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精品教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精品教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精品教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精品教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精品教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内容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 第1学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学习重难点1. 水的组成2. 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预习检测:请认真阅读课本46-47页,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水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这是 国

2、科学家 (填科学家姓名)通过实验确认的。2、右图所示为实验室中电解水实验,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试管C中为 气体,试管D中为 气体,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 叫做单质,例如 (举三例,写化学式,下同); 叫做化合物,例如 ;二、课堂探究合作探究一:水的组成1、阅读书本46页水的电解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思考用了哪些仪器?接通电源后,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检验试管中的气体?检验时有何现象?、根据水的电解实验请写出文字表达式,并思考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2、阅读书本47页第一大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氢气有什么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何验纯氢气呢?合作探究二:单质和化合物3、阅

3、读书本47页最后两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什么叫化合物?用化学式举例说明、什么叫氧化物?用化学式举例说明、什么叫单质?用化学式举例说明、水的分解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吗?元素种类变化了吗?三、达标检测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食盐水 B水蒸气 C氢气 D氧气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 )A氧气 B氖气 C水蒸气 D汞蒸气3下列概念中,前者属于后者的是( )A化合物、纯净物 B化合物、氧化物 C化合物、单质 D化合物、混合物4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可能是混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单质 D可能是化合物5做电解水的实验时,正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 _,

4、检验方法是 ;负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 _。电解水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是_ _ ,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 _ _反应。6下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试回答问题:(1)、电解一段时间后,C、D两管水位均下降,其中_管水位下降快,电源A端为 极,B端为 极,(2)、C、D两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 _。学习反思学习内容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2:分子和原子(1) 第2学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2、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

5、与价值观1、通过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2、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重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2、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请认真阅读课本49-52页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物质是由 、 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 叫分子。3、分子很小,分子具有 、 等特性。二、课堂探究阅读书本50页活动与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B有何用途?若不用B,有何影响?2、根据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特征?3、分子还有哪些特征?

6、举例说明阅读课本51-52页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4、分子是由 构成的,如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一个氢分子是由 构成。5、分子是 粒子。三、达标检测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气2春天,人们站在槐树旁能闻到槐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 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3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幻自己能缩身,甚至能缩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行一趟,并报告了见闻。他的报告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 B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C水分子之间有间隙 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开来4下列关于分

7、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最小的微粒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5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 )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 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6小李同学测得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后的体积小