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供给分析.ppt_第1页
需求与供给分析.ppt_第2页
需求与供给分析.ppt_第3页
需求与供给分析.ppt_第4页
需求与供给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需求與供給分析,2,2,2.1循環周流圖,構成一個經濟體有兩個主要部門: 家戶 (household) 廠商 (firm)。 家戶又稱為家計單位,是組成經濟體的一個最基本消費單位,可以是消費者(consumer)、家庭(family)或家戶。,3,2.1循環周流圖,家戶擁有全部的生產要素。 藉提供各種生產要素,參與財貨與勞務的生產,獲取要素報酬。 在一定的所得限制下,根據家戶成員的嗜好與偏好,購買各種財貨與勞務獲得最大滿足,是個體經濟學分析家戶決策行為主要方向之一。 另一個重要分析方向,為家戶對生產要素的供給決策。,4,廠商是一個雇用生產要素,透過一定的生產程序,製造出財貨與勞務的基本生產

2、單位。 生產相同或非常類似財貨與勞務廠商形成的集合,稱為產業 (industry)。 企業家 (entrepreneur) 則是組織、管理和承擔經營企業風險的人。 企業家結合四大生產要素,運用新的理念和生產技術,生產新商品或改良舊商品,冀圖獲取利潤。,5,廠商的規模大小不一,組織型態則有獨資 (proprietorship)、合夥 (partnership)與公司 (corporation) 等。 大多數廠商設立目的,在追求利潤,也有一些廠商非以營利為目標,統稱為非營利組織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6,家戶與廠商兩大部門之間,須靠產品和要素市場的連接。 產品

3、市場 (product markets) 又稱財貨與勞務市場,在此市場中進行各種財貨與勞務的交易;其中,家戶扮演需求者角色,廠商扮演供給者角色。 在要素市場 (input or factor markets) 亦稱資源市場 (resource markets) 中,進行各種生產要素的交易;此時,家戶成為生產要素的供給者,廠商為生產要素的需求者。,7,上述的兩個部門和兩種市場彼此間的關係,可以循環周流圖 (circular flow)說明生產要素、財貨與勞務、所得和支出等,經由市場交換過程,在不同經濟部門間相互流動情形。 圖2.1屬於最簡單的循環周流圖,較複雜的圖形須加入另外兩個部門-政府和對外

4、貿易部門 (foreign sector),以及一個市場-金融市場。 家戶提供勞務於勞動市場 (labor market),受到廠商雇用後賺取薪資所得。在資本市場 (capital market) 上,家戶的儲蓄,透過金融仲介機構,將資金貸放給需求者-廠商,以利進行各種投資活動;家戶則從中獲取利息收入或股息收入。,8,圖2.1 循環周流圖,9,2.2商品需求,家戶是商品和勞務的主要需求者,其對某商品的需求量 (quantity demanded)指在目前市場價格下,家戶或消費者於一定期間內,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需求量與欲望 (wants) 截然不同,欲望無需考慮可行性問題。此外,需求量未

5、必等於家戶實際的購買量。 假設其它條件不變,在一定期間內,描述某商品價格與家戶願意且能夠購買數量之間關係者,稱為需求 (demand)。 需求律 (the law of demand) 指在一定期間內,所有其他條件均保持不變,財貨的需求量與其價格呈反向關係。,10,需求律的產生,係透過兩種效果交互作用而成,包含替代效果 (substitution effect)和所得效果 (income effect)。 商品價格若上升,相對於其他商品顯得昂貴,消費者改購買其替代品,對此商品需求量減少,稱作替代效果。,11,商品價格發生改變,即令消費者的名目所得 (nominal inco-me) 沒有改變,

6、但所得除以該商品價格後得到的實質所得 (real income) 受到影響。實質所得上升(下降),消費者變得比較富有(貧窮),致改變對此商品的購買量,稱做所得效果。 所得上升,若購買量增加,稱此商品為正常財 (normal good)。 所得上升,若購買量減少,稱此商品為劣等財 (inferior good)。,12,需求量與價格的關係,可用需求表 (demand schedule)、需求曲線 (demand curve) 或需求函數 (demand function) 等三種方式表達。 需求函數表為 Qd=12-0.1P 式中Qd代表需求數量,P代表產品售價。,13,Qd=12-0.1P單純

7、描述需求量與價格間的關係,必須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其他條件指其他影響需求的因素。包括: 家戶所得與財富 所得是在一定期間內,家戶利用各種生產要素賺到的報酬總和。因為衡量基礎鎖定在一定期間,所得屬流量 (flow) 變數。 財富又稱淨值 (net worth),等於家戶擁有的資產減負債,由於是在固定時點上進行衡量,屬於存量 (stock) 變數。 所得水準與需求呈同向變動的財貨,稱作正常財 (normal goods) 。 劣等財 (inferior goods),家戶對它們的需求和所得水準成反向變動。,14,相關商品價格 家戶評估消費策略時,通常同時考量二件以上商品,如何將有限所得分配購買多種商

8、品,獲得最大滿足,是家戶消費行為的核心。 任意兩種商品或勞務,彼此間可能具有相互替代關係,稱作替代品(substitutes)。 任意兩種商品或勞務,彼此間也可能具有互補關係,稱作互補品(complements)。,15,對商品的偏好 (preferences) 或嗜好 (tastes) 指家戶主觀上對某商品或勞務喜歡或不喜歡,無一定規則或道理可言 ,常假設偏好十分穩定,不易在短時間內發生巨大轉變。 家戶對未來的預期 家戶常依據目前搜集到的各種訊息,對於未來所得、財富和一些財貨價格,有所預測或稱預期,進而影響目前消費決策。 整個市場消費者人數與組成結構 如果討論對象是市場需求,消費者人數的增減

