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软体动物门.ppt_第1页
第10章 软体动物门.ppt_第2页
第10章 软体动物门.ppt_第3页
第10章 软体动物门.ppt_第4页
第10章 软体动物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软体动物门,进化地位,真体腔、后肾管、个体发育中经螺旋卵裂,由裂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有担轮幼虫等特征,说明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是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的。因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营不同生活方式,形成体形结构不同的类群。 因大多数的软体动物有贝壳,故又称“贝类”。,生物学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具有三胚层和真体腔; 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外套膜4个部分; 通常有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的贝壳; 排泄系统后肾管; 开管式循环系统; 出现了呼吸器官; 间接发育的软体动物具有担轮幼虫期。,一、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身体分区 2、消化系统 3、体腔和循环系统 4、呼吸器官 5、排泄器官 6、神经系统 7、生殖系

2、统和发育,1、体制 软体动物体制为左右对称;但腹足纲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发生扭转而变得不对称。 2、分部 2.1 头部 2.2 足 2.3 内脏团 2.4 外套膜 2.5 贝壳,身体分区,软体动物分部、齿舌结构图,身体柔软,软体部分为头部、足部和内脏团。 背侧皮肤褶襞向下延伸成为外套膜。 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石灰质贝壳,覆盖在身体最外面。,头部,位于身体前端,具摄食和感觉器官,主要为口、眼、触角。 底栖或附着生活的类群头部不发达或退化消失,如石鳖、角贝、河蚌等; 活动的类群头部发达并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如蜗牛、乌贼等。,石鳖,蜗牛,头部比较,足,位于身体腹面的肌肉质运动器官。 但形态变化甚大: 适于基质

3、上匍匐爬行者,如鲍、石鳖等,足呈块状; 适于底质上潜掘栖居者,如瓣鳃纲的足为斧状; 掘足纲的为柱状; 游泳生活者,如头足类,足已经与头部愈合,并环绕头部分裂成若干条长腕; 一些附着生活者,如贻贝足不发达,足部具足丝腺,能分泌足丝; 营固着生活者,如牡蛎成体,足完全退化。,内脏团,一般位于足的背面; 消化、生殖等内脏器官都在内脏团里。,外套膜(mantle),身体背侧皮肤延伸形成的薄膜,一般包被内脏团、鳃甚至足。 外套腔(mantle cavity) 外套膜与内脏团、鳃、足之间的空隙。 很多软体动物的排泄孔、生殖孔、呼吸、肛门甚至口都在外套腔内; 软体动物的排泄、生殖、呼吸等生理活动均与外套腔内

4、的水流有关。,水生种类的外套膜表面或边缘密生纤毛,藉其摆动而激起水流,从而进行呼吸、滤食、排泄等活动.,陆生种类外套膜富有血管,有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 头足类的外套膜成囊状,富含肌肉,其收缩时能挤压外套腔中的水从漏斗射出,藉水流反作用力而前进。,贝壳,软体动物除极少数种类外,绝大多数都有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贝壳,通常位于身体的最外面,为保护器官。 但不同的种类,贝壳的数目、形态变化很大: 无板类无壳; 腹足类、单板类、掘足类1片贝壳; 瓣鳃类2片贝壳; 头足类贝壳退化为内壳或成体完全消失; 多板类8片贝壳。 贝壳的形态及其上的纹、刺、肋、齿等是分类的依据之一。,软体动物贝壳外形结构图,贝壳通常分

5、三层: 壳皮层(periostracum) 外层,主要成分为贝壳硬蛋白,有多种颜色,用来保护构成贝壳的钙质不被碳酸溶解; 棱柱层(prismatic layer) 中间一层,较厚、质地疏松、占贝壳的大部分,由柱状的碳酸钙晶体构成,由方解石(calcite)构成; 珍珠层(pearl layer) 内层,由片状的碳酸钙构成,其表面光滑,具珍珠色彩。 随着个体的生长,外套膜不断分泌,贝壳也不断的加大加厚。 外套膜分泌旺盛时,贝壳生长也快,反之生长减慢,于是在贝壳表面形成了疏、密的生长纹,可作为生长情况和年龄测定的依据。,软体动物瓣鳃纲贝壳、外套膜结构图,珍珠囊,沙粒或微小生物,消化管由口、口腔、咽

