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hangwuleji,第三篇 基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基因(gene)-是为生物活性产物编码的DNA功能片段,这些产物主要是蛋白质或是各种RNA,第十一章 DNA的生物合成( 复制),复制的要点 1 半保留复制 2 有起始点、终止点和方向 3 半不连续复制,第一节 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当细胞分裂, DNA进行复制时,双螺旋结构解开而成为单链,用于合成新的互补链。子代细胞出现新的DNA双链,其中一股单链是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的。另一股单链完全重新合成,且按碱基配对原则互补。,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第二节 DNA复制的酶学,1.
2、底物 dNTP(dATP,dGTP,dCTP,dTTP) 2.聚合酶 DNA聚合酶(DNA依赖的DNA 聚合酶) DNA-pol 3.模板单链的DNA母链 4.引物寡核苷酸引物(RNA) 5.其他酶和蛋白质因子 解链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连接酶,DNA聚合酶的活性,5至3的聚合活性 5 3方向 核酸 外切酶活性 5 3外切酶活性 3 5外切酶活性,一、复制的化学反应,5至3的聚合活性( 5 3 ),核酸外切酶活性 35外切酶活性 53外切酶活性,二、 DAN聚合酶(DNA polymerase),(一)原核生物: pol 与校读,修复有关 小片段 5 3核酸 外切酶活性 大片段 (Klen
3、ow片段)聚合活性、 3 5外切活性 常用的工具酶 pol pol 真正起复制作用的酶 由10种亚基组成的不对称二聚体,、组成核心酶 聚合活性、3 5外切活性,(二)真核生物(DNA-pol): 与随从链的合成有关 核酸外切酶活性 与修复有关 存在于线粒体 与领头链的合成有关 与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有关 (三)DNA聚合酶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和复制的保真性,核酸外切酶活性和即时校读 DNA-pol,的3 5外切酶活性 复制的保真性和碱基选择 pol 的亚基 先形成氢键,再生成磷酸二酯键 依赖三种机理 1 遵守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规律 2 聚合酶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 3 复制中出错时有即时校读
4、功能,三、复制中解链和DNA分子的拓扑学变化,(一)解螺旋酶 领头链 rep蛋白 Dna B 随从链 解链酶,(二)DNA拓扑异构酶(解旋酶) 既能水解,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 拓扑酶 切断DNA双链中的一股 拓扑酶 切断DNA双链 (三)单链DNA结合蛋白(SSB) 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 保护单链的完整 四、引物酶和引发体 引物酶 RNA聚合酶 Dna G(RNA聚合酶) 引发体 Dna A辨认复制启始点,再结合Dna B,Dna C及其他复制因子形成复合体,五、 DNA连接酶(ligase),催化两段DNA之间的连接,第三节 DNA生物合成过程,一 复制的起始 (一)DNA解成单链 原核生物从
5、一个固定的起始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的,称为双向复制 复制,真核细胞染色体比较复杂,可能有多个复制起点,同时形成多个复制单位 复制叉-复制开始后由于DNA双链解开,在两股单链上进行复制,形成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的叉状结构,称为复制叉 E.coli复制起始点oriC跨度为245bp,包含有三组串联重复序列和两对反向重复序列,(二)引发体的生成 复制过程需要引物-短链RNA 引物酶 合成RNA引物(十个bp左右),方向为5到3 引物酶进入,加上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DnaG蛋白)和DNA的起始复制区域形成引发体。 DNA聚合酶 由其亚单位辨认引物,新链的第一个脱氧核苷酸与引物的3-OH形
6、成磷酸二酯键,开始复制 拓扑异构酶 松弛螺旋。,复制过程中各酶和蛋白质因子的作用,二 复制的延长 原核生物为pol 真核生物为DNA 聚合酶和,其中与随从链的合成有关,与领头链的合成有关 (一)复制延长的生化过程 原核 生物复制延长的速度很快, 真核生物复制有多个复制起点, (二)复制的半不连续性和冈崎片段 领头链是连续合成的,而随从链则是不连续合成,冈崎片段 冈崎用电子显微镜看到了DNA复制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连续片段,这些不连续片段只存在与DNA复制叉上其中的一股。后来就把这些不连续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三)滚环复制 低等生物如质粒,复制时采用滚环复制。 环状DNA双链一股先开一个缺口,5端
