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础规律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础规律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础规律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础规律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5单元 遗传的基础规律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 江苏最新考纲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C)。2.基因的分离定律(C)。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5年4考)1.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3.实验思路与过程4.基因的分离定律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什么?提示(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2)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3)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2.观察下列图示,请思考:(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中哪一幅?其具体

2、内涵是什么?发生时间及细胞学基础是什么?(2)图示基因分离过程适用哪些生物?提示(1)可揭示分离定律实质,其内涵是: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其发生时间为减后期,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2)该现象只发生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核基因遗传,并且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2017全国卷,6D)()(2)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2017全国卷,6A)()(3)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2012江苏单科,11A)()(4)杂合子与

3、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2012江苏单科,11B)()(5)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2012江苏单科,11C)()(6)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2016海南卷,6A)()以上命题主要源自教材必修2 P27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及相关分析,全面把握孟德尔实验选材及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过程是解题关键。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2017镇江一模)关于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选择豌豆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体,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C.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

4、验并设计测交进行演绎D.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解析选择豌豆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体,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A正确;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B正确;孟德尔首先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说,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和验证,C错误;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D正确。答案C2.有关下面遗传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C.Aa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D.基因(A)与基因(a)的根本区别在于所含的密码子不同解析所示的过程为等位基因分离

5、,所示的过程为受精作用,A正确;图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针对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B错误;A、a等位基因分离然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则Aa11,但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数量,C错误;等位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答案A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假说演绎法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通过杂交、测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下列对此实验分析合理的是()A.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的过程为提出问题演绎推理作出假设检验推理B.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目的是检验分离定律C.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的说法属于演绎内容D.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豌豆只有一对相对性状解析孟德尔提出分离

6、定律的过程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A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验证推理,B正确;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的说法属于假说内容,C错误;豌豆有多种相对性状,D错误。答案B1.“假说演绎”法推理过程(“四步”法)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即学即练】1.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甲(黄色)乙(黑色)12(黑)、4(黄)甲(黄色)丙(黑色)8(黑)、9(黄)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A.甲和乙 B.乙和丙C.丙和丁 D.甲和丁解析根据交配组合:甲(黄色)

7、丁(黑色)后代全为黑色,说明黑色相对于黄色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且甲的基因型为aa,丁的基因型为AA;根据交配组合可知,乙的基因型为Aa;根据交配组合可知,丙的基因型为Aa。由此可见,甲和丁为纯合子。答案D2.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下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都是黄色子叶B.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和都是黄色子叶、是绿色子叶D.和都是绿色子叶、是黄色子叶解析根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图中F2中的基因型分别是Yy

8、、Yy、yy,故的子叶颜色为黄色,的子叶颜色为绿色。答案C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重点题型突破(5年11考)1.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1)根据子代性状推断(2)“实验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3)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双亲表现正常,后代出现“患者”,则致病性状为隐性,即“无中生有为隐性”,如图甲所示,双亲表现患病,后代出现“正常”,则致病性状为显性,即“有中生无为显性”,如图乙所示。2.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3.杂合子Aa(亲代)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Fn杂合子纯合子显(隐) 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1/2n11/2n(1)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图中a、b、c依

9、次为纯合子、显性(隐性)纯合子、杂合子。性状的显、隐性及纯、杂合子判定1.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隐性基因可淡化颜色)。以下是三种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紫色红色398紫色,395红色;紫色白色200紫色,205白色;紫色紫色98红色,190紫色,94白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红色与红色杂交,后代均为红色B.白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均为白色C.红色与白色杂交,后代既有红色,也有白色D.可用紫色与白色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根据题中的杂交结果可推知,控制红色的基因型为AA,控制紫色的基因型为Aa,控制白色的基因型为aa。红色与红色杂交,即