6、、食道、胃、盲囊、肠、直肠、肛门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消化盲囊等。,口腔 除双壳纲由于头部退化没有口腔外,其它软体动物都有口腔。 口腔壁有颚和齿舌(radula)。 齿舌为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由有规律排列的角质齿片组合而成。摄食时由于肌肉的伸缩,角质齿片作前后活动而将食物锉碎舐食。齿片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 胃 典型结构包括晶杆、晶杆囊、胃楯。,消 化 系 统,蜗牛(Cittarium pica)齿舌,蜗牛齿舌图,肛门 通常位于外套腔出水口附近,双壳纲的在身体后端;腹足纲动物在发育早期由于经过身体扭转,使肛门移至前方;头足纲的多位于外套膜形成的内漏斗。 软

7、体动物食性复杂 肉食性、植食性、滤食和沉积取食。,软体动物腹足纲扭转图,头足纲肛门成内漏斗,体腔和循环系统,软体动物是真体腔动物,但其体腔不如环节动物那样发达,而是退缩局限于围心腔、生殖腺和排泄器官的内腔。 初生体腔与次生体腔同时出现,存在于身体各器官组织之间。组织间隙充满血液,故名血窦。 循环系统是开管式的:血液从心耳进入心室,由动脉流入组织间不规则的血窦,再从血窦回心耳。 开管式循环血液携带氧气和输送营养的效率不如闭管式循环高,因此开管式循环不能满足快速运动种类的需要,在软体动物门中头足类的循环系统是闭管式的,体腔也发达得多,以适应它们在水中快速捕食和躲避敌害。,呼吸器官,软体动物靠鳃、外

8、套膜或外套膜形成的“肺”呼吸。 鳃 外套腔中体壁的突起,里面有血液流动。 单板纲、多板纲鳃的数目较多,腹足纲的前鳃类(很多螺类:鲍、圆田螺、东风螺等)鳃与身体一样也是不对称的,后鳃类(泥螺、海兔、海牛等)则原有的本鳃消失,皮肤形成了一些形态各异的次生性鳃。 “肺” 陆生或淡水种类(椎实螺、大蜗牛、蛞蝓)无鳃,以外套膜形成的“肺”进行呼吸。,软体动物栉鳃的原始结构图,软体动物肺螺亚纲内部结构图,排泄器官,多为后肾管,仅少数种类的幼体为原肾管。 后肾管由腺体部和膀胱部组成,有2个开口:一个开口在体腔内,另一个开口于体表。 基本上是一管状的构造,一端以肾口(内肾孔),开口于围心腔(即真体腔),另一端

9、以肾孔(外肾孔)开口于外套腔。 肾口具纤毛,可以收集体腔中的代谢产物。 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肾脏,最后经膀胱部,由肾孔排出体外。 围心腔腺位于围心腔内,是围心腔表皮分化形成的分支状腺体,可将代谢产物排于围心腔内,再由后肾管排出体外,这种通过后肾管和围心腔共同完成代谢废物的收集和排泄的结构也称为心-肾复合体。,神经系统,典型的软体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脏神经节,神经节间由神经索连接。 脑神经节 发出神经连接头部的感觉器官; 足神经节 发出神经通向足部; 侧神经节 发出神经通向外套膜和鳃; 脏神经节 发出神经连接消化道和内脏。 头足类神经系统发达,

10、神经节多集中在食道周围形成脑,并有一个中胚层分化的软骨匣包围,这在无脊椎动物中是唯一的对快速运动适应。,乌贼神经系统结构图,生殖系统和发育,多数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但异体受精。 生殖系统包括一对生殖腺、输送管和生殖孔,生殖方式有卵生、卵胎生。 但也有一些种类,雄体排出的精子被雌体吸入,在雌体的鳃腔或输卵管中受精,在鳃腔中发育,鳃腔成了“育儿囊”(brood room),发育成为独立生活的幼虫(1arva)才离开母体,此称幼生型(larviparous)。,头足类和部分腹足类需经过交尾(coition),雄体有交接突起,交尾时将精子送入雌体,精卵多在外套腔中受精。,乌贼交配图,章鱼交配图,软

11、体动物门的分类,目前记录的现存的软体动物大约有11万种以上, 此外还发现了3.5万种化石, 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2大类群。 根据身体构造的不同,将软体动物分为7个纲: 无板纲、多板纲、单板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软体动物分纲/演化图,无板纲(Aplacophora),为软体动物中的原始类型。 全部营海洋生活,体似蠕虫,体长约5cm,穴居或爬行。 无贝壳,腹面中央通常具一腹沟,沟内有具纤毛的足。 外套膜发达,表面具角质层及各种石灰质或角质骨刺。 梯状神经系统由围食道神经环和由其向后延伸的2对神经链(足神经链和侧神经链)组成。 雌雄同体或异体。 代表种类:如我国南海的龙女簪(P

