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6322-1996《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是中国关于植物蛋白饮料的国家强制性卫生标准,旨在确保此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植物蛋白饮料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以及销售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与范围:明确了植物蛋白饮料是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或其制品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饮料。标准适用于以大豆、花生、杏仁、核桃、椰子等为原料的植物蛋白饮料。

  2. 原料要求:规定了用于生产植物蛋白饮料的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无霉变、无虫蛀,不使用非食用物质或不合格原料。

  3. 感官指标:要求产品在色泽、滋味、气味等方面正常,无异物、无异味,不得有沉淀物(除天然沉淀外),保证饮料的外观和口感良好。

  4. 理化指标:设定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总固形物含量、酸度、灰分等具体数值要求,确保产品营养成分达标且稳定。

  5. 微生物指标:严格限定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的存在,确保产品在微生物安全性上达到标准。

  6. 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限量:明确规定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最大使用量,同时对重金属(如铅、砷)、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设置了严格的限量标准。

  7. 标签标识:要求产品包装上必须明确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信息及执行标准等,便于消费者识别和监督。

  8. 生产和加工条件:强调生产环境、设备、人员卫生等需满足相应卫生标准,确保整个生产流程的清洁和安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1996-06-19 颁布
  • 1996-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6322-1996 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_第1页
GB 16322-1996 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_第2页
GB 16322-1996 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_第3页
GB 16322-1996 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6322-1996 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B16322-1996

前言

本标准是全国冷饮食品卫生标准协作组依据国家八五规划起草的,它规定了植物蛋白饮料的卫生

要求和检验方法。从而为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对植物蛋白饮料的监督监测提供了全国的统一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北京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

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旭大、徐继康、杨玉芝、徐留发、陆守政等。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6322一1996

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

Hygienicstandardsofvegetableproteindrinking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物蛋白饮料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为原料(如大豆、花生、杏仁、核桃仁、椰子等)经加工、调配

后,再经高压杀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760-8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4789.2-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4789.4-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4789.5-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4789.10-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葡萄球菌检验

GB4789.11-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4789.15-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

GB4789.26-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

GB5009.5-85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GB5009.11-19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5009.12-1996食品中铅的M定方法

GB5009.13-1996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GB5009.48-1996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3卫生要求

3.,感官指标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香气、滋味,不得有异味、异臭以及肉眼可见杂质。可允许有少量脂肪上浮

及蛋白质沉淀。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微生物指标

罐装植物蛋白饮料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商业无菌,其他包装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一06一19批准

1996一09一01实施

GB16322一1996

表1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砷(以As计),mg/L<-

0.2

铅(以Pb计),mg/L镬

0.3

铜(以Cu计),mg/L城

50

蛋白质,%)

0.5

氛化物W杏仁等为原料),mg几<

Q.05

腮酶试验(以大豆为原料)

阴性

食品添加剂

按GB2760规定

表2微生物指标

项目指标

菌落总数,个/mL毛

了00

大肠菌群,个/100mL蕊

3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

不得检出

霉菌、酵母,个/m1.<

20

4.1

检验方法

感官检验

4.1.1色泽与杂质:取50mL混合均匀的被测样品于洁净的样品杯〔或100mL小烧杯)中.置于明亮

处,用肉眼观察其色泽和可见杂质。

4.飞.2香气与滋味:打开包装立即嗅其香味,品尝滋味。

4.2理化检验

4.2.1砷按GB5009.11规定执行。

4.2.2铅按CUB5009.12规定执行。

4.2.3铜按GB5009.13规定执行。

4.2.4蛋白质按GB5009.5规定执行。

4.2.5氰化物按GB5009.48规定执行。

4.2.6脉酶试验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执行

礴.3微生物检验

4.3.1菌落总数按GB4789.2规定执行。

4.3.2大肠菌群按GB4789.3规定执行。

4.3.3沙门氏菌按GB4789.4规定执行。

4.3.4志贺氏菌按GB4789.5规定执行。

4.3.5葡萄球菌按GB4789.is规定执行。

月,3.a溶血性链球菌按GB4789,21规定执行。

4.3.7霉菌、酵母菌按GB4789.15规定执行

4.38商业无菌按GB4789.26规定执行。

GB16322一1996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服酶定性测定方法

Al原理

腮酶在适当的pH和温度下催化尿素,转化成碳酸铰,碳酸钱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氢氧化钱,再与纳

氏试剂中的碘化钾汞复盐作用形成碘化双汞按。如样品中脉酶活性消失,上述反应即不发生。

NH,CONH}+2H}0鹭(NH,)}CO,

(NH,),CO,+2NaOH->Na2CO,+NH40H

2K2[Hgl门+3KOH+NH。一~NH,Hg2OI+7KI+2H,0

(黄棕色沉淀)

A2试剂

A2门1%尿素溶液

A2.210%钨酸钠溶液。

A2.32%酒石酸钾钠溶液。

A2.45%硫酸。

A2.5中性缓冲液:取。.067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611mL,加入389mL0.067mot几磷酸二氢钾溶

液混合均匀即可。

A2.5.10.067mol/I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无水Na,HPO,9.47g溶解于1000mL水中。

A2.5.20.067mol/I磷酸二氢钾溶液:称取KH2PO49.07g溶于1000mL水中即成。

A2.6钠氏试剂:称取红色碘化汞(Hgl,)55g,碘化钾41.25g溶于250mL水中,溶解后,倒入

1000m工容量瓶中。再称取NaOH144g,溶于500ml一水中,溶解并冷却后,再缓慢地倒入以上

1000ml,容量瓶中,加入至刻度,摇匀后倒人试剂瓶,静止后用上清液。

操作方法

1取10mL比色管甲、乙两支,各加入。.1g样品,再各加1mL水,振摇半分钟(约10。次),然后

.

IJ,J

AA

各加入中性缓冲液1mL

A3.2向上两管中的甲管(样品管)中加入尿素溶液1ml,,再向乙管(空白对照管)中加人1mL水,将

甲、乙两管摇匀置干40℃水浴中保温20min,

A3.3从水浴中取出二管后,各加4ml水,摇匀再加10%钨酸钠溶液1mL,摇匀,再加5%硫酸1mL,

摇匀过滤备用。

A3.4取上述滤液2m1,分别加入二支25mL具塞纳氏比色管(配套管)中,再按下述步骤操作。

A3.4.1各加水15mL后再加入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