10、AA与AA,后代均为红色,A正确;白色与白色杂交,即aa与aa,后代均为白色,B正确;红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只有紫色,没有红色和白色,C错误;紫色与白色杂交属于测交,所以可用紫色与白色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答案C2.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A.Yyyy B.yyYYC.yyyy D.YyYy解析本杂交组合其子代的表现型黄色和白色都有,黄色一定为雄性,但白色判断不出性别,A错误;本杂交组合其子代的基因型为Yy,若子代为白色一定是雌性,为黄色一定是雄性,B正确;本杂交组

11、合其子代的表现型全为白色,而雌雄个体均有白色,C错误;本杂交组合其子代的表现型黄色和白色都有,黄色一定为雄性,但白色判断不出性别,D错误。答案B(1)判断显隐性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相同性状”杂交(或自交)子代出现“另类性状”则此“另类”性状为隐性,亲本性状为显性。(2)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待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待测个体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动物,注意应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较多后代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当待测个体为植物时,采用测交、自交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便。【方法体验】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中的遗传学问题()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

12、分显隐性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解析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可用测交的方法;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体进行杂交,可依据子代的表现型来区分其显隐性关系;若要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应不断自交、筛选;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一般通过测交的办法,但如果是豌豆、小麦等植物,也可通过自交的办法来检验,并且这一方法比测交更为简便。选B。答案B基因型、表现型推导及概率计算【典例】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13、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A.2和4必须是纯合子B.1、1和4必须是纯合子C.2、3、2和3必须是杂合子D.4、5、1和2必须是杂合子慧眼识图获取信息答案B(1)三步法推断亲子代基因型后代表现型亲本基因型组合亲本表现型全显AA_ _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全隐aaaa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显隐11Aaaa亲本一方为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隐31AaAa双亲均为杂合子(3)巧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计算“概率”加法原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种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

14、概率之和。乘法原理: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的概率是各自发生概率的乘积。【方法体验】1.(2017南京多校联考)将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比为321,则这批种子中,基因型为Aa的豌豆所占比例为()A.1/3 B.1/2 C.2/3 D.3/4解析自然状态下豌豆自花传粉,假设基因型为Aa的豌豆所占比例为X,则AA所占比例为1X,则基因型为Aa的豌豆子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1/4X、Aa2/4X、aa1/4X,基因型为AA的豌豆子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1X),已知子代

15、中AA、Aa、aa的数量比为321,即aa1/61/4X,算出X2/3。故选C项。答案C2.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B.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C.1与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D.1与2的基因型一定不同解析由于亲代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后代数目又较少,所以不能确定白色与栗色的显隐性关系,A错误;如果白色为显性,则可能是伴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栗色为显性,可能是伴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遗传,所以不能确定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B

16、错误;1和2基因型相同,都是杂合体或纯合体,为Aa或XAXa或aa或XaXa,C正确;1与2的表现型相同,其基因型可能相同,D错误。答案C3.不同基因型的褐家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若对生活在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家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该褐家鼠种群()基因型rrRrRR灭鼠灵敏感抗性抗性维生素K依赖性无中度高度A.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B.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C.基因型RR与Rr数量趋于相等D.基因r的频率最终降至0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由于Rr对维生素

17、K依赖性是中度,对灭鼠灵有抗性,所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仍有基因型为Rr的个体活着,因此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是错误的,D错误。抗性个体中,由于Rr对维生素K依赖性是中度,而RR对维生素K依赖性是高度,所以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主要存活的基因型为Rr的个体,C错误。RR和rr个体数量都在减少,B错误。答案A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 B.441 C.120 D.1

18、21解析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就是AA、Aa这两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间的交配,AA占1/3、Aa占2/3,(用棋盘法):产生雌雄配子的概率AaAAAAaaAaaa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441。答案B分离定律中的致死问题(1)隐性致死:隐性基因纯合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

19、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个体的现象。【即学即练】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对以下杂交后结果的推测(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错误的是()A.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B.ddDd,F1全是左旋,F2中右旋左旋11C.ddDD,F1全是左旋,F2也

