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吞咽障碍电刺激治疗 吞咽培训班幻灯_第1页
6吞咽障碍电刺激治疗 吞咽培训班幻灯_第2页
6吞咽障碍电刺激治疗 吞咽培训班幻灯_第3页
6吞咽障碍电刺激治疗 吞咽培训班幻灯_第4页
6吞咽障碍电刺激治疗 吞咽培训班幻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属第三医院,-低频电刺激疗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窦祖林 教授 博士生导师,附属第三医院,主要内容,电刺激的基本概念,电刺激的生物学作用,Vitalstim电刺激临床应用,附属第三医院,第一部分:,附属第三医院,历史背景,频率小于1000 赫兹的电刺激,运用多年,在PT和OT使用非常普遍,在SLP中比较不普遍,有误解,误用与被忽视,附属第三医院,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MES,通过完整的外周运动神经刺激,治疗目标:,强化肌力,恢复运动控制,Vitalstim是NMES的一种类型,低频电刺激:类型,附属第三医

2、院,肌肉电刺激:,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 EMS,直接刺激失神经性肌膜,要求宽脉冲,目标,延缓肌萎缩,改善局部血流,低频电刺激:类型,附属第三医院,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提升功能,刺激以时序性方式输出,难以获得较好的协调运动,Vitalstim没有设定时序性刺激,低频电刺激:类型,附属第三医院,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应用于体表,一般为便携式的刺激器,主要用于疼痛治疗,低频电

3、刺激:类型,主要用途 强化肌肉功能,1.增加ROM,2.提高肌力,4.纠正异常肌张力 附属第三医院,3.再教育收缩模式与时序 改善功能性运动 疼痛控制 其它用途,附属第三医院,电刺激的生物学作用,神经组织去极化 (VitalStim) 肌肉组织去极化 (EMS),影响组织极性 (例如伤口护理),附属第三医院,术语一:极性,膜两边电负荷的不同,神经细胞,外侧正极,内侧负极,附属第三医院,术语二:去极化,电负荷改变时发生的事件,极性反转,神经细胞,内侧变正极,外侧变负极,附属第三医院,术语三:动作电位,去极化沿着神经传导,从去,极的初始点传向:,肌肉 脊柱,导致:,收缩 感觉,电,流,电荷微粒的流

4、动或运动(电子、离子) 方向由正极到负极 正极称阳极(Anode) 负极称阴极(Cathode) 电流测量单位是安培 附属第三医院,电流的通道 一个电流环路 包括:电源,导线,2个电极 当病人完成这个环路时,电将流动 现代装置至少都有两个分开的通道,每个通道均是一个独立的电流环路,Ch. 2 Ch. 1 Bipolar 2 channels 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三医院,电流强度或振幅,欧姆定律 (Ohms Rule):I=V/R,电流取决于电阻与强度之间的 关系,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电阻越小,电流越大,电流强度(振幅)的变化由电 阻决定,附属第三医院,电流特性,电流总是流过电阻最小的通道,增加

5、电流:,增加肌肉收缩的力度 增加感觉的强度,附属第三医院,电流的分类,连续直流电,交流电,脉冲电流,电荷微粒的单相或双向流动,周期性的短暂停止一段时间,附属第三医院,脉冲电流: 波形,脉冲的直观表示:,对称或不对称的,和谐的或不和谐的,双向、单向或多向的,双向波在肌肉刺激中非常常见,注意:,如果电流是双向的,则电极可不断,的从阳极向阴极转换 在皮肤中没有去极化,Amplitude,附属第三医院,脉冲电流:振幅,在电流时间图中的垂直描述,与透入深度有关联,附属第三医院,振幅与收缩力量,记住:增加电流幅度将会提 高收缩力度,怎样做到?,通过提高透入深度,电流将会去极化更多的神经 元,导致更多肌纤维

6、收缩,Amplitude,脉冲电流:脉冲 通过有限的时间, 将下一个电兴奋分隔开的单 独电兴奋 脉冲持续时间: 一个脉冲所占有的时间,通常以微秒测量(s),Duration 附属第三医院,Amplitude,脉冲电流: 相位 在电流时间图上的单向电流,单向波形 电流在一个方向流动然后停止 每一个脉冲只包含一个相位 双向电流,电流在一个电极流动,然后在停止前再次返回 每个脉冲包含两个相位 多向电流 电流在电极之间来回流动 每个脉冲包含三个或多个相位 附属第三医院,Phase Duration,附属第三医院,脉冲电流: 频率,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量,用脉冲/秒(pps)或者赫兹(Hz)表示,在刺激器

