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救助技术.ppt_第1页
现场救助技术.ppt_第2页
现场救助技术.ppt_第3页
现场救助技术.ppt_第4页
现场救助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场救助常用技术,双流机场医救中心 2010.8,西方的一位急救专家Vogt曾说过:“对一般公民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家里失火,也不是马路上的罪犯,而是不能在生死攸关的几分钟内得到急救医疗。”,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促进现代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群体性意外伤害和各种原因的猝死已成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现代瘟疫”。,背 景 对付无形杀手,呼唤预防和急救 马季、高秀敏、候耀文心脏猝死震惊国人 据统计,心源性猝死70%都发生在院外,意外伤害在人类十大死亡病因中仅次于循环系统疾病、癌症而位居第三,并且是40岁以下成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吃得好,运动少,人的寿命延

2、长,疾病谱变化,心血管病人增多,患者快速年轻化,人的活动空间增大,交通、劳务中意外伤害增多 天灾人祸、地震、海啸、水灾、火灾时有发生 面对生命奄奄一息的心跳、呼吸骤停者,现代救护知识能够让救助者把握救命的良机 第44届联合国大会针对全球灾害严重,已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问题,决定把重视安全生产、生活,加强向民众普及救援、救护知识与技能,定为“国际减灾十年”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场救助就是给受伤或突然生病的人提供立即的救助。,Cummins RO (1998) Annals of EM.,7,分 秒 必 争,脑细胞缺氧3-5 分钟便开始死亡 若没有进行基本生命支持术, 每分钟生存机会下降7-10%

3、,8,1 Min,3 Min,5 Min,6 Min,尽 早 确 认 及 召 唤 协 助,尽 早 施 行 心 肺 复 苏 法,尽 早 施 行 去 颤 法,善 后 护 理,预 防 心 脏 停 顿,延 长 生 存 时 间,恢 复 心 脏 跳 动,促 进 康 复,生 命 链,CHAIN OF SURVIVAL 生存之链,Healthy Choices 健康之选 Early Recongnition 尽早察觉 Early Access 尽早求援 Early CPR 尽早心肺复苏 Early Defibrillation 尽早心脏除颤 Early Advanced Care 尽早医援 Early Reh

4、abiliation 尽早复康,HEALTHY CHOICES 健康之选,无法改变高危因素 年龄 性别 家庭病史 种族,HEALTHY CHOICES 健康之选,可改变高危因素 吸烟 缺乏运动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酗酒 压力 体重过高,BE AWARE RISK FACTOR避免高危,勿吸烟 保持适量运动 控制血压 健康饮食 保持体重 治疗糖尿 减少酒精 减压 定期体检 收经妇女,第一部分 心肺复苏,尽 早 确 认 及 召 唤 协 助,15,心跳停止的主要表现,意识丧失或短暂抽搐后意识丧失(20秒内出现),心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即出现),呼吸停止或抽泣样呼吸,渐缓至停止(60秒内),其他

5、:双瞳散大,大小便失禁等(60秒后出现),召 唤 协 助,120 (求救热线) 报警程序 确定对方身份 提供姓名,身份及电话号码 事故类型 现场伤者人数及伤势 现场正确地址 (附近地标) 要求覆述资料 先让控制中心挂线,尽 早 心 肺 复 苏 法 (CPR),18,体 外 心 脏 按 压 External Cardiac Compression,人 工 呼 吸 Expired Air Resuscitation,+,心 肺 复 苏 法 (CPR),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畅 通 气 道,按 压 胸

6、部 30 次,重 覆 30:2,Airway 气 道,Breathing 呼 吸,Circulation 循 环,Danger 安 全,Response 反 应,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按 压 胸 部 30 次,重 覆 30:2,Danger 安 全,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畅 通 气 道,检 查 脉 搏,吹 气 两 次,按 压 胸 部 30 次,Response 反 应,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吹 气 两 次,

7、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按 压 胸 部 30 次,重 覆 30:2,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畅 通 气 道,检 查 脉 搏,吹 气 两 次,按 压 胸 部 30 次,Response 反 应,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按 压 胸 部 30 次,重 覆 30:2,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畅 通 气

8、道,检 查 脉 搏,吹 气 两 次,按 压 胸 部 30 次,24,尽 早 心 肺 复 苏 法,心 肺 复 苏 法 CPR 气道 Airway 清理口腔Clear 张开气道Open 维持气道Maintain 呼吸 Breathing 视Look 听Listen 触Feel 循环 Circulation 快及用力按压 30:2,A+B+C,Airway 气 道,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按 压 胸 部 30 次,重 覆 30:2,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9、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畅 通 气 道,检 查 脉 搏,吹 气 两 次,按 压 胸 部 30 次,按 额 托 颚 法 Head tilt chin lift,按 额 托 颚 法 手 指 应 放 位 置,27,Breathing 呼 吸,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按 压 胸 部 30 次,重 覆 30:2,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畅 通 气 道,检 查 脉 搏,吹 气 两 次,按 压 胸 部 30 次,Breathin

