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之重要性》网络组辅导(圆悲)_第1页
《前行之重要性》网络组辅导(圆悲)_第2页
《前行之重要性》网络组辅导(圆悲)_第3页
《前行之重要性》网络组辅导(圆悲)_第4页
《前行之重要性》网络组辅导(圆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行之重要性,要想一生获得佛果,必须趋入密宗金刚乘。 要想生起金刚乘的证悟,依赖于对金刚上师的敬信。,要想对上师生起敬信,必须现见其功德。 要想现见功德,必须了知其传记。 帝洛巴尊者,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是显密一切佛法之基础,令一生成佛的究竟正法,堪称为极其难得稀有之殊胜论典。未受密宗灌顶者亦可阅读修学。 (15届加行三班第二学期第一次共修,时间:2015年12月4日),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作者:华智仁波切),顶礼 顶礼 顶礼 本师释迦牟尼佛 文殊智慧勇识 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前行之重要性脉络,一

2、、修前行有何必要? 二、遣除普遍之疑虑 三、前行之修行次第 四、磕头之具体修法,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分析:为什么要修加行 前行之修行次第,一、修前行有何必要?,1、前行是一切佛法的精华,完整介绍了藏传佛教的修行次第。 “此大圆满前行不仅完全包括了三士道次第,而且具有殊胜窍诀要点此深法摄集了藏地兴盛的萨迦、格鲁、噶举、宁玛派的引导文及广弘于汉地的净土、华严、禅宗等一切显密修要,并且具有持明传承殊胜之加持” 2、前行是一切修持最重要的基础 宁玛巴大成就者顶果钦哲仁波切在成佛之道一书中说:“不要以为前行法是某种比较初级、属于初学者的简单修持,或者不如大手印、大圆满等法门深奥。事实上,前行修持之所以放在最

3、开头,就是因为它具有关键的重要性,是一切修持最重要的基础。,一、修前行有何必要?,3、大成就者和传承祖师对前行的重视 宁玛巴了不起的大证悟者华智仁波切及其传承弟子纽西龙多、堪布阿琼、堪布根华、托嘎如意宝、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等传承上师,都对加行法门非常重视。 以前色达有个意科喇嘛,一位大圆满的行者,他在调化弟子的时候,刚开始这些弟子在几年当中根本听不到大圆满,听不到甚深的密法,全都是要求修加行,而且刚开始对四加行、对厌世心特别重视,要修很长时间的暇满难得、寿命无常等等。之后,他们心中真正看破了世间,真正升起了出离心,才慢慢修菩提心,再修持密法,所以他们的根基打得很牢固。他的弟子们在以后的修行中都

4、没有遇到什么违缘,即便是遇到了文革那么严重的违缘障碍,他传承下的弟子们都没有改变自己的信心,也没改变过自己修行的决心。 阿底峡尊者是印度东西方鼎鼎有名、证悟境界极高的成就者,但他来到藏地之后,并没有传甚深的法门,而是到处宣讲前行法 。,一、修前行有何必要?,4、为了让佛法的理念在自相续中永远存留 我经常这样想:佛陀伟大的修行证悟境界,纵然只沾到沧海一粟,也会终生受用不尽。这么珍贵的智慧理念,对每个人来讲都非常难得,乃至生生世世也不要让它失去。为了让它在自相续中永远存留,大家必须要下一番功夫,这就是我提倡修加行的目的,并不是密宗想通过修加行来拉拢弟子。 我们向来相信佛陀,但佛陀却让我们相信他的法

