 肠沙门氏菌 在这6个亚属中,绝大多数(99%)沙门氏菌的临床分离株属亚属1的菌种。,56,PPT学习交流,57,PPT学习交流,沙门氏菌的分类和鉴定主要依据是其抗原构造。根据KauffmanWhite的分类原则:若含有沙门氏菌的菌体和鞭毛抗原,则生化反应不典型也应鉴定为沙门氏菌;若不含沙门氏菌的菌体和鞭毛抗原,则生化反应典型也不应鉴定为沙门氏菌。

14、,58,PPT学习交流,附1. 沙门氏菌属的抗原构造,沙门氏菌属有三种抗原成分: 菌体抗原(O抗原;Ohne hauch); 鞭毛抗原(H抗原;Hauch); 包膜抗原(K抗原;Kapsel)。,59,PPT学习交流,1、 菌体抗原(O抗原):,化学本质:多糖类脂蛋白质复合物 特性:耐热,加热100 2h 不被破坏,也不被0.1%石碳酸和酒精破坏。,60,PPT学习交流,种类:菌体抗原的种类很多,迄今已发现有58种,分别用阿拉伯数字O1O67表示。在这58种O抗原中,有的是许多沙门氏菌所共有的,有的是某种沙门氏菌所独有的。我们把含有共同O抗原的沙门氏菌组成一个群,这样可以把2200多种沙门氏菌

15、分成42个血清群,分别以“A、B、C、D直至Z”表示,“Z”以后再以“O51O67”表示(无O64)。 对人致病的沙门氏菌均属“A、B、C、D、E、F”六群。 菌体抗原(O抗原)是沙门氏菌分群的依据。,61,PPT学习交流,2、 鞭毛抗原(H抗原):,化学本质:蛋白质。 性质:不耐热、不稳定,加热或用酒精处理均可破坏。H抗原经甲醛处理后,可将O抗原全部遮盖,从而制成“H抗原”。 种类:H抗原有“两相”,即“第一相”和“第二相”。 “第一相”又称“特异相”,用“a、b、c、dz”表示,“z”以后用“z1 z65”表示。 第一相H抗原是沙门氏菌分型的依据。 “第二相”又称“非特异相”,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H抗原具有“交相分生”现象。,62,PPT学习交流,3、 包膜抗原(K抗原):,种类:K抗原包括“Vi抗原”、“M抗原”和“5抗原”三类。具有分类意义的是“Vi抗原”。 “Vi抗原”是一种酸性多糖的复合物,即:聚N乙酰D半乳糖胺糖醛酸。它对“O抗原”具有遮蔽作用,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血清发生凝集,并能保护沙门氏菌免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保护细菌不被相应的抗体在补体介导下裂解,故能增加沙门氏菌的侵袭力(Virulence),因此被称为“Vi抗原”。 “Vi抗原”不耐热、不稳定,加热和传代均能使其破坏。,63,PPT学习交流,附2. 沙门氏菌属血清学鉴定方法举例,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