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3讲 生物的进化基础达标(81)1(2018天津河东模拟)下列有关于生物的变异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的操作原理是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B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D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解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结出的仍然是四倍体西瓜,其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植株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B错误;种群的基因频率受自然选择、突变、迁出、迁入等
2、多种因素的影响,C错误;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答案:D2(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物种产生不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一定产生新物种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但解释了进化的实质C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变异,进而使细菌产生较强的耐药性解析: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B错误;突变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3、改变,C正确;抗生素只是对变异进行了选择,不能定向诱导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D错误。答案:C3(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模拟)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B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生物在不断进化解析: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A正确;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a基因的频率,各占50%,B错误;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等于女性
4、群体的,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错误。答案:A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解析: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A正确;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B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5、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正确;细菌中原本存在各种各样的突变个体,在接触青霉素后,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存活了下来,没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青霉素选择出了抗药突变个体,而不是细菌接触青霉素后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D错误。答案:D5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解析: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生殖隔离,B错误;新物种的形成不
6、一定需要地理隔离,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答案:C6某森林中有一种锥鸡,其雄性锥鸡大多数具有色彩艳丽的羽毛,对这一特征能逐代遗传的最好解释是()A色彩艳丽的羽毛是锥鸡躲避天敌良好的伪装,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B雌性锥鸡优先选择色彩艳丽的雄鸡,导致该性状的基因在后代的出现频率增加C色彩艳丽的羽毛使锥鸡更容易相互识别,避免与其他种类遭遇时存在潜在危险D控制雄性锥鸡色彩艳丽的相关基因都是显性,导致后代出现该表现型的概率增加解析:具有色彩艳丽羽毛的个体容易被天敌发现,这种个体容易被天敌捕食,不利于色彩艳丽羽毛特征的遗传;雌性个体优先选择色彩艳丽的雄性个体交配,则雄性个体的控制羽毛色彩艳丽的基因能遗传
7、给后代,这种基因逐代遗传,基因的频率会逐渐增加,从而使种群中雄性个体大多具有色彩艳丽的羽毛。答案:B7已知花生含油量的高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花生种群中的低含油量花生品种进行淘汰,保留高含油量花生品种用以繁殖后代,从而使花生种群的含油量随着选择世代数的增加而增加。据此分析,该人工选育过程对花生种群所起的作用是()A诱导产生了控制高含油量的基因B使控制高含油量的基因频率增大C导致高含油量花生这一新物种的形成D使控制产油这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变大解析:花生种群的含油量随着选择世代数的增加而增加是由于人工对含油量高的表现型进行选择,使控制高含油量的基因频率增大。该人工选育
8、过程没有诱导产生控制高含油量的基因;高含油量花生不是一个新物种;控制花生含油量高低的这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始终为1。答案:B8(2018辽宁抚顺模拟)花生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花生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改变了花生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D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解析: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等于1,选择育种对其无影响,A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形成新物种,B错误;选择育种淘汰含油量低的个体,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C
9、正确;选择育种不能定向诱导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答案:C9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甲虫分成多组,每组再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不接触DDT。处理后选死亡率最低的那一组的B部分饲养繁殖,再把后代分成许多组:每组分成A、B两部分,重复上述实验。这样一代一代选择下去,就可以从B部分选出强抗药性的甲虫。材料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在幼年时期会夭折,但在疟疾流行的地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现对A、B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B地区流行疟疾。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的实验说明:抗药性差异甲虫的存在体
10、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多样性。DDT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选择作用,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其直接作用的是_。(2)材料一中,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产生抗药性差异不同的种群中,雌雄甲虫之间仍然可以产生可育后代。这说明,人工选择的不同甲虫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3)材料二中A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比例如图:计算A地区中基因A的频率为_。画出B地区流行疟疾后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大致比例图。解析:(1)抗药性差异甲虫的产生是突变导致的,甲虫的基因有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2)抗药性差异不同的种群中雌雄甲虫之间可以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不同甲虫种群的基因库之间能进行基
11、因交流,不同甲虫种群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3)由图中数据可知:A的基因频率为90%8%1/294%。B地区人群中Aa个体对疟疾有较强抗性,所以Aa个体所占比例最大,AA个体对疟疾抵抗能力弱,故所占比例较小,aa个体既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又对疟疾抵抗能力弱,故比例最小。答案:(1)基因生物的个体(或个体的表现型)(2)基因交流(3)94%如图素能提升(42)10(2018山东德州模拟)某小鼠群体中,A、A、a互为等位基因,该种群基因型及个体数如下表基因型AAAAAaAAAaaa个体数100200300100200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的基因频率是35%BA、A、a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A和
