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政策.ppt_第1页
区域经济政策.ppt_第2页
区域经济政策.ppt_第3页
区域经济政策.ppt_第4页
区域经济政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5月,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区域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 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动因 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和内涵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 区域政策手段 区域经济政策效应 国内外区域政策的实践,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政策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市场机制是一个扶强不扶弱的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市场调节,不会达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需要政府干预,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整。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必须以区情为前提,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一般而言,区域经济政策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于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仅仅依靠市场自发解决

2、区域问题的幻想。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理论,为区域经济政策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理论的指导下,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开始着手干预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一些旨在解决落后区域和萧条区域发展问题的区域经济政策应运而生。,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英国实施区域政策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当时,英国内部区际间出现巨大的发展差距。从失业率方面看,伦敦与东南部的失业率接近14%,而在西北部、苏格兰和东北部,失业率超过了25%威尔士则超过了36%。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将一部分地区划定为特别地区,实施特别援助,它可以

3、认定为区域经济政策在英国产生。,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西欧大陆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始于20世纪50年代。 其产生与经济的大萧条、大危机是分不开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使得失业及随之而来的贫困面扩大,尤其在传统工业地区,这种影响更为严重,以至于形成一种政治意见,即在国家或区域内应尽量避免萧条重演。在反萧条观点的支持下,许多国家开始制定区域政策。意大利于1950年建立了南部开发银行;随后德国(1951年)、荷兰(19511952年)与爱尔兰(1952年)迅速效仿;法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区域政策;丹麦和比利时也于20世纪50年代末加入该行列。,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二、区域经济政策

4、产生的动因,市场失灵,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整治因素,动 因,二、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动因,区域经济政策产生于市场机制在完成资源配置中严重失灵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市场失灵”是导致区域就政策产生的基本动因。 对于众多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为了适应中央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需要,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专门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内容或专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政策的诞生。 从实践来看,区域发展差距的存在是导致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1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当完全的市场机制在调节经济发展过程中失效所产生的后果。 不能反映区域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与收益。 不能保持社会

5、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不能自动消除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保证充分就业等社会目标的实现。,二、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动因,2. 经济因素 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区域经济差距的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区域之间发展关系的失衡,从而区域之间因区域经济不协调而出现供需能力不配套、竞争无序、区域摩擦与冲突增加、区域经济秩序混乱等现象,严重抑制了区域间互补性的发挥,不仅制约了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长。,二、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动因,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有多种存在形态,其中就业因素和区域社会发展差距问题是影响区域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因素有: (1)充分就业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西方许多

6、国家出现一些高失业率、低发展水平的区域(亦称问题区域),问题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仅加剧了结构性失业,而且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社会进步的基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区域之间社会发展水平也会随之加大。,二、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动因,4 环境因素 掠夺式资源开发及工业文明的鼎盛发展,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伴随着土地的沙化、资源的匮乏、物种灭绝及环境遭到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自然环境的报复严重制约了相当一部分区域的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了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需要区域经济政策作为区域开发中维护各项环境因素的保障。,二、区域经济

7、政策产生的动因,5 政治因素 H. 施奈德(H Schneider)认为,在国家区域经济政策中,应当考虑政治因素,因为对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 欧洲一些国家大选结果表明,问题区域的人们认为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不公正的,这种差距会产生有损于国家政策的后果。差距越大,采取某些能产生社会经济效果的全国性措施就越困难,有时甚至无法实施下去。,二、区域经济政策产生的动因,三、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和内涵,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 区域经济政策的特点 区域经济政策类型,三、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和内涵,三、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和内涵,概念: 总之,区域经济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在区

8、域层面上对资源进行诱导和配置,以改善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格局协调并保持区域分配合理,从而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系列政府干预的总和。 注:区别区域经济政策和地区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的特点: 以区域为作用对象 区域层面上的差别政策导向(一般方式是对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实施援助与刺激,对膨胀地区实施控制,对其他地区实施一般政策) 主要表现为一种结构性政策(超国家层次的区域政策,国家层次的区域政策,亚国家层次的区域政策),三、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和内涵,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三、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和内涵,四、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经济稳定

9、化 资源配置高效化 分配公平化,四、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四、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区域财政政策 区域投资政策 区域产业政策 区域法律政策 特殊地区的特殊政策,五、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区域财政政策 实行累进税制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 财政补贴政策 财政平衡政策 政府采购政策(作为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的政府采购主要通过在区域间分配政府的商品和劳务采购合同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五、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区域金融政策 投资补助 就业补助 优惠贷款 培育区域资本市场,五、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区域投资政策 区域投资政策,是指中央政府利用其在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上的投资决策权,选择一部分地区作为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

