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1008-1999 移动通信移频中继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_第1页
YDT 1008-1999 移动通信移频中继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_第2页
YDT 1008-1999 移动通信移频中继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_第3页
YDT 1008-1999 移动通信移频中继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_第4页
YDT 1008-1999 移动通信移频中继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丫D / T 1 0 0 8 - -1 9 9 9 前言 本标准是移动通信中 继机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包括同频中 继机、 移频中继机和光缆传物的移 频中继机。 本 标准的 第2 章、 第5 . 1 6 - 5 . 1 9 条和第6 章与Y D / T 9 5 2 一 1 9 9 s 9 0 0 M H z 直放机 技术要求和 测 量方法) 的相关内容一致。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附录B 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是邮电部第四 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盖新华 杨周行樊永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移动通信移频中继机技术要求

2、和测量方法 T e c h n ic a l r e q u ir e m e n t s a n d m e a s u r e m e n t m e t h o d s f o r m o b ile c o m m u n ic a t io n s h ift f r e q u e n c y r e p e a t e r 丫 肠邝 1 0 0 8一1 9 9 9 , 范圈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移频中 继机进人国家8 0 0 M H z , 9 0 0 M H z 移动通信网时所必须满足的技术要求 及其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的移频频段为1 5 0 0 M H z 。移频至其它频段

3、的中继机也可参照执行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 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 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1 5 8 4 2 一 1 9 9 5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 B 6 8 3 3 一 8 6 电子测量仪器电 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3 定义 人为 设备 移动通信移频中 继机是将输人为8 0 0 M H z , 9 0 0 M H z 频段的信号移频至1 5 0 0 M H z 频段进行传输, 并将输 1 5 0 0 M H z 频段信号移频至8 0 0

4、M H z , 9 0 0 M H z 频段信号的用于移动通信网的全双工、 线性射频移频传输 4 设备组成 移动通信移频中 继机由 局端设备和远端设备组成, 见图1 0 8 0 0 MHz , ( 洲 】 M】 2 8 0 0 MHz 9 0 0 MHz 局端 远端 移动通信移频中继机 图1 移动通信移频中继机组网框图 4 . 1 局端设备 局端设备指的是安装在局端的移频中 继机设备。它将来自 局端的输人为8 0 0 M H z , 9 0 0 M H z 频段信号 中华人民 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 9 9 9 - 0 3 - 1 9 批准 1 9 9 9 -07 - 0 1 实施 丫D / T

5、1 0 0 8一1 9 9 9 移颇输出为1 5 0 0 M H z 频段信号; 同时将来自 远端设备的1 5 0 0 M H z 频段信号移频输出为8 0 0 M H z , 9 0 0 M H z 频 段信号的全双工、 线性射频移频传输设备。 4 . 2 远端设备 远端设备指的是安装在远端的移频中继机设备。它将来自 远端移动用户手机的8 0 0 M H z , 9 0 0 M H z 频 段信号移频轴出为1 5 0 0 M H z 频段信号; 同时将来自 局端设备的输人为 1 5 0 0 M H z 频段信号移频输出为 S O O M H z , 9 0 0 M H z 频段信号的全双工、

6、 线性射频移频传抽设备。 5 技术要求 5 . 1 工作频段 5 . 1 . , 基本工作频段 8 0 0 M H z 上行: 8 0 6 一 8 2 1 M H z 下行: 8 5 1 一 8 6 6 M H z 9 0 O M H z 上行 8 9 0 - 9 1 5 M H z 下行: 9 3 5 一 9 6 0 M H z 5 . , . 2 移频工作频率 1 4 2 7、1 5 2 5 MH z 5 . 1 . 3 1 4 2 7 - 1 5 2 5 M H z 波道频率表如表1 所示。 表1 1 5 0 0 M H z 波道频率选择 波道 颇率( 祖1 z )波道 频率( M H

7、z ) 1 1 4 2 8 . 5 不选1 1 4 77. 5 不选 2 1 4 3 0 .5不选2 1 4 7 9 .5不选 3 1 4 3 2 . 5 不选3 1 4 8 1 . 5 不选 4 1 4 3 4 . 5 4 1 4 8 3 . 5 5 1 4 3 6 . 55 1 4 8 55 6 1 4 3 8 . 5 6 1 4 8 7 . 5 7 1 4 4 0 . 57 , 1 4 8 9 . 5 8 1 4 4 2 . 5 8 1 4 9 1 . 5 9 1 4 4 4 . 5 9 1 4 9 3 . 5 1 0 1 4 4 6 . 5 1 0 1 4 9 5 . 5 1 1 1

