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翻译与断句(课堂实用)_第1页
文言翻译与断句(课堂实用)_第2页
文言翻译与断句(课堂实用)_第3页
文言翻译与断句(课堂实用)_第4页
文言翻译与断句(课堂实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翻译与断句,李皎 2016年10月,一、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目标:,二、提高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第一讲 高考文言翻译,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基本原则,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高考实例:P56(2015年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文言片段,翻译画线句子。 1.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译文:国家的安危,在于

2、将军。现在某国不臣,希望将军的军队去讨伐它。 得分:2分失分原因:漏译“一”(副词,全部)、“帅”(率领),扣2分;保留“不臣”(应译为“不肯臣服”或“反叛”),扣1分。,重要实词:一、不臣、愿、帅、应 重要虚词:之 翻译:国家安危,全在于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领军队去讨伐它。,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 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名、 年号、帝号、官名、地 名、人名、朝代名、器物 名、书名、度量衡单位 等。,1)孔子师郯子、 苌弘、师襄、老 聃。 2)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 郡。 3)客有吹洞箫者,例:(P56) 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

3、日而陷,与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子。”杲卿不答。遂并卢逖杀之。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七) (1)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 译文: (2)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 译文: 保留词语:(1)攻城、杲卿、昼夜、履谦;(2)骂、营州、牧羊羯奴、恩宠、天子 关键词语:(1)涉旬、执;(2)瞋目、荷、负,翻译:(1)不过十天,贼军就猛烈攻城。城内兵少,不够防守之

4、用。颜杲卿昼夜苦战,井水枯竭,粮食、箭矢都用光了。六天后城池陷落,和袁履谦一同被贼军抓住。(2)颜杲卿瞪着眼骂道:“你本是营州放羊的羯奴而已,窃得皇上的恩宠,天子有什么事情亏待了你,而你却反叛呢?” 参考译文:史思明等率领平卢兵渡过黄河攻打常山,不过十天,贼军就猛烈攻城。城内兵少,不够防守之用。颜杲卿昼夜苦战,井水枯竭,粮食、箭矢都用光了。六天后城池陷落,和袁履谦一同被贼军抓住。贼军胁迫他投降,他不答应。提取颜杲卿最小的儿子颜季明把刀放在他的脖子上说:“投降我,就让你儿子活命。”颜杲卿不答应。于是颜季明和卢逖一起被处死。颜杲卿被送到洛阳,安禄山生气地说:“我提拔你任太守,我有什么亏待你的事而要

5、背叛我?”颜杲卿瞪着眼骂道:“你本是营州放羊的羯奴而已,窃得皇上的恩宠,天子有什么事情亏待了你,而你却反叛呢?”,古今同义的字词,只 需把单音节词替换成 双音节词; 古今异义词,必须用 该词的今义去替换; 通假字换成本字,1)疏屈平而信上官 大夫 疏远 信任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因此 不一定 3)秦王还柱而走 通“环”,环绕,例:(P57)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

6、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译文:,2)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 替换词语:(1)楚、聘、用事、危;(2)愠、亦、穷、固、滥 关键词语:(1)聘、用于楚、用事;(2)愠、穷、固、斯滥,翻译:(1)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被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 (2)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吗?” 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

7、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参考译文: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 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 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 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 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被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 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

8、有穷困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 困就胡作非为了。”,去掉那些没有意义 的词语。包括:发语 词、助词(凑足音节、 句中停顿)、结构倒装 的标志词、个别连词及 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 等。,1)夫赵强而燕弱。 2)师道之不传也久 矣! 3)何罪之有? 4)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也。,例:P58 君天性克勤。司空尝训之曰:“天与一日之年,必有一日之事。”惟君能秉承其教,不惮烦劳,日出辄兴,夜分犹不寐。应务之暇,即披览书史,其于古人成败得失、因革损益之宜,能罗列于胸中。尤详礼制,邑人吉凶之仪,纷来取质,能人尽其意以去。盖君之才足有为如此。惜乎其仅见于乡闾,未得施之邦国也。 赞曰:当雍正

