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荫——柳荫公园西北湖区景观营造_第1页
柳荫——柳荫公园西北湖区景观营造_第2页
柳荫——柳荫公园西北湖区景观营造_第3页
柳荫——柳荫公园西北湖区景观营造_第4页
柳荫——柳荫公园西北湖区景观营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乡村野趣问柳荫 乡村野趣闻柳荫 柳荫公园西北湖区景观营造 孟庆霞 ( 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北京1 0 0 0 0 7 ) 摘 要:本文针对柳荫公园西北湖区环境改造工程,在游览路线、植物景观、地形、护坡等方面 的景观营造中,延承公园总体规划风格,始终贯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手法,着力营造乡村 野趣的田园景观。同时,对景观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自然风格乡村氛围 1 概述 在繁华喧嚣的北京市区,有一处闹中取静,回 归自然,返璞归真,将乡村田园与现代园林结合 得很好的地方,这就是位于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 的柳荫公园。公园占地1 7 4 7 h m 2 ,是北京市区一 处

2、体现田园、乡村野趣的公园;园内竹篱、草亭、 荷塘、柳榭、芦荡,一片乡村自然风光o 以“恢复自然景致,建设和谐游园环境”为 出发点,东城区园林局结合中水站建设,对公园 的西北湖区进行了全面环境改造,改造面积 1 3 3 0 0 m 2 。景观改造继承了我国传统园林的造园精 华,延续了公园总体规划的乡村野趣的风格,创 造了具有现代园林气息和乡村野趣的新型园林。 此次改造工程分别就公园的西北湖区的护坡、地 形、游览道路、植物景观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使 改造后的景观自然和谐地融人公园的整体风格, 成为公园中又一别致的景区。 2 景观营建山、水、林乡村 野趣的再现 用植物造景的设计手法,通过山石、水、林

3、自然景 观元素恰如其分的展现,开辟了清波烟雨、芦花问 雪、芳草涵曦景点,使繁忙的都市人在悠然的环境 中放松心境。 2 1 曲径通幽,踏觅寻芳 改造后的游览道路分上下两层,上层环湖路 采用青石板铺成,蜿延流畅、平整舒适,适宜于散 步、慢跑等休闲活动( 图1 ) ;而下层亲水步道趣 味横生,富于变化,时而是曲折栈道,时而是石矶 汀步、临水平台,游人可以任凭喜好,或亲临水畔, 或立足远眺,游赏休憩( 图2 ,图3 ) 。 曲折的亲水平台,三面临水,柳枝披拂点水, 改造工程以田园、山村野趣为基调,充分运图1 浓荫蔽日的游览道路 2 6 5 2 6 6 抓住2 0 0 8 年奥运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

4、i r 园林绿化水平论文集 图2“清波烟雨”景区 水生植物挺立盎然、湖水碧波荡漾,远处的木桥轻 盈隽秀,所有的园林要素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每 当细雨蒙蒙,“清波烟雨”的意境便会油然而生,真 可渭“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 2 2 咫尺山林,湖光山色 拾阶西行,一座假山不经意隐约矗立眼前,花 团锦簇、修竹掩映,这就是中水处理站所在地,通 过工程技术处理,将中水处理站全部隐匿在假山 图4 中水站的假山景观 图3 曲折的濒水栈道 之中,营造一种“不识清泉真面目,只因源在此山 中”的景观效果( 图4 ) 。假山之上,水喷涌面下, 伴随垂柳微风,飘者如雪,断者如雾,挂者如帘, 再现“问渠那得清

5、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山脚 下,大片芦苇郁郁葱葱,不仅对水质起到了净化过 滤作用,而且从景观上柔化了山体、湖岸的生硬线 条,“芦苇荡”的特色景观在此得到升华。 2 3 万柳畅春、芳草远碧 绿地沿湖岸形成狭长形濒水地带,改造没计 注藿濒水植物景观的营造。设计中,遵循乡土树种 的选用,物种多样性,自然再现等原则,模拟自然 界植物的生长状态,“冈其质之高下,随其花之时 候,配其色之深浅,多方搭配”,并结合植物的物 候、色彩、纹理、形态、性格等方面特征,使喜荫、 耐湿、耐旱的植物各得其所,巧妙显现田园、乡村 野趣景观。 说园续中称:“杨柳亦宜装点园林,而 北国园林,面积较大,高柳侵云,长条拂水,柔情

6、 乡村野趣问柳荫 图5 宁静的映射景观 万千,别饶风姿,为园林增色不少”。鉴于此,景 区现有的垂柳全部予以保留,其下层的花灌木、花 卉利用植物之间的不同生态位,结合陆生、湿生、 水生渐变的植物序列,采用拟自然群落式种植,使 植物或倚靠叠石,片状爬蔓,或垂荡岸边,疏密有 致,或三五成群跳跃式组合,掩映交错。 在公园总体规划中,此处是冬季景观区,选择 具有冬季观赏性的“芦苇荡”来创造绝佳的冬季园 林景观。所谓“园虽有别内外,得景则无远近,一 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在万物凋谢 之时,沿湖而布的大片“芦苇荡”顺水蔓延,放眼 望去,自然界天然的干花芦花傲立雪中,束束 挺拔于水际冰上,这正是“芦

