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硅藻土征求意见稿_第1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硅藻土征求意见稿_第2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硅藻土征求意见稿_第3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硅藻土征求意见稿_第4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硅藻土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硅藻土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diatomaceous earth(征求意见稿)-实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2010-06-01实施2010-发布前 言本标准代替gb 14936-1994硅藻土卫生标准。本标准与gb 14936-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按照gb/t 1.1-2000的要求对标准文本进行;指标灼烧失重由我国现行标准的2.0 %修订到0.5 %;增加了附录a。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4936-89、gb 14936-19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硅藻土1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硅藻土为原料,经高温焙烧而制成的硅藻土焙烧品、助熔焙烧品,作为过滤酒类、饮料、食用油脂、糖类等液体食品的助滤剂。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硅藻土焙烧品硅藻土经800 1200 焙烧而制成。3.2硅藻土助熔焙烧品硅藻土加入少量助熔剂,经800 1200 焙烧而制成。4 技术要求4.1 原料要求加工用原材料应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及卫生标准。4.2 感官要求4.2.1焙烧品粉红色或淡红褐色或淡黄色粉末。4

3、.2.2助熔焙烧品白色或淡红褐色粉末。4.3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sio2含量/(%)75见本标准第5章。ph511水可溶物/(%)0.5盐酸可溶物/(%)3.0灼烧失重/(%)0.5铅(以pb计)/(mg/kg)4.0砷(以as计)/(mg/kg)5.04.4 添加剂4.4.1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及有关规定。4.4.2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9685的规定。5 检验方法5.1抽样方法按产品数量的0.1,抽取检验样;小批量生产,每次取样不少于6份,每份不少于500g,分别注明产品名称、批号、原料产地、焙

4、烧方式、取样日期。样品一半供化验用,另一半保存三个月,备作仲裁分析用。5.2感官检查样品应是白色、淡黄色或浅红色粉末。5.3理化检验5.3.1 含量见附录a。5.3.2ph值5.3.2.1原理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插入溶液中组成原电池。25时,每单位ph标度相当于59.1mv电动势变化值,在仪器上直接以ph值的读数表示。温度差异在仪器上有补偿装置。5.3.2.2仪器酸度计。5.3.2.3样品处理称取10.0g1051干燥4h的样品于250ml锥形烧杯中,加100ml水,置沸水浴中边加热边搅拌,冷却后用慢速定量滤纸减压过滤,将滤液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不溶物三

5、次,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线,得到a液。5.3.2.4操作方法取a液用酸度计测定ph值。5.3.2.5计算直接读数。5.3.3水可溶物5.3.3.1原理硅藻土中的可溶于水的物质经溶解、过滤后,用重量法测定。5.3.3.2仪器5.3.3.2.1水浴锅。5.3.3.2.2分析天平:感量0.1mg5.3.3.3操作方法取a液25.0ml于1051下已恒重的蒸发皿中,沸水浴蒸发至干,1051干燥,直至恒重。5.3.3.4计算(1)式中:w1蒸发皿与残留渣总重,单位为克(g);w0蒸发皿重,单位为克(g);m样品重,单位为克(g);v1取试样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0样品溶液的总体积

6、,单位为毫升(ml)。5.3.4盐酸可溶物5.3.4.1原理硅藻土中可溶于强酸溶液的物质,经溶解,过滤后,用重量法测定。5.3.4.2试剂、仪器5.3.4.2.1硫酸溶液:1mol/l水溶液5.3.4.2.2盐酸溶液:0.5mol/l水溶液5.3.4.2.3恒温水浴箱5.3.4.2.4分析天平:感量0.1mg5.3.4.3样品处理取硅藻土(1051,干燥4h)10.0g,放入250ml锥形烧瓶中,加入50ml 0.5mol/l盐酸,在70水浴中边搅拌边加热15min,冷却,然后用定量慢速滤纸减压过滤,并用0.5mol/l盐酸三次洗涤残留物(每次10ml),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加水定容至100m

