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春季天气特征及预报着眼点叶成志.ppt_第1页
湖南春季天气特征及预报着眼点叶成志.ppt_第2页
湖南春季天气特征及预报着眼点叶成志.ppt_第3页
湖南春季天气特征及预报着眼点叶成志.ppt_第4页
湖南春季天气特征及预报着眼点叶成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要内容,1.湖南的地形地貌概况,2.湖南的气候特点,3.湖南春季天气特征及预报着眼点,一 湖南的地形地貌概况,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南岭以北,省境绝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湘江贯穿省境南北,故简称湘。地处24383008N、1084711415E之间;它处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变化较大,地貌形态复杂多样。,湖南东以幕阜、武功诸山系与江西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重庆;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总的来看,省内东南西三面为高耸的山地环绕,中间为低缓的丘岗起伏,北部为低平的平原湖泊,形似一个向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

2、。,湖南省高程与气象站点图,洞庭湖水系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总面积262823km2,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14.6%。洞庭湖水系的主要河流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多源于东、南、西面的山地。湘水、资水、沅水大体由南向北或由西南向东北,澧水自西向东,新墙河、汨罗江自东向西汇入洞庭湖。,湖南省水系流域图,二 湖南的气候特点,湖南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内四季分明,季节变化大。冬季多为西伯利亚干冷气团控制,北方寒潮频频南下,致使湖南省雨、雪、冰、霜俱全,气候寒冷干燥;夏季为低纬度海洋暖湿气团所盘踞,盛吹偏南风,温高湿重,降雨连连;春季则由于冷暖气流的互相进退,气温升降剧烈;春末夏初处于冷暖气流交

3、替过渡期,锋面和气团活动频繁,阴湿多雨,形成46月的雨季天气,为湖南雨水最集中时期;盛夏当副热带高压周期性减弱东退时,如有冷空气侵入,常发生极不稳定的对流性天气,因此,7月末8月,为湖南的雷雨大风多发期;10月以后,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南下后常在南岭形成静止锋,多出现阴雨天气,形成所谓“秋雨”现象。,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619,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都在4以上,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天数平均每年不到10天。春、秋两季平均气温大多在1619之间,秋温略高于春温。夏季平均气温大多在2629之间。,年平均气温图(),热带充足、雨水集中,湖南热量充足,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

4、以上的活动积温为5600-6800,无霜期253-311天。湖南的热量条件在国内仅次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27mm,一般为12001700mm,局部在2000mm及以上,最大年降水量可达3089mm(1975年郴县何家站),最小为714mm(1976年邵东县佘田桥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47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2%58%左右,为湖南雨水集中时段。在地域分配上差异也较大,总的趋势是山区大于丘陵,丘陵大于平原,西、南、东三面山地降水多,是湖南山洪灾害的易发区,中部丘陵和北部洞庭湖平原降水少。,澧水上游高值区; 雪峰山区高值区; 五岭(南岭)山脉高值区; 湘东

5、北高值区。,四个降水高值区,三个降水低值区,洞庭湖区低值区 ; 衡邵丘陵低值区 ; 沅水上中游山间盆地低值区。,湖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春温多变、夏秋多旱,湖南春季乍寒乍暖,天气变化剧烈 。一般年份,34月每月有34次冷空气入侵,日平均气温一般下降10以上,有时甚至超过15;5月有23次冷空气入侵,日平均气温可下降7以上。 湖南夏秋少雨,干旱几乎年年都有,只是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常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除湘西北外,湖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雨日和降雨量都显著减少。79月各地总降雨量多为300毫米上下,不足雨季降雨量的一半,加之南风高温,蒸发量大,常常发生干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气

6、候学上常以连续5天(或5天以上)日平均气温0作为严寒期的标准。按此标准湖南各地大多数年份没有严寒期,只有少数年份有510天严寒期,且多出现在1月中下旬,即“三九”期间。降雪日数湘北一般10天左右,湘南仅5天上下。地表水面发生结冰的日数,湘北有2025天,其他各地不足20天。 候平均气温28为暑热期,湖南不但夏季时间长,暑热时间也长,可达1.52个月。湘中的长沙、衡阳一带最热,日平均气温30的酷热天气,长沙每年平均有28天,衡阳有33天。一次酷热天气持续的时间,一般10天左右,湘中地区可达半个月。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衡阳有33天,长沙有26天。,湖南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气象灾害:春季主要

7、有大风、冰雹、暴雨和低温连阴雨;夏季主要有暴雨洪涝、雷雨大风和干旱;秋季主要有秋旱、秋汛和寒露风;冬季主要有冰冻、寒潮和大风。其中尤以洪涝、干旱对湖南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影响最为严重。,三 湖南春季天气特征及预报着眼点,春季低温连阴雨过程,湖南连阴雨天气过程的定义:当某站连续5天或以上阴雨(允许其中一天只有微量降水)、无日照或日照S2小时(允许其中一天S2.9小时),同时连续三天日平均气温T12(4月份则为连续三天T14)时,即为该站一次连阴雨低温天气,此时正值湖南早、中稻和棉花播种育苗阶段,极易遭受危害。 规定同一时段内,仅有一站出现连阴雨低温天气的过程为地区性连阴雨低温过程,有2站、3站