9、之时,桐城张氏之贵显,震惊天下,而芋园独以乡举终其身。夫岂力不能及,盖淡泊为志,不汲汲于荣利以致然也。呜呼,岂不贤哉! (1)惜乎其仅见于乡闾,未得施之邦国也。 译文: (2)夫岂力不能及,盖淡泊为志,不汲汲于荣利以致然也。 译文: 删去词语:(1)乎、之;(2)夫、也 关键词语:(1)见、施;(2)盖、汲汲、以致,参考译文:张君天性能够勤奋。司空曾经教导他说:“上天给你一天的寿命,一定就有一天(要做)的事情。”只有张君能够秉承司空的教导,不怕烦劳,太阳出来就起床,半夜还没有睡觉。应付事务之余,就翻阅书籍,他对古人的成败得失、因袭革新和减损增益的事宜,能够罗列在心中。张君特别详知礼制,乡里的人

10、关于吉凶的礼仪规范,纷纷来(向张君)询问,张君能够让人满意而去。张君就是这样有才干有作为。可惜他的才干仅仅在乡里显现,没能(在)治国安邦方面施展啊。 赞曰:在雍正的时候,桐城张家的显贵,震惊天下,但是张君却只凭举人的身份终其一生。哪里是他的能力不能达到,只是因为他把淡泊当作自己的志向,不急切地去追求名位利禄以至这样罢了。啊,张君难道不是一个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吗!,翻译:(1)可惜他的才干仅仅在乡里显现,没能(在)治国安邦方面施展啊。 (2)哪里是他的能力不能达到,只是因为他把淡泊当作自己的志向,不急切地去追求名位利禄以至这样罢了。,“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

11、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把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方法4调,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 而友麋鹿。,译文: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箫 应和。(定语后置句),译文: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 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 (介宾结构后置),例:(P57)予初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及访于杭人,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万松岭之

12、寿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峭如苍松之栖县崖,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呜呼!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 夫诗何为而作哉?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察治忽,以达穷而在下者之情,词章云乎哉!后世太师职废,于是夸毗戚施之徒,悉以诗将其谀,故溢美多,而风刺少。流而至于宋,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今天下不闻有禁言之律,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惛惛怓怓,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

13、知者矣。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1)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 译文: (2)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译文: 调整词语:(1)莫之先;(2)不以诗称于今之人 关键词语:(1)名,先;(2)称,宜,我刚刚到杭州的时候,向杭州的郑希道先生寻求杭州(真正)的读书人,郑先生对我说起照玄上人写诗,诗风雄俊峭拔。近代的凭借写诗而闻名的人,没有超过他的。我一向知道郑先生善于鉴赏人物并且说话不过头,(于是)我心中常想到照玄上人。等我向杭州人访求照玄上人的事迹,却没有说照玄上人擅长写诗的人,我私下里想到这件事情很奇怪。等我迁居到白下岭的时候,而照玄上人就在万松岭担任寿宁寺住持

14、,从此我开始全面观览他写的诗,他的诗作气势浩瀚,犹如奔涛,结构森严,宛如武库,风格峭拔,如同苍松栖居悬崖,凛然不可攀爬一般,而忧世感时的感情却常常于言辞之外显现。哎呀!这就是照玄上人不能凭诗作闻名于杭州的原因啊。,翻译: (1)近代的凭借写诗而闻名的人,没有超过他的。 (2)既然这样,那么照玄上人不以诗被当今之人称道,不也是应该的吗?,诗歌是为什么而作呢?感情从内心涌动,就要流露在言语中,国风和二雅列于“六经”之中,赞美讽刺劝谏,没有不对世风教化有裨益的。因此以前的君王用它考察风俗的变化,体察治理的得失,了解不得志而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的情感。(从诗歌的社会功能看)他们难道只称为“辞章”吗?后世

15、太师这一官职废止,于是那些谄谀献媚之人,全都用诗助长阿谀逢迎的风气,所以溢美的诗作多了,而讽刺的诗作少了。这种风气流传到了宋朝,于是诽谤的案件开始出现,自那以后,诗歌创作的风雅美刺传统就一扫而光,毫无遗留了。如今天下没有听说有禁止言论的律令,可是人们目见耳闻的陋习并未改变,所以写诗者没有不把写哦咏风月、把弄花鸟的诗当作写诗的正道,他们效仿达官贵人却不向古人学习,以众人的标准判定诗作的好坏而不去辨别他们到底是玉还是石,糊里糊涂,吵吵闹闹,此唱彼和,互相依附,相与结党,转而又互相诋毁攻讦,可是诗的美刺讽谏传统却没有人能够知道了。既然这样,那么照玄上人不以诗被当今之人称道,不也是应该的吗?,方法5补

