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氧化还原反应考试标准知识输入要求的测试要求附加测试要求1.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量bc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c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平衡c试验场地1理解基于“双线桥”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它可以概括为“增加氧损失,减少氧损失,保持相同的剂量,反对其他。”例如:在Fe2O3 3c2fe 3CO2的反应中,Fe2O3是氧化剂,CO是还原剂;碳元素被氧化,铁元素被还原;氧化铁在氧化,一氧化碳在还原。CO2是氧化产物,铁是还原产物。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1)双轨架桥法:注意事项:(1)箭头必须从反应物指向产物,
2、并且两端与同一元素对齐。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只代表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在“桥”上标出电子的“增益”和“损耗”,增益和损耗电子的总数应相等。(2)单线桥法注意事项:(1)箭头必须从还原剂中的电子损失元素指向氧化剂中的电子获得元素。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在“桥”上标出转移的电子总数。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判断1.(2017杭州萧山区命题竞赛)外国化学教科书中有一个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这个反应中是()A.氧化剂B.氧化产物C.还原剂D.既不是还原剂也不是氧化剂答案三分析表明,该物质参与了反应并失去了两个电子,因此它是一种还原剂。2.(2017浙江名校合作高中上学期考
3、试)在下面的反应中,硫只显示氧化()a . 2Na+Sn2SB.SO2+2H2S=3S+2H2OC.SO2+Cl2+2H2O=H2SO4+2HClD.S+O2SO2回答一通过对A项的分析,S元素的化合价在该反应中由0变为-2,因此它只反映了氧化性,这是正确的;在B项中,硫的化合价从-2变为0,从4变为0,因此硫表现出还原性和氧化性,这是错误的。c项,s元素的化合价在这个反应中从4变为6,所以s元素表现出还原性,是错误的;d项,s元素的化合价在这个反应中从0变为4,所以s元素表现出还原性,这是错误的。3.(2017宁波十中九月联考)在下面的反应中,金属元素被氧化了()A.2FeCl2+Cl2=2
4、FeCl3B.H2+CuOCu+H2OC.Na2O+H2O=2氢氧化钠d . 2 kmno 4 k2 MnO 4+MnO 2+O2回答一根据甲项分析,铁元素的价态由2变为3,价态增加,铁元素被氧化,这是正确的;在B项中,铜元素的价态从2变为0,价态降低,铜元素降低,这是错误的;c项,这个反应没有变价,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这是错误的;在d项中,k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但Mn的化合价从7变为6和4,化合价降低,Mn降低。第二组问题中电子转账的表示方法4.指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量的下列等式是正确的()A.b .c .d .答案三5.在一定的反应体系中有五种反应物和产物:硫、H2S、硝酸、一氧化氮和H2O
5、。众所周知,水是反应产物之一。(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 _ _ _ _ _ _ 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回答(1)H2S (2)否(3)根据分析,硝酸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H2S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所以一氧化氮是一种还原
6、产物,硫是一种氧化产物。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增加到0,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减少到2。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守恒定律和观察来平衡。问题组3是基于“双线桥”来分析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6.(2017浙江省温州中学模拟高中)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有一项记录银针检验。“银需要”的原则A.x的化学式是Ag2SB.当银针被用来测试毒药时,空气中的氧气得到电子C.银和H2S在反应中都是还原剂每生产1摩尔x,反应就转移2摩尔e-答案三根据元素守恒,x的化学式是Ag2S,这是正确的。在b项中,氧元素在O2中的化合价降低,所以当用银针测试毒物时,空气中的氧得到电子,这是正确的;c项,在反应过程中,银的化合价增加,所以