10、g 呼 吸,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按 压 胸 部 30 次,重 覆 30:2,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畅 通 气 道,检 查 脉 搏,吹 气 两 次,按 压 胸 部 30 次,吹 气 两 次,揑鼻或使用面罩 施行正常呼吸 咀唇覆盖患者口腔 吹气至胸腔起伏 每次吹气 1 秒 待胸腔回落 重复上述方法,Breathing 呼 吸,Circulation 循 环,31,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吹 气 两 次,现 场

11、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按 压 胸 部 30 次,重 覆 30:2,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畅 通 气 道,检 查 脉 搏,吹 气 两 次,按 压 胸 部 30 次,Circulation 循 环,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按 压 胸 部 30 次,重 覆 30:2,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畅 通 气 道

12、,检 查 脉 搏,吹 气 两 次,按 压 胸 部 30 次,将一掌跟置于胸部中央 另一手置于其上 手指互相紧扣 接压胸部 比率为1分钟100次 深度为 4-5 cm 平均按压及放松 可能的话每两分钟转换一次复苏法施救员,按 压 胸 部,Circulation 循 环,按 压 胸 部,垂 直 压 下,双 臂 伸 直,以 髋 关 节作 支 点,Circulation 循 环,Circulation 循 环,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按 压 胸 部 30 次,重 覆 30:2,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

13、,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畅 通 气 道,检 查 脉 搏,吹 气 两 次,按 压 胸 部 30 次,30,2,Circulation 循 环,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按 压 胸 部 30 次,重 覆 30:2,检 查 呼 吸,吹 气 两 次,现 场 环 境 安 全,确 定 清 醒 程 度,召 唤 旁 人 报 警,畅 通 气 道,检 查 脉 搏,吹 气 两 次,按 压 胸 部 30 次,37,38,完全回弹!,39,每 2 分钟或 5 个循环 换位,成人

14、心肺复苏法,检查脉膊 (颈) 如无脉膊, 开始 30:2 CPR (不论单人或双人) “Push hard and push fast” , 约每分钟100 下 双掌跟按压 按压位置: 胸骨上,乳线之间(胸骨与肋骨相接处一只手指之上) 按压深度34cm 每下按压后, 让胸部返会原来位置 每 2分钟检查脉膊一次 (约 5次 30:2),40,现场操作时间,41,请大家多多练习哦!,儿童心肺复苏法,检查脉膊 (颈或股) 如无脉膊, 开始30:2 CPR (单人)或 15:2 (双人) “Push hard and push fast” , 约每分钟100 下 双掌跟或单掌跟均可 按压位置: 与成人

15、相同 按压深度: 1/3 ? 身体厚度 每下按压后, 让胸部返会原来位置 每 2分钟检查脉膊一次 (约 5次 30:2 / 8次15:2),42,补充学习,婴儿心肺复苏法,检查脉膊 (肱或股) 如无脉膊或少于60下,没有足够的循环, 开始30:2 CPR (单人)或 15:2 (双人) “Push hard and push fast” , 约每分钟100 下 双手指(单人)或双拇指 (双人) 按压位置: 乳线下 (不需隔一只手指) 按压深度: 1/3 ?身体厚度 每下按压后, 让胸部返会原来位置 每 2分钟检查脉膊一次 (约 5次 30:2 / 8次15:2),43,补充学习,婴儿按压位置:

16、 乳线下,两人或以上 !,44,单人,补充学习,CPR有效的表现 面色、口唇由苍白、紫绀变红润 恢复可探知的脉搏搏动和自主呼吸 瞳孔由大变小,有对光反射 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心肺复苏法一经开始便不应停止 除非 患者恢复呼吸脉搏 其它医护人员到场接替 急救员体力不继,停 止 心 肺 复 苏 法,如发现患者明显死亡,无需进行 CPR 患者出现下列其中一种迹象,即可视作明显死亡: 1. 尸身有腐化及腐烂迹象 2. 致命的创伤 - 如尸身遭斩去头颅、身躯分割成数段、 头骨变形裂开以致脑浆外露并大量流出、躯干拦腰斩断 3. 尸体烧焦至无法辨认 4. 显明的尸僵,即死亡后尸体四肢呈僵硬状态 5.