12、roneomenia)。,无 板 纲,单板纲(monoplacophora),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化石种类,只在寒武纪、泥盆纪地层中发现过它们的化石。 直到1952年丹麦“海神号”(Galathea Expedition)调查船在太平洋哥斯达黎加西部沿海3570m深处采到了10个现生的标本,名为新碟贝(Neopilina)。之后又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1800-7000m深海底发现了20余种。,单板纲的特征,具一片扁圆的贝壳,壳顶指向前端; 两侧对称; 腹足扁平,无吸附能力; 足四周为外套沟,沟内有栉鳃5-6对; 口前具纤毛,口后具触手; 具齿舌; 1心室2对心耳; 具平衡囊(具纤毛、平衡石

13、或沙石); 雌雄异体。,单板纲种类 Neopilina (活体长度3mm3cm),多板纲(Po1yplacophora),全部海洋生活,潮间带常见的各种石鳖。 头部不明显; 身体扁平,椭圆形,背面有8个覆瓦状排列的贝壳(头板、中间板、尾板),大多体长25cm;身体可卷曲。 足宽扁,吸附力强; 外套沟两侧具多对栉鳃; 多雌雄异体,发育过程仅有担轮幼虫期; 一般以齿舌刮取礁石上的海藻为食; 一心室两心耳; 后肾管排泄系统; 梯状神经系统; 具嗅检器、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微眼等。 现存600多种,化石350种。,多板纲(Po1yplacophora),腹足纲(Gastropoda),贝壳1个,呈螺

14、旋状,故称“螺类”。 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陆地,为软体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纲。 头部明显,身体左右不对称,神经扭转成“8”字形,有些种类有反扭转现象; 足块状,多具螺旋形外壳; 雌雄异体或同体,卵胎生。 海产种类具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已经记录60000种现存种类和15000种化石种类。,外部形态,具螺旋形的壳; 具厣; 头部发达,具触角、眼等; 雄性右触角短而粗,特化成交配器官; 足宽大,前端平直,后端狭窄。,1.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口腔,咽,食道,胃,肠,肛门. 具齿舌, 齿式21112。 消化腺: 唾液腺(粘液,无消化酶); 肝脏呈螺旋状,分泌糖酶、蛋白酶。,结构与机能,2.呼

15、吸系统: 栉鳃一个,位于外套腔左侧。 血液在鳃叶进行气体交换;外套膜上有丰富的血管,也能进行呼吸作用。,3.循环系统 心脏:1心室,1心耳,位于围心腔内,心室和心耳之间有瓣膜; 开管式循环,由心脏、血管和血窦组成; 出现了动脉、静脉的分化。 呼吸色素为血蓝蛋白; 血液具流体静力骨骼的功能。,4.排泄系统: 肾: 1个,黄色,略呈三角形,输尿管为一个大型的腔,肾孔开口外套腔中,出水管的内侧。 代谢终产物为氨。,5.神经和感官 A.前部4对主要的神经节(脑神经节,足神经节,侧神经节,食道神经节); B.后部有1对脏神经节; 侧脏神经连索; C. 平衡器位于足神经节的后部内侧(平衡身体作用); D.

16、眼一对,有视网膜和晶体; E.触角一对; F.嗅检器,位于鳃的基部(鉴别水质),6.生殖系统,A.雄性生殖器官:精巢,输精管,前列腺; B.精巢位于外套腔右侧,弯月状; C.雄性生殖孔开口于右触手内; D.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子宫; E.卵巢细长,与直肠上部平行,子宫为一大型薄囊; 卵胎生; 雌雄同体或异体。,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 卵胎生:是指动物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的生殖方式。但其发育时所需营养,仍依靠卵自身所贮存的卵黄,与母体没有物质交换关系,或只在胚胎发育的后期才与母体进行气体交换和有很少营养联系的一种生殖方式。 假胎生:受精卵在母体

