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锡膏的基本知识.ppt_第1页
焊锡膏的基本知识.ppt_第2页
焊锡膏的基本知识.ppt_第3页
焊锡膏的基本知识.ppt_第4页
焊锡膏的基本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焊锡膏的基本知识,屏蔽来源 请勿作为商业用途,焊錫膏的基本知識,-关于焊錫膏的介绍,目 录,1.锡膏的主要成分 2.目前SMT使用錫膏簡介 3.锡膏丝印缺陷分析 4.模板(Stencil)材料性能的比较: 5.模板(Stencil)制造技术 6.无铅锡膏熔化温度范围 7.无铅焊接的问题和影响,锡膏的主要成分,Solder (又叫锡膏) 经验公式:三球定律 至少有三个最大直径的锡珠能垂直排在模板的厚度方向上 至少有三个最大直径的锡珠能水平排在模板的最小孔的宽度方向上 单位: 锡珠使用米制(Micron)度量,而模板厚度工业标准是美国的专用 单位Thou.(1m=1*10-3mm,1thou=1*

2、10-3inches,25mm1thou) 判断锡膏具有正确粘度的一种经济和实际的方法: 搅拌锡膏30秒,挑起一些高出容器三,四英寸,锡膏自行下滴, 如果开始时象稠的糖浆一样滑落,然后分段断裂落下到容器内 为良好。反之,粘度较差。,錫膏的組成: 合金焊料粉末 粘結劑(樹脂) 溶劑 活性劑 添加劑,錫膏的基本成份,粉粒分布(配)選擇: 粉粒等級 綢眼大小 顆粒大小 IPC TYPE2 -200/+325 45-75微米 IPC TYPE3 -325/+500 25-45微米 IPC TYPE4 -400/+635 20-38微米 2型用於標准的SMT,間距為50mil,當間距小到30mil時,必

3、 須用3型焊膏 3型用於小間距技術(30mil-15mil),在間距為15mil或更小 時,要用4型焊膏 這即是UFPT(極小間距技術),錫膏的基本成份,: 1.合金熔點: 根據焊接溫度不同,可選擇不同溶點的焊錫膏.對表面貼裝 來說,焊膏的熔點一般為179-183 2.助焊劑活性: 無活性(R);中等活性(RMA);活性(RA);超活性(R) 3.焊膏的粘性: 根據工藝手段的不同來選擇 4.清洗方式: 溶劑清洗,水清洗和免清洗,免清洗是當今電子行業發展 的方向,焊膏的分類,焊膏的保存: 焊膏應在2-10的低溫下保存,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 焊膏變質; 水洗錫膏保存期為三個月 免洗錫膏的選用,焊

4、膏的保存,焊錫合金: 1.電子應用方面超過90%的是: Sn63/Pb37 Sn62/Pb36/Ag2或Sn60/Pb40 2%的銀合隨 著含銀引腳和基底應用而增加. 銀合金通常用於錫鉛合金產生弱粘合的場合. 2.其它合金 Sn43/Pb43/Bi14 Sn42/Bi58 低溫運用 Sn96/Ag4 Sn95/Sb5 高溫 無鉛 高張力 Sn10/Pb90 Sn10/Pb88/Ag2 Sn5/Pb93.5/Ag1.5 高溫 高張力 低價值,焊錫合金,焊錫膏的選用: 1.焊膏的活性可根據印刷表面清潔程度決定,對免清洗技術 來說一般選用RMA級; 2.根據不同的涂覆方式選擇不同粘度的焊膏,粘度一般

5、為100 -300Pa.s,且焊膏與焊盤的粘結力應大於焊膏與絲綢間的 粘結力; 3.精細間距印刷時選用球形細粒度焊膏,間距0.5mm時,焊膏 顆粒尺寸應在20-38um之間; 4.良好的可印刷性; 5.印刷后塌邊的小且放置時間長; 6.雙面焊接時,保証第一面焊膏的溶點比第二面高30-40, 以防止焊第二面時,第一面已焊元件脫落; 7.對免清洗藝,要用不含有氯離子或其它強腐蝕性的焊膏.,焊錫膏的選用,錫膏的印刷: 1.模板的制作: a.模板的組成 b.網板的刻制 c.絲網的各部份參數與焊膏印刷的關系 (1)開孔的外形尺寸 (2)網板的厚度 (3)網板開孔的方向 2.錫膏印刷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a