7、上,常标为脉冲速率,脉冲/秒或频率,频率在理论上与靶组织相匹配:神经或肌肉,大部分肌肉刺激的频率介于3080赫兹之间,VitalStim 波形,相位宽度,700 s 频率 80Hz (pps) Pulse duration 附属第三医院,Phase,Phase,Interphase,Interval,300s 相位间的间歇时间 100 s 脉冲持续时间 Amplitude,附属第三医院,第二部分,附属第三医院,电刺激肌肉,跨越肌纤维上的动作电位引起肌肉的收缩,在自然状态下,动作电位通过神经传导到肌肉,电刺激肌肉可以增加,耐力 肌力,协调性,附属第三医院,电刺激肌肉,使用电刺激促发肌肉收缩时,如

8、果运动神经受到刺激,最快而又最简单的引发肌肉收缩的方式,如果运动神经缺乏,肌膜直接受到刺激,则需要更大的电流和更宽的脉冲宽度,正常收缩和诱发的收缩,正常收缩 触发模式 不同步性,张力 ,肌肉会随意调节 根据环境自动变化,诱发的收缩 同步性 在电流通路内的全 部肌纤维同时收缩,张力 ,仅随着电流强度的 变化而变化 不能产生自动的调,节 附属第三医院,正常收缩,诱发的收缩,增加肌肉收 缩时的肌力, ,增加收缩的频率 增加运动单位的募集,数目, ,增加去极化的广度,募 集更深层面的运动单位 增加电流的强度从而使,等量的运动单位更快地 去极化 增加刺激的时间,从而 使体积小的运动单位也 得到去极化 附

9、属第三医院,正常收缩和诱发的收缩,正常收缩,诱发的收缩,增加肌肉 收缩时的 力量, ,增加收缩的激惹率 增加运动单位激活的数 目, ,增加幅度,引起更深层面的 运动单位去极化 增加电流的频率,从而使等 量的运动单位更快地去极化,增加脉冲宽度,从而使体积 更小的运动单位也得到去极 化 附属第三医院,正常收缩和诱发的收缩,正常收缩,诱发的收缩,募集, ,小的运动单位首先去极化 这些运动单位受小直径的神,经支配 (I 型,张力与姿势性纤维), ,大运动单位首先去极化 这些运动单位受大直径的神,经支配 (II型,爆发性,动力性纤维) 附属第三医院,正常收缩和诱发的收缩,附属第三医院,肌肉锻炼效果,增加

10、肌肉收缩蛋白的容积 -更多肌肉收缩,增加氧化过程中酶的量-更好的氧化能力,增加内质网数量和体积-更好的氧化能力,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更好的氧化能力,锻炼效果的最佳化和维持:,同时发生的随意运动 继发的随意运动,改善肌肉能力从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电疗法,VS,运动训练,电疗法能否有效的 改善肌肉功能? 电疗法与运动训练 的效果相比是好还 是差? 是否需要同时进行 运动训练? 附属第三医院,电疗法,VS,运动训练 可从以下几方面解释: 肌纤维募集 触发模式 功能性使用 皮层重组 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三医院,肌纤维的类型,正常的肌肉组织 可看到II型纤维大约是I型纤维的2倍大小,II

11、型纤维 I型纤维,I型 “慢肌纤维”,II型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 耐力 疲劳 力量 功能,慢 高 慢 低 静态的,姿势性的,快 低 快 高 动态的,爆发性的 附属第三医院,肌纤维的类型,附属第三医院,所有的肌肉都含有这两种肌纤维,但是所占的比,例不同,主要取决于其功能。例如,颈短伸肌,起始体位保持颈处于直立位,主要是I型肌纤维的作用,更多的动态功能-点头,旋转,屈曲,防止颈过伸,主要是II型纤维的作用,吞咽肌主要是II型肌纤维居多,肌纤维的类型,附属第三医院,肌纤维募集顺序,正常肌肉收缩,I型肌纤维先被募集,当努力程度提高时,II型肌纤维被募集,I型肌纤维在低强度的训练中就,可以得到基本的