8、4 4 习 . 5 1 1 1 4 9 7 3 1 2 1 4 5 0 . 51 2 1 4 9 9 . 5 1 3 1 4 5 2 . 5 1 3 1 5 0 1 . 5 1 4 1 4 5 4 . 51 4 1 5 0 3 . 5 1 5 1 4 5 6 . 5 巧, 1 5 0 5 . 5 1 6 1 4 5 8 . 5 1 6 1 5 0 7 . 5 1 7 1 4 6 0 . 5 1 7 1 5 0 9 . 5 1 8 1 4 6 2 . 5 1 8 巧1 1 . 5 1 1 月 斟 . 5 1 9 1 5 1 3 . 5 加 1 闷 肠. 5 为 , 1 5 1 5 . 5 丫 D

9、 / T, 以拍一1 9 9 9 续表 I 波道频率( M M)波道频率( 呱l a ) 2 11 4 6 8 . 52 1 1 5 1 7 . 5 2 21 4 7 0 . 5 不选2 2 1 5 1 9 . 5 不选 2 31 4 7 2 . 5 不选2 3 1 5 2 1 . 5 不选 2 4 1 4 7 4 . 5 不选 对 1 5 2 3 . 5 不选 5 . 2 发信输出电平 5 . 2, 局端设备的发信输出电平标称值和远端设备的发信输出电平标称值可以 分成数个档次。推荐的 档次如表2 所示。局端和远端设备1 5 0 0 M H z 发信输出电平等级应选同 一电平等级( 表2 .

10、1 ) 0 8 0 0 M H z , 9 0 0 M H a 发信输出电 平仅适用于远端设备( 表2 . 2 ) 0局端设备8 0 0 M H z , 9 0 0 M H z 发信输出电 平由生产厂家 根据该设备与基站连接的具体情况确定。 表2 发信输出电平等级 表2 . 1 1 5 0 0 M H a 发信抢出成平纬组 1 5 0 0 M H x 电平等级 输出电平 d B m +2 0十2 3+2 7 表2 . 2 8 0 0 M B z , 9 0 0 M H z 发信翰出电平等级( 仅适用于远端设备) 8 0 0 , 9 0 0 M H z 电平等级 输出电平 d B m+3 0 +

11、3 3+3 7+喇】 +礴 3 5 . 2 . 2 局端设备发信输出电 平和远端设备发信输出电 平各种标称值的上下容限 +1 d B和 一1 . 5 d B 5 . 3 局端设备增益和远端设备增益 1 1 3 d B 5 . 4 噪声系数( 含分路滤波器) M d B 55 收信电 平范围 5 . 5 . 1 局端收信电平( 8 0 0 M H z , 9 0 0 M H z 人口 ) 一25 、 一6 0 d B m 5 . 5 . 2 局端收信电平( 1 5 印M H z 人口) 一3 5一7 0 d B m 5 . 5 . 3 远端收信电平( 8 0 0 M H z , 9 0 0 M

12、H 2 人口) 一3 5一, O d B m 5 . 5 . 4 远端收信电平( 1 5 0 0 M H z 入口) 一3 5一7 0 d B m 5 . 6 系统频率稳准度( 长期稳定度) 对于 摸 拟 设备簇士 1 x 1 0 - 6 对于数字设备-t 5 x 1 0 - 8 5 . 7 工作带宽 8 0 0 M HZ士7 . S MH I Y D / T 1 0 C 旧一1 9 9 9 9 0 0 M H z t 1 2 . 5 MH z 5 . 8 移频中继机8 0 0 M H z , 9 0 0 M H z 输人到输出口 幅频特性 8 0 0 MH z士1 . 5 d B /士7 .