16、,“补”,就是要补出省略的部分。古文尚简,常常省主语、谓语、介词、宾语等,翻译时必须补足。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内容一要有必要,二要与语境吻合,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练习:引( )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 ( )其次。,译文:引(清流急湍)来作为流觞的曲 水,(人们)列坐在曲水的旁边。,例:P58把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 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

17、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 (1) 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译文: (2)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译文: 增补词语:(1)(上)即日、都(于)关中;(2)谓语:制成、筑成、成就 关键词语:(1)及、便、车驾;(2)腋、榱、际,翻译: (1)等到留侯张良明确地阐述了入关建都的有利条件后,皇帝当日就乘车西行到关中建都。 (2)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下的皮能制成的;楼台亭榭的椽子,也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能筑成的;夏、商、周三代的业绩,也不是一个贤士的智慧能成就的。,参考译文:汉高帝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都是崤山以东地区

18、的人,争先恐后地申辩说周朝建都在洛阳称王天下几百年,秦朝建都在关内只到二世就灭亡了,不如建都在周朝都城。皇帝犹疑不决。等到留侯张良明确地阐述了入关建都的有利条件后,皇帝当日就乘车西行到关中建都。 太史公说:俗语说“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下的皮能制成的;楼台亭榭的椽子,也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能筑成的;夏、商、周三代的业绩,也不是一个贤士的智慧能成就的”。确实如此呀!高祖从低微的平民起事,平定了天下,谋划大计,用兵作战,可以说极尽能事了。然而刘敬摘下拉车的横木去见皇帝进言一次,便建立了万代相传的稳固大业,才能智慧怎么能会少数人专有呀!,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专有名词照原样,(留)

19、 单音词语译成双,(换) 语序不当要调整, 省略部分要补上, 某些虚词可删去, 上下对译要恰当。,文言文翻译口诀:,齐人有一妻一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试译下文中的有关语句:,译文: 1、早晨起来

20、,(妻子)便暗中跟踪丈夫所到的地方,走遍整个都城,没有谁停下来与他交谈。 2、 (妻子)和他的妾一起讥讽她们的丈夫,在庭院中相抱着哭泣,但是丈夫却不知道这回事,洋洋自得地从外面回来,(依然)在妻妾面前骄傲地夸耀。,总 结,文言语句重直译, 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 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 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 领会语气重流利。,第二讲 高考文言断句,做高考真题,明确命题类型(P54) 1.(2015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文言片段,完成文后题目。 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

21、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

22、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A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一是理解句意,一是分析动词和附近名词的关系。从动词和名词的关系来看,动词“贡、过、调”的发出者分别是“高丽、使者、宰相”,所以以上动词应该紧跟着发出动作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故可以排除C、D项。而选项A、B的不同只在于动词“奏”的主语是谁,很明显,“奏”不是孙傅自己发出的,也不是突然冒出的苏轼发出的,而是宰相发出的动作,故“奏”不应紧跟名词“苏轼”,所以排除B。,断句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 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 上下文的联系

23、。,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 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 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 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 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 名不提姓了。,例1: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光 映 书 而 读 之。,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凿壁偷光),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

24、例2: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为 其 后 可 复 者 也 则 事 寡 败 矣。,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凡、窃、诸、敬、 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 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 等,前后都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句末语气词:“也、矣、欤、哉、耶、哉、 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 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

25、而”“斯须” “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 “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 “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例3:天 下 事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 人 之 为 学 有 难 易 乎 为 之 则 难 者 亦 易 矣 不 为 则 易 者 亦 难 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

26、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规律三: 对话、引文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 “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 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 而把主语省略。,例4:上 常 从 容 与 信 言 诸 将 能 不 各 有 差 上 问 曰 如 我 能 将 几 何 信 曰 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上 曰 于 君 何 如 曰 臣 多 多 而 益 善 耳 笑 曰 多 多 益 善 何 为 为 我 禽 信 曰 陛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将 此 乃 信 之 所 以 为 陛 下 禽 也。,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

