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小杨整理)1.ppt_第1页
腰痛(小杨整理)1.ppt_第2页
腰痛(小杨整理)1.ppt_第3页
腰痛(小杨整理)1.ppt_第4页
腰痛(小杨整理)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是指劳动或运动时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多为突然受到过度牵拉或扭转等间接的外力所致。 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腰背部肌肉,浅层主要有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深层主要有竖脊肌(骶棘肌)。 竖脊肌被胸腰筋膜包围着。 胸腰筋膜包裹在竖脊肌的周围,可以分浅、深两层。 浅层在竖脊肌的表面,向内侧附于棘突和棘上韧带,向外与背阔肌的腱膜紧密结合,尤其厚韧。,腰部韧带,棘上韧带:是连接胸、腰、骶椎各棘突的纵行韧带,能限制脊柱过屈。 棘间韧带:连接各棘突之间,后接棘上韧带。 除以上韧带外,尚有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横突间韧带。

2、,好发部位,背阔肌起自:下6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等处。临床上以竖脊肌(下起骶骨背面,上达枕骨后方 )骶骨起点部骨膜撕裂,或筋膜等组织附着点撕裂多见。 棘上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起自第七颈椎棘突,止于第三腰椎棘突的占22%,止于第四腰椎棘突的占73%,止于第五腰椎棘突的占5%。因此腰骶部的此韧带较薄弱,所以临床上以腰5骶1间韧带损伤最为多见。,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每节腰椎均有三个关节 即一个椎间盘关节和两个后滑膜关节(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和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的关节面相吻合而构成关节突关节 )。 后滑膜关节:周围被一层薄而坚的关节囊(内为滑膜,滑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且分泌滑液利于关

3、节活动)所包裹,有利于腰椎的屈伸和旋转运动,并起着稳定脊柱和防止椎体滑移的作用。,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脊柱前屈时,椎间盘负重力大,后伸时,两侧小关节负重力大;脊柱旋转时,一侧小关节张开,另一侧小关节变窄。 当腰部突然过度前屈并向一侧旋转时 可使关节突关节间隙变大,滑膜进入关节间隙,突然直腰或旋转时滑膜来不及退出而被嵌住,发生急性腰痛 。,病因病理,无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足的情况下,突然开始腰部负荷运动或做弯腰、旋转运动。 劳动或运动时腰部的姿势不当。 劳动或运动时腰部的用力方式不当。 在二人以上抬重物或其他劳动及活动时,动作配合不当、不协调。 超负荷负重、超限度举重,造成腰部负重太大。 高

4、处坠跌、重物挫压、交通事故、平地滑倒等意外损伤情况。 导致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的损伤或周围有出血、水肿、渗出刺激末梢神经而产生疼痛等。,中医认识,本病属于中医“筋节伤”、“节错证”范畴。 凡跌仆、闪挫、扭旋撞击,伤及腰脊,筋络受损,或筋节劳损,气滞血瘀,筋拘节错,致使疼痛剧烈,行动牵掣。 “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金匮翼,临床表现,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或搬抬重物史, 有的患者常感到腰部有清脆的响声,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

5、能起床;腰部活动受限。,体 征,(1)疼痛 通常伤后立即出现下腰部疼痛,但有时损伤当时疼痛不明显,过几小时或第二天晨起后感到明显疼痛。 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但不消除。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重。 患者多能指出较为明确的疼痛部位。局部压痛范围开始较大,以后逐渐局限。患者多用双手撑腰,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体 征,(2)肌痉挛 腰部僵硬,活动受限。受损肌肉由于疼痛及其他各种病理因素而反射性引起痉挛,造成腰部僵硬。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可使疼痛加重,再度使肌肉痉挛,形成恶性循环。 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一切活动均因疼痛加重而受限。,体

6、征,直腿抬高试验有时可为阳性,但足背伸加强试验阴性,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骨盆旋转试验可为阳性。 患者坐于小椅子上,检查者面向患者,以两大腿内侧夹住患者两膝稳定骨盆,再用两手分别扶住患者两肩,将躯干做左右旋转活动。病变侧出现疼痛,即为阳性。,辅助检查,主要是X线检查 1、 损伤较轻者 X 线平片无异常表现; 2 、损伤严重者 X 线表现 一般韧带损伤多无异常发现 ,棘上 、棘间韧带断裂者,侧位片表现棘突间距离增大。 排除骨折,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的诊断,1. 急性的腰部扭闪外伤史(过度弯腰而突然直立或旋转)。 2. 腰部剧痛,不能够直立或行走,惧怕任何活动,后伸活动障碍最明显 。病人上

7、下床、翻身、站立 均相当困难 ,甚至不敢大声说话 。 3. 患侧肌痉挛。 4. 压痛点多在腰4、5,腰5、骶1棘突旁12厘米处。,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操作 1.用滚法在压痛点周围治疗,逐渐移至疼痛处,然后顺伤侧竖脊肌纤维方向操作,配合腰部后伸被动活动。 2.滚、揉、按腰部、臀部、腿部穴位。再在压痛点上方用弹拨法。 3.直擦伤侧竖脊肌,透热为度。 4.斜扳法 .,治 疗,注意事项,1.疼痛剧烈者,手法治疗后可以热敷。 2.病人卧硬板床休息,腰部制动34天。 3.注意腰部保暖,必要时可用腰围加以保护。,预 防,急性腰扭伤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点: 应该宣传教育职工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熟悉生产技

8、术,防止蛮干,杜绝 减少工伤的发生率。 尽可能改善劳动条件 以机械操作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动时注意力要集中 ,特别是集体抬扛重物时, 应在统一指挥下,齐心协力 步调一致 。 掌握正确的劳动姿势 如扛抬重物时要尽量让胸腰部挺直,髋膝部屈曲起身应以下肢用力为主,站稳后再迈步 ;搬提重物时,应取半蹲位使物体尽量贴近身体。 加强劳动保护 在做扛抬搬提等重体力劳动时,应使用护腰带 ,以协助稳定腰部脊柱,增强腹压,增强肌肉工作效能;若在寒冷潮湿环境中工作后 ,应洗热水澡以祛除寒湿,消除疲劳;尽量避免弯腰性强迫姿势工作时间过长。,其他治疗方法,西医: 中药: 推拿: 针灸:,慢性腰肌劳损,定 义,是指腰骶

9、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病因病理,1.在劳动中长期维持某种不平衡的体位。 2.腰肌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恰当或反复多次损伤,迁延而至慢性腰痛。 3.骨性结构畸形。,1.一般有腰部慢性损伤史。 2.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 3.慢性腰痛,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缠绵不愈。 4.劳累、受寒、气候变化时酸痛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 5.腰部重着牵掣,压痛不显,无明显活动障碍。,临床表现,6急性发作时腰痛加重,肌肉痉挛,腰椎侧凸,甚至出现下肢牵涉痛.(有时越睡越痛,早上5、6点钟必须起床)但直腿高举试验多为阴性。 7.日久感受风湿者,腰部喜热怕冷,皮肤粗糙,感觉迟钝。,治疗原则 舒筋活血,温经通络 治疗操作 1. 用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