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道德品质.ppt_第1页
第五讲-道德品质.ppt_第2页
第五讲-道德品质.ppt_第3页
第五讲-道德品质.ppt_第4页
第五讲-道德品质.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本讲主要内容,(一)道德的起源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关于道德起源的经典试验: 实验人员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被淋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

2、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接下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打了一顿,因为它们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它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被打的满头包。 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它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其他四只猴子打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B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实验人员一只一只的将所有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渐渐地所有猴子都不敢去动香蕉,因为它们知道去

3、动香蕉会被打。,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特别是随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始,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二)道德的本质(教材P91)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在印度教里有一种叫“萨蒂”的寡妇殉葬制度,如果丈夫死了,妻子也应该同亡夫一起躺在火葬的干柴上,让自己活活烧死。只有这样,所有人才会称赞她是个贤德的妻子。 十八世纪初,印度的马拉瓦亲王活到八十岁时才死掉,他的遗体裹着华丽的服装,摆放在一个铺满干柴的大坟坑里,他的四十七个遗孀也被推进这个坟坑里活活地用火烧死了。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女人虽然憋得喘不过气来,但还显得很勇敢。可是一旦烈火烧身时,她们都大声痛苦地惨叫不绝,有些女人忍受不住,从烈火中蹿出来,守护在周围的士兵会毫不留情地用长矛逼迫她们两次跳入火中。,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寡妇自焚的残忍习俗,归根结底是一种

5、丈夫支配妻子的手段。这样做是为了确保丈夫在生病期间能够受到妻子的照料,并且防止妻子起毒害丈夫之心。因为丈夫如果死了,妻子就得自焚殉葬。这样就使得女人不敢冒险犯上作乱。 这种陋习虽然早在1829年就被统治印度的英国人废除了。但现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农村,还能看到这种痕迹。2006年5月,一位名叫维德娅瓦蒂35岁的印度寡妇在亲戚逼迫和殴打下,被迫跳向焚烧丈夫遗体的火葬堆,为丈夫殉葬。400多名村民们将她丈夫的遗体送往火葬场所,当木柴开始熊熊燃烧时,维德娅瓦蒂在当地村民的怂恿和逼迫下,痛哭着抛下3个年幼的孩子,跳向了燃烧着拉克罕遗体的火葬堆,在村民众目睽睽注视下活活被烧死。一开始是她自己爬上火葬的柴

6、堆,火烧起来后,她想逃出来,但是被她丈夫的三个兄弟用棍棒赶了回去。,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偷窃是恶的 杀人是恶的 同情与施舍是善的 见义勇为是善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悲惨世界 冉阿让因为偷窃面包而被投入监狱,我们却同情他,认为犯罪的不是他,而是令他全家陷入饥寒交迫境地的不公正的社会。,(三)道德的功能:认识、调节、激励,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的功能,让人们认识对与错,善与恶,好与坏; 调节人们的行为与活动; 激励人们朝着理想中的目标前进; 代表人在诸多可能性中进行抉择的一种能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材P108-109)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对大学生而言: 一是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