8、或4站同时出现时,分别定义为区域性、大范围或全省性连阴雨低温过程。,连阴雨低温过程可划分为平直西风型、纬向多波型、巴湖横槽型及两槽一脊型等四个类型。,19561982年60次过程的分类结果,(1)平直西风型,基本特征:500hPa高空图上,欧洲有阻塞高压或暖脊,里海到黑海有切断冷低压,亚洲50N以北为宽广的低槽区,3550N之间为平直西风气流,低纬度西太平洋副高或南海高压的强度较强(长轴或高压中心在15N附近),西南气流活跃并有小槽东传;700hPa在长江流域维持一条切变线,西北地区的高压中心沿33N以北东移;地面冷高压自蒙古西部经河套北部移入黄海。,平直西风型示意图,预报着眼点:预报这类过程

9、的重点是掌握长波的调整和亚洲地区经向环流转为纬向环流的特点,注意西风指数由低值向高值的转变。 这类过程的结束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北欧冷槽和里海、黑海切断低压合并成长波槽,槽前暖平流引起青藏高原及其以北地区暖脊的发展、东移,另一种是南、北支西风短波槽东移到华东沿海同位相叠加、发展。,(2)纬向多波型,基本特征:500hPa高空图上为移动性系统,槽脊的移速较快,但都没有得到强烈发展;锋区位于3545N间;在菲律宾到南海一带的副高较强且稳定;孟加拉湾为低槽区,长江以南维持一支强劲的西南气流,其上不断有小槽东移;700hPa图上,河西走廊的高压中心一般沿35N东移,南海高压较稳定,切变线活动在30N以北

10、。,纬向多波型形势图,预报着眼点:这类过程大多形成于环流调整的过渡阶段,因此,需注意长波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过程的结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里海、咸海的暖平流促使伊朗到青藏高原的暖脊强烈发展东移;另一种是南北两支西风小槽合并加深,使连阴雨过程结束。,(3)巴湖横槽型,基本特征:过程开始前三天乌拉尔山附近有暖性高压形成(或由欧洲移来),天山到巴湖为一东西向的横槽,由于这对系统的稳定,构成东亚的阻塞环流。而在3550N为平直西风,北支锋区约在40N附近,其上不断有西北低槽东移但无发展;南支锋区在2535N、l05一125E之间,35N以南的南支西风活跃。在上述形势下,850一700hPa上和南支锋区

11、对应有切变线,若云贵到两广沿海有准静止锋滞留,湖南处在锋后冷高压脊控制下,对流层下部冷空气明显时,只要500hPa有南支低槽东移即可产生连阴雨低温天气过程。,巴湖横槽型示意图,预报着眼点: 要形成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巴湖横槽; 40一50N间有强烈的西风气流和锋区存在,或者不断有短波槽东移但无明显加深、发展; 40N以南维持纬向气流,副高脊线维持在1520N或孟加拉湾维持低槽,江南上空为强烈的西南暖湿气流。 这类过程的结束大多是由强冷平流侵入乌山阻高,阻高强度减弱。,(4)两槽一脊型,基本特征:在500hPa图上40一65N、75一105E区域内为一西南-东北向的暖脊,东欧到乌拉尔和我国的东北地

12、区分别为低槽区;在低纬度,南海到菲律宾一带为东西向副高控制,孟加拉湾为低槽区,从槽前到长江流域有一支稳定而强劲的西南气流。,两槽一脊型示意图,根据中纬度暖脊内高压中心的位置可分为偏南和偏北两种类型: 偏北型:本型与西伯利亚中阻形势相类似,但不一定有二支锋区,稳定性也较差,在贝湖北部(包括50N以北)有闭合暖高压中心停留,雅库次克地区为一准静止的冷性低压,由于有低槽经蒙古东部南移,带来强冷空气过程。如连续有几个低槽沿冷性低压后部旋转南下,每个低槽都可带来股冷空气经华北南下影响长江流域,但有时也只影响黄淮平原及黄海、东海等地区。 偏南型:暖高压中心在西藏高原的西北部(45N以南),位置较前一种形势

13、偏南,在青藏高原上有低槽滞留或者不断有小槽东传,湖南处在暖湿气流影响下,而近地面则为冷空气控制。,预报着眼点: 应注意45N及其以南地区纬向气流的形成和维持; 南下的冷高压应较弱,并以东移为主; 副高脊线维持在1520N。 密切注意周围主要系统的演变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强对流天气过程,一般指伴有雷暴的积云天气过程称为对流性天气过程。它有时也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天气现象。 雷暴一般出现于春末到秋初,以夏季最多。雷暴开始时多发生于山地与丘陵,范围较小,但受中、高空气流的引导,会沿山脉、河谷移动,影响范围常呈带状,可持续几小时,影响一县以至数县。在雷暴中心区内,由于雷雨云的强烈扰动,风向常

14、常多变。雷雨大风多出现于午后至傍晚,对于局部地区影响时间较短,一般只几分钟到一、二十分钟即消失,但瞬间风力较大,一般达8-9级,最大可达12级,且常伴随冰雹同时出现,因而是湖南成灾最多的一种大风 。,就全国来说湖南为少雹地区,历年降雹不多,因此年际差异不大。冰雹灾害的分布虽受地理影响很大,但湖南各地都出现过冰雹灾害。其地理分布有湘西多于湘东、湘北多于湘南、高山多于平地的特点。,湖南省盛夏78月全省各站雷雨大风出现次数(实线:7月;虚线:8月;直线:78月),一年中以14月冰雹出现最多,秋季的9、10、11月冰雹最少。造成这种明显季节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降雹与副热带急流、极锋急流及其锋系位置的季节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春季它们位于长江流域附近,造成湖南春季多雹。整个长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