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ppt_第1页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ppt_第2页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ppt_第3页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ppt_第4页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文论 以布瓦洛为例,新古典主义文论概述,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几乎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雨果发表序)才结束。,一、何谓“古典主义”,1.服从权威,并视按权威指引创造出的作品为第一等的作品; 2.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范本,体现出古希腊罗马艺术的风格; 3.具有典范性的经典作品。 古典主义隐含了评判的尺度,二、新古典主义的产生背景,1.政治基础:中央集权制 路易十四绝对君主制国家至上

2、秩序与理性皇家风范、宫廷趣味的形成 新古典主义文论是绝对君权在文艺领域内的体现。,“朕即国家” 太阳王路易十四,凡尔赛宫,新古典主义的产生背景2:,沙龙雅风与法兰西学院的建立 沙龙(Salon,1628,朗布依耶侯爵夫人首创)“谈话”活动对法语及文化的影响 法兰西学院(1634年)对文学语言与文学趣味的规范性作用,法兰西学院一角,新古典主义的产生背景3:,哲学基础:理性主义(Rationalism)思潮 核心:尊重理智,皈依理性,注重秩序,尊重法则,从理性的角度来探索宇宙万象,来建设人的道德制度。 代表人物:勒内笛卡尔(1596-1650) “我思故我在”,理性主义的主要内容,第一,在认识论上

3、,人的理性可以离开感性知觉而独立,是真理的根源。它是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是一种良知,是普遍的、永恒的,人人生而具有的,所以人凭借理性自能判定是非,明辨真伪。 第二,在方法论上,研究哲学必须确立不证自明的基本原理,这种原理就是合乎理性的,能建立先验原理,不依赖于经验而演绎出其他一切原理。,理性主义的主要内容,第三,在伦理学上,理性主义主张以理性节制情感,排斥激情而重视法则。 第四,理性主义以假定的普遍永恒的人性为尺度,建立起人的行为的法则。 第五,理性主义重视秩序、体系、法则,认为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事物的秩序和本质关系也是绝对的、永恒的。,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方法与美学原则对新古典主义的影响

4、,演绎法:分析、解剖、排列、综合 “真就是美”条理,秩序,统一,均整,平衡,对称,明晰,简洁,规律,三、新古典主义代表文论家,法国: 沙坡兰(1595-1674):法兰西学院关于悲喜剧对某方所提意见的感想 高乃依(1606-1684):论悲剧、论戏剧的功用及其组成部分、论三一律、即行动、时间、地点的一致 布瓦洛(1636-1711):诗的艺术,新古典主义代表文论家,英国: 德莱顿(1631-1700):论剧体诗(又译论诗剧)、悲剧批评的基础 蒲柏(1688-1744):论批评、荷马史诗序 约翰生(1709-1784):序言 德国: 高特雪特(1700-1766):批判的诗学 温克尔曼(1717

5、-1768):对古希腊绘画和雕刻的反思古代艺术史,布瓦洛的诗的艺术,布瓦洛(1636-1711),新古典主义文论的集大成者和新古典主义审美精神的杰出代表。生于巴黎,两岁丧母,个性孤寂,早年攻读神学。1657年毕业于巴黎大学,做了律师。继承父亲遗产后离开法院,致力于文艺创作,成为一名讽刺诗人。后以书简诗获得路易十四恩宠,成为御用宫廷诗人和批评家。 1684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诗的艺术新古典主义的理论法典,1669至1674年,布瓦洛用了5 年时间写了一千多行的诗体论文诗的艺术,这是一部向封建贵族妥协,按照王权的政治需求和艺术趣味,总结文学创作经验,规范法国文学艺术的理论著作。发表后为路易十

6、四所重,钦定为古典主义文学的理论法典,一、诗的艺术的内容构成,诗的艺术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总论,一般地论述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阐明理性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重要性,同时概括地说明了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分析了牧歌、挽歌、颂歌、十四行诗、歌谣等次要诗体。 第三章论述悲剧、喜剧和史诗等主要诗体,为金书的核心部分三一律”就是在这一章被定为法规的。 第四章论作家的道德修养。,二、布瓦洛的新古典主义原则,理性的原则 自然的原则 古典的原则 道德的原则,(一)理性的原则,“首先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 亚里士多德:艺术创作是“心之理性的生产”。 贺拉斯:“

7、要所做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布瓦洛的“理性”,“理性”就是笛卡尔在论方法里所说的良知,它是人人生来就有的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是普遍永恒的人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理性”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引能力、约束力、控制力,是引导人达到善、实践善的能力。,1.艺术真实不能违背理性,“大部分人迷惑于一种乖僻的情致,总是想远离常理去寻找他的文思。” “切莫演出一件事使观众难以置信,有时真实的事很可能不像真情.我绝对不能欣赏一个背理的神奇,感动人的绝不是人所不信的东西。”,2.艺术创作过程离不开理性的节制,题材处理:应适可而止;材料为主题服务,要以主题约束材料。 表达:避免浮词滥调,避免

8、过多藻饰。 布局构思:离不开理性的把握。 创作中的情感:肯定情感的作用,但须以理性驾驭情感。 内容与形式的处理:形式应符合内容的理性要求,避免以辞害意。,3.三一律的确定遵循理性的要求,“剧情发生的地点也要固定、说清, 比利牛斯山那边诗将能随随便便, 一天演完的戏里可以包括许多年: 在粗糙的演出里时常有剧中英雄, 开场是黄口小儿终场是白发老翁。 但是我们,对义理要服从它的规范, 我们要求艺术地布置剧情发展; 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 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二)自然的原则,“切不可乱开玩笑,损害着常情常理:我们永远也不能和自然寸步相离。” “你们唯一钻研的就应该是人性自然,