10、的重点投资地区,通过其所属的投资机构注入建设资金来促进这些特定地 区的经济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或计划经济国家,中央政府的投资决策权较强,因此常运用区域投资政策来促进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央政府的投资决策权较小,生产性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一般都来自私人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来自财政支出的也只占很少一部分,因此较少地运用区域投资政策手段。,五、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区域产业政策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 区域产业组织政策 区域产业布局政策 区域产业技术政策,五、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区域法律政策 许多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使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投资政策等手段的实施有法可依。 西方国家

11、常采用此种手段。英国在1933年颁布了特别地区(发展与改善法),这是第一个针对区域问题的立法,旨在解决巨大的区际失业差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法案,如“地区再开发法案”、“人力发展和训练法案”、“加速公共工程法案”、“经济机会法案”、“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案”和“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案”等,以促进问题的区域的经济发展。,五、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六、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调节资源配置 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 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七、区域经济政策效应,区域政策效应的基本含义 关于区域政策效应,目前学术界还未形成一致的定义

12、,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5种观点: 区域政策效应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最大化程度; 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一定量的区域政策目标; 受援地区实行区域政策后,导致更大的区域产出和区域就业; 区域政策目标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 区域政策成本和区域政策效益的比较。,八、区域经济政策的评价方法,在区域经济政策效应的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间接评价法、部分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 间接评价法是用简单的统计技术分析实行区域政策时期与不实行区域政策时期特定指标的变化来表示区域政策效应。由于采用的标准不同,间接评价法又可分为劳动力标准评价法、资本标准评价法、环境和社会福利标准评价法。

13、,八、区域经济政策的评价方法,部分评价法与间接评价法的区别是将区域政策对一个或几个指标的影响分离出来。 一般选择受援地区的就业增长、工业迁移、工业建筑物的数量与分布以及工业投资水平等指标。 综合评价法是对各种区域政策手段的全部成本与利益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这种分析有利于事前选择最佳的行动与事后对以前的政策手段及其组成部分的效率进行评价。,八、区域经济政策的评价方法,常用的综合评价法有两种: 一种是评价区域政策的成本与效益; 另一种是估计政策的总资源成本,即通常所说的区域政策分配效应。,九、国内外区域政策的实践,英国的区域政策 英国自1920年起就开始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其目标可以归纳为:(1)

14、可接受的区域失业水平;(2)可接受的区域收入水平;(3)减少收入过分集中和跨区就业;(4)可接受的人口区域间流动水平;(5)地区自我支撑的经济增长;(6)降低人口拥挤度。,九、国内外区域政策的实践,美国区域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促进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缩小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失业率等在空间上的差异,并非单纯的就业指标。 多采取间接的财政政策手段,在税收上,实行累进税制和税收优惠安排;,九、国内外区域政策的实践,在财政支出上,通过转移支付对落后地区进行直接补贴。还对落后地区的产品实行优先购买政策。尤其强调基础设施及基础工程的建设,如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首要任务是防洪、水资源综合开发、以电力支持工农业的

15、发展;阿巴拉契亚再开发区的首要目标是建设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复兴本地区煤炭工业打好基础。 建立专门的区域经济管理机构是美国区域政策的突出特征,如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阿巴拉契亚区域委员会,它们在推动特定地区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九、国内外区域政策的实践,德国的区域政策主要是为了缩小地区差异,手段以立法和财政手段为主。 两德统一后,政府采取下列措施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迅速调整和恢复:巨额的财政援助,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东部地区的工资水平;推行企业私有化,重构东部经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重塑东部的企业组织结构。,十、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均衡发展的区域政策 19801992

16、年:以效益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政策 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19931999: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2000年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事实(不平衡),1978-2009年中国地区差距的基尼系数走势,中国区域差距:事实,1978-2009三次产业基尼系数变化,中国区域差距:事实,1978-2009三次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中国区域差距:事实,1978-2009三次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 第一产业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长期处于低水平 第二产业呈下降趋势 第三产业“一枝独秀”,自1982年以来,呈小幅度 波动上升趋势,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均衡发展的区域政策 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中央政

17、府的区域发展政策目标在于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化,并考虑在“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易于通过计划指令来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 主要政策手段:一是要求沿海发达地区上缴较高比例的财政收入,并对中西部财政入不敷出的欠发达地区给予财政补贴。如上海和江苏每年财政收入的8587要上缴中央。二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和布局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十、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19801992年:以效益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政策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迅速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然后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技术合作,扶持落后地区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加速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1、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沿海地区倾斜 2、对沿海地区率先实行开放政策 3、放权让利的财政政策使沿海地区收益较大 以效益为中心的地区发展政策加速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迅速提高了全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十、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向市场经济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