17、尸斑,即死亡后皮肤呈灰紫色 消防处救护训练学校救护学讲义第36章,无 需 进 行 心 肺 复 苏 法,48,心肺复苏法的并发症,肺部穿破 伤及肝部 (0.6% in past 20 years) 肋骨胸骨折断(8 - 89% in past 15 years) 胃部穿破 (9-12%, But it need 150mmHg!),使用于人事不省、但有呼吸的患者 可保持气道畅道及方便呕吐物流出,复 原 卧 式(昏迷体位),复 原 卧 式,51,其 他 CPR 方 法,Straddle CPR,婴儿移动心肺复苏法,52,53,发问时间 ?,第二部分 创伤,55,头部受伤( TBI ),1、基本概念

18、 (1)常见创伤的原因和特点 交通伤:首位、高能,常造成严重复合损伤 坠落伤:着地直接摔伤和力的传导致伤,多造成脊柱、骨盆、颅脑及内脏损伤 机械伤:挤压、绞轧致伤,多造成肢体血管、神经、肌腱和骨的损伤 锐器伤:伤口深,常致胸腹内脏血管严重损伤 跌伤:常致肢体、骨盆、椎体压缩骨折 火器伤:伤口深或穿通,常伤及深部组织器官,(2)创伤的主要类型 闭合性损伤:多见于跌伤、撞伤及钝器伤,局部肿胀、青紫、无伤口,骨或内脏可有严重损伤致出血性休克 开放性损伤:多见于锐器及严重创伤,伤口暴露,出血多,易感染 多发伤:同一因素致多部位同时或相继损伤,伤情较重 复合伤:不同原因同时或相继造成不同性质损伤,如车祸

19、撞伤后又烧伤,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2、创伤现场救护的目的 现场及时救护,是转向医院治疗的基础 有利于抢救和延长生命,赢得专业救治时间 维持生命,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保护伤口,预防和减少污染 固定骨折,防止加重损伤及减少痛苦 防止严重并发症及伤势恶化 必要救护后尽快转运伤员,3、创伤救护的四大技术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止血技术 1、全身血管分布情况,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管,肱动脉是上肢主干血管,股动脉是下肢主干血管,2、创伤出血类型 皮下出血:跌、撞、挤、挫伤致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瘀斑 内出血: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形成脏器血肿或体腔积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呕血、便血、腹痛、脉搏快弱,危及生

20、命 外出血:血液从伤口破裂血管流出 动脉:鲜红色,喷射状,量多,危害大 静脉:暗红色,流出,时间长也危及生命 毛细血管:鲜红或暗红色,渗出,呈珠状,4、止血的主要方法 包扎和加压包扎:适于全身各部位出血,以敷料覆盖伤口,绷带或三角巾包扎,4、止血的主要方法 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近心端A,阻断血液来路,压迫10-15分钟,是短时止血措施 常用指压止血部位:颞浅A、面动脉、肱A、 尺桡A 、指根部A 、股A、胫后A及足背A,4、止血的主要方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用于出血较多无骨折的四肢远端出血,4、止血的主要方法 填塞止血法:用于四肢较深较大伤口或盲管伤、穿通伤等出血多、组织损伤严重的伤口,4、止

21、血的主要方法 止血带止血:用于四肢动脉伤口出血的止血,包扎技术 1、现场包扎的目的 保护伤口,防止继续污染,减少致病菌侵入 减少出血,防止因出血导致休克 保护内脏骨骼、血管、神经及软组织解剖结构 为转运及进一步救治创造条件,2、创伤包扎方法 (1)小的浅表伤口用干净的手帕、毛巾、餐巾纸直接压迫包扎; (2)绷带包扎:环行、回返、8字、螺旋、螺旋反折包扎;,2、创伤包扎方法 (3)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头、眼、肩、胸等部位 头顶帽式包扎 大手挂(臂悬带) 小手挂(肩悬带) 手足包扎,展开三角巾包扎后打结在背面 膝、肘部包扎,叠三角巾为宽带状使用,74,头顶帽式包扎,75,若没有三角绷带可以使用临时悬带

22、,臂悬带(大手挂),76,掌心严重出血扎法,肩悬带(小手挂),膝、肘部包扎,(4)特殊损伤的处理 耳鼻漏夜说明有颅底骨折,禁住止堵塞耳鼻孔,盖以干净敷料,防止感染或颅压增高 开放性气胸呼吸极度困难,立即以保鲜膜或干净布料压住伤口,胶布固定、三角巾侧胸包扎 腹腔内脏脱出,保护内脏,不回纳,盖以保鲜膜或干净敷料,再以三角巾做环套盖上器皿,三角巾包扎腹部,抬送时屈曲下肢 肢体或手指断离时,以干净物品包好,或装入小瓶中,再放入盛冰块的容器内,不可直接放入冰或水中,提高再植成活率,骨折固定技术 1、人体骨骼图 2、骨折固定目的 制动,不扩大损伤减轻痛苦 减少出血、肿胀 防止损伤脊髓、神经、血管 为搬运、转运做必要准备,80,骨骼系统,3、骨折的表现 疼痛,伤处有明显压痛 肿胀,出血和骨端错位重叠所致 畸形,短缩、成角、旋转 功能障碍,影响或丧失 血管、神经损伤的表现,4、骨折现场固定的原则 先检查有无危及生命的体征和环境 正确使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夹板长度要超过骨折处上下两关节 畸形肢体不能矫正 暴露骨端不拉动不回纳,伤口不冲洗不涂药 固定后抬高伤肢,注意肢端感觉及血运,5、骨折现场固定的方法,84,处理方法 让伤者坐下 检查伤肢手部感觉、活动和血液循环 送院,(1)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