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通史弥补时空断点,【江苏省考试说明】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第28课时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1.儒家思想,百家争鸣,仁,德治,私人讲学,续表,仁政,制天命而用之,2.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内容、影响,小国寡民,天道,自然,法,奖励耕战,法治,1.背景 (1)政治上: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文化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2.董仲舒的主张:确立儒学的 的地位;文化的“一统”和政治的“一统”是一致的。 3.汉武帝的尊儒
2、措施 (1)思想上“肯定”: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上“启用”:启用儒学之士担任重要职务。 (3)教育上“垄断”: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确立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4影响 (1)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2)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百家争鸣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根源:生产力的发展。 两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三个阶级:新兴地主阶级、没落奴隶主贵族、小生产者。 四大派别:儒、墨、道、法。,1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否继承了孔子“仁”
3、的思想 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2老子(道家学派)与墨家学派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汉代儒学可归纳为“一、二、一” 一个实质:文化专制。 两大思想:秦代,法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汉武帝时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一个目的:文化一统
4、是为政治一统服务的。,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 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是对先秦“仁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先秦儒学的新改造,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儒学体系。,重难点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思想及意义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1)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因素并存的局面,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状况: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诸侯割据局面出现,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国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3)阶级关系: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复杂,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发展到“
5、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史料印证】,2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3.道、法、墨家思想主张 (1)道家思想 史料一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 导读:史料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世界观,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史料二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导读:史料反映的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这种思想在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法家思想 史料韩非认为:“时移事易,变法宜矣”;“废先王之教”,而
6、实行变革,“以法为教”。还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导读:史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历史向前发展和主张社会变革的主张;还表明了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主张,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3)战国时期墨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的原因:墨家思想主要是兼爱、非攻、尚贤,主张节约,反对浪费,反映了劳动者追求平等、和平和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体现了当时平民百姓的要求。但在战国诸侯争霸、社会变革时期,其主张不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社会变革的愿望,也已超出了当时社会
7、发展的实际,不符合统治者的需要。,4“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 (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重难点二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古代三种治国思想及其演 变、儒学独尊地位的评价 1汉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出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 (2)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 (3)以神权限制王权。 (4)以维
8、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变为官方统治哲学。 (5)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文化的“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2古代三种治国思想及演变,【史料印证】,3评价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 (1)积极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限制君主的权力,使君主实行“仁政”。 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2)消极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新儒学带有封建神学色彩,造成封建迷信思想泛滥。,【史料印证】,1识图 图1,思考1:孔子学院走向世界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 提示:说明了儒家思想所体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普遍性
9、。意义:“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复兴中华文明、构建和谐世界。,图2汉画像石“讲经图” 思考2:观察上图,推断一下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内容的核心是什么?这一局面最早出现于何时?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儒学思想。汉武帝时期。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制度化;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承。,认识先秦时期儒家的民本思想 (1)孔子:“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也体现出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今天
10、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孟子: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与民,省刑罚,薄赋敛”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荀子: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提出著名的“君舟民水”论。,热点材料: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思考:这段话主
11、要体现了儒学的什么核心思想?孔孟“民本”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有何不同? 提示:(1)以“仁”为核心的民本思想。 (2)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体验高考1】 (2012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解题关键是把握这一学派观点中的几个特点:注重实践、反对贵族、轻视商人和学者,符合这几个特点的学派是法家。 答案D,【体验高考2】 (2012天津文综,1
12、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依据材料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解析材料中董仲舒强调“大一统”,发展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答案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 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
13、古代的和谐理念,而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A庄子、韩非子 B老子、孔子 C孟子、荀子 D庄子、孔子,解析庄子“天人不相胜”,孔子的“仁”的思想分别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故选D项。 答案D,【体验高考3】 (2012上海单科,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
14、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解析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D两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 答案C,【体验高考4】 (2011福建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解
15、析材料强调德礼为本,刑罚为用,二者密不可分,体现材料含义的是D项。A、B、C三项都忽视了体、用是相对于政教而言的这一要求,仅从德礼与刑罚的关系上进行论述。 答案D,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这一指示精神与下列哪一中国古代思想相类似()。 A“礼之用,和为贵” B“仁者无敌于天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养心莫善于寡欲”,解析材料反映了党中央重视民生,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选项中与此相类似的应是C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意是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孟子的思想。A项强调“礼”即等级秩序,与材料不符;B项指“仁”,与材料也不相符;D项“养心”、“寡欲”等与材料无关。 答案C,【体验高考5】 (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 B C D 解析是儒家贞节观的体现;是儒家尊祖敬宗观念的体现,均属于儒家的伦理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是佛教寺院,是道教圣地,均不符合题目设问的角度。 答案B,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4】 2012年,凤凰卫视在“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甘肃省民乐一中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冰箱的课件教学课件
- 黑龙江省绥化市普通高中2025年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2025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通高中联谊校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道路路灯安装工程安全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版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采购合同书
- 2025版企事业单位班车租赁运营服务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车库买卖及车位租赁合同
- 2025版文化旅游节宣传策划服务合同
- 湖北省两校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热射病病例查房汇报
- 酒店卫生管理自查报告和整改措施
- 养猪学培训课件
- 班主任常规工作培训课件
- 股份代持及员工持股计划协议书范本
- 燃气专项安全评估报告
- 信访培训资料
- 高效沉淀池技术规程 T-CECA 20040-2024知识培训
- 新质生产力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 人员入住登记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