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宣贯(20100730).ppt_第1页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宣贯(20100730).ppt_第2页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宣贯(20100730).ppt_第3页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宣贯(20100730).ppt_第4页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宣贯(20100730).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修订 宣 贯 材 料,孟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10年7月,主要内容,突出特点: 体现近年来公路建设新理念的要求,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尤其是增加了一些量化的指标。,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1.结构对比,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1 一般规定,本节内容与原规范相比调整比较大,重点是突出了新理念,相关内容更具体、合理。,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1 一般规定,4.1.2 条。主要是对公路设计时需调查、收集的社会环境资料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原规范的3.1.2条进行了修正,内容方面更全面、合理(如“农田

2、水利设施”改为“基础设施”、“土地资源”改为“土地利用”等)。,4.1.3 条。结合工程实际对建设项目压矿做出单独规定和要求。原规范的3.1.3无实质性予以内容取消。,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2 土地利用,本节在结构和内容上调整比较多,突出的特点是节约用地、尤其是节约耕地的理念更加明显,具体的技术要求更加明确,尤其是增加了一些量化的指标要求。,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2 土地利用,4.2.1 条。新增。对路线走廊带的选择从节约耕地角度提出要求,适合于工程的工可编制及初步设计阶段,充分体现了保护耕地的原则和从源头上解决耕地占用的问题,目的性更明确、操作性更强。原规

3、范3.2.1内容调整为新规范4.2.2。,4.2.2条。对路线方案设计中应注意的土地利用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对原规范3.2.1条进行了修改完善,同时增加3款内容,详细明确了对工可、初设和施工图阶段应完成的土地占用方面的内容、要求。,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2 土地利用,4.2.3 条。对原规范3.2.5条的细化。对设计中如何降低路基高度来节约占地做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提出了农田地区建议通过设置“挡墙、护坡、护脚”等措施节约占地的要求,并对工可、初设和施工图等不同阶段路基设计方案及防护形式提出建议,提出了量化的参考指标,有关数据来源于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要点。,4.2.4条。

4、对通过调整路基横断面形式实现节约占地的方式提出技术要求。,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2 土地利用,4.2.5条。对应原规范3.2.3条,对工程取土的具体方式提出技术要求,并提出“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取、弃土”的要求。,4.2.6条。新增。对工程建设中的弃方造地提出要求,体现出资源节约理念。,4.2.7条。新增。提出了利用工业矿渣、吹沙及粉煤灰等生产废料填筑路基的要求和建议,符合国家提倡的清洁生产的要求。,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2 土地利用,4.2.8条。对应原规范3.2.5,对原规范中的临时用地的恢复方式要求进行了完善和细化,操作性和针对性更强。,4.2.9条。对应

5、原规范3.2.2条,对原规范的表述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更符合工程实际。,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3 基础设施,本节内容由原来的“农田水利设施”调整为“基础设施”,内容更全面、合理,农田水利设施部分的内容基本与原规范一致。,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3 基础设施,4.3.1条。基本与原规范3.3.1内容相同,文字表述更简洁。,4.3.2条。对应原规范3.3.2条,内容基本一致,增加了不同设计(研究)阶段需提交的占压农田水利设施的成果要求。,4.3.3条。与原规范3.3.3条内容一致。,4.3.4条。新增。对铁路、航道、电力、电信和输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提出保护要

6、求,并明确了不同设计(研究阶段)应提交得成果要求。,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4 拆迁与安置,内容与原规范3.4节基本一致,对部分文字表述进行了调整完善,突出了公众参与的要求。,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4 拆迁与安置,4.4.1条。对应原规范3.4.1条。对原规范中“避免大规模的拆迁”内容进行了细化。,4.4.2条。对应原规范3.4.2条,内容基本一致,增加了不同设计(研究)阶段需提交的拆迁建筑物的成果要求。,4.3.3条。对应原规范3.4.3条,将原条文的“安置”内容调整为“征地拆迁”,内容更全面,文字表述更严谨、规范。,4.3.4条。新增。突出了征地拆迁工作中

7、应重视“公众参与”的要求,充分体现“一人为本”的新理念。,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5 出行与安全,内容由“出行与交往”调整为“出行与安全”,突出了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5 出行与安全,4.5.1条。对应原规范3.5.1条,内容上进行了调整,删除了对“行政区划”调查的要求,将对“乡镇企业”的调查调整为“厂矿”,同时提出了“根据公路等级设置横向通行设施”的要求。,4.5.2条。对应原规范3.5.2条,文字表述做了调整,同时增加了“多路合并后” 通道的设置要求,增加了不同设计(研究)阶段需提交的横向通行构造物的成果要求。,

8、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5 出行与安全,4.5.3条。对应原规范3.5.4条,增加了“跨线桥”设置防落物的要求。,4.5.4条。对应原规范3.5.3条,内容基本一致,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细化(“农田设施”细化为“渠道、机耕道”),增强了可操作性。,4.5.5条。对应原规范3.5.5条,内容基本一致,文字表述有调整。,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6 人文环境,本节题目由“人文景观”调整为“人文环境”,使题目与内容更一致,表述更合理。,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6 人文环境,4.6.1条。对应原规范3.6.1条,删除了原条文中对“文物、遗址、名胜古迹”的调查要

