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ppt_第1页
第十章-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ppt_第2页
第十章-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ppt_第3页
第十章-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ppt_第4页
第十章-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地质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直接或间接证据表明: 地球形成后的约10亿年,开始出现生命:主要是类 似简单杆状细菌的原始生物。不产氧光合细菌的起 源也很早。这些都是厌氧型的。蓝细菌在25亿-30亿 年前出现。蓝细菌的出现,给地球带来了氧气。随 后,出现了真核微生物。 目前,已知的微生物约有15万种。 分类学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对物种的识别和归类,主 要目标是通过分类追溯系统发育,推断进化谱系。 微生物的分类传统的表型特征分类和分子生物 学的遗传型特征分类。,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进化的测量指征 第二节 细菌的分类 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 第四节

2、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技术,第一节 进化的测量指征,20世纪70年代以前,生物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主要是根据形态结构、生理生化、行为习性等表型特征判断,涉及的是高等动植物分类。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缺少有性繁殖过程,加上化石资料匮乏,无法解决微生物的系统发育问题。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类学上开始应用,微生物系统发育和分类才蓬勃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系列鉴定体系。,一 进化指征的选择 二 rRNA作为进化的指征 三 系统发育树和三界生物的系统树,一 进化指征的选择,1 根据表型特征分类微生物存在的问题, 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少,难以把所有微生物放在同一水平上比较。 表型特

3、征在不同类群间进化速度差异很大,甚至基因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下发育也可能出现显著的表型差异。,必需从蛋白质、RNA和DNA这些能反映微生物基因组特征的生物大分子的一级结构特征入手,作为判断微生物的进化谱系指征。,2 生物大分子的作为进化指征的特点,蛋白质、RNA、DNA序列进化的显著特点是: 序列进化的改变量和分子进化的时间成正相关。即 分子计时器。 在两群生物中,如果同一种大分子的序列差异很 大,表示它们进化距离远。在很早就分支了。 如果两群生物同一来源的大分子的序列相同,说明 它们处在同一进化水平上。,3 生物大分子作为进化指征的选择,必须普遍存在于所研究的各生物类群中。 在各种生物中功能

4、同源的大分子。从鉴定大 分子的功能开始。 选择的大分子序列严格线性排列。为了方便 鉴定大分子序列的同源位置或同源区。 根据所比较的各类生物之间的进化距离选择 适当的分子序列。,二 rRNA作为进化的指征, 蛋白质、RNA、DNA。 最适合揭示生物亲缘关系的是rRNA。 16SrRNA是应用更广泛的“分子尺”。 参与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适用于进化距离不同的各类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分子量约1540bp,大小适中。含量大便于提取。 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同源分子18SrRNA)。,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伍斯(Carl Woese)发现,开始了开拓性研究,并发现了生命的第3种形式古细菌。,操

5、作步骤: 微生物培养 提取纯化rRNA rRNA序列测定 获得各相关微生物序列资料 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比较,三 系统发育树和三界生物的系统树,系统发育树:用类似树状分支的图型概括各类(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简称系统树。(phylogenetic tree) 分子系统树:通过比较生物大分子序列差异的数值构建的系统树。(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无根树:只表示系统发育关系,不反映进化途径。 有根树:既表示系统发育关系,又反映起源及进化方向。,伍斯的全生命系统树(三界生物的系统树) 真细菌 古生菌 真核生物,伍斯的全生命系统树(三界生物的系统树),基于16SrRNA

6、(或18SrRNA)序列比较提出。 有根的系统树。根部的结表示地球上最初出现的生命。 先分成两支:真细菌分支 古生菌真核生物分支 古细菌真核生物分支进一步分支发展成古生菌和真核生物 古生菌与真核生物属“姊妹群”。,三界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其意义在于为进一步探讨生命起源、进化,进一步认识、研究和开发微生物资源提出了新的思路。,第二节 细菌的分类,一 分类单元及其等级 二 细菌分类及伯杰氏手册,一 分类单元及其等级, 分类单元:指具体的分类群。 如原核生物界、肠杆菌科各代表一个分类单元。 分类单元分为7个基本的分类等级(阶元):界、门、纲、 目、科、属、种。 可以增加亚等级,如亚界、亚门、亚纲。 细