5、,因为佛陀知道,唯有修行佛法,才能领会他所说的慈悲与智慧,以及不可言说的境界。 友情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把修行想得太简单了,如果没有下功夫是没办法真正在佛法的殊胜修行中得到收获的。,二、遣除普遍之疑虑,第一个疑虑就是为什么我们不修持其它的法,而是先修持加行的法,这有什么必要? 共同四加行来说: 首先是人身难得,观想现在我们的这个暇满人身是非常难得的,如果我们的人身定位没有把握好,就不会用人身来修持佛法。 现在很多佛教徒都是早起晚睡,每天工作之余,功课也没有落下,这就是懂得了人身难得。 第二是寿命无常。人身虽然得到了,我们也可以使用人身修学佛法,但是无常不知道何时就会出现。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在无

6、常死亡到来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法王在一首道歌里说:“如果你会观察,整个世界的一切都是讲授无常的最好教科书。”,二、遣除普遍之疑虑,第三是因果不虚。光是观无常还不够,还要知道人死后随业力而转,造恶业堕入三恶趣,行持善法转生三善趣。什么业就会有什么果,善业得善果,恶业得恶果,这种因果是丝毫不会虚耗的,这就是因果不虚。 第四是轮回过患,就是不管堕入恶趣还是转生善趣,都是痛苦的自性,整个轮回没有丝毫值得留恋的地方。 通过这四种修法,我们就可以产生出离心。 我们迈向成就,迈向解脱,其中最重要一环就是看破轮回,不再耽著轮回,而且对解脱产生真实的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 ! 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云:

7、“人生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二、遣除普遍之疑虑,不共加行: 不共五加行要修皈依、发菩提心、念修金刚萨埵、供曼茶罗和上师瑜伽。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 皈依是内道和外道的区别,皈依三宝是内道,不皈依三宝是外道,皈依是我们进入佛门的标志。 发菩提心区别大小乘。因为我们修行的法是大圆满,是大乘的法要,要进入大乘必须要发心,不发菩提心就不能称为大乘。 修行的动机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金刚萨埵的修法,是遣除违缘、清净罪障、业障最殊胜的方式。,二、遣除普遍之疑虑,我们于无始轮回中,由于无明愚痴,造作罪业不可尽数。然总的来分,可归两大类:一是自性罪,二是佛制罪。自性罪是

8、指某些行为其自性为罪业,不待佛制,任何人为之即有罪过;佛制罪指受佛戒后违背戒律而造下的罪业。自性罪包括杀盗淫妄十不善业,这些不善业不论是谁,造之则有罪过。但对其中饮酒一条,律藏中定为自性罪,而功德光和释迦光两位尊者认为属佛制罪,俱舍论中也说为佛制罪,这方面的辩论,律藏中大海论记载得很清楚。 我们划分这两种罪业时,可有四种情况:一、比如一般未受佛戒者造杀生等十不善业,是自性罪而非佛制罪;二、受戒之居士、出家人造杀生等十不善业,既犯自性罪,又犯佛制罪;三、如出家人犯过午不食等,为佛制罪而非自性罪;四、未入佛门者午后吃饭等行为,既非佛制罪,亦非自性罪。 来源入行论广释,二、遣除普遍之疑虑,供曼茶罗是

9、积累资粮最快的方法。 无论是积累资粮还是净除罪障,都必须为一切众生的利益着想,绝不能掺杂自私自利之心,这一点至关重要。当然,凡夫人一点都不掺杂也不可能,但务必要尽量制止。 上师瑜伽的修法是依靠上师加持,遣除相续中的所有障碍,现证诸法的实相境界。 我们都应该将“上师瑜伽”当作最重要的修行法门。虽然有时依靠这一修法要顶礼、忏悔等,稍微累一点,但功德特别大,所以修的时候一定要坚持。 胜义俱生智慧,依两点而证悟: 第一、积累资粮、净除罪障; 第二、具有证悟之上师的加持。,二、遣除普遍之疑虑,第二个疑问,为什么每个加行都要修十万遍。 十万遍是传承上师通过智慧观察来规定的。比如加行中修顶礼,首先它的方法要

