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球与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是某一区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阅读图片,完成1 2个问题。1.图中两条400 m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位是()A.悬崖C.破碎山脉d峡谷2.图中与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有可能是()塌陷沉积物突出的小基岩(3)河中的沙洲(4)低矮的山丘A.bC.D.分析:在问题1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的地形差异较大,呈带状分布,为典型的峡谷地形,D项正确。问题2,图中灰色部分的等高线突出到海拔较低的区域,该区域应该是地势较高的地形,但高度不大,靠近悬崖,可能是崩塌堆积或悬崖突出的小基岩。第一项是正确的。回答:1 .D 2。A(2018

2、天津十二区县模拟)阅读景区等高线图,并回答以下问题。3.以下说法是正确的()两点的相对高度可以是75米B.点位于点的正东方C.图二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图中的L1线绘制的D.图二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图中的L2线绘制的分析:选择D,剖面最高点在海平面以上1 200米以上,等高线地形图中垂直间隔为25米,L1穿越区最高点低于1 200米,L2穿越区最高点高于1 200米,则剖面按L2绘制,因此D是正确的。(1) (2)如果两点的相对高度大于25米而小于75米,则A是错误的;根据图中的指示,可以判断点位于点的东北部,那么B是错的。(2018福州模拟)下图为福州市边缘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3、米)。相应地完成4 5个问题。4.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是()A.500 mB.550 mC.600 mD.650 m5.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平方米的寺庙,其特点是“入山不见庙”。这座寺庙最有可能位于()A.学士C.华盛顿特区。分析:问题4,在图中,垂直间隔为50米,最高点的高度在900-950米之间,最低点的高度在350-400米之间,所以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度差在500-600米之间,不应该等于500米或600米。第五个问题,“我没有看到山中的寺庙”,表明寺庙位于一个洼地;“占地面积17 000 m2”,大致范围可根据比例尺计算。在图中,D处的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即

4、面积较大的凹陷。因此,该寺极有可能位于丁。回答:4.b5.d .6.阅读图示材料,回答以下问题。下图材料一显示了法国的地形分布图。材料2:下图显示了三个步骤在中国的分布。根据图中显示的法国地形特征。(2)分析地形对中国河流特征的影响。分析:(1)地形特征应从高低起伏趋势、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来描述。(2)我国地形对河流特性的影响可以从流向、落差、流域面积和支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1)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以山脉和丘陵为主,西北部平原覆盖广阔的区域。(2)使中国大部分河流从西向东整体流动;上游地势高,落差大,流速快,河流直,河床呈V形,流域面积窄,支流少,中下游平坦,河流流速慢,河流弯曲,河

5、床呈槽形,流域面积大,支流多。第一,选择题(每个小问题4分,共44分)(南昌检验,2018)图一为某一区域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其中公路(虚线)逐渐向北升高,桥下河流水位为314米。图二为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观察对面车辆行驶时的视线分析:问题1,图中垂直间隔为10米,有三条320米的等高线;330米和340米在瀑布处相交,所以瀑布落差大于20米;瀑布上部最大标高接近350米,由于桥上河水水位为314米,瀑布下部标高高于314米,因此瀑布落差小于36米。根据以上分析,c是正确的。在问题2中,图中处的阴影区域及其西北方向位于310米和320米的两条等高线之间,同时可以看出阴影区域中这两条

6、等高线之间的距离从东南到西北越来越大,这表明坡度沿该方向逐渐减小,所以B是正确的。在问题3中,图中的西侧靠近山脊,所以道路会急转弯,视线会被阻挡。凸面镜应该放在急转弯处。图位于高速公路的急转弯处,所以B是正确的。回答:1 .C 2。B 3。B下图显示了一个猎人想打猎的地方的等高线地形图。猎人熟悉动物的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峭的悬崖上移动。阅读图片,完成4 5个问题。4.当猎人爬到山顶时,他能看到的地方是()A.学士C.华盛顿特区5.想要捕捉山羊的猎人可以选择呆在()A.在b。C.和分析:问题4,图片中的山峰海拔887米。猎人站在山顶上,看着甲、乙、丙、丁四个地方。甲附近和山顶之间有一片高耸的地

7、形,看不透;b与山顶被一道看不见的山脊隔开;从丙到山顶,它属于凹坡,可以透过它看到;从丁到山顶,那是一个凸坡,所以是不可能看透的。问题5:通过分析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是山脚的缓坡带,是山谷,是山脊,与许多等高线重叠,悬崖陡峭,地形陡峭,山羊可能会移动。回答:4.c5.b .(2018江西八校联考)阅读大别山东南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6-7。6.明初,该地区是著名的马养殖基地,马厩很可能位于()A.B.C.D.7.“在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即将落山,西边的晚霞正挥舞着一条漂亮的围巾。在混乱中,山坡上的茅草被镀上了金黄色。”如果文件写在北半球的一个冬天的家里,同学家的地址是()

