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4403-1993 是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为《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测定建筑材料在受热或燃烧条件下所释放热量的试验方法,旨在评估建筑材料的火灾危险性,为建筑防火设计、材料选择及消防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墙体材料、屋顶材料、地板材料、装饰材料等,在特定条件下燃烧或分解时所释放热量的测定。不适用于爆炸性或高度反应性材料的测试。

试验原理

试验基于热量计原理,通过测量材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变化来确定其燃烧放热特性。通常采用氧弹热量计进行测试,模拟材料在富氧环境中的燃烧过程,记录并计算样品单位质量的放热量。

试验设备与仪器

  • 氧弹热量计:用于在控制条件下测量燃烧放热量,需定期校验以确保测量准确性。
  • 天平:高精度,用于称量试样质量。
  • 干燥箱:用于试样的预处理,确保试样达到恒定的质量状态。
  • 其他辅助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坩埚、夹具、点火装置等。

试样制备

  • 选取代表性试样,按照规定方法切割、研磨至规定粒度。
  • 在规定温湿度条件下进行预处理,确保试样内部水分达到平衡状态。
  • 准确称量试样质量,记录数据。

试验步骤

  1. 将试样置于氧弹中,充入高压氧气。
  2. 将氧弹密封并置入热量计的水浴中。
  3. 点燃试样,通过热量计系统监测并记录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热量释放情况。
  4. 实验结束后,计算试样的燃烧放热量,通常以MJ/kg(兆焦耳每千克)表示。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出试样的单位质量燃烧放热量,并进行必要的校正。
  • 比较不同材料的燃烧放热量,评估其在火灾条件下的潜在危害性。

注意事项

  • 试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燃烧试验引发的安全事故。
  • 试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试样均一性、试验条件控制等,因此需确保试验条件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该标准为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评价提供了统一的方法,对于建筑材料的研发、生产以及建筑工程的防火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4403-2014
  • 1993-04-29 颁布
  • 1994-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4403-1993 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_第1页
GB 14403-1993 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4403-1993 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

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特定燃烧条件下测定建筑材料燃烧质量损失的试验装置试件试验条件和试验步

骤以及建筑材料燃烧质量损失和燃烧释放热量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不产生滴落物的建筑板材的燃烧质量损失和燃烧释放热量的测定

引用标准

建筑材料燃烧热值试验方法

术语和符号

燃烧质量损失

单位面积建筑材料在本标准规定的特定燃烧条件下试验后损失的质量单位

燃烧释放热量

单位面积建筑材料在本标准规定的特定燃烧条件下试验所释放出的热量由按

所测得的燃烧热值和本标准测得的燃烧质量损失相乘而得到单位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包括小型试验炉测量控制系统供油供风系统和天平四个部分