7、向外伸展, 两股链均直接作为模板,不需要另外合成引物。,滚环复制,三 复制的终止,(一)原核生物复制终止及不连续片段连接 复制有终止点ter 领头链是不间断延长的,随从链是 生成一个个的冈崎片段,最后连接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pol 5 3外切酶活性水解引物 pol聚合活性填补空隙 DNA连接酶连接缺口。,pol,(二)真核生物的端粒和端粒酶 端粒(telomere) 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 富含GC的重复序列 人:(TTAGGG)n 端粒酶(telomerase) RNA-蛋白质复合物 既有模板,又有逆转录酶 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延长DNA单链,然后反折为双链, 爬行模式
8、 端粒酶与生物体的衰老、肿瘤的发生有关,复制的过程,第四节 DNA的损伤修复,突变-DNA分子上碱基的改变 自发突变、人工诱变 一 突变的意义 突变是进化、分化的分子基础 只有基因型改变的突变 致死性的突变 突变是某些疾病的发病基础,二、引发突变的因素,诱变因素及突变类型,三、突变分子改变的类型 错配 (点突变) 一个碱基改变 缺失、插入和框移突变 片段插入或缺失 重排 较大片段重组或重排,四、 损伤的修复,损伤-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突变 光修复 切除修复 重组修复 SOS修复,(一)光修复 紫外光照射可使相邻的两个T 形成二聚体 光修复酶可使二聚体解聚为单体状态,DNA完全恢复正常。光修复
9、酶的激活需300-600m波长的光。,(二)切除修复 参与的酶有 核酸内切酶,pol,DNA连接酶,(三)重组修复 重组蛋白RecA,pol,连接酶参与 损伤会保留下去,(四)SOS修复 DNA损伤面太大,复制难以继续。 复制,修复的酶,重组蛋白RecA,调控蛋白LexA等组成一个庞大的调控网络。 特异性很低 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缺乏特异的核酸内切酶,紫外光照射后易患皮肤癌,第五节 逆转录现象和逆转录酶,RNA病毒 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RT) 逆转录活性 RNaseH 活性 DNA聚合酶活性,本章要点,1、掌握生物学中心法则。 2、掌握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复制保真性依赖的机理。 3、掌握DNA点突变、缺失、插入、倒位的概念、损伤的修复方式。 4、掌握半保留复制,不连续复制的概念。 5、熟悉解链酶,拓扑异构酶 ,引物酶及DNA 连接酶催化的反应。,复习思考题,1、DNA复制时不需要下列哪一种酶? A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 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C 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D 连接酶 E 拓扑异构酶 2 下列过程中不需要DNA连接酶参与的是 A DNA 复制 B DNA重组 C D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商物流绿色物流配送模式创新与实践报告
- 企业人员招标管理办法
- 伤残抚恤管理办法要点
- 人才工程选拔管理办法
- 传统食品工业2025年生产线环保技术改造案例分析报告
- 乡村项目入库管理办法
- 保德县护林员管理办法
- 乡村水费收费管理办法
- 仓库设备租赁管理办法
- 企业配餐流程管理办法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 高二数学基础怎样提高
- TZJATA 0011-2022 土壤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WB/T 1115-2021体外诊断试剂温控物流服务规范
- GB/T 32350.2-2015轨道交通绝缘配合第2部分:过电压及相关防护
- GB/T 23261-2009石材用建筑密封胶
- GB/T 1796.1-2016轮胎气门嘴第1部分:压紧式内胎气门嘴
- 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讲座课件
- 哔哩哔哩认证公函
- 托玛琳养生碗gg课件
- 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