7、花问雪”景观精髓之 所在。此外,红瑞木的红茎、金银木的冬果、油松 的苍枝、罗汉竹的翠叶,争奇斗妍,演绎隆冬盛景。 画坛中有:“画水不画水”之说,其利用水面的 映射景致来表现水的千姿百态。园林中利用湖水映 射成景的设计手法多种多样,在宁静的湖面,水葱、 香蒲、浮萍、芦苇点缀其中,清爽迤逦。为了突出 映射景观,在水畔栽植具有竖线条、深浅不一、色 相丰富的植物如:红瑞木、千屈菜、金叶莸、鸢尾、 婆婆纳等植物,使水平如镜的湖面,倒映出色彩斑 斓的轮廓,写意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意境( 图 5 ) 。 图6“芳草涵曦”景区 2 6 7 2 6 8 抓住2 ( ) ( ) 8 年奥运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

8、园林绿化水平论文集 图7 野趣横生的植物景观 湖岸、水边成片栽植的水生植物,不仅成为山 石与水面柔性过渡的纽带,也为湖中的野生动物、 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在施工过程中,柳荫胜景之 一的“野鸭家族”就历尽艰险,绕过施工围挡,来 到正在施工的水生植物种植区,一饱为快。 在林下、林缘荫湿的区域,植物配置以耐荫的 花灌木为主,如:珍珠梅、金银木、蚂蚱腿子、平 枝枸子、玉簪、丹麦草等,建立植物层次。在周 边多栽植浆果类、芳香类植物,构筑人工鸟巢,增 加自然野趣;利用花木的自然芬芳,清新空气,渲 染“芳草涵曦”景点的意境( 图6 ) 。此外,适宜 于在山石、坡角配置的植物如:马蔺、迎春、紫藤 等,在施工场

9、地上寻找适宜的石缝、角落点缀栽 植。 此工程在种植设计、植物选用、放线、栽植、 养护等环节尽量抹去人工痕迹,追求“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园林景致( 图7 ) o 2 4 植物的选择 为了渲染乡村景观氛围,植物在选用上,突破 以往常见的园林植物栽培品种,精心选用了荆芥、 婆婆纳、紫花地丁、酢酱草、蓝叶忍冬、天目琼花、 图8 沿岸护坡的景观效果 粗榧、野茉莉、罗汉竹、美国薄荷、日本绣线菊、 山樱桃等野趣横生的花灌木、花卉。欧阳修诗日: “深红浅白宜相间,先后仍需次第栽,我与四时携 酒赏,莫叫一日不花开。”在选用植物时,注重挖 掘植物的物候期、季相、色相的参差变化,选择季 节性强、具有丰富观赏特征的

10、植物品种,营造“收 四时之烂漫”的植物景观。 2 5 依山就势。片石生情 设计之初,现状的沿湖路与常水位之间存在 较大的高差,二者之间的水平距离很小,导致沿岸 绿地的坡度很大,如何将陡峭的地势变缓,达到亲 水的目的,是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寸石生情, 片山多致”。设计中,通过三种形式加以处理解决: 其一,充分运用山石散点、堆砌,使陡坡变成缓坡; 其二,选用高低错落的防木桩立砌,达到固土的目 的;其三,采用青石板片石砌筑挡土墙,防止水土 流失。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将三种高差处理形式 发挥得淋漓尽致,因地制宜、相互因借、自然灵活、 错落有致,为植物景观的营建创造了很好的地形 地势( 图8 ) 。

11、此外,结合高程处理,在滨水地带 营造了亲水栈道、平台、水中汀步,极大地增加了 园林的趣味性。 3 经验总结 3 1 施工现场需要保留植物的保护措施 设计之初,提出了尽量保留和利用现有植物 乡村野趣问柳荫 的要求,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内的植物得到了较 好保留,对景观的快速形成起到关键I 生的作用。经 过总结,对于施工现场需要保留的植物,本人认为 可以采取以下保护性措施: 3 1 1 对于保留的丛生类花灌木,首先要对 其进行修剪,去除病枝、干枝、平行枝,使植株姿 态轻盈、枝条有序,减少植株的占地空间。其次, 利用枝条的柔韧性,将枝条收拢,用无纺布将植株 整体裹紧,用麻绳从上至下将其固定住,防止人

12、工、机械破坏。 3 1 2 对于保留的有主干的乔木,需要用草 绳将主干进行缠绕保护,对影响施工作业的植物 分枝进行修剪,为施工留出足够的作业空间。 3 1 3 在保留的植物的根部可以堆放大块碎 石,防止施工过程中,伤及根部,待工程进入绿化 整地时,方将碎石移走。 3 2 设计与施工的结合 此工程为改造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受到 现状条件的限制,同时现状图纸与场地之间存在 出入,使设计图纸与施工出现不吻合的地方。因 此,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就 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山石砌筑的施工中,山石随 现状地形而定位,随意| 生较大。此外,技术人员设 计时,首先要获得准确的现状图纸和基础数据

13、,并 对施工场地进行仔细周密的调查,亲身体验设计 的合理陡,只有这样,才能使图纸具有可行性,保 证设计图纸各个环节得以实现。 4 结束语 经过5 5 天的封闭施工,柳荫公园西北湖区于 “七一”正式开放。观山花野草,寻乡村野趣,闻 鸟语花馨。来此畅游的人们或于水滨闲庭漫步,或 细细品味山水意境,或静静融入水印石滩公 园的西北湖区极大地提升了柳荫公园景致,为都 市中的人们提供了一处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致谢:本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得到东城区园 林局、柳荫公园各级领导、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 王建国、张世雄提供部分图片,谨此感谢! 参考文献 【1 】郭春华,李宏彬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 【J 中国园林,2 0 0 5 ( 0 4 ) :5 9 - - 6 2 【2 】章采烈,论中国园林花木配植原则 J 】中 国园林,1 9 9 6 ( 6 ) :6 8 【3 】陈植,园冶注释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 9 8 8 作者简介 孟庆霞,女,1 9 7 3 年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