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二政治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二政治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二政治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二政治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的内容结构,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成就与魅力,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辜鸿铭论中西文化,辜鸿铭是现代中国的怪才,他生在南洋,婚在东洋,学在西洋,仕在北洋, 他精通英、法、德、希腊等九种语言,十分了解西方文化. 当时的西洋人声称: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他用英文骂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用德文嘲笑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在美国报纸上说美国人没什么文化,只有爱伦坡的一首诗,但他特别称道自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源头很远 发源

2、早,流程很长 不中断,思考: 1、在古代和中华文化一样辉煌的还有哪些文化? 2、这些文化是不是跟中华文化一样都是源远流长呢?,隶书,楷书,草书,汉字的发展: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辅助性字体),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篆书,汉字的字体不断演变,但始终没改变“方块字”的特色,至今仍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材料一:“英文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台湾诗人余光中 材料二:“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

3、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世纪坛序,请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1、材料一说明了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材料二说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探究:1、中国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原因? 2、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现及原因? 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是一

4、种农业文化,优于周边的游牧文化 ()相对于其他古代文明,中国较与世隔绝,仅受到西北游牧民族的威胁 ()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在政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以及在人际关系上强调人在社会上的生活等思想的影响 ()自秦开始就已经统一文字 (),课堂小结:,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见证,汉字:,史书典籍,原因: 包容性,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古代辉煌历程,源远流长是基本特征之一,文字和汉字的作用,1、(单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 ) 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 中国自华夏以来,留有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

5、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 A、 B、 C、 D、,B,课堂练习,2、犹太人在欧洲生活了一千多年仍摆脱不了被驱逐的命运,但一千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一起而消亡了。这说明( ) A、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B、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可以吸收其他民族的一切文化,A,3.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无无穷的魅力,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6、 )A 中华文明较之于人类其他文明更为优越B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C 中华文化是唯一没有受到其他文化冲击的文化D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都是薪火相传、一脉相传,B,B,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在繁荣,文化消费支出比例在提高,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这说明() A、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B、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C、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 D、坚持改革开放是创造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原因,B,5、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

7、她”。“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 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 B、 C、 D、 ,D,6、(2007年宁夏模拟)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国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A 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B 汉字的使用表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 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D 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7、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史官的设置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如春秋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典籍之所以能够传承中华文化,是因为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 B、

8、我国史书规模浩大、存留丰富 C、我国古代史官实行世袭制度 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A,7、2005年3月16日报纸载文指出,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惟有中华文化具有持续发展、从不间断的稳定性,这是因为中华文化总是能够吸纳外来文化优长之处为己用,而从不被外来文化同化。辨析:中华文化这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它具有对外来文化的抗拒性。,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是由于它对外来文化的抗拒性,而是得益于它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具有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汉字的使用、史学典籍的传

9、承。,中国结的历史:,1、周易语: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2、战国铜器上所见的数字符号上都还留有结绳的形状,3、梁武帝诗词中有:腰间双绮 带, 梦为同心结,5、唐朝的教坊乐曲中,有同心结这个词牌名,4、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绘女史箴图卷中仕女的腰带上, 就发现有蝴蝶结饰物,6、红楼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7、今天,我们用中国结装饰,以示喜庆。,四 大 发 明:火药、印刷术、造纸、指南针,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科技 2、文学 3、艺术 4、建筑 5、思想 6、,神话、散文、赋、诗、词、曲、小说(四大名著),琴、棋、书、画、舞蹈、音乐、雕刻、戏曲、茶文化、酒文化,诸

10、子百家、董仲舒、朱熹、王夫之等思想家,都江堰、故宫、长城,天命神权 “敬德保民”思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独尊儒术,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产生宋明理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具有划时代意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巴比伦: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埃及:古代“世界七大奇迹”金字塔,印度,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二十五史(上下五千年,3000多卷,4000多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

11、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新元史清史稿,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永乐大典,明永乐永乐二年(1404年)编成。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四库全书,清乾隆时经十年编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36000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虽历经磨难,但从未中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这其中

12、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想悖”。 中华文化不仅善于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精华而日臻博大,而且还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即使是对外域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批判吸收。,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1)含义,你能说出中华文化这种包容性的体现在哪些方面?,(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结论:国家衰落

13、决定文化衰落,探究: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现?,探究: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的原因?,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淡薄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 西学大量传入中国,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展,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探究: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提示:(1)决定因素- (2)实践证明- (3)要求-,振兴中华民族,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今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弘扬中华文

14、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 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

15、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 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见唐史) 有关诗词: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采桑子重阳

16、(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印章的发展历程:,商周时期(产生统称为玺或玺印),秦朝开始规定,只有天子才可称玺臣下的称印或印章,武则天时期因恶玺与死同音改为宝,唐宋以后,印章由单纯的用作身份象征和行 使职权的工具逐步向艺术欣赏转化的趋势,明代文彭以双刀行书款开始在印章上署款,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下止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永乐大典:明永乐永乐二年(1404年)编成。 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

17、、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大大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丛书名。清乾隆时经十年编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36000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17、18世纪在世界发生哪些变化?,政治上:欧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 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

18、想基础,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与扩张,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现?,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淡薄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 西学大量传入中国,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展,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3)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与国家的衰落

19、是什么关系?,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 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反映了国家衰落,不利于国家发展。,这是什么艺术?,它是传统芭蕾吗?,芭蕾?杂技?,中国杂技天鹅湖 技惊马戏王国莫斯科 能容纳 6000名观众的克里姆林宫国家剧院座无虚席,舞台前的乐池区还增加了数百个临时座位。中国演员们凭藉深厚的杂技功底,将被俄罗斯人视为国粹的芭蕾艺术演绎得惊险刺激而又细腻缠绵,赢得阵阵喝彩。 俄国艺术学校校长说,俄罗斯是世界一流的马戏大国,但近年来中国杂技演员在技巧和表演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他们正在赶超我们”。,亦此亦彼!,佛教东传,佛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