13、 5 MH z 9 0 0 MH z士1 . 5 d B / t 1 2 . 5 MH 2 5 . 9 带外抑制 - :- 6 0 M/ f o 士 2 5 M H z 外( 式中 的f o 是工作中 心 频率) 5 . 1 0 移 频中 继机8 0 0 M H z , 9 0 0 M H z 输出口 三阶交 调特性IM3 ( 在标 称输出电 平下的 测量值) 叭 一 2 6 a B c 5 . 1 1 无用发射功率 一 2 6 (拍m 5 . 1 2 抽人翰出阻抗 输人、 输出阻抗为5 0 4 1 ( 不平衡) 电 压驻波比蕊 1 . 4 0 5 . 1 3 技术安全要求应符合G B 1 5

14、 8 4 2 一 1 9 9 5 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5 . 1 4 电磁兼容要求应符合G B 6 8 3 3 一 8 6 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5 . , 5 显示、 告警和监控 移频中 继机应有显示抽出功率和电源电压的装置和告警功能。 监控功能由用户和生产厂协商确定。 5 . 1 6 电源要求 A C 2 2 0 V _ 戮, 5 0 H z ( 4 5 一 5 5 1 z ) oc 4 8 V +- 李 群 , 正 极接 地。 5 . 1 7 室外型机应有密封装置 5 . 1 8 正常工作条件 ( 1 ) 温度: + 5 一十 4 0 9 C ( 室内型) , - 3 0 一十 5 5 9

15、C( 室外型) 。 ( 2 ) 相对湿度: - 8 5 %( 室内M) , - 9 5 %( 室外型) 。 ( 3 ) 气压: 7 0 - 1 0 6 k P a o 5 . 1 9 极限 工作条件 在下列条件下, 设备应能工作, 但不保证指标; 恢复正常工作条件并待设备稳定后, 应符合全部技术指 标。 ( 1 ) 温度 室内 型, 0 - + P C ( 不含十 5 9 C ) 及十 4 0 一十 5 0 9 0 ( 不含+ 4 0 9 0 ) 室外型: - 3 5 9 0 - - 3 0 9 C ( 不含一 3 0 9 0 ) 及十 5 5 一+ 印( 不含+ 5 5 %) ( 2 ) 相

16、对湿度 3 0 时, 9 5 % 6 测量条件 6 . 1 正常测量条件 在5 . 1 8 正常工作条件下测试设备应符合全部技术指标。 6 . 2 其它测量条件 6 . 2 . 1 测量接口 的标称阻抗为 5 0 5 1 ( 不平衡) 6 . 2 . 2 标准输出负载是指能承受被测设备输出 功率的 5 0 川卜 辐射性电 阻负载。 6 . 2 . 3 周围无 景 绷 句 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及机械振动。 a YD / T 1 加 8一1 9 9 9 7 测量方法 在以 下各项测试中, 允许将局端设备与远端设备视为移动通信移频中 继机的整机指标进行测试, 某些 指标测试项需将局端设备与远端设备

17、分别测试。 在以下各项测试中, 被测局端设备或远端设备的标称输人电平是指使被测局端设备或远端设备的发 信输出电 平达到按照5 . 2 节所选定的电 平等级时的相应输人电平。该输人电平值应符合5 5 节所规定的 收信电平范围。 在以下各项测试框图中, 局端设备和远端设备之间的衰减器用于模拟空间衰耗。 7 . 1 发信输出电 平测量 7 . 1 . 1 定义 发信输出电 平是指移频中 继机发信输出至标准负载的电平。共有4 种指标测试: 局端设备1 5 0 0 M H z 发信输出电平和8 0 0 M H z , 9 0 0 M H z 发信输出电平测试; 远端设备8 0 0 M H z , 9 0

18、 0 M H z 发信输出电平和 1 5 0 0 M H z 发信输出电平测试。 7 . 1 . 2 信号发生器输出 端口 连接被测移频中继机的局端设备或远端设备输人端口, 被测移频中继机的 输出 端口 经3 0 d B 功率衰减器连接到功率计。发信输出电平测试框图如图2 所示。 图2 局端及远端设备发信输出电 平测量方框图 7 . 1 . 3 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被测局端设备或远端设备的工作中心频率; 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 出电平, 为被测局端设备或远端设备的标称输人电平。 7 . 1 . 4 由功率计直接读电 平值X ( d B m ) 7 . 1 . 5 被测设备的标称输出电 平P

19、。二 X + 3 0 ( d B m ) 7 . 2 移频中 继机仪 幻 M H z , 9 0 o m H z 输人到输出口幅频特性侧量 7 . 2 . 1 定义 幅频特性是指设备有效工作频带内 输人到输出 端口 信号的 振幅频率特性, 单位为d B . 7 . 2 . 2 将网络分析仪扫频信号发生器输出 频率设置为移频中继机中心工作频率, 愉出电平设置为移频 中 继机输人电平的标称值, 扫频带宽设置为大于等于工作带宽, 测量框图如图3 所示。 图3 幅频特性测量方框图 7 . 2 . 3 将网络分析仪检波头接到3 0 d B 功率衰减器输出 端, 由网络分析仪上直接观测其幅 频特性值。 7