9、求,相关内容调整到4.6.2条中,同时细化了路线选择时避让风景名胜区的要求,并增加了对“潜在可开发旅游资源”的路线选择要求。,4.6.2条。对应原规范3.6.2条,通过列举方式完善了对“文物、遗址”等省级保护单位的内容,细化了执行“文物保护法”的具体措施,并增加了不同设计(研究)阶段需提交的文物保护方面的成果要求。,2.条文解析,第4章 社会环境保护,4.6 人文环境,4.6.3条。新增。对原规范中未能包含的达不到相应保护级别的但“有特殊意义的建筑物和景点”(如村民祠堂、庙宇、风水林等)提出了保护要求,使规范更加体现“一人为本”的理念要求。,4.6.4条。对应原规范3.6.3条,增加了“设置高

10、速公路公共汽车停靠点”及“休息观景台”的内容,符合近年公路发展的新需要,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4.6.5条。对应原规范3.6.4条,内容基本一致,增加了“隧道洞口”需考虑景观美学设计的要求,内容更全面、合理。,主要内容,1.结构对比,第5章 生态环境保护,2.条文解析,第5章 生态环境保护,5.1 一般规定,5.1.1条。对应原规范4.1.1条,对所涉及“生态环境”的范围界定有原规范中的“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调整为“公路沿线区域”,更符合设计实际,同时强调了对“湿地、沙漠、高寒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应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论证的要求。,4.6.5条。对应原规范4.1.2条,

11、对原条文进行删减,使内容更简练、准确。对于原条文中规定的“有条件时,宜进行环境补偿”的要求,由于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差,予以删除。,2.条文解析,第5章 生态环境保护,5.2 生物及其栖境的保护,5.2.1条。对应原规范4.2.1条,将原规范中“自然保护区边缘”调整细化为“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边缘”,更符合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有关要求,可操作性增强。,5.2.2条。对应原规范4.2.2条,将原规范中“不影响视线的林木”调整为“不影响行车安全的林木”,更符合工程实际,同时增加了不同设计(研究)阶段需提交的林地占用及砍伐的成果要求。,原规范4.2.3条内容删除。,2.条文解析,第5章 生态环境保护,5.2

12、生物及其栖境的保护,5.2.3条。对应原规范4.2.4条,增加了对草原、草甸区腐殖土的保护要求,同时对该区域设置取、弃土场的设置提出了量化指标要求。,5.2.4条。对应原规范4.2.5条,提高了公路建设保护法定湿地的要求,并细化了减缓公路建设对湿地影响的措施。,5.2.5条。对应原规范4.2.6条,增加了不同设计(研究)阶段需提交的野生动物保护的文件成果要求。,2.条文解析,第5章 生态环境保护,5.3 水资源、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5.3.1条。对应原规范4.3.1条,增加了不同设计(研究)阶段需提交的公路跨越水体的文件成果要求。,5.3.2条。对应原规范4.3.2条,内容一致。,5.3.3条

13、。对应原规范4.3.3条,内容一致。,5.3.4条。对应原规范4.3.4条,“地表径流汇水区”中增加了“湿地”的内容。,2.条文解析,第5章 生态环境保护,5.3 水资源、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5.3.5条。对应原规范4.3.5条,内容基本一致,文字表述微调。,5.3.6条。对应原规范4.3.6条,原条文与有关法规冲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强化了对地下水源保护区进行保护的要求。,5.3.4条。对应原规范4.3.7条,删除了原条文的第一款内容,第二款内容增加了对“临水域的弃渣场”设置拦挡措施的要求。,主要内容,第7章 绿化设计,本次规范修订,调整内容最大的就是原规范“第六章景观与绿化”分拆为新规范的

14、“第七章绿化设计”和“第九章景观设计”,同时原规范内容规定偏原则性描述,可操作性不强,新规范强化了绿化和景观专项设计的具体建议和要求,与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办法的有关内容相呼应,为今后绿化景观专项设计的规范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体现了绿化景观设计作为环保工程设计中专业性最强、独立性最强的两部分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反映了2004年交通部开展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的重点要求“提高设计人员环保景观意识”。,第7章 绿化设计,7.1 一般规定,本节从总体上对公路绿化设计提出了要求,包括绿化设计的总体原则(7.1.1条)、公路绿化设计的环境保护和景观改善要求(7.1.2条)、公路绿化设计的环

15、境协调性要求(7.1.3条)及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要求(7.1.4条)等。,第7章 绿化设计,7.2 设计要点,本节首先对公路绿化设计的两项基本功能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功能提出原则性要求(7.2.1条),接着分别对公路绿化的保护环境功能(7.2.2条)、改善环境功能(7.2.3条)和环境协调功能(7.2.4条)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明确规定,最后针对中央分隔带(7.2.5条)、土路肩及边沟(7.2.6条)、公路边坡(7.2.7条)、取弃土场(7.2.8条)等的分项绿化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最后明确了保护公路用地范围内有特殊意义植物的要求(7.2.9条)。,主要内容,第9章 景观设计,9.1 一般规定,本节从总体上对公路景观设计提出了要求,包括首先应考虑公路景观“动态性”的基本属性(9.1.1条),其次从公路内部景观及外部景观的协调性(9.1.2条)、公路景观应采用分段设计的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最后对公路工程构造物自身的景观设计(9.1.3条)及与绿化的结合(9.1.4条)提出了要求。,第9章 景观设计,9.2 设计要点,本节首先对公路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路线设计的景观考虑(9.2.1条)提出要求,并对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借景及服务设施布设时的景观因素(9.2.2条)提出原则性规定;其次分别对路基边坡(9.2.3条)、公路路面和护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