27、如我/ 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 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 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 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 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 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 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 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译文:,规律四:依修辞,定句断,顶真、排比、对偶、反复是文言 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特点, 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例如: 1

28、.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 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 又作了主语。,据排偶,定句读,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 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 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 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5: 积 善 多 者 虽 有 一 恶 是 为 过 失 未 足 以 亡 积 恶 多 者 虽 有 一 善 是 为 误 中 未 足 以 存

29、 人 君 闻 此 可 以 悚 惧 布 衣 闻 此 可 以 改 容。,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 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 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参考译文:,善事如果做得多,偶尔做了一件坏 事,也只能算是失误,不足以导致灭亡。 而坏事做多了,偶尔做了一件善事,也只 能算是不小心做的,不足以求得生存。君 主听到这些,就会害怕。百姓听到这些, 就会改变脸色。,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 常见的修辞方法。,例6: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30、为 之 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所 识 穷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 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此 之 谓 失 其 本 心,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 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参考答案:,参考译文:,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 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 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 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 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 了他的本性。,规律五: 依总分,定句读,老 而 无 妻 曰 鳏 老 而 无 夫 曰

31、寡 老 而 无 子 曰 独 幼 而 无 父 曰 孤 此 四 者 天 下 之 穷 而 无 告 者 也。,例7:,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 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规律六: 借助句式特点及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如“者也”、 “不亦乎”、“何之有”, “孰与乎”“为所”、 “受于”,“无乃乎”, “得无乎”等, 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

32、无异乎?),实际 操作 中要 综合 运用,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2.找虚词,定句读。,3.对话、引文定句读。,4.据修辞,定句断。,5.依总分,定句读。,6.借助句子成分及固定结构断句,1.用“/”给下面文言片段断句。 玄 保 既 善 棋 而 何 尚 之 亦 雅 好 其 事 吴 郡 褚 胤 年 七 岁 便 入 高 品 及 长 冠 绝 当 时 胤 父 荣 期 与 臧 质 同 逆 胤 应 从 诛。何尚之固请曰:“胤弈棋之妙,超古冠今。父戮子宥,其例甚多。特乞与其微命,使异术不绝。”不许,时人痛惜之。 (选自南史之宋书羊玄保传,有删改) 玄 保 既 善 棋 而 何 尚

33、 之 亦 雅 好 其 事 吴 郡 褚 胤 年 七 岁 便 入 高 品 及 长 冠 绝 当 时 胤 父 荣 期 与 臧 质 同 逆 胤 应 从 诛。 解析:找出句中的名词“玄保”“棋”“事”“吴郡”“当时”“胤父荣期与臧质”“胤”,根据名词的语法功能,在句中充当宾语或主语,在它们前边或后边断开。,即时训练(P55),答案:玄保既善棋/而何尚之亦雅好其事/吴郡褚胤年七岁便入高品/及长/冠绝当时/胤父荣期与臧质同逆/胤应从诛。 参考译文:羊玄保善于下棋,而何尚之也极爱这种游戏。吴郡的褚胤七岁时便进入了高品级,等他长大,冠于当今。褚胤的父亲褚荣期与臧质一同叛逆,褚胤应当随从杀死。何尚之坚持请求说:“褚

34、胤下棋高妙,超过古代,冠于当今。父亲被杀儿子宽大处理的,这种例子很多。特请给予他一个活命,使这种奇异的技艺不致断绝。”结果没有得到批准,当时的人对此十分惋惜。,2.用“/”给下面文言片段断句。 庞 恭 与 太 子 质 于 邯 郸 谓 魏 王 曰 今 一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否 二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疑 之 矣 三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信 之 矣。 解析:本题的断句,只要抓住“曰”字,即可化难为易。应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有的省略了说话人和“曰”字。,答案: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参考译文:庞恭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恭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恭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恭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3.用“/”给下面文言片段断句。 物 之 所 以 有 韬 晦 者 防 乎 盗 也 故 人 亦 然 夫 盗 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