17、子宫内发育,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卵黄,同时子宫内膜与卵黄囊膜形成类似胎盘(假胎盘)的结构,母体与胚胎可发生物质上的交换,最后以幼体的形式产出体外,这种生殖方式称假胎生。 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从母体获得,直至出生时为止。,腹足纲的主要特征,1.1个螺旋形贝壳; 2.口腔内常具齿舌和颚片,唾液腺和肝脏发达。 3.鳃栉状、楯状或具次生 鳃,陆生种类具肺。 4.心脏1心室,12个耳。 5.神经系统具4对神经节。 雌雄同体或异体。,三、身体不对称的起源,1.头部和足部左右对称。内脏团螺旋形,不对称。 2.祖先种类左右对称。

18、3.胚胎发育的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早期左右对称,面盘幼虫后期发生扭转。 4.适应运动的需要,高耸的贝壳向后倾倒,克服爬行中的阻力,但外套腔口受压,影响水循环,阻碍了各内脏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于是发生了适应性变化,身体内脏团部分沿纵轴发生180扭转。,腹足类分类,分类依据:呼吸器官的类型、侧脏神经连索是否扭转车成8字等特征。 (一)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 具螺旋形外壳,鳃和心耳位于心室的前方,侧脏神经连索8字形,雌雄异体,主要生活在海洋中。 代表动物:鲍(壳称石决明)、笠贝、蝾螺、马蹄螺、圆田螺、钉螺(血吸虫)、沼螺(中华枝睾吸虫)、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滨螺、玉螺、宝贝、冠螺、

19、芋螺、荔枝螺、骨螺等。,(二)后鳃亚纲(Opistobranchia)鳃在心室后方,壳小,甚至退化,有的壳退化 。侧脏神经连索不呈8字形,多雌雄同体,全部海产。 代表种类:海兔、壳蛞蝓、蓑海牛。,(三)肺螺亚纲 (Pulmonata) 无鳃,有肺或次生鳃,触角1-2对,无厣,侧脏神经连索不呈8字形,雌雄同体。 代表种类:椎实螺(肝片吸虫)、扁卷螺(姜片虫)、蜗牛、蛞蝓、石磺。,掘足纲(Scaphopoda),贝壳呈长圆锥形、稍弯曲的管状,背面凹,腹面凸,两端开口。 足发达成圆柱状,头部退化为前端的一个突起。 外套膜管状,末端伸出贝壳之外,是重要的感觉器官。 头部不明显,吻的基部着生头丝,为捕食

20、和触觉器官。 足钝圆锥状,末端具一对脊状突起。 无鳃,以外套膜呼吸;无血管; 雌雄异体,无生殖导管。 海产,多在泥沙中穴居,约500种左右。 常见种类:有大角贝、胶州湾角贝等。,软体动物掘足纲种类图,软体动物掘足纲类群图,双壳纲(斧足纲、瓣鳃纲),一、主要特征:身体侧扁,左右对称,两个瓣状贝壳,头部退化,瓣状鳃。 二、代表动物:无齿蚌 生态:栖息在江河、湖泊、水田底部,从流水中滤取食物时进行呼吸。 外形:体型侧扁,壳的前端钝圆,后端较尖,壳顶隆起,壳面有生长线,壳后缘上面为出水管,下面是进水管。,1.肌肉系统: 闭壳肌:可将壳关闭,前后各一; 缩足肌:司足的收缩,前后各一; 伸足肌:位于前端,

21、可把足伸长,仅一束。,结构与机能,2.消化系统 口:位于前闭壳肌的后下方,在口的两侧各有一对唇 片,密生纤毛,有感觉和摄食功能。 口腔:不明显,无齿舌。 食道:短 胃:膨大,有一个晶杆,搅拌食物。 肠:盘曲于足的背部,直肠穿过围心腔及心室。 肛门:开口于出水管附近。 晶杆在胃里可以不断转动,搅拌食物,同时释放消化酶,帮助消化食物。 消化盲囊含有消化酶,还可以胞内消化。,3.呼吸系统: 四片瓣状鳃 瓣鳃 鳃小瓣(内、外):鳃丝和鳃丝间隔 水-进水管-外套腔-鳃孔-鳃水管-鳃上腔-出水管 在鳃丝内进行气体交换; 外套膜也进行呼吸作用; 鳃还有辅助摄食的作用。,4.循环系统:开管式循环 心脏1个心室

