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性分类(实词)_第1页
汉语词性分类(实词)_第2页
汉语词性分类(实词)_第3页
汉语词性分类(实词)_第4页
汉语词性分类(实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词性分类 (实词),一、词与词的分类: 1、词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例: 山、水、走、兴奋、玻璃、坦克、中国、人民、奥林匹克、中华人民共和国,2、词的分类 (按是否有实在意义),实词,虚词,汉语词性分类: 实词名、动、形、数、量、代 虚词副、介、连、助、叹、拟声,实词: 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虚词: 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叹词和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二、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一)举例:表示人的名称:学生、农民、毛泽东、作家、姐姐表示具

2、体事物的名称: 河流、水果、衣服、车辆、纸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 教育、交通、事物、战争、 法律、文化、和平、语法、科学、民主、道德 表示时间的名称: 昨天、晚上、黎明、秋天、将来、 刚才、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表示处所的名称: 郊区、附近、到处、马来西亚、 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表示方位名称:东、西、南、北、中、里、外、前、 后、上、下、左、右(单纯的)。东边、西边、 东面、西方、以南、中间、里头、外头、以前、 前头、后头、上边、下边、以上、上面(合成的),(二)练习:将下列词语填入表格中对应之处。 桌子 周围 操场 暑假 走势 苏州 书本 昨天 鲁迅 老师 情绪 中间 下午 南京

3、,鲁迅 老师,桌子 操场 书本,走势 情绪,昨天 下午暑假,苏州 南京,中间 周围,三、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或判断等的词。 (一)举例: 表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 进行、开始、停止、禁止、开始 、进行、 停止、 继续 表存在、变化: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 生长、死亡、消灭 表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怕、 担心、讨厌 表使令:请、命令、要求、使、叫、让、派、禁止、委托、任命 表判断:是 表可能、意愿(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 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表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

4、、出、回、开、过、起、来、 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 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二)练习:将下列词语填入表格中对应之处。 是 增加 厌恶 走 命令 请 起来 能够 学习 观察 想念 进去 消失 愿意 下去,走 观察 学习,增加 消失,想念 厌恶,请 命令,能够 愿意,是,起来 下去 进去,(三)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 (1)“是”用在名词前是动词,这种“是”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的“

5、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2)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例如: (1)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 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2)李明有在吗?(错) 李明在吗?李明在不在?(对) (3)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 李老师教过你吗? (对) 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 (4)有受伤吗?(错) 受伤没有?(对),四、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数量等的词。 (一)举例: 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 整

6、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 黑不溜秋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 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 干脆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长、短、粗、高大,高尚、乐观、懦弱,迅速、朦胧、遥远,(二)练习:将下列词语填入表格中对应之处。 长、少数、朦胧、乐观、高大、高尚、部分、短、懦弱、一些、迅速、粗、遥远,少数、部分、一些,(三)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

7、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如:高高兴兴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性质有明显的不同,应注意辨别。 1.绝大部分的名词前面可用数量词来限制。 如:一座山、几种方法 2.绝大部分的

8、动词前面可用否定副词“不”或“没 (没有)”来修饰。 如:没有思考、不说 3.绝大部分的形容词前面可用程度副词“很”来修饰。 如:很漂亮、非常乐观,第二课时,五、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一)分类及举例: 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 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十倍”。 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 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两个基数连用,如

9、“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三两(个)”、“三五(个)”等。,(二)数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三)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1.表示数量增加的: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例如

10、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2.表示数量减少的: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六、量词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1名(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有专用和借用两类。 (1)有专用的: A、度量衡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

11、吨、分、亩、顷、刻、元、角、米。 B、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 C、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伙。 D、不定单位:些、点 (2)有借用的,如: 摸(摸了摸、摸一摸)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段,如“一口剑、一枝箭”,“一线阳光”,“一串珠子”。 2动量词:动量词表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 专用的:“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 借用的:“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

12、、刀、天”。,七、代词有代替、指示等作用的词。 (一)分类及举例: 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 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 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 第二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 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第三方,单数用“他、 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人称代词: 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 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

13、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 指示代词: 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二)“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 “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 “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 但是,普通话中“我们”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例如: 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 王先生,你放心去吧,过几天我们一定去看你。 例“我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例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咱”有时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咱们”。,八、实战演练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分别属于什么词类? 1) 他非常诚恳地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