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的重要性.ppt_第1页
稳态的重要性.ppt_第2页
稳态的重要性.ppt_第3页
稳态的重要性.ppt_第4页
稳态的重要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浆,组织液,O2、营养物质,CO2、代谢产物,O2、营养物质,细胞内液,淋巴,毛细淋巴管壁,淋巴循环,左右锁骨下静脉,CO2、代谢产物,毛细血管,细胞膜,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各液体形成通过何种结构?,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由此可得出结论:,血细胞?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皮肤细胞?,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体内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样吗?,注意 1、内环境与细胞外液含义相同 从细胞角度看细胞外液 从人体角度看内环境,呼吸道、肺泡腔、口腔、消化道、膀胱腔与外

2、界环境相通。因此汗液、尿液、唾液等不属于体液,属于外界环境。,2、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属于体液吗?,一、教学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本P7,思考: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血液常规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中葡萄糖、代谢产物等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吗?,血脂,血糖,肾功能,肝功能,问题探讨P7,小明一家的日变化

3、体温调查表(),分析讨论: 1、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变化吗? 2、不同性别的个体体温有差别吗? 3、不同年龄的个体体温有差别吗? 4、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活动量改变而改变吗?,有,但不超过1,女性体温较高,年轻者体温较高,资料分析,37.2,37.03,37.28,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处于动态平衡中。,37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稳态范围 1、体温变化范围:_ 2、血液的pH变化范围:_ 3、血浆渗透压:_ 4、血糖正常水平:_,36.537.5 ,7.357.45,770kPa (37 时 ),0.81.2g/L,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 , 使各个 、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_物理、化学

4、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叫 。,调节作用,系统,器官,稳态,内环境,注意: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练习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来完成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酸碱平衡 Na+、K+平衡 血糖平衡 体温调节 氨基酸平衡 CO2-O2平衡 A B C

5、 D ,练习2:,思考,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析。,外界环境中的物质,消化系统 营养物质,CO2、H2O,皮肤、泌尿系统 水、无机盐 尿素、尿酸,循环系统,血浆,淋巴,组织液,组织细胞,O2,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神经体液免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阅读课本P8最后两段,思考下列问题,科学家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是怎样的呢?,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练习3: 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的PH B、肾脏及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 C、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 D、肝脏储存的肝

6、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释放入血液,思考,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1、你有过高烧的经历吗?高烧(38.5-41)为什么要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2、严重腹泻为什么医生要求要补液(生理盐水)?,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思考与讨论,生病,3、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常见病例有: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糖尿病、尿毒症等。,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

7、,最终会引起死亡。,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出现佝偻病、抽搐等;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考考你: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适当撤减衣被,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正常渗透压 适宜的体温和pH 正常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 排出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是维持组织细胞_和_的重要因素,结构,功能,是_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酶,是供给机体所需_的重要保障,能量,否则会使机体_。,中毒,内环境稳态是机体_的必要条件,进行正常

8、生命活动,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持机体健康?,(1)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2)减少外界环境变化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3)增强机体的调节能力以适应多变的外环境,思考,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练习4,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练习5,酸性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物质的食物,碱性食物,海带、蔬菜,豆制品,酸奶、水果,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碱性物质

9、的食物,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课本P10表格所设计的实验,思考,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 机体为什么能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观看实验录像,讨论下列问题:,1、就加入HCl或NaOH后pH 的变化来说,生物 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2、分析缓冲液中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的 不同? 3、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的机制进行解释。,缓冲对的作用(以H2CO3/NaHCO3为例),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HL + NaHCO3NaL +H2CO3 H2CO3H2O+CO2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2CO32NaHCO3,人体血液酸碱度的调节,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下始终维持在7.357.45之间,人体在剧烈运动以后,你预测血浆中的pH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其原因是 A、pH略有下降,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乳酸是酸性物质 B、 pH不变,原因是骨骼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乳酸不会进入血浆 C、 pH会升高,原因是骨骼肌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