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离子交换从海带中提取碘.ppt_第1页
实验四 离子交换从海带中提取碘.ppt_第2页
实验四 离子交换从海带中提取碘.ppt_第3页
实验四 离子交换从海带中提取碘.ppt_第4页
实验四 离子交换从海带中提取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四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操作与步骤,1,2,3,4,实验原理,海带中所含的碘一般以I离子状态存在。用水浸泡海带, I离子及其它可溶性有机质如褐藻糖胶等进入浸出液中。若用海带重量1315倍的水量浸泡海带,可使浸出液中I离子含量达到0.50.55克/升。海带浸出液中褐藻糖胶的存在妨碍碘的提取,应预先除去。,一般采用碱化絮凝法使其生成褐藻酸钠絮状沉淀而沉降。由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多碘离子I3或I5离子的交换吸附量(700800克/升树脂)远远大于对I离子的吸附量(150170克/升树脂),因此常将海带浸出液中的I离子部分氧化使生成I3或I5离子

2、,再被树脂交换吸附。,一般采用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适量氧化剂,如NaClO或H2O2的方法使I离子氧化并生成多碘离子以利于交换吸附,氧化及交换反应方程式如下: 2IClO2H+ = I2ClH2O 或 2I+2H+H2O2=I2+2H2O I2I = I3 RClI3= RI3Cl,吸附碘达饱和的树脂呈黑红色。先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及氯化钠溶液处理树脂,可以将碘洗脱。 氢氧化钠溶液洗脱碘主要是发生了歧化反应,洗脱液中含有I和IO3离子: 3RI36NaOH= 3RI5NaINaIO33H2O 氯化钠溶液洗脱碘则是发生了如下的交换反应,I离子进入洗脱液中,树脂同时被再生为氯型: RINaCl = RCl

3、NaI,往碱性洗脱液中加酸,由于溶液pH值的变化,发生逆歧化反应而析出泥状粗碘: 5NaINaIO33H2SO4= 3I23Na2SO43H2O 氯化钠洗脱液经酸化后再加氧化剂如NaNO2或KClO3溶液,也能使I离子氧化生成I2。NaNO2使I离子氧化生成碘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I2NO2 4H+ = I22NO2H2O 通过离心分离即获得泥状粗碘。,实验装置、仪器与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一台 250mL梨型分液漏斗数个 试剂: H2O2:直接取A.R纯或C.P纯试剂 10%NaOH:将20克溶解在200mL水中 10%NaCl:将50克NaCl溶解在500mL水中 10%NaNO2:将2

4、0克NaNO2溶解在200mL 水中 海带 6mol/L H2SO4:在333 mL水中边搅拌边加入167mL浓硫酸 40%NaOH:将40克NaOH溶解在100 mL水中,实验操作与步骤,1、浸泡海带:取海带500克,加1315倍水量分两次浸泡,得浸出液6000毫升左右,碘含量为0.5克/升(由实验准备室预先浸泡)。 2、碱化浸出液除褐藻糖胶:即海带浸出液1000毫升,加入浓度为40%的NaOH溶液,控制pH值为12左右,充分搅拌后澄清。采用倾析法分离出清液。,3、氧化游离:于上述清液中加入浓度为6mol L-1的H2SO4溶液,使pH值为1.52。往酸化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或H2O2溶

5、液,充分搅拌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待溶液由淡黄逐渐变成棕红色即表明I离子已转变为多碘离子。(用淀粉KI试纸检验)。 4、交换吸附:将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已转为氯型)注入交换柱中(树脂层高度为12cm),如图1连接交换装置,待溶液全部通过后,树脂颜色变为黑红色(用淀粉KI试纸检验浸泡液交换前与后碘的形态)。,5、洗脱: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取810% 的NaOH溶液40mL注入交换柱中。在强碱作用下,树脂颜色逐渐变浅,待树脂基本褪色后,放出溶液,收集于一小烧杯中为碱性洗脱液。 第二步:取10% 的NaCl溶液40mL注入上述交换柱中。稍待一会儿,慢慢放出溶液收集于另一小烧瓶中,为氯化钠洗脱液。,6

6、、碘析: 往碱性洗脱液中滴加H2SO4溶液(6mol L-1)。如果不搅动溶液,可观察到局部出现棕色或棕黑色浑浊现象,搅拌后浑浊消失。继续滴加H2SO4溶液至洗脱液呈酸性时,棕黄色浑浊不再消失,静置澄清,烧杯底部会析出一层泥状粗碘。 往氯化钠洗脱液中滴加H2SO4溶液(6mol L-1)使之酸化,再滴加10% 的NaNO2溶液(在通风橱中进行)。待溶液由无色转变为棕红色直至出现棕黑色浑浊,表明已有I2)游离析出,静置澄清。,7、离心分离:吸出烧杯中上部清液,剩余少量溶液及粗碘沉淀转入离心试管中进行离心分离,吸出清液即得粗碘。 注:碘含量不多时,可将步骤(6)中二种I2析出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分别加CCl4或(CHC13)各10mL萃取后在721分光计上,l = 510nm,用1cm比色皿测定透光率。,数据处理与问题讨论,1、讨论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碘的基本原理,并指出为什么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需要预先转为氯型。用阳离子树脂代替行吗? 2、为什么浸泡液的氧化是提碘的最关键步骤?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