20、全是左旋,F3中右旋左旋31D.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F3中右旋左旋31解析若母本的基因型为DD,父本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为Dd,都表现右旋,F1的个体自交,F2个体表现全为右旋,A正确;若母本的基因型为dd,父本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Dd、dd全是左旋,这样F2中以Dd为母本的个体出现右旋性状,以dd为母本的个体出现左旋性状,且比例为11,B正确;若母本的基因型为dd,父本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Dd全是左旋,F2的基因型DD、Dd和dd受母性影响,表现全是右旋,在F2代看到的正常的分离比没有出现,而是延迟一代出现,在F3代出现孟德尔式分离比31,C错误;

21、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这样就形成了母本的基因型控制子代的表现型的现象(只控制子代)。若母本的基因型为DD,父本的基因型是dd,F1的基因型Dd全是右旋,F2的基因型DD、Dd和dd受母性影响,表现全是右旋,在F2代看到的正常的分离比没有出现,而是延迟一代出现,在F3代出现孟德尔式分离比31,D正确。答案C从性遗传问题【典例】 (2017全国卷 ,32节选)已知某种羊的有角和无角基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请分析: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

22、,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解析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NnNnNN、Nn、nn,比例为121。由于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无角,所以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13;由于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无角,所以子一代群体中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31。答案有角无角13有角无角31从性遗传伴性遗传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通过性激素起作用。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表现型都与性别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

23、遗传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复等位基因问题喷瓜的性别是由3个基因aD、a、ad决定的,aD对a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喷瓜个体只要有aD基因即为雄株,无aD而有a基因时为雌雄同株,只有ad基因时为雌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DaDB.该植物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D的雌配子C.该植物不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的雌配子D.aDadaad雄株雌雄同株雌株121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喷瓜的雄株基因型为aDa、aDad,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aa、aad,雌株的基因型为adad。由于雌配子的基因组成不可能是aD,故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Da

24、D,A正确,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植物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的雌配子,C错误;aDadaad雄株雌雄同株雌株211,D错误。答案A认识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某类性状的基因有2种以上(如ABO血型涉及IA、IB、i三种基因)。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尽管有多个,但其在每个个体的体细胞中仍然是成对存在的,而且彼此间具有显隐性关系,遗传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例如人类ABO血型的决定方式如下:IAIA、IAiA型血;IBIB、IBiB型血;IAIBAB型血(共显性);iiO型血。“表型模拟”问题兔的毛色黑色(W)与白色(w)是一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无关。如图所示两项交配中,亲代兔E、F、P、Q均为纯合

25、子,子代兔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兔G和H的基因型相同B.兔G与兔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30 环境下成长,其毛色最可能是全为黑色C.兔G与兔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15 环境下成长,最可能的表现型及其比例黑色白色11D.由图可知,表现型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兔E、F均为纯合子,所以兔G与兔H的基因型均为Ww,但两者的表现型不同,A正确;兔G(Ww)与兔R(ww)交配所得子代的基因型为Ww和ww,若子代在30 环境中成长,则Ww和ww表现型均为白色,B错误;兔G(Ww)与兔R(ww)交配所得子代的基因型为Ww和ww,若子代在15 环境中成长,则Ww

26、表现型为黑色,ww表现型为白色,比例是11,C正确;由图可知,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答案B表型验证及其模拟(1)“表型模拟”:是指生物的表现型不仅仅取决于基因型,还受所处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型有差异。(2)设计实验确认隐性个体是“aa”的纯合子还是“Aa”的表型模拟。不完全显性或“致死”状况下的比例“失真”问题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红色,aa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B.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C.纯合子所占的比