10、正确,要知道顶礼的必要性,比如大恩上师说这是为了遣除我们的傲慢,这是顶礼的所有功德中的必要之一。这里把遣除傲慢作为必要。 五十万加行对一个人来讲,无疑是驯服内心“野马”的殊胜手段。我们若想智慧境界得以显露,心性必须要调柔,心性要调柔的话,则必须修五十万加行。 只要你没有真正圆满成佛之前,就说明你的资粮还不够,如果资粮不够,就要去修,去圆满资粮,而这些法都是很圆满的方式。 很多成就者都是修加行修很多次,有些修行者修了十次、二十次加行。,二、遣除普遍之疑虑,第三个问题,有些人想:“修加行是藏传佛教的传统,与汉传佛教有很大差别吧?” 加行的内容在汉传佛教中全部都有,只不过没有系统地归纳过、强调过罢了

11、。 比如四加行,你不需要生起出离心吗?不管是大乘佛教徒、小乘佛教徒,都要生出离心的。四加行在整个佛法中是重要的,因为它是生出离心的方便。 藏传佛教中将五加行放在一起,让我们专门抽时间串习五加行,这是一种特色,但它的原理修法在汉传佛教当中都是有的,并不是藏传佛教的发明和创造,而是整个佛法都需要有的,没有大的差别,只是更加强调、更加系统而已,让我们更有次第可走,首先修这个,再修那个,把次第讲的很清楚。这对我们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理解。,三、前行之修行次第,(一)共同加行: 1、修行方式:倘若各方面因缘具足,应将琐事全部放下来,通过入定的方式修行。 2、修行时间:前行备忘录中要求,初学者最好能

12、一天修四座早上一座、上午一座、下午一座、晚上一座,每座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左右,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 对于我们在家人,一天修四座确实很困难。但你至少也要保证早上一座、晚上一座,若没有特殊原因,每天应保证两座的修行时间。 3、准备工作:在入座之前,首先要杜绝一切散乱之因,把电话拔掉、手机关掉,乱七八糟的事情处理好,然后想:“我要入座半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什么事情都不管。”把门关上就好好坐着。,三、前行之修行次第,4、入座观修:入座的时候,先要皈依、发心,然后一直思维所观的内容。最后结座出定时,作回向。 例如,“人身难得”引导中第一个是修八无暇,把这段文字反反复复看完后,开始对其含义进行思维,最

13、后你所得的感受会跟字面上的学习完全不同。 我们要先看几遍观修内容,把意义领会了,最好背下来,然后开始观修,把法义一遍又一遍的观修,观几遍可以休息一下,再开始观修,这很重要。 小结:总之,大家一定要依照次第修最初皈依、发心;中间一心一意地修持;出座时看自己修得好不好,不好的话谴责自己,好的话就随喜自己,之后开始回向善根。每天理应如是修持。,三、前行之修行次第,(二)不共加行: 本来,不共加行应从“皈依”开始修,不过这次比较特殊,我们从“上师瑜伽”修起。 原因一:很早以前,我就想带大家共同祈祷法王如意宝,念诵十万遍的上师祈祷文,若能如此,加持必定融入自心,很多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原因二:很多道友,

14、在短暂的一两个月中,绝对没办法磕完十万个头,因此,每个人应先祈祷上师加持自己修加行圆满。 这次我们把磕头和上师瑜伽一起修,一边念上师的祈祷文一边磕头,修不共加行时先圆满上师瑜伽,然后再修其他法。 我们修加行也好、正行也好,全部要靠上师的加持,若没有上师加持而仅凭自己的能力,想成就还是非常困难的。,四、磕头之具体修法,具体修法:磕头的时候,可以按照前行中的皈依境来观想,也可如乔美仁波切所说,把自己的上师观为所顶礼的对境。 1、第一步:按照皈依境的观想,可以把自己的上师做为观想顶礼的对境。我们的皈依境是莲花生大士。其实莲花生大士也是根本上师,只不过根本上师显现为莲花生大士的形象,莲花生大士和根本上