7、l,本溶液称b溶液。5.3.4.4操作方法取b液5ml,加入1mol/l,硫酸溶液1ml,蒸发至干,在550下炽灼至恒重,即可求出盐酸可溶物。5.3.4.5计算(2)式中:w1蒸发皿与残渣总重,单位为克(g);w0蒸发皿重,单位为克(g);m 样品重,单位为克(g);v1取试样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样品溶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5.3.5 灼烧失重5.3.5.1原理硅藻土经灼烧后,去除水分及有机物质,用重量法测定。5.3.5.2仪器5.3.5.2.1 高温炉5.3.5.2.2 分析天平:感量0.1mg5.3.5.3操作方法精密称取1g在1051干燥4h后的样品于已在550

8、恒重的瓷坩埚中,在550灼烧1.5h,称重,此温度再次灼烧1h,直至恒重。5.3.5.4计算(3)式中: w0坩埚重,单位为克(g);w1灼烧前坩埚与样品重,单位为克(g);w2灼烧后坩埚与残渣总重,单位为克(g)。5.3.6铅取b液10.0ml,按gb/t 5009.75操作。5.3.7砷取b液10.0ml,按gb/t 5009.76操作。6 其他6.1 产品包装上应标明“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字样。6.2 产品内包装材料应采用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材料,以避免受到外界污染,运输、贮存过程应防止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附录a(规范性附录)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方法a.1氟硅酸钾容量法(甲法)a.1

9、.1原理试样中的游离二氧化硅用氟硼酸分离后,经氢氟酸分解,在有氯化钾共存时形成硅氟酸钾沉淀,将过滤后的沉淀物水解成氢氟酸,用标准氢氧化钠滴定,计算出游离二氧化硅含量。a.1.2试剂a.1.2.1氟硼酸a.1.2.2氢氟酸氯化钾饱和溶液将大约100g氯化钾加入250ml氢氟酸中,使之过饱和,放置过夜。a.1.2.3氯化钾乙醇溶液将大约20g氯化钾加入到200ml50乙醇水溶液中,使之过饱和,滴入两滴甲基红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溶液刚变黄色,ph为6左右。a.1.2.4甲基红指示剂:0.2乙醇溶液。a.1.2.5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0.1乙醇溶液。a.1.2.6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a.1.

10、2.7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a.1.2.7.1配制称取20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新煮沸冷却后的水中,贮存于塑料瓶中。a.1.2.7.2标定准确称取110干燥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约3g于烧杯中,加50ml新煮沸过的冷水,振摇使之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粉红色,0.5min不退色。a.1.2.7.3同时作空白实验。a.1.2.7.4计算(a.1)式中: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单位为克(g);v1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单位为毫升(ml);v0 空白试验中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单位为毫

11、升(ml);204.2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a.1.3 仪器a.1.3.1聚四氟乙烯坩埚,30mla.1.3.2塑料烧杯,250mla.1.3.3塑料漏斗a.1.3.4塑料搅拌棒a.1.3.5碱式滴定管,25mla.1.4操作方法a.1.4.1分离准确称取0.1000g样品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氟硼酸3ml,摇匀,加盖,置90烘箱中30min,冷至室温,用塑料漏斗和定性滤纸过滤。a.1.4.2分解将沉淀连同滤纸放回到原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倒入510ml氢氟酸氯化钾饱和溶液,加盖,文火煮沸1min,冷至室温,用塑料漏斗和定性滤纸过滤,用氯化钾乙醇溶液洗坩埚及滤纸和

12、沉淀23次滤纸连同沉淀转入塑料烧杯中,加10ml氯化钾乙醇溶液及3滴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在塑料棒搅拌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中和沉淀和滤纸上残留的酸至溶液变蓝。a.1.4.3水解和滴定加入3040ml沸水于塑料烧杯中,立即用标准氢氧化钠滴定至呈稳定蓝色,0.5min颜色不退,记录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v。a.1.5计算(a.2)式中:x二氧化硅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c标准氢氧化钠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滴定标准氢氧化钠体积,单位为毫升(ml);m称取样品的质量,g;15.021/4二氧化硅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 /mol。a.2氢氟酸重量法(乙法)a.2.1原理样品中的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可挥发的硅氟酸,重量法测定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a.2.2试剂a.2.2.1氢氟酸:分析纯a.2.2.2硫酸:12a.2.3仪器a.2.3.1铂金坩埚a.2.3.2分析天平a.2.4操作方法精密称取550焙烧过的硅藻土约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