9、變化,自然影響市場需求曲線的位置。,16,17,案例:造成光復初期通貨膨脹原因,人口暴增:1949年前後約擁入150萬人,物質缺乏 支援內戰:運輸物資至大陸貨幣供給額失控,19,2.3商品供給,廠商是財貨與勞務的主要提供者(suppliers),又稱生產者(producers)。 其對某商品的供給量(quantity supplied)指在目前市場價格下,廠商於一定期間內,願意而且能夠提供銷售的數量。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於一定期間內,描述某商品價格與生產者願意而且能夠提供數量之間關係者,稱為供給(supply)。 供給律(the law of supply)指在一定期間內,所有其他條件保持不變

10、,財貨的供給量與其價格呈正向關係。,參閱教材第35頁,20,供給量與價格的關係,可用供給表(supply schedule)、供給曲線(supply curve)或供給函數(supply function)等三種方式表達。 供給函數表為 Qs=-400+10PQs代表供給量,P代表產品售價。,參閱教材第36頁,21,Qs=-400+10P單純描述供給量和價格間的關係,必須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然何謂其他條件?包含: 生產技術 生產技術決定廠商結合各種資源進行生產活動的效率。 生產技術水準愈高,表示廠商可以使用愈少的生產要素,製造出與其他廠商一樣多的商品;或者使用與其他廠商相同數量的生產要素,製造出

11、愈多數量的商品。,參閱教材第37頁,22,相關生產要素的價格 相關生產要素指生產過程中雇用的各種生產要素,若它們的價格下降,製造成本自然下降,供給曲線右移,代表供給增加。 相關產品的價格 指生產過程中的替代或互補品。 替代品或互補品價格改變,影響供給曲線移動方向剛好相反 。,參閱教材第37-38頁,23,生產者對未來的預期 生產者對於未來經濟前景的預期,會影響長期生產規畫,進而影響目前的產品供給。 預期未來價格上漲,對於目前供給的影響不一定,取決於商品本身的一些特性。 其他會影響企業未來獲利性的因素發生變動,也會影響商品供給。 生產者數目 若討論對象是市場供給,市場上廠商家數多寡,決定市場(或

12、稱產業)供給曲線的位置。,參閱教材第39頁,24,2.4市場均衡,市場需求 下圖說明將個別家戶需求曲線,水平加總成為市場需求曲線的過程。 本例因為假設需求者祇有三人,加總得到的市場需求曲線出現轉折,若人數增加,該曲線始逐漸成為具負斜率且平滑曲線。,參閱教材第40-41頁,25,市場供給 圖2.9假設市場上僅有三家公司供應咖啡,分別為丁、戊和己公司,左方三圖繪出他們的供給曲線。 若廠商數夠多,才能得到具正斜率的平滑曲線。,參閱教材第41-42頁,26,市場均衡(market equilibrium) 有了市場需求和市場供給曲線,將兩者合併於同一圖形,如圖2.10,可以探討市場均衡的相關議題,是相

13、當重要的經濟分析工具。 所謂均衡,指市場需求量等於供給量的狀態,此時市場價格不再變動。,參閱教材第43頁,27,在某價格的需求量大於供給量,稱作超額需求(excess demand)或缺乏(shortage)。 供給量大於需求量,稱為超額供給(excess supply)或剩餘(surplus)。 價格向下或向上調整的速度,取決於產品本身性質,愈不易儲存的商品或其式樣、功能愈快速轉變,價格調整速度愈快。,參閱教材第42頁,28,市場經濟制度中,價格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夠導引資源分配,達到最有效率的境界,這種功能也稱價格機能(price mechanism)。 價格機能就是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

14、Adam Smith)所稱一隻看不見的手(an invisible hand)。 古典學派經濟學家(classical economists)崇尚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政府的角色主要在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和提供國防安全等,盡量不要干預經濟體系的運行,換言之,他們期望一個小而美的政府。,參閱教材第44頁,29,30,2.5均衡分析的應用,外生因素發生變化時,導致需求和(或)供給亦發生改變,市場均衡價格和交易量會有什麼變化,經濟學稱為比較靜態分析(comparative statics)。 需求改變 比較前後兩個均衡點E和E”,可看出若需求增加而供給不變,其特徵是均衡價格和交易量同時

15、上升。因此,如果反過來,需求減少但供給不變,將導致均衡價格與交易量同時下降,如圖2.12 。,參閱教材第47頁,31,供給改變 比較新舊兩均點E和E” ,發現供給增加,造成均衡價格下跌,然均衡數量上升。反過來,比較F和F,供給減少,造成均衡數量下降,但均衡價格上升。 價格和數量改變方向相反,與需求增加和減少的情況,大相逕庭。,參閱教材第48頁,32,需求與供給同時改變 需求與供給同時增加,比較E和E”新舊兩均衡點,均衡交易量一定增加。但是在價格方面,E至E點價格上升,然E至E”點價格下降,兩者相互抵消,故比較新舊兩均衡點時,均衡價格上升或下降未定,須視需求和供給曲線何者移動幅度較大。,參閱教材第49頁,33,2.6價格下限(price floor)與價格上限(price ceiling),市場上存在超額供給,將迫使市場價格向下修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