小型试验炉见附图

小型试验炉由燃烧室燃烧器烟道三部分组成

小型试验炉应设置在试验室内

燃烧室

燃烧室包括炉壁炉底炉盖及炉门其内部尺寸见附图

炉壁用密度为的普通粘土质耐火砖和粘土质耐火泥砌成外衬

厚普通钢板整个炉壁被围在一钢框架内框架与耐火砖之间的空隙用绝热材料填充炉壁两侧各设置

一个正方形开孔位置和尺寸见附图以安放试件

炉壁上设有燃烧孔点火孔测温热电偶插入孔和二个面积不超过的可封闭的观察孔

炉底和炉盖用密度为的耐火混凝土制作炉门用与炉壁具有相同密度

的耐火材料制作其厚度与炉壁的厚度相同外衬厚钢板并装有拉手安装在一侧炉壁的正方形

开孔处

燃烧器

燃烧器由一个油雾化喷嘴和一个高能点火装置构成该燃烧器应能提供连续燃烧的火焰并实现燃

料油的完全燃烧

烟道

小型试验炉的烟道为方形烟道由燃烧室后部伸出外接烟囱烟道上设有烟道闸阀以控制炉内压

烟道及烟道闸阀应保证燃烧试验在微正压下进行

测量控制系统

炉内温度测量装置

炉内温度测量采用级精度测量范围为外径的铠装镍铬镍硅热电偶或丝径

为的普通镍铬镍硅热电偶其外部套以能耐以上高温的钢管或瓷管作保护

管热电偶热端伸出保护管长度为

热电偶在燃烧炉内的布置应使测温点与试件表面中心相距

热电偶输出信号可直接或经温度变送器输入至计算机测控系统或记录仪

系统的温度测试精度为

计算机测控系统或记录仪应能随时显示和记录炉温及炉温偏差值

炉内压力测量装置

炉内压力采用内径为静压探测管与差动微压压力变送器测量静压探测管按附图中所

标示的位置安装

差动微压压力变送器的信号输入至计算机测控系统或记录仪计算机测控系统及记录仪应能随时

显示炉内压力

系统的压力测试精度为

炉温控制装置

控温装置和控温方式不限但对其炉温的控制精度应满足条的要求

供油供风系统

储油罐

油泵

流量不小于出口压力不小于

风机

风量不小于风压不小于

天平

最大载荷分度值

试件

试件数量尺寸及要求

每组试验需要的试件数量依材料性质而定对称性材料每组需试件个非对称性材料每组需试件

试件规格为

试件厚度为实际使用厚度每组试件的厚度必须相同

状态调节

在试验进行之前试件必须在温度为相对湿度为的环境中存放至质量恒定其判

定条件为间隔前后两次称量的变化率不大于状态调节合格的试件应继续在该环境中存放

备用

标准分享网免费下载

试验条件

每一次燃烧试验只允许安装一个试件

进行燃烧试验时必须紧闭炉门和各开孔使整个炉体呈密封状态

燃烧所用燃料为国产号或号轻柴油

整个燃烧试验过程中试验炉内温度变化应遵循时间温度标准曲线其函数表达式如下

式中试验进行到时的炉内温度

炉内初始温度

试验时间

试验进行以后炉内温度与时间温度标准曲线的偏差不得超过

试验进行以后压力应维持在微正压范围内

试验步骤

将经状态调节并已合格的试件在天平上称量精确至记录其质量再用钢尺量出该试

件的实际边长并根据实际边长计算该试件的实际面积

将已称量的试件用试件架安置固定在小型试验炉一侧的正方形开孔处试件必须紧贴开孔另一

侧开孔用活动炉门封闭若试件为非对称性材料则需确定正反面并在记录中注明是正面受火还是反

面受火

打开测量控制系统各仪表开关使其预热左右待整个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起动风

机和油泵稍候打开燃烧器调节喷嘴前油压至合适值点火并从点火成功开始计时试验过程中的

炉温控制必须符合条的有关规定

当试验进行到时关闭燃烧器停止供油供风结束燃烧试验

取下试件注意炉台上有无燃烧失落物存在如有应加以收集并与试件一道放入温度为

相对湿度为的环境内重新进行状态调节至质量恒定后再称量并以最后一次称量结果为燃烧

后试件质量加以记录

结果计算

燃烧质量损失按下式计算

式中燃烧前试件质量

燃烧后试件质量

试件的实际面积

燃烧释放热量按式计算

式中按测得的某材料的燃烧热值

由条得到的某材料燃烧质量损失

试验结果处理

对称性材料一般需进行两次试验若两次试验得到的燃烧质量损失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

则用这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材料的燃烧质量损失试验数据并据此计算该材料的燃

烧释放热量反之若前两次试验所得到的燃烧质量损失结果的相对误差大于则需进行第三次试

验最后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材料的燃烧质量损失试验数据并据此计算该材料的燃烧

释放热量

非对称性材料应将正反面分别作为受火面各进行两次或三次试验按条的规定分别计算出

该材料正面受火和反面受火时的燃烧质量损失和燃烧释放热量在试验报告中应将正反面的试验结果

同时给出并加以注明

试验报告

试验所依据的标准

试件的种类名称及生产厂家

试件的外观厚度组分和单位面积质量

试件制作规格

试验次数

试验结果

试验现象

委托试验单位

试验单位

试验人员及试验日期

标准分享网免费下载

附图小型试验炉

外接排烟装置测压点试件安装

处测温热电偶燃烧器开孔炉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