15、师是无二无别、没有分开的。 大恩上师说,可以把上师观为莲花生大士,如果你觉得观释迦牟尼佛更有信心,那你观释迦牟尼佛为本尊也可以。觉得对金刚萨埵、阿弥陀佛有信心也可以。 把上师观为与莲花生大士无别,莲花生大士的加持就会融入自心;把上师观为与释迦牟尼佛无别,释迦牟尼佛的加持会融入自心。 最关键的就是把上师观为所皈依的对境。,明观皈依境。具体来说,先将自己周围观想成清净悦意的佛刹,正前方有一棵具五个树枝的如意树。观想在中间的树枝上:本体为根本上师,形象是邬金莲花生大士,双足以国王游舞式安坐,所有服饰按皈依境所讲的那样,一切非常圆满庄严。随后观想右边的树枝上,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除盖障菩

16、萨等八大菩萨为主的大乘圣众;左边的树枝上,是目犍连、舍利子为主的小乘圣众;前方的树枝上,是释迦牟尼佛为主的十方三世诸佛;后方的树枝上,是大圆满续部为主的经函。概而言之,中间与前方是佛宝,左右两边是僧宝,后方是法宝,此皈依境即是三宝所依。,四、磕头之具体修法,2、第二步: 自己的身体幻化为无量无边,自己的前面有很多怨敌和伤害自己的魔鬼等,左侧是今生的母亲,右侧是今生的父亲,这是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周围是浩瀚无边的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曾经做过自己父母的六道众生,这样和自己一起顶礼是非常重要的,这相应于大乘道,是让我们的心量很宽广的训练方式。 3、第三步: 顶礼的时候,双手如大解脱经所云:“如莲花待放

17、,合掌于顶上。”顶礼时,首先在心间合一下掌,代表恭敬之心。然后就在头顶上合掌,有些人是在额头上合掌,大恩上师说这是不正确的,应该在头顶上合掌。第二步是在喉间合掌,第三步是在心间合掌,合掌之后就是五体投地。五体投地下去之后,自己可以磕长头,磕长头就是把自己的身体伸直;也可以磕短头,长头短头都可以。,四、磕头之具体修法,4、顶礼时需要观想: 合掌在头顶时,对佛陀金刚身顶礼,观想自己身体的业障全部清净,得到佛陀金刚身的加持。合掌在喉间时,观想对佛陀金刚语顶礼,清净自己语的业障,获得佛陀金刚语的加持。合掌在心间时,观想对佛陀金刚意顶礼,自己内心无始以来的贪心、嗔心、邪见等意的罪业全部清净,获得佛陀金刚

18、意的加持。三门合掌之后,三门清净,遣除三门罪业,五体投地趴下去顶礼的时候,自己的前额、两个手掌、两个膝盖接触地面,清净自己的五毒,获得五身,获得佛陀身、语、意、功德、事业的五种加持。 5、顶礼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磕头的过程中,身语意必须要集中精力, 身体恭敬作礼,磕一个头口诵一遍祈祷文,尽量把皈依境观想得清清楚楚,若实在观不起来,也要对皈依境有清净的信心、恭敬心。,麦彭仁波切依师之道,麦彭仁波切对亲沐传法恩泽的上师各个恭敬爱戴,就如承担一切重量的柱子一样,他于上师前亦忘我承侍。无论哪位上师派遣他做任何事情,乃至如扫地之类的琐屑小事,他都会像普通仆役那般,无有丝毫傲慢地认真承当。承侍当中,他与人相处之和谐只能以盐融化于水来喻之。对上师、金刚道友,他就像爱护自己眼目、心脏一样全身心对待,从未曾说过片言只语的脏字、粗话。 除此而外,对上师三大信心之甘露水经常都旋绕在尊者的智慧漩涡中。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以恭敬心谦恭对待一切与上师有关之物:每当看到上师居室,他的双手立刻就会如莲花花苞般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