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件)健康评估之-其他常用实验室检查_第1页
(推荐课件)健康评估之-其他常用实验室检查_第2页
(推荐课件)健康评估之-其他常用实验室检查_第3页
(推荐课件)健康评估之-其他常用实验室检查_第4页
(推荐课件)健康评估之-其他常用实验室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其他常用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内容,一、脑脊液检查 二、浆膜腔积液检查 三、心肌损伤检查 四、胰腺疾病检查 五、常用免疫学检查,案例评析,一、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CSF)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一)脑脊液标本的采集 (二)一般性状检查 (三)化学检查 (四)显微镜检查,二、浆膜腔积液检查,浆膜腔积液检查主要用于鉴别积液的类型及寻找引起积液的病因 (一)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 (二)浆膜腔积液检查项目及意义 (三)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三、心肌损伤检查,(一)心肌肌钙蛋白 (二)肌红蛋白 (三)肌酸激酶MB同工酶 (四)乳酸脱氢酶(LD

2、H)同工酶测定,四、胰腺疾病检查,血清淀粉酶(AMS)是一种水解淀粉、糊精和糖原的水解酶,对食物中的多糖类化合物的消化起重要作用。 1. 标本采集: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黄、红或绿色管帽管 2. 参考值: 磺-淀粉比色法:血清8001800U/L 对-硝基苯麦芽七糖法:血清(浆)100220U/L 3.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此病;流行性腮腺炎、肠梗阻、胆石症等也可增高。,五、常用免疫学检查,(一)免疫球蛋白检查 (二)血清补体检查 1. 总补体溶血活性测定 2. 血清补体C3测定,(一)

3、脑脊液标本的采集,标本采集方法 一般采用腰椎穿刺术取得脑脊液。 穿刺成功后首先测脑脊液压力;然后将脑脊液收集于3支无菌试管中,每管各12ml。第1管用于细菌培养,第2管用于化学及免疫学检查,第3管用于细胞计数。 标本采集后要求立即送检(不超过1h),以免化学成分被分解及细胞破坏。,(二)一般性状检查,1. 参考值: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静置24h不凝固。 2. 临床意义: (1)颜色(见下表),临床意义,(2)透明度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明显混浊 结核性脑膜炎:毛玻璃样混浊 (3)凝固性 化脓性脑膜炎:放置12h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 结核性脑膜炎:静置1224h,表面形成膜状物 蛛网膜下隙梗阻

4、:可呈黄色胶胨状 (4)压力 增高: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脑积水等颅内病变,也可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减低: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流失过多等,(三)化学检查,1蛋白质检查 (1)参考值 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阴性或弱阳性 蛋白定量试验:成人0.200.45g/L,儿童0.200.40 g/L (2)临床意义 :蛋白含量增高主要见于以下疾病 出血性脑病:如脑出血 脑部肿瘤和椎管梗阻 脑膜炎: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其他:如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等,(三)化学检查,2葡萄糖测定 (1)参考值 2.54.5mmol/L (2)临床意义 降低: 中枢神经

5、系统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脑寄生虫病 增高:下丘脑损伤、糖尿病、脑出血等,(三)化学检查,3氯化物测定 (1)参考值 120130mmol/L (2)临床意义 降低:真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尤以结核性脑膜炎明显 增高:呼吸性碱中毒、尿毒症等,(四)显微镜检查,1细胞计数 (1)参考值 正常脑脊液无红细胞,仅少量白细胞; 成人(010)106/L;儿童(015)106/L。 (2)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 白细胞增高: 化脓性脑膜炎,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病毒性脑膜炎,以淋巴细胞为主 。 结核性脑膜炎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同时在。,

6、(四)显微镜检查,2病原学检查 (1)参考值 正常脑脊液无病原体。 (2)临床意义 革兰染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脑膜炎奈瑟菌等。 墨汁染色:新型隐球菌 抗酸染色:结核杆菌,(一)浆膜腔积液标本的采集,在相应部位行穿刺术采集积液标本。 穿刺成功后,留取中段液体于无菌的容器中,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各留取2ml。 物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标本宜加EDTA抗凝,化学检查宜加肝素抗凝,另外留取一份不加抗凝剂的标本用于观察积液的凝固性。,(二)浆膜腔积液检查项目及意义,1. 化学检查:包括蛋白质定性及定量、酸碱度、酶学检查葡萄糖定量等。 2. 物理学检查:包括颜色

7、、透明度、积液量、凝块及相对密度等。 3. 显微镜检查:包括白细胞分类及计数、红细胞计数等。 4. 细菌学检查:渗出液经离心沉淀或进行细菌培养可找到病原体,有助于病因诊断。 5. 免疫学检查:C-反应蛋白(CRP)对鉴别渗出液及漏出液有重要价值;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三)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一)心肌肌钙蛋白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包括 cTn I 和 cTn T。心肌损伤后细胞质中的游离 cTn T 可以与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MB同工酶 (CK-MB) 等一同快速释放。 1. 标本采集:血清或全血标本测定,血清用黄或红色帽管;全血标本用紫色帽管。 2. 参考值 :0.1