6、.模板與印制板的對位 b.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好以下各項參數 c.溫度和濕度對錫膏的影響 d.刮刀速度對印刷焊膏的影響,錫膏的印刷,清洗與免洗: 當殘留物有害時,必須清洗.所謂有害是指: 危害在使用中焊接或電路的可靠性 妨礙隨后的工藝步驟 外(美)觀上不能接受 清洗或不洗取決於目標可靠性、工藝及工藝、以及期望的外觀 清洗原理: 殘留物與板面之間,是以何種機理作用產生附著作用的.若根 本沒有固著作用時,則就很容易加以清洗了. 助焊劑殘渣、錫球以及膠帶的殘膠等污染物與板面之間的固 著作用有數種機理存在,但清除的途徑必定要使其“附著鍵”先 行減弱,接著才能再加把勁予以除云.,清洗與免洗,第一步:在每50

7、mm的Squeegee长度上施加1kg的压力。 第二步:减少压力直到锡膏开始留在模板上刮不干净,在增加 1kg的压力 第三步:在锡膏刮不干净开始到挂班沉入丝孔内挖出锡膏之间 有1-2kg的可接受范围即可达到好的印制效果。,Screen Printer,Squeegee的硬度范围用颜色代号来区分: very soft 红色 soft 绿色 hard 蓝色 very hard 白色,Stencil,PCB,Stencil的梯形开口,Screen Printer,PCB,Stencil,Stencil的刀锋形开口,激光切割模板和电铸成行模板,化学蚀刻模板,Screen Printer,模板(Sten

8、cil)制造技术:,Screen Printer,模板(Stencil)材料性能的比较:,锡膏丝印缺陷分析:,问题及原因 对 策,搭锡BRIDGING 锡粉量少、粘度低、粒度大、室温度、印膏太厚、放置压力太大等。(通常当两焊垫之间有少许印膏搭连,于高温熔焊时常会被各垫上的主锡体所拉回去,一旦无法拉回,将造成短路或锡球,对细密间距都很危险)。,提高锡膏中金属成份比例(提高到88 %以上)。 增加锡膏的粘度(70万 CPS以上) 减小锡粉的粒度(例如由200目降到300目) 降低环境的温度(降至27OC以下) 降低所印锡膏的厚度(降至架空高度SNAP-OFF,减低刮刀压力及速度) 加强印膏的精准度

9、。 调整印膏的各种施工参数。 减轻零件放置所施加的压力。 调整预热及熔焊的温度曲线。,问题及原因 对 策,2.发生皮层 CURSTING 由于锡膏助焊剂中的活化剂太强,环境温度太高及铅量太多时,会造成粒子外层上的氧化层被剥落所致. 3.膏量太多 EXCESSIVE PASTE 原因与“搭桥”相似.,避免将锡膏暴露于湿气中. 降低锡膏中的助焊剂的活性. 降低金属中的铅含量. 减少所印之锡膏厚度 提升印着的精准度. 调整锡膏印刷的参数.,锡膏丝印缺陷分析:,锡膏丝印缺陷分析:,问题及原因 对 策,4.膏量不足 INSUFFICIENT PASTE 常在钢板印刷时发生,可能是网布的丝径太粗,板膜太薄

10、等原因. 5.粘着力不足 POOR TACK RETENTION 环境温度高风速大,造成锡膏中溶剂逸失太多,以及锡粉粒度太大的问题.,增加印膏厚度,如改变网布或板膜等. 提升印着的精准度. 调整锡膏印刷的参数. 消除溶剂逸失的条件(如降低室温、减少吹风等)。 降低金属含量的百分比。 降低锡膏粘度。 降低锡膏粒度。 调整锡膏粒度的分配。,锡膏丝印缺陷分析:,问题及原因 对 策,6.坍塌 SLUMPING 原因与“搭桥”相似。 7.模糊 SMEARING 形成的原因与搭桥或坍塌 很类似,但印刷施工不善的原因居多,如压力太大、架空高度不足等。,增加锡膏中的金属含量百分比。 增加锡膏粘度。 降低锡膏粒

11、度。 降低环境温度。 减少印膏的厚度。 减轻零件放置所施加的压力。 增加金属含量百分比。 增加锡膏粘度。 调整环境温度。 调整锡膏印刷的参数。,在SMT中使用无铅焊料:,在前几个世纪,人们逐渐从 医学和化学上认识到了铅(PB) 的毒性。而被限制使用。现在电 子装配业面临同样的问题,人们 关心的是:焊料合金中的铅是否 真正的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以及环 境的安全。答案不明确,但无铅 焊料已经在使用。欧洲委员会初,步计划在2004年或2008年强制执行。目前尚待批准,但是电子装配业还是 要为将来的变化作准备。,无铅锡膏熔化温度范围:,无铅焊接的问题和影响:,为了达到良好的印刷结果,必须有正确的锡膏材料(黏度、金属含量、最大粉末尺寸和尽可能最低的助焊剂活性)、正确的工具(印刷机、模板和刮刀)和正确的工艺过程(良好的定位、清洁拭擦)的结合,即使是最好的锡膏、设备和应用方法,也不一定充分保证得到可接受的结果。使用者必须控制工艺过程和设备变量,以达到良好的印刷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