12、A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D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A、a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解析:由题表信息可知该小鼠种群共有1 000个个体,则该等位基因共有2 000个,其中A基因共有1002200300700(个),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7002 000100%35%,A正确;新的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C正确;小鼠种群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才能构成小鼠的基因库,D错误。答案:D11.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13、。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B在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C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有利于在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D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相同方向演化解析:同一种群中不同个体表现型的差异(即种群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遗传多样性,A正确;分析演化图表可知,四个物种中和由同一物种形成的时间最晚,两者亲缘关系最近,B正确;由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若种群分布区域扩大,则有利于原种群间形成地理隔离,从而使和之间失去交配机会,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种
14、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不同方向发展进化,D错误。答案:D12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且种群数量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不起作用、没有迁入迁出,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25B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C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其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D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解析: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0.31/2
15、0.40.5,a的基因频率也是0.5。如果该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50.50.25,A正确;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由于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如果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0.30.41/40.4,C正确;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1/20.2,aa的基因型频率为0.30.41/40.4,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则子二代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0.21/40.45,所以AA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D正确。答案:B13.如图是物种形
16、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解析:图示是物种形成的常见模式,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a通过地理隔离形成两个种群a1和a2,又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b、d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形成了生殖隔离
17、,故A错误;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c是由a2演变而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故B正确;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由于b和d两个种群之间有地理隔离,可能形成了生殖隔离,故二者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故C错误;同理,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仍是同一物种,故D错误。答案:B14(2018福建莆田六中模拟)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最初该种群只有A
18、和a基因)(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多样性。用于检测该多样性的十分可靠方法是测定不同亚种、不同种群的_。(2)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发生改变。(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由此可知,种群和种群之间不存在_。(4)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_作用。解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甲虫的不同体色体现了基因多样性,检测方法是测定其基
19、因组序列。(2)新基因产生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新基因的出现,改变了种群基因库中相应的基因频率。(3)由于两地的种群可以进行基因交流,并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两种群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4)环境对生物个体的存在起到选择作用。答案:(1)基因基因组序列(2)基因突变提供原材料基因频率(3)基因交流生殖隔离(4)选择15(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准,云南省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从各个民族采集来的DNA基因样本都存放在云南大学的基因库里,这个基因库是云南大学科研人员历时3年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人类的_条染
20、色体进行测序;选样时通常选择采集_(填“男性”或“女性”)血液样本建立白细胞基因血库,原因是该性别的白细胞携带人类的全套遗传物质。(2)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少数民族DNA样本,采样地点选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主要原因是地理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概率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_。(3)如图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基因A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在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其中_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在T点时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甲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_。现假设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一种新的变化,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互联网平台SDN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与优化报告
- 合规岗位管理办法
- 同里民宿管理办法
- 后续产业管理办法
- 员工升职管理办法
- 售中交付管理办法
- 商业职工管理办法
- 商品应急管理办法
- 商家入住管理办法
- 商贸服务管理办法
- 采血后预防淤青的按压方式
- 2025年餐饮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
- 路灯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全册同步课课练(含答案)
- 无人机行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学校食堂保洁服务方案(技术标)
- 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南京卷)
- 《汽车制造物流管理教程》课件
- 建筑工地建筑垃圾(渣土)运输安全协议书(2篇)
- 2024年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及完整答案【必刷】
- DB32 T538-2002 江苏省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