8、A.B.C.D.分析:问题6,马厩应建在平坦开阔的地方,不易发生地质和水文灾害;图等高线稀疏,位于山前斜坡上,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问题7:北半球冬天太阳在西南方落下,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地平线上的日落景观,表明西南方没有山阻挡视线。图中所示的四个位置仅满足中的要求。回答:6。B7.A .(2018德州模拟)一所学校的地理兴趣小组在旅途中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绘制了一个河流盆地中一些区域的地层分布图。阅读图片,完成问题8 9。8.图中河流的主要流向大致为()A.从南到北C.从东到西9.它能够正确地反映沿MN线的地形和地层分布分析:问题8,首先要特别注意的是图左上角的指标指向正南方向,所以这

9、个图的基本方位分布是“上西下东,左南右北”。结合图中等高线的数字分布特征和干支流的关系,判断该河的干流是由西向东流。第九个问题,读图,显示沿MN线的地形先减小后增大,m的高度高于50 m,n的高度等于50m;通过沿线的e-d-c-b-a层,可以判断选项a最符合任务的含义分析:问题10,从沿MN方向看,K的两边都有河流,所以中间高,一周低,与一致。沿PQ方向看,k两侧有山峰,k处地势较低,一致。问题11,“我将一直走,直到水检查我的路径”可以判断所选择的路线沿着河流向上;根据上面的分析,k位于马鞍上,而且地势比两边的山峰都低,所以很容易被云覆盖。因此,MK或NK线符合问题的含义。回答:10。D

10、11。A第二,综合题(共46分)12.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4分)材料1:攀岩是一项源于登山的竞技运动。它的雏形是在登山探险的过程中,利用颠簸、洼地、空隙等自然条件,爬过陡峭的冰、雪和岩石地形。并发展成为一项基本的登山技术,这项技术在19世纪40年代被引入中国。材料2近年来,攀岩在中国发展迅速,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下图是中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1)在图中的五条虚线a、b、c、d和e中,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分)(2)河流干流流向为_ _ _ _

11、 _ _ _ _。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不得超过_ _ _ _ _ _ _ _米(4分)(3)以下地形剖面图是沿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绘制的。(2分)(4)甲、乙两个河段,较好的通航条件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8分)(5)近年来,攀岩运动在该地区发展迅速,显示了攀岩运动在该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分析:(1)河流总是在山谷中发育,从高处流向低

12、处,所以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突出方向相反。图中可能有B、d分布的河流。(2)图中既无航标,也无经纬度网络图,因此方向是基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分析,河流干流在图中范围内由西向东流;图中有三条等高线与悬崖重叠,垂直间距为20米,悬崖的相对高度为40-80米。(3)地形剖面图显示了地表起伏的变化。图中地形剖面起点超过240米;剖面图中只显示了河流的主流,而AB线和RQ线都经过支流,与剖面图不一致;议员符合概况。(4)河流流量越大,水流越稳定,有利于航行。图中,B河段地域广阔,地势平坦,水流稳定,流量大,适合通航。(5)发展攀岩运动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回答

13、。答:(1)乙,丁(2)从西向东80(3)议员(4)B河段所在区域集水区广,地势平坦,水流稳定,流量大(5)岩壁陡峭、直立、高度适宜,有利于攀岩运动的发展;岩壁位于开阔地带,可容纳更多游客;攀岩墙靠近市区,消费市场广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完善的安全设施。13.(合肥模拟2018)阅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22分)(1)说出图中d处的地形和判断的理由。(6分)(2)如果B点的温度是20,根据温度垂直递减规律,C点的温度是多少?(2分)(3)判断该区域河流的主流流向。如果在这个地区建水库,大坝应该建在a。选择这个地方有什么好处?(6分)(4)如果修建一条从B到E的公路,哪个更合理?给出理由。(4分)(5)判断M、N、L中的哪一点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铁路上通过H的车辆?给出理由。(4分)分析:(1)D处等高线封闭,四周低,中间高,应为山地。(2)B点海拔100米,C点海拔500米。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如果海拔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升高400米,降低2.4,则C点气温应为17.6。(3)从图中的指标可以看出,河流的干流从西北向东南流动,A为峡谷,适合建坝。(4)该地区以山地为主,道路建设受地形影响较大。与BGE、BFE相比,BFE基本上是沿等高线修建的,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