22、,2个三角形心耳。,5.排泄系统 A.肾脏:包括腺体部,管状部. 肾脏接受来自围心腔的排泄物, 腺体部在血液中提取代谢产物. B.围心腔腺:位于围心腔两侧,提取血液中的代谢产物,送入围心腔,再经肾脏排出.,6.神经系统:不发达,三对神经节, 感官不发达,具平衡囊,嗅检器,7.生殖和发育 雌雄异体。 形态无大差异,精巢白色,卵巢黄色。 卵在鳃水管中受精,在外鳃腔孵化,有钩介幼虫。,河蚌与鳑鲏相互利用对方抚育后代。,鳑鲏到了产卵季节,常常雌雄相伴,在水中寻找河蚌的栖息场所。一旦发现河蚌,雌鱼就伸出产卵管,插入河蚌的入水孔中,把卵产在河蚌的外套腔里。随后,雄鱼也在蚌的入水孔附近射精,使精子随水流入外

23、套腔使卵受精。受精卵移附在河蚌鳃瓣间进行发育。由于河蚌不断吸水,供给充足的氧气,加上贝壳的保护,鳑鲏鱼的受精卵在蚌壳内无忧无虑地生长发育,直到孵化成幼鱼。,河蚌在收养鳑鲏鱼后代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给了鳑鲏鱼抚养。当鳑鲏鱼从河蚌身旁游过时,由于水的振动刺激了蚌,它就把大量的钩介幼虫从出水孔排出来,钩附在鱼体的鳃或鳍上。鱼体由于受到钩介幼虫的刺激,便很快形成一个个被囊,把幼虫包裹起来。于是这个幼虫便开始它的寄生生活,直到能独立谋生为止。,淡水蚌的钩介幼虫,双壳纲分类: 根据鳃的结构和取食方式,可分3亚纲: (一)原鳃亚纲 具栉鳃,前、后闭壳肌相等,滤食,全部海产。 代表种类:湾锦蛤(g) 。

24、,(二)瓣鳃亚纲 鳃发达,丝状或瓣状,鳃丝间及鳃瓣间有纤毛,滤食。 代表种类:毛蚶(hn)、贻贝、栉孔扇贝、三角帆蚌、珍珠贝、江瑶、牡蛎、文蛤、库氏砗磲、竹蛏(chng)、海筍(sn)、船蛆等 。,库氏砗磲,波纹巴非蛤,(三)隔鳃亚纲 鳃退化,着生鳃的位置出现肌隔板,板上有小孔。由外套膜进行呼吸,全部深海生活。 代表种类:中国杓蛤。,代表动物乌贼,1.外形: 头:5对腕,一对眼,眼下有嗅觉陷。 足:特化为腕和漏斗。 腕:10条,第四对腕为触腕,雄性左侧第5腕特化为交配器。 漏斗:具舌瓣和闭锁器。 躯干:外被肌肉发达的套膜,其内为内脏团。 两侧具鳍,游泳中起平衡作用。,头足纲Cephalopod

25、a,结构和机能,体壁 由上皮、结缔组织及肌肉等组成。真皮中含色素细胞及彩虹细胞。,内壳及软骨,具一石灰质内壳,称海螵蛸。 软骨包括头软骨、颈软骨、腕软骨等。,消化 消化管: 口 口腔(具鹦鹉颚) 食道 胃(具胃盲囊) 肠 直肠(直肠盲囊特化为墨囊) 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两对) 肝脏 胰,呼吸器官 羽状鳃1对,位于外套腔前端两侧。可分为鳃轴和鳃叶,鳃叶又由许多鳃丝组成。,循环器官:基本为闭管式循环,仍有一些血窦。 心脏具1心室2心耳,位于围心腔内。具前、后大动脉,前、后大静脉,鳃心等结构。 血液中含血蓝蛋白素。,(6)排泄系统: 肾1对,称肾囊,由一对腹室和一个背室组成。 乌贼的排泄物不含尿酸,而是鸟嘌呤。,鸟嘌呤,尿酸,(7)神经和感官 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节、侧脏神经节和足神经节组成,外有软骨包围。 周围神经系统:视神经、口球上神经、口球下神经,外套神经、腕神经等。,感官发达,有眼、平衡囊、化学感受器等。 眼发达,结构似脊椎动物的眼。,(8)生殖系统 雌雄异体 雌性:卵巢、输卵管、缠卵腺、副缠卵腺等; 雄性:精巢、输精管、储精囊、前列腺、精荚,茎化腕等。 受精卵俗称海葡萄。,头足纲的主要特征 1.全海产,肉食性。 2.左右对称,分头、足、躯干三部分。 3.头部发达,有一对发达的眼。 4.原始种类具外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