8、g/L(数值因方法不同而异) 3. 临床意义:肌钙蛋白目前被认为是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最特征的生化指标,出现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增高幅度比CK-MB高510倍。,(一)心肌肌钙蛋白测定,1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最好标志物:AMI发病后36h升高,1048h达峰值,达参考值3040倍。对非Q波心肌梗死(MI)、亚急性MI或CK-MB无法判断预后患者更有意义。 2对不稳定心绞痛预后的判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常发生微小心肌损伤,这种心肌损伤只有检测cTnT才能确诊。 3溶栓治疗疗效的判断:肌钙蛋白在90min时明显升高提示再灌注成功。 4其他微小心肌损伤:如心肌挫伤、甲减患者的

9、心肌损伤等导致的左心衰时肌钙蛋白也可升高。,(二)肌红蛋白测定,肌红蛋白(Mb)存在于横纹肌,在诊断心肌损伤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为公认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但特异性不高。 1. 标本采集:同肌钙蛋白测定 2. 参考值 :70mg/L 3. 临床意义 (1)Mb于AMI发病13h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h到峰值,12h内几乎所有AMI患者Mb都有升高,且发病1830h内可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可作为AMI早期诊断标志物。,(二)肌红蛋白测定,(2)胸痛发作后612h不升高,是除外AMI很好的指标。 (3)由于在AMI后患者血中Mb很快从肾脏清除,发病1830h内可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故Mb测定有助于在A

10、MI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死或梗死再扩展。Mb频繁增高,提示原有心肌梗死仍在延续。 (4)Mb是溶栓治疗中判断有无再灌注的敏感而准确的指标。,(三)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肌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脑组织中,CK有CK-MM、CK-MB、CK-BB 3种同工酶,他们的催化功能相同,但分子结构和来源不同,其中CK-MB主要存在心肌中,其他组织含量甚少。 1. 标本采集:血清,黄、红色管帽管,防止标本溶血 2. 参考值:023U/L,(三)肌酸激酶MB同工酶,3. 临床意义 CK-MB对AMI早期诊断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总CK,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AMI发生38小时后CK-MB开始升高,

11、930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恢复正常水平 血清CK-MB大幅度升高提示梗死面积大,预后差 若CK-MB保持高水平,表明心肌坏死仍在持续,(四)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测定,同工酶的测定为解决临床诊断的组织特异性提供了有力帮助 1. 标本采集:血清,黄、红色管帽管,不使用溶血标本 2. 参考值: LDH1:14%26% 、LDH2:29%39% LDH3:20%26% 、LDH4:8%16% LDH5:6%16% 3. 临床意义: 心肌中以含LDH1为主,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中LDH1和LDH2活性均增高,但LDH1增高更早、更明显。,(一)免疫球蛋白检查,免疫球蛋白(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

12、性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生物体血液、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是检查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1. 标本采集:血清,黄、红色帽管 2. 参考值:IgG 5.6517.65gL IgA 0.43.5 gL IgM 0.53.0gL IgD200 lUml IgE100 lUml,(一)免疫球蛋白检查,3. 临床意义 几种不同的Ig水平增加:感染、肿瘤、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单一的Ig水平增加:多发性骨髓瘤(MM)、巨球蛋白血症等。 一种或多种Ig水平减少: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等。,1.总补体溶血活性测定,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所反映的主要是补体9种成分的综合水平,一般以50%的溶血

13、率(CH50)作为判别点。 1. 标本采集:血清,黄、红色帽管,标本新鲜,防止溶血 2. 参考值: 试管法 50 000100 000U/L 3. 临床意义 CH50增高:急性炎症、恶性肿瘤、急性组织损伤等。 CH50减低:急性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肝病、肝硬化、Graves病、艾滋病、严重烧伤等。,2.血清补体C3测定,血清补体C3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激活途径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1. 标本采集:血清,黄、红色管帽管 2. 参考值:免疫比浊法 0.851.70g/L 3. 临床意义 C3增高:急性炎症、急性组织损伤、传染病早期、恶性肿瘤、移植物排斥反应

14、。 C3减低:合成减少:慢性肝病、肝硬化、肝坏死; 合成原料不足:营养不良;消耗或丢失过多: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疟疾、白血病化疗后、大失血、大面积烧伤等。,案例评析,案例:患者,男,以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月,加重3天入院。患者一月前劳累时突然感心前区疼痛,为压榨样痛,持续约十几分钟,最长达四十分钟,休息后可缓解,三天前患者在休息时上述症状再发,疼痛剧烈,休息及服药后症状不能缓解,查体 T 36.8,P 75次/分,R 20次/分,BP75/50mmHg。 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肌酸激酶1421U/L,肌酸激酶同工酶180U/L,乳酸脱氢酶273U/L,肌钙蛋白3.5ng/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