7、银是还原剂,s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H2S不是还原剂,这是错误的;第四项,根据银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每生产1摩尔Ag2S,转移电子为2摩尔,这是正确的。7.(2017绍兴市诸暨中学高三)O2F2可以反应:H2S 40F 2-SF6 2HF 40F 2。以下说法是正确的()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如果产生4.48升的氟化氢,将会转移0.8摩尔的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为14答案D通过对A项的分析,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降低到0,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所以氧是还原产物,这是错误的;在b项中,O2F2是氧化剂,而硫化氢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反应后上升到6,所以H2S是
8、还原剂,这是错误的;c项,外界条件不清楚,HF的量不能确定,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不能确定,这是错误的;在d项中,从等式中可以知道还原剂和氧化剂的量之比为14,这是正确的。采取关键的第一步来正确标记元素的化合价要正确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次数,前提是要确定物质中各元素(尤其是价元素)的价态。基本方法是先标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普通元素的价可以通过价公式来记忆:一价氢、钾、钠、氟、氯、溴、碘和银;二价氧、钙、钡、镁和锌;三铝、四硅和五价磷;不难说,价格变化并不困难,而且两三个铁、两四个碳和两四六个硫是完整的;铜和汞是最常见的二价元素。近年高
9、考中某些特殊物质元素价态的判定:Cu2+Cu2+Fe2+2s-2k2feo 4+Fe2+6氟化锂氮-3Na2S2O3 S+2 MO M+5 C2O C+3HCN碳+2氮-3铜+1氢-1氧化铁(8-n) Si3N4硅+4 N-3测试点2氧化性、还原性和顺序规律(附加测试)1.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1)氧化性是指获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电子损失的性质(或能力)。(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获得和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与获得和失去电子的数量无关。例如,Na-e-=Na,Al-3e-=Al3,但是根据metAl activity序列表,Na比Al更活泼,并且更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
10、更易还原。考虑到元素的价态,最高价态只是氧化性的,如Fe3+、H2SO4、高锰酸钾等。最低价格状态只有还原性,如简单金属、氯离子、S2离子等。中间价态既是氧化态又是还原态,如Fe2+、S、Cl2等。2.判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常用方法(1)按照元素活动顺序(普通元素)金属活性序列非金属活动序列(常见元素)(2)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1)具有主要的族元素(从上到下)例如:同一周期主族的元素(从左到右)例如:(3)根据水合物的酸碱度对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例如,酸度:HClO4H2SO4H3PO4H2CO3可以判断为氧化性:ClSPC。(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
11、物氧化性:氧化剂的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的还原产物。(5)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判断当含有可变价态元素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氧化剂的氧化强度可以根据价态st来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时,如果氧化产物具有相同的价态,则可以根据反应的高低来判断。例如:16HCl(浓缩)2 kmno 4=2 KCl 2 Mn C2 8 H2O 5 Cl24HCl(浓缩)MnO 2 MNC L2 H2O Cl24HCl(浓缩)o22h2o 2cl2 在上述三个反应中,还原剂为浓盐酸,氧化产物为Cl2,氧化剂分别为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和O2。常温下高锰酸钾能氧化浓盐酸中的氯离子;方程需要在加
12、热条件下完成;方程不仅需要加热,还需要氯化铜作为催化剂。因此,我们可以得到氧化性:高锰酸钾。(7)根据物质的浓度判断具有氧化(或还原性)的物质浓度越大,其氧化(或还原性)越强,反之,其氧化(或还原性)越弱。如氧化性:硝酸(浓)硝酸(稀);二氧化锰可以与浓盐酸反应,但不能被稀盐酸还原。3.氧化还原反应的顺序在浓度相似的溶液中:(1)当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还原性强的还原剂优先被氧化。(2)当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氧化性强的氧化剂优先被还原。第一组问题性质强弱规律的应用(1)通过方程判断强度1.已知在常温下溶液中会发生以下反应:Ce4 Fe2=Fe3 Ce3,sn2 2fe3=2fe2 sn4。推
