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授课类型:新授一、课程目标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四、教学过程: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南方农业的发展”一段。完成下列内容: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但后来江南的经济却远远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从_开始南移。我国南方的农业经济是_开始超过北方的?原因_ _ _表现:_ _2、指导学生阅读“南方手工业的兴旺”一段

2、,掌握以下内容:3、指导学生阅读“南方商业的繁荣”,提问:宋代商业繁荣,不仅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而且还有晚上交易的夜市。你知道宋代的商业都市有哪些吗?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又有哪些?政府又是如何管理对外贸易的?同金属货币相比,纸币有哪些优点?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产生的吗?它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我们经济中心的南移开始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间完成?五、巩固练习:1、宋代,我国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 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劳动力 政府提倡 自然条件优越 A.B.C.D.2、宋朝时期,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农作物是( )A.水稻B.小

3、麦C.粟D.玉米3、下面耕获图描绘了宋代农业生产的新发展,新气象。你知道我国江南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是在何时吗?( )A.从南北朝到唐中后期B.隋唐时期C.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D.宋朝4、中国被称为“瓷之国”,到宋代陶瓷制造业发展到新阶段,下列对宋代瓷器制造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B.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C.浙江哥窑烧制的青花瓷,给人以美感D.景德镇发展成著名的瓷都5、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宋代商业繁荣的一项是( )A.各地城市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原产于越南的占城稻引进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D.汴京城内大酒楼的日客

4、流量有1000多人6、世界上最早出现纸币的国家( )A.日本B.中国C.英国D.印度7、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我国古代经济呈现出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开始于哪一时期?( ) A.五代十国B.北宋C.唐朝中后期D.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什么时期( )A.五代B.唐朝中后期C.北宋D南宋8、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商品经济无关的是.( )A.夜市和早市的出现B.宋金南北对峙的形成C.交子的出现D.海外贸易的兴盛9、南宋后期,江南人们的生活主要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是( )A.开始以大米为食B.丝绸衣服开始出现C.纸币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D.已经穿上了

5、棉布衣服10、如果你是宋朝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你所乘坐的中国商船可以到达( )朝鲜、日本 拉丁美洲 南海各国 阿拉伯半岛 非洲东海岸A.B.C.D.六、中考链接:1、(2007年济宁)中国历史严正声明以农为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列关于农业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B.隋唐时期流行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水稻在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D.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2、(2008年孝感市)“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A.唐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3、(2008扬州市).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C.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4、(2008湖北省恩施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A.会子 B.关子 C.交子 D.人民币5、(2008山东济宁市)在文物收藏热中,某历史兴趣小组模仿中央电视台举行“鉴宝”活动。下列“宝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