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十六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时规范训练_第1页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十六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时规范训练_第2页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十六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时规范训练_第3页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十六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时规范训练_第4页
2018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十六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时规范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六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一、选择题(2017皖北协作区联考)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和几亿人生活改善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珠三角的城镇化三十年,尊重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从低成本的发展路径,向创新和结构调整转型,为全国城镇化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探索和经验借鉴。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城市化对区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用地生产活动密度减少B城市植物光合作用减弱C地表径流变化幅度减小D生态环境容量加大2目前下列产业能更好地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ABC D解析:第1题

2、,由于该区域城市化的大力发展,农业向集约化的城郊农业发展,所以其生产活动密度会增加,A错。城市发展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光照强度会减弱,光合作用会减弱,B对。城市地面的硬化使得地面径流变化幅度加大,C错。城市的发展,会使区域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生态环境容量应该减小,D错。第2题,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故C对。答案:1.B2.C(2017安徽淮南模拟)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35题。3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变化特征的是

3、()A BC D4该国最可能是()A美国 B中国C巴西 D日本5该国20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A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动力导向型工业解析:第3题,19601970年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减少的不多,但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很快,说明其他产业就业人口增长快,总就业也增长,排除B、C;19801990年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和所占比重都迅速增长,也反映这一时期就业人口增长快。故选D。第4题,根据2010年总就业人口接近8亿,可以推知为中国,故选B。第5题,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增长迅速,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吸

4、引大量劳动力导向型企业集聚。故选C。答案:3.D4.B5.C(2016安徽联考)沿淮城市群是指淮河安徽段两岸地区的城市群体,俗称皖北,面积占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读沿淮城市群经济发展图,完成67题。6关于沿淮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B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最高C淮南市经济总量最大,城市化水平最高D淮北市经济总量最小,城市化水平最低7据区域特点,沿淮城市群的整体定位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珠三角”制造业的承接地安徽重化工主要集聚地安徽旅游示范区A BC D解析:第6题,从题干知,沿淮城市群面积占全省的1/3,而人口占全省的

5、一半,说明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图中可知,该城市群第一产业比重总体上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淮南市外圆圈不是最大,说明经济总量不是最大;淮北市第一产业比重最低,城市化水平最高。第7题,淮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地,也是重化工业的主要集聚地,且平原广阔,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可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距“长三角”近,是“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地;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安徽省旅游示范区,皖北地区不是安徽旅游示范区。答案:6.A7.C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

6、系表”,完成89题。指标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50.0241.1444.4845.4947.1649.6956.32U(%)9.4712.2616.3228.234.9436.2543.5I/U5.283.362.731.611.351.371.298.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9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7、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I/U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但仍大于0.5。第9题,城市化是农村地区转化为非农村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非农业活动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上述算法表明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答案:8.B9.D(2017山东济南模拟)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1011题。10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11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A资源短缺 B劳动力短缺

8、C环境质量下降 D农产品供应不足解析:第10题,图示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从上到下依次是: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东北模式。这些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第11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是环境质量下降。答案:10.B11.C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中四角”,是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核心,分别形成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地跨鄂、湘、赣、皖四个省份,其区位独特、物产富饶、人口密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截至2014年9月,武汉、长沙、南昌三

9、地已实现高铁回环2小时互通。(1)分析鄱阳湖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2)简述武汉、长沙、南昌三地实现高铁回环互通的意义。(3)分析湖南、江西两省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4)湘潭是湖南省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有人认为湘潭应加快城市的建设步伐,使之成为像长沙一样的大城市。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鄱阳湖的生态功能主要是调节径流、减轻旱涝灾害、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第(2)题,武汉、长沙、南昌三地实现高铁回环互通的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方便出行,有利于技术与资本的流通;二是扩大城市的辐射范围和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三是利于区域分工与协作。第(3)题,湖南、江西

10、两省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主要有资源、能源、交通三个方面。第(4)题,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设问,如果赞同,应主要从大城市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方面回答。如果不赞同,应主要从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对区域协调发展不利方面回答。答案:(1)调节长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调蓄洪水,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2)三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缩短了城市之间的出行时间,利于三城市之间技术与资本的流通;扩大三城市的辐射范围及经济影响力;利于三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开展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3)有色金属矿品种多,原料充足;靠近水电站(水能丰富),动力充足;靠近铁路、河

11、流,水陆交通便利。(4)赞同。大城市有更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城市能够吸引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大城市的辐射范围更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强。不赞同。在长株潭城市群中每个城市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服务范围,盲目扩大某一城市的规模,会导致各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受限,反而不利于城市圈的协调发展。13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 261 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1)19962008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西宁市耕地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是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和退耕还林、还草,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上升的原因是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发展等。第(2)题,读图可知,西宁市工业结构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这种工业结构可能带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