12、锻炼(一般的康复),多数的II型肌纤维只有被募集才能被加强(很,少在康复过程中),附属第三医院,废用性萎缩,概念:,一段时间活动减少后肌肉会发 生相关变化,很多情况下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废用性萎缩,最明显的改变是II型纤维,的体积减少,附属第三医院,I,II,萎缩的肌肉组织 可看到现在II型纤维大小几乎只有I型,纤维的一半,废用性萎缩,附属第三医院,吞咽肌肉组织显示相同的改变,对吞咽肌的影响相对大,因为此肌大部分是II型纤,维,矛盾 :,II型纤维显著变弱是因为废用性萎缩,但是我们旨在通过常规训练和饮食调节来加强I型纤维,废用性萎缩,附属第三医院,电疗时的肌肉募集,电刺激逆转募集模式:,II型纤

13、维首先收缩,只有当波宽和刺激强度增加到一定阈值,I型纤维才收缩,结论:,这种刺激训练优先对II型肌纤维产生影响 用电刺激加强II型肌纤维募集,用随意运动来集合全部肌肉运动并学会协调,吞咽动作是吞咽肌最好的训练方法,附属第三医院,触发模式,正常的收缩是不同步的,肌纤维间互相重叠,允许肌张力渐进性变化 防止肌肉疲劳,当收缩超过肌肉的能力,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同时收缩,抽筋(运动开始加快),肌肉快速疲劳,附属第三医院,训练效应,随着对肌肉需求的增加,肌肉通过提高能力作出 回应,每个运动单元的肌纤维增加 更多线粒体 更好的血供,当肌肉很容易满足这种需求时,这种训练效应将 不再发生,附属第三医院,电疗中的

14、触发模式,电流通路上的肌纤维收缩是同步收缩,肌纤维不能被放松,运动强度比正常收缩的强度大,以强化肌力作为治疗目标时,这是所希望的方式,附属第三医院,涉及的肌纤维,电流从一极留向另一极选择电阻最小的通路,通常在两极之间的浅层肌肉受累及,在这种治疗中,浅层吞咽肌是最理想的受刺激的肌肉,浅层肌,小肌肉,附属第三医院,刺激肌纤维:电极大小,小电极:电流通路小,很少肌纤维收缩,治疗变得更有针对性,集中于某个特定的肌肉或肌群,大电极:电流通路变大,更多的肌纤维收缩 治疗很泛化,吞咽肌(小肌肉)更容易通过电刺激治疗,电疗:,产生的同步收缩导致更强的运动刺激,同时能刺激许多吞咽肌,产生强有力的易化,附属第三医

15、院,功能性运用,通过电刺激得到的收获不能被维持,除非电刺激之后功能 性运用,“Use it, or lose it!”,单独的电刺激效果没有电刺激结合运动性治疗好,随意收缩减少时(例如昏迷,脊髓损伤等),电疗对肌肉功能的影响显著降低,自动的或反射的功能性收缩(例如:吞咽),电疗的影响则明显得到加强,附属第三医院,吞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咽腔阶段,肌肉进行反射性自主收缩,一个人每天会进行2,000次以上的吞咽,电疗的收获通过日后的持续使用得到延续,功能性运用,附属第三医院,功能性运用:时序性,所有运动功能是非常复杂的协调运动模式的一部分,运用电疗不可能准确再现一个自然的运动,需要对单个肌纤维按正

16、确的顺序,准确适时适量的刺激,与正常的运动相比,所产生的运动既初步又粗糙,吞咽运动也不例外,属于复合协同运动模式,电疗不能制或训练运动节律,甚至没有尝试去这样做,当病人有意地去控制运动的协调性时,电疗只能提供加强力量的刺激,电疗可以,易化肌肉收缩,刺激增强肌肉力量的过程,主动和功能性运用,对恢复正常功能有主导作用,附属第三医院,大脑皮层功能重组,影响变量,重复,运动量/干预似乎可以强化治疗益处 运动/ 干预的多样性可加速恢复,如果成功的例子不是小概率事件,那么百折不挠 “trial and error”则刺激恢复,感觉刺激,相同皮节与肌节区刺激易化运动重建 感觉刺激输入的强度显然是重要的,附属

17、第三医院,大脑皮层重塑,有关运动数量与质量的特殊反馈促进运动重建,感觉反馈 视觉反馈,本体感觉反馈,运动的成功结局,成功重复:,正性反馈环路被建立,则功能性运动得到促进,失败重复:,负性反馈环路被建立,则功能性运动受到抑制,附属第三医院,吞咽功能自然地融合了这些因素,多次重复(每天大于2,000次),在吞咽各个阶段,多种感觉刺激可发生,食物的质地 气味 口味,食物在口腔中的运动,从运动企图中可收到即时反馈,食物瞬间在口腔当中 接下来就被咽下,成功的吞咽是非常惬意的,尤其对于被吞咽障碍所困扰的人 而言,大脑皮层重塑,附属第三医院,结论,重复,重复,再重复,有意识地运用感觉刺激:,不同质地食物 气