27、例为1/4D.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解析AAaaF1(Aa,粉红色)F2(1/4 AA红色、1/2 Aa粉红色、1/4 aa 白色),故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答案C在杂交实验中,有时观察到后代分离比与预期值有一定的“偏差”,要么比例总数减少,要么总数未变,但比例有变,前者往往与“致死”有关,后者往往与“不完全显性”有关。解答“致死”计算问题时,首先要依据题意结合特殊表现型的比例判断是哪种致死类型,然后依遗传规律解答。特别要分清以下两种情况:对于配子致死类试题,要先写出亲本产生的配子,剔除致死配子后再进行统计计算;如果是合子致死类试题,要先根据亲本产生的配子写出合子,剔除致死合子后再

28、进行统计计算。针对“不完全显性”现象,解题时只要依据分离定律,并注意AA、Aa所对应的表现型不同即可。易错防范清零易错清零易错点1误认为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点拨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a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Aa11,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易错点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点拨(1)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小样本),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2)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易错点3混淆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

29、推理”与“测交实验验证”点拨“演绎推理”内容如果假说正确,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则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理论推测)。“实验验证”完成测交实验(在大田中做种植杂交实验)易错点4误认为子代只要出现不同性状即属“性状分离”点拨性状分离是指“亲本性状”相同,子代出现“不同类型”的现象,如红花红花子代中有红花与白花(或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白花”),而倘若亲本即有两种类型,子代也出现两种类型,则不属性状分离,如红花白花子代有红花、白花,此不属“性状分离”。 纠错小练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30、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F1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前提B.孟德尔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提出,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会相互分离C.孟德尔根据测交实验提出假说,并通过杂交实验对假说结果进行演绎推理D.豌豆杂交时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并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答案D2.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的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

31、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解析理论上Aa自交后代应为AAAaaa121,若自交后代AAAaaa231,则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造成的,A正确;若自交后代AAAaaa221,则可能是显性杂合子和隐性个体都有50%的死亡造成的,B错误;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C正确;若花粉有50%的死亡,并不影响花粉的基因型比例,所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仍然是121,D正确。答案B3.(多选)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A.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C.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

32、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D.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解析A中后代无性状分离现象;B中亲本表现“不同性状”,子代出现不同性状,不符合性状分离条件。答案CD课堂小结思维导图晨读必背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4.孟德尔分离现象的假说要点:(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3、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5.测交是指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6.分离定律其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随堂真题演练1.(2017海南卷,20)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C.若该种

34、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解析若所选多对黑色个体均为纯合,则后代也均为黑色,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若该种群原来就是栗色个体占多数,即便栗色为隐性,新生个体中栗色个体也会多于黑色个体,B错误;相关基因用A、a表示,若栗色与黑色个体数相等,则AAAaaa,所以Aa,C正确;若所选栗色个体为纯合子,其子代全部为栗色,不能说明栗色的显隐性,D错误。答案C2.(2013新课标,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

35、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解析验证分离定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实验及结果获得:显性纯合子和隐性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杂合子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由此可知,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并不影响实验结论。验证分离定律时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易于区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答案A课后作业(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2017扬州一模)某哺乳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复等位基因A1、A2

36、和A3控制,且A1、A2和A3任何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B.4种皮毛颜色都存在纯合子C.若一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的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D.该图示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解析若为棕色则基因型为A1A2,就不属于纯合子。答案B2.(2017盐城二模)两性花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SX(S1、S2S15)控制的,此类植物能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但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这种花粉的所有精子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37、从而使自交不能产生后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条件下,一般不存在SX基因的纯合个体如S1S1、S2S2等B.基因S1、S2S15是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后产生的C.基因型为S1S2和S2S4的亲本,正交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完全相同D.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品系进行杂交育种时,须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这种花粉的所有精子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因此一般不存在SX基因的纯合个体如S1S1、S2S2等,A正确;基因S1、S2S15是基因突变后产生的,B错误;基因型为S1S2和S2S4的亲本,由于都含S2基因,而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