9、谁能善于观察人,并且能鉴识精审,对种种人性衷曲能一眼洞彻幽深;谁能知道什么是风流浪子,守财奴,什么是老实、荒唐,什么是糊涂、吃醋,那他就能成功地把他们搬上剧场,使他们言、动、周旋,给我们妙呈色相。”,布瓦洛的“自然”,区别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自然”,亚里斯多德、贺拉斯的“自然” 客观现实的人的生活; 布瓦洛的“自然” 一物成为其自身的原因合乎常情常理的事物,特别是指合乎常情常理的人性。人性的根基是理性,因此合乎理性的人性才是人性的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理性的。 例: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拥有人人皆有之理性。某人形同禽兽,乃丧其自然。,1.遵循自然的要求:描写人物的定性与共性,悲剧人物的定性:悲剧描写

10、的古代人物性格应和他在人们心目中早已定型的性格相一致。 喜剧人物年龄的共性与类型的共性:风流、守财、老实、荒唐、糊涂、嫉妒等。不允许描写性格的任何发展变化。 以莫里哀的喜剧为例,2.遵循自然的要求:描写城市与宫廷,“好好地认识城市,好好地研究宫廷, 二者都是同样地经常充满着模型。 就是这样,莫里哀琢磨着他的作品,他在那行艺术里也许能冠绝古今。可惜他太爱平民,常把精湛的画面用来演出那些扭捏难堪的嘴脸,” 城市与宫廷更能体现自然的人性,体现着理性、秩序与规范。,(三)古典的原则 向古希腊罗马作家学习,理由1:古希腊罗马诗人从自然和神那里得到启示,他们对自然的摹仿达到了最高成就; 理由2:古希腊罗马

11、的作品经历了长久的时间考验并受到长久的赞赏; 理由3:法国的优秀作品都是摹仿古典作品的结果。,荷马的作品:“荷马之所以令人倾倒完全是从大自然学来的,他的书是众妙之门,并且取之不尽,不论他拈到什么,他都能点石成金,一经到他手里,腐朽也变为神奇。”“你爱他的作品吧!但必须爱得诚虔;你知道加以欣赏,就算是获益匪浅。”维吉尔的作品:“情意缠绵,都是神到之作。”,(四)道德的原则 作家的道德修养,1.作家应注意道德的自我完善; 2.作家须时时感受到自身的社会责任; 3.作家不应贪图钱财,误人害己。,“在写作之前先学构思清楚。全要看你的文思是明朗还是暧昧,你的文辞相应地就是含糊或清晰。你心里想得透彻,你的

12、话自然明白,表达意思的词语自然会信手拈来。” 新古典主义要求诗人作家模仿“自然一要服从理性的指导。自然的原则从属于理性的原则,自然的原则是理性原则的补充。,艾弗蒙与布瓦洛的古今之争,圣艾弗蒙(1610-1703,法国批评家),代表作论古代和现代悲剧、论对古代作家的摹仿 1.反对文学创作脱离现实而一味沉浸在神话和虚构之中; 2.批评古代悲剧所产生的社会心理效果;(怜悯、恐惧伟大爱情) 3.反对盲目地顶礼膜拜古代文学作品。,其他新古典主义文论家选讲,一、沙坡兰(1595-1674) 法兰西学院关于悲喜剧对某方所提意见的感想,(一)古典主义批评原则的确立 1.批评的目的:赞美优点,批评缺点,最终让真

13、理 得以阐明 2.批评的方法:教条、理性、分析,(二)沙坡兰的新古典主义戏剧观,1.戏剧的目的:合乎理性的娱乐,有助于教益以熙德为例 2.近情近理的“三一律”原则:应恰当地处理好三一律的形式限制与戏剧内容的合情合理化问题以熙德为例 两种“近情近理” A 寻常事物中的“近情近理” B 非寻常的事物的“近情近理”,二、高乃依(1606-1684),悲剧代表作: 熙德、贺拉斯、西拿、波里厄克特、庞贝之死、罗多古娜 理论代表作: 论悲剧、论戏剧的功用及其组成部分、论三一律、即行动、时间、地点的一致,高乃依的悲剧观,1.悲剧创作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金人不必恪守古人的规范审美的时代差异性。 2.悲剧

14、要写关涉国家、民族、家族荣誉和命运的重大题材悲喜剧的区别。 3.悲剧应依据惩恶扬善的道德教育目的,追求具有震撼人心的净化力量对“净化说”的新理解。 4.对三一律的独特理解。,三、约翰德莱顿(1631-1700),英国“桂冠诗人”,英国新古典主义代表性批评家和戏剧家。他通过戏剧批评和创作实践为英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发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欧洲批评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代表作论剧体诗(又译论诗剧)、悲剧批评的基础,核心问题: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还是英国传统戏剧?拉辛,还是莎士比亚?论剧体诗,论剧体诗中的四种观点: 克里蒂斯:强调摹仿古典作家与古典作品; 尤金尼阿斯:强调当代人摹仿古典的同时要加上自己的勤奋; 李希底阿斯:强调摹仿法国新古典主义 尼安德:英国戏剧与法国戏剧何者更符合戏剧的基本原则,德莱顿的基本戏剧观和创作原则:,戏剧观:对于古代的法则,后人应努力追随,但也要随着时代新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