20、 . 3 带外抑制测量 7 . 3, 定义 带外抑制指的是移频中 继机对偏离中心频率有效占用频段范围以外的信号相对中心频率处的抑制能 力。 7 . 3 . 2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 端和被测移频中继机局端设备或远端设备摘人端口 相连, 被测移频中 继机输 出 端口 经功率衰减器连接到频谱分析仪, 测量框图如图4 所示。 7 . 3 . 3设置 信 号 发 生 器 的 频 率为 被 测 移 频中 继 机中 心 频 率f o 设置 信 号 发 生 器 的电 平为 被 侧 移 频中 继机 丫D / T 1 0 0 8一1 9 9 9 图4 带外抑制测量方框图 输入电平的标称值。 7 . 3 . 4 频

21、谱分析仪中 心 频率也调到f o , 分辨率带宽( R B W ) 、 视 频带宽( V B W ) 、 扫描时间( S W T ) 设置为自 动 挡位, 将扫描宽度( S P A ) ) 置于适当档位, 输人衰减( A M 调适当, 垂直刻度调到 l O d B / 格, 参考电平( R E F ) 调到 使屏幕上的信号幅 度接近顶 刻度, 从频谱分析仪上读出 信号电 平L o ( d B m ) o 7 . 3 . 5 在以下范围内保持输人电平不变: l O O k H z 一 ( f o 一 1 5 M H z ) 及( f o + 1 5 M H z ) 一 4 G H z l O O

22、 k H z 一 ( f o 一 2 5 M H z ) 及( f o 十 2 5 M H z ) 一 4 G H z ( 8 0 0 M H z ) ( 9 0 0 M H z ) 同步调整信号发生器频率和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移频中继机输出信号电 平, 并取 其中最大值L m a x o 7 . 3 . 6 带外抑制A 二 L 。 一 L -( d B ) . ( A 为 带外抑制 代表符号) 7 . 4 移频中继机S O O M H , 9 0 0 M H z 输出口 三阶交调特性测量 7 . 4 . 1 定义 三阶 交调是指频率为f , f 2 的 等幅 双音信号输人移

23、频中 继机后, 由 于非线性而在移频中 继机输出口 所产生的2 f - f 2 和2 f 2 - f频率分量与f . f 2 信号电 平 之差值, 用d B c 表 示。 7 . 4 . 2 测量框图如图5 所示。 图5 三阶交调特性测量方框图 7 . 4 . 3设置信号发生器1 的 频率五比 被测移频中 继机中 心频率f o 低2 . 5 M H z , 设置信号发生器2 的频率 f 2 比 被测移频中 继机中 心频率f o 高2 . 5 M H z 。 设置 信号发生器1 和信号发生器2 输出电 平, 并配合调整可 变 衰减器A 的 数值, 使 双音信号fl 确经可变衰减器送到移频中 继机

24、的 局端设备或远端设备输人端口 的 电 平分别比 移频中继机标称输人电平值低3 d B o 7 . 4 . 4 将功率计用频谱分析仪代替, 调整频谱分析仪中心频率为移频中继机中心频率, 将扫描宽度 ( S P A N ) 置于适当 档位, 参考电 平( R E F ) 垂直刻度调到l O d B / 格, 将频谱分析仪其它各项测试设置放在自 动 位, 从频谱分析仪上直接读出IM3 , 三阶交调失真产物等参数的 相对关系如图6 所示。 7 . 5 无用发射功率测量 7 . 5 . , 定义 无用发射功率是指设备正常工作时无用频率分量的功率发射( 包括带外发射和杂散发射) 。 7 . 5 . 2

25、测量框图如图4 所示。 7 . 5 . 3 移频中继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 丫D / T 1 0 0 8一1 99 9 图6 三阶交调失真产物示意图 7 . 5 . 4 将信号发生器载频频率设置为被测移频中继机中心频率, 再加标准调制信号。模拟为频偏 3 k H z ( 0 一 P 值) 的调频信号, 数字为已 调制G S M信号。 7 . 5 . 5 设置频谱分析仪的R B W为3 k H z , V B W, S W 7 , 为自 动位, 灵敏度不够时, 可人工改变V B W和R B W 设置, S P A N 、 参考电 平调适当, 从移频中 继机中心工作频率起分别调高或调低输出 频率