38、同的SX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即以S1S2作为父本时,后代基因型为S1S2、S1S4,以S2S4作为父本时,后代基因型为S1S4、S2S4,C错误;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品系进行杂交育种时,由于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所以母本无需去雄,D错误。答案A3.玉米的幼苗绿色(A)对白色(a)是显性。有人选取同种亲本产生的600粒种子,300粒播在有光处,300粒播在暗处,萌发后对幼苗情况的统计如下表,则播种的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最可能是()幼苗绿色白色有光22376黑暗0298A.AAAaaa121B.AAaa35C.AAAaaa135

39、D.Aaaa 23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黑暗条件下萌发的幼苗由于不能产生叶绿素,全部表现为白色,该表现型受环境影响;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的幼苗绿色白色2237631,这是杂合子自交的结果,因此可以确定亲本基因型为Aa,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答案A4.豌豆豆荚的颜色分为绿色和黄色两种,分别受G和g基因控制。种植基因型为GG和Gg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3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其F1中基因型为GG, Gg, gg的个体数量之比为()A.49141 B.6121C.521 D.1321解析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亲本中GG为3/4,后代均为G

40、G;亲本中Gg个体占1/4,自交后代出现1/4GG、1/2Gg、1/4gg,则F1中GG为3/41/41/413/16, Gg为1/41/21/8,gg为1/41/41/16,最后GGGggg比例为1321。答案D5.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有同等机会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在一块农田里间行种植等数量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收获的子代玉米中该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应接近()A.11 B.35C.57 D.79解析因为玉米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有同等机会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所以题目中涉及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可以看成是自由交配。亲本中有1/2Aa、1/2aa,则A的

41、基因频率1/4、a的基因频率3/4,子代玉米中隐性性状(aa)的比例为(3/4)29/16,显性性状的比例为19/167/16,所以子代玉米中该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应接近7/169/1679。故D正确,A、B、C项错误。答案D6.(2017苏州期初调研)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该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4 B.1/8C.1/16 D.1/25解析既然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那这个种群中只需

42、考虑RR、Rr的植株进行杂交(自由交配),由于RR和Rr各占4/9,所以RRRr11,也就是R3/4,r1/4。所以F1中RR9/16,Rr6/16,rr1/16。答案C7.将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在下列情况下:组全部让其自交;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A.1/9、1/6 B.1/6、1/9C.1/6、5/12 D.3/8、1/6解析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去掉隐性个体后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2Aa,组全部让其自交,只有Aa自交的结果有aa基因型,所占比例为1/42/31/6;组

43、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相当于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不同的基因型间的杂交,两种配子及比例是2/3A、1/3a,aa所占的比例为1/31/31/9,B正确。答案B8.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黑棕1匹黑黑黑2匹黑棕棕3匹棕黑棕1匹黑1匹棕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B.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C.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D.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解析黑棕1匹黑,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确定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A错误;四种不同杂交组合都无法确定棕色是显性性状,黑

44、色是隐性性状,B错误;黑棕1匹黑1匹棕的杂交组合中,肯定有杂合子,C错误;由于后代数目少,结果具有偶然性,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D正确。答案D二、多选选择题9.(2017如皋高三调研)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7号与8号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几率是1/6C.11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3/5 D.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2解析该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分析遗传图谱,由1号、2号正常,他们的女儿6号患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7号为AA或Aa,8号是Aa,他们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几率是2/31/41/6,B正确;已知7号为AA或Aa,8号是Aa,他们的后代为AA的概率是1/31/22/31/42/6,Aa的概率是1/31/22/31/23/6,所以11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3/5,C正确;由题图分析,9号是Aa,但是不知道10号的基因型,所以无法预测12号的基因型,D错误。答案BC10.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甲:P黑斑蛇黄斑蛇 F1黑斑蛇、黄斑蛇乙:P黑斑蛇黑斑蛇 F1黑斑蛇、黄斑蛇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