13、测Fe2+、Ce3+和Sn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Sn2+、Fe2+、Ce3+ B.Fe2+、Ce3+、Sn2+C.Fe2+、Sn2+、Ce3+ D.Ce3+、Fe2+、Sn2+回答一从解析上讲,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还原性的顺序可以从两个方程得到:Fe2 Ce3,Sn2 Fe2。因此,a项是正确的。(二)根据强弱顺序判断反应是否发生2.众所周知,在酸性溶液中,Co2O3很容易还原成Co2+,而Co2O3、Cl2、氯化铁和I2的氧化性依次降低。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是不可能的()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2=FEC
14、 L2+I2C.co2o 3+6HCl=2co 2+Cl2+3H2OD.2Fe3+2I-=2Fe2+I2回答一分析认为Fe3+能氧化碘,因此不可能生成Fe3。a是错的,D是对的。b项,当Cl2小时,I-首先被氧化;在c项中,Co2O3比Cl2更具氧化性,所以Co2O3可以氧化cl-得到Cl2,Co2O3被还原成Co2+。第二组问题的应用(一)利用“逐次定律”写出离子方程式3.将少量Cl2,过量Cl2,等量Cl2, n (FeBr2) n (Cl2)=4 5引入一定量的FeBr2溶液中。答案 2fe2 Cl2=2fe3 2cl-2Fe2 + 4Br-+3cl 2=2Fe3 + 2Br 2+6Cl
15、-2Fe2 + 2Br-+2Cl 2=2Fe3 + Br2+4Cl-4Fe2 + 6Br-+5Cl2=4Fe3 + 3Br 2+10Cl-4.向含有Fe3+、Cu2+和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只沉淀红色物质,放出气泡。答案 2fe3 Fe=3fe2,Cu2 Fe=Cu Fe22Fe3+铁=3Fe2+,Cu2+铁=Fe2+铜,2H+铁=Fe2+H2一种判断离子反应顺序的方法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相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可以与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把握三点:(1)确定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强度顺序。如还原性:- Fe2 br- cl-,氧化性:ag Fe3 Cu2 h Fe2 Z
16、n2等。(2)根据强弱规律判断反应顺序。同一氧化剂与不同还原剂反应,还原性强的还原剂优先反应;同一种还原剂与不同的氧化剂反应,氧化性强的氧化剂优先反应。(二)继承法的综合应用5.(2017温州高中模拟)将含有b摩尔铁和b摩尔铜的混合粉末加入到含有1摩尔三氯化铁的溶液中以充分反应(忽略离子的水解)。以下陈述不正确()A.当a2b时,离子反应为2fe3 Fe=3fe2B.当2ba4b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为2bmol n (e-) 4bmolC.当2a=5b时,总离子反应是10fe3 4fe Cu=14fe2 Cu2d当2bCu时,所以当a2b(即过量的铁)时,离子反应发生为2f
17、e3 Fe=3fe2b项,根据2fe3 Fe=3fe2,2fe3 Cu=2fe2 Cu2,传递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bmoln(e-)4bmol;c项,=,离子反应是5fe3 2fe Cu=7fe2 Cu2,即10fe3 4fe Cu=14fe2 Cu2术语d,2fe3 Fe=3fe22b b 3b2Fe3 +铜=2Fe2+Cu2+a-2b a-2b因此,n (Fe2 ): n (Cu2 )=(3b a-2b):=(a b):6.给定还原性:SOI -,将b摩尔Cl2引入到含有1摩尔KI和1摩尔K2SO3的混合溶液中,根据需要写出离子方程式:(1)当 1时,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生产费用计提标准2025
- 2025年钛酸锆陶瓷材料项目提案报告
- 农村合作社农机使用与技术合作协议
- 化肥农药农膜购销协议
- 某市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合同
- 2025至2030健身器械产业发展分析及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写景作文我的自由园450字(14篇)
- 活动策划与宣传推广合同协议书大纲
- 2025年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薪酬福利与激励制度报告
- 2025版高空蜘蛛人安全作业现场管理与服务合同
- 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 J波与J波综合征课件
- 微整面部美学设计面部风水设计课件
- 5吨龙门吊安装与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康复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 农药基本常识课件
-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解方程计算题 (含答案)
- 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办法
- 拟投入公路工程施工设备检测仪器设备表
-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全册各单元知识点提炼汇总(单词短语语法写作等)
- GM∕T 0031-2014 安全电子签章密码应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