26、, 在频谱分析仪上, 观察9 k f一 1 2 . 7 5 G H z 的频率范围内, 所有无用发射频率分量的电平值。 P x 二 L + I L m a x I ( d B m ) ( L 为功率 衰减器的 读数, P x 为 无用发射功率) 7 . 6 移频中继机输人、 输出电压驻波比( V S W R ) 测量 7 . 6 . 1 测量框图如图7 所示。为确保测量仪器的安全, 测量输出电 压驻波比时应保证被测端口 无信号输 出。 短路器 断廊 赢 丽 门 图7 电压驻波比 测量方框图 7 . 6 . 2 将扫频信号发生器输出 信号加到定向测量桥检波输人端口, 被测设备端口 接至定向 测量

27、桥测试 端口。定向测量桥输出头直接接网络分析仪显示部分输人端口。 7 . 6 . 3 设置扫频信号发生器中 心频率为被测移频中继机工作中心频率, 扫频宽度为被测移频中继机带 宽的1 . 2 倍, 输出电平调到O d B m o 7 . 6 . 4 将网络分析仪设置为反射测量, 在开路、 短路和标准负荷状态下对测量系统进行校准。 7 . 6 . 5 将定向 测量桥测量端口 接到被测移频中 继机的 输人或输出 端口, 用网络分析仪C U R S O R 直接读 出 被测移频中 继机输人或输出端口 带内各频率点上的电 压驻波比V S W R , 有条件的应打印出测量曲线。 应对局端设备和远端设备的1

28、 5 0 0 M H z 端口 和8 0 0 M H z , 9 0 0 M H z 端口 分别进行测试。 7 . 7 噪声系数测量 7 . 7 . 1 测量框图如图8 所示。首先对噪声系数测量仪进行校准。 图 8 噪声系数测量方框图 丫D/ T 1 0 0 8一1 9 9 9 7 . 7 . 2 将噪声源输出端接被测移频中 继机局端设备或远端设备输人端, 从噪声系数测量仪上直接读出 被测移频中 继机的噪声系数N F o 7 . 8 系统频率稳准度测量 7 . 8 . 1 定义 移频中 继机系统频率稳准度表示移频中继机在设备传输过程中对原有工作频率引人的总的频率偏 差。 7 . 8 . 2 称

29、濒中继机某统濒率稳准度测试框图如图9所示 图9 移频中 继机系统频率稳准度测量方框图 7 . 8 . 3 频率综合器输出频率调至相应工作频率( 为载波方式) 。调整输出电平为O d B m , 调整可变衰减器 A 衰减量, 使移频中 继机输人电 平为标称值。 7 . 8 . 4 在固定衰减器输出 端接频率计直接测量, 并计算出其频率偏差。由于不同频率计测试灵敏度不 同, 固定衰减器的衰减值需要改变。 丫D / T 1 0 0 8一1 9 9 9 附录 A ( 标准的附录) 测量用仪器及其准确度要求 A 1 功率计 频率范围: 0 . 1 一 2 0 0 0 M H a 功率测量范围: 0 -

30、- 3 0 W( 可以由 小功率计加扩展衰减器构成) 。 功率测量准确度: 士 1 0 % 输人阻抗: 5 0 ,4 V S W R i n 1 . 2 5 A 2 信号发生器 频率范围: 0 . 1 - 2 0 0 0 M H z g t 1 x 1 。 一 “ 输出电平: 一 6 0 一+ O d B m O . 1 d B / l O d B 可进行调频和G S M数字调制。 输出阻抗: 5 0 5 2 , V S W R o u t _ 1 . 2 5 A 3 固定衰减器 频率范围: D C 一 2 0 0 0 M H z 衰减值: 3 0 d B t 0 . 3 d B 功率: 5

31、0 W 阻抗: 5 0 5 2 , V S W R _ 1 . 1 5 A 4 可变衰减器2 台 频率范围: D C 一 2 0 0 0 M H z 衰减范围: 0 一 7 0 d B ( 1 一 l O d B 步进) 。 阻抗: 5 0 5 2 , V S W R ,1 . 巧 A 5 标量网络分析仪( 含扫频信号发生器、 显示部分) 频率范围: l o f一 2 0 0 0 M H z 源输出电平: - 8 0 一十 l O d B m 测量范围: 一 6 0 一+ 1 6 d B m A 6 矢量网络分析仪 频率范围: 1 一 2 0 0 0 M H z 测试阻抗: 5 0 5 2 A 7 频谱分析仪 频率范围: l O k l i z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