7、菌中,在科和属间可以增加族和亚族等级。 亚种以下常用培养物、菌株、居群和型。 种以上常使用群、组、系等类群名称。,纯培养物:由单一微生物细胞繁殖产生的细胞群或生长物。 菌株: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 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二 细菌分类及伯杰氏手册,对细菌进行全面分类、影响最大的是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细菌学教授伯杰(D.Bergey)及其同事为细菌的鉴定编写的。1923年问世,至今已发行第9版。目前是国际上通用的“正式的”或“官方的”分类。 见书P338-342.,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一 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 二

8、血清学试验与噬菌体分型 三 氨基酸顺序和蛋白质分析 四 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 五 微生物鉴定,一 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1 形态学特征 特点:易于观察和比较; 形态学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系统发育相关性的一个标志。 常用于微生物分类鉴定的形态学特征,2 生理生化特征 研究微生物酶和调节蛋白质的本质和活性。 比较生理生化特征既是对基因组的间接比较。 常用于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生理生化特征,二 血清学试验与噬菌体分型,抗原性物质:细菌细胞和病毒含有的蛋白质、脂蛋白、 脂多糖 不同的微生物其抗原物质结构不同,抗原特征不同。 一种细菌的抗原除了能与它自身的抗体起特异性反应 外,若

9、它与其他种类的细菌具有共同的抗原组分,它 们的抗原和抗体之间就会发生交叉反应。 用血清学试验进行分类鉴定 在生物体外进行不同微生物之间的抗原与抗体反应。 对全细胞、细胞壁、鞭毛、荚膜、纯化的蛋白质等的 抗原性分析。比较不同细菌同源蛋白质间结构相似性。,血 清 学 试 验,成功应用于种内(以及个别属内)不同菌株血清型的划分。 某些传染病与特定的血清型密切相关,分布具一定区域性特征。血清型的划分在流行病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血清学试验意义,噬菌体分型,利用噬菌体对宿主的感染和裂解作用的高度特异性特点。 一种噬菌体只能感染和裂解某种细菌,甚至只裂解种内的某些菌株。 根据噬菌体的宿主范围可以将细菌分为

10、不同的噬菌型。 利用噬菌体裂解作用特异性进行细菌鉴定。,流行病来源、流行病调查以及病原菌的检测。 工业生产防止噬菌体危害。,噬菌体分型意义,三 氨基酸顺序和蛋白质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直接反映mRNA顺序,与编码基因密切相关。 对同源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比较来分析不同生物系统发育关系。同源性越高,亲缘关系越近。 细胞色素、组蛋白、热休克蛋白、转录因子等。 分析方法 血清学方法分析。 蛋白电泳图谱分析。用于种和种以下分类鉴定。,四 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1 DNA的碱基组成,碱基组成是各种生物一个稳定的特征。 用G+C占全部碱基物质的摩尔百分比表示各类生物的DNA碱 基组成特征。 具有相似的

11、G+C含量,则具有亲缘关系近的可能性。 同一种内不同菌株G+C含量差别应在4%-5%以下。 同属不同种的差别应低于10%-15%。 测定方法:热变性温度法;浮力密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 核酸的分子杂交,不同生物DNA碱基排列顺序的异同直接反映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碱基排列顺序越小,亲缘关系越近。核酸分子杂交进行微生物的分类。 DNA-DNA杂交:种水平上的分类 DNA-rRNA杂交:属和属以上等级分类。 核酸探针:检测特定核苷酸序列。识别特异核苷酸序列、带标记的一段单链DNA或RNA分子。,五 微生物鉴定,从自然界分离的菌株,需要知道两个问题 “它是不是某一种菌?” “它是什么菌?”,“它是不是某一种菌?”,有针对性。 用已知微生物种类规范的检测方法进行鉴定。 快速鉴定技术。甲型H1N1流感。,“它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