18、味 口味,电刺激,提供即时反馈,探索并鼓励成功的吞咽 ,避免不成功的吞咽,附属第三医院,第三部分,附属第三医院,VitalStim 电刺激治疗 作用价值 可以立即获得进食功能的改善 即时效应明显 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应症 神经性吞咽障碍 癌症(头、颈、肺) 放疗前、中、后 肌肉障碍(环咽肌) 注意事项,电极放置至关重要,附属第三医院,VitalStim 电刺激治疗,电刺激器操作及技术参数,电极安要求贴于不同解剖部位 (舌肌、环咽肌及咽缩肌),采用双向方波,波宽700ms,固定频率范围在3080HZ,刺激强度511ms,(025mA峰值电流输出,可调电流,边刺激边做空吞咽或边进食,附

19、属第三医院,治疗作用,主要用于辅助强化肌力,帮助喉提升,增加咽肌收缩力量与速度,增加感觉反馈和时序性,附属第三医院,电刺激之前应做什么?,吞咽评估,标准评估,MBS评估,口腔,咽腔,食道,附属第三医院,治疗概述,备皮,贴电极,告诉患者治疗时的各种感觉、治疗进展以及预期的 效果,刺激维持0.5-1小时,常规吞咽治疗方案:,边刺激边让患者训练吞咽动作,平均治疗次数是1014次,附属第三医院,操作程序 开启电疗仪 同时增加两通道电量, 询问病人感觉,蚁爬、酥麻感,震动感,温热烧灼感,抓捏感,附属第三医院,启动吞咽训练,吞咽训练遵守评估(MBSs)时确立的治疗方案,依据患者的表现再决定治疗 量及进度的

20、调整,例如,误吸是否消失,操作程序,附属第三医院,吞咽时可闻及咕噜声,患者有关于被捏住、推揉,以及电极要剥脱皮肤感觉的描述,吞咽扳机点(在儿童尤为常见),有电疗时的吞咽好过没有电疗,肢体语言:坐直、试图取下电极,声音改变,达到治疗强度的标志,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三医院,良好电极的优点,降低电极处的皮肤阻抗,电流传导的一致性,维持皮肤的均匀接触,允许身体局部所希望的运动,避免皮肤的激惹,附属第三医院,电极放置方法 1,通道1在喉结上,通道2在喉结下 沿正中线(中轴线)垂直排列电极, 呈一直线总共4个电极,对大部分患者均使用,刺激甲状软骨上 、下的肌肉组织,附属第三医院,电极放置 2,除通道1的上

21、方电极稍高 外,其余同电极放置1所,述,可以给舌骨上肌群及舌外 侧肌群稍多刺激,附属第三医院,通道1和2在中线两侧排列,喉结(甲状软 骨)居中,此种放置适合大多数咽与喉的运动障碍,这种放置可以替代电极放置 1 注意:,不要把电极放置在太外侧,应在胸锁乳 突肌内侧,改良:,把上面一对电极放置高一点有利于会厌 清理食物,刺激舌骨下的肌肉, 使电流更接近咽括约,肌群,电极放置 3,附属第三医院,通道1在会厌上或者在舌,外肌肉上方,更加侧重对舌肌的刺激,这种电极放置位置可以替,代电极放置 2,这种放置使更多的电流集 中在会厌谷和舌骨下周围 肌群,电极放置 4,附属第三医院,通道1放置:像电极放置4一样

22、,通道2放置:跨越面神经主干(就在外耳道前部),主要针对唇闭合,口部控制的问题,电极放置 5,附属第三医院,电极放置建议,主要针对咽收缩问题,开始时用电极放置1,选择性的尝试电极放置3,附属第三医院,主要针对喉抬升的问题,电极放置2,改良的电极放置3,上方一对电极置于舌骨上方,时,电极放置4也能发挥作用,主要针对舌运动问题,开始电极放置2或者4均可,电极必须置于舌骨上方,电极放置建议,附属第三医院,气管切开术的病人,只用2个电极(1个通道)象电极放 置3的通道1那样放置,这类病人中,许多都因会厌谷的溢 出导致误吸,电极放置应帮助患者解决滞留,残 留和误吸,在成人的情况,只有 气管切开术,的病人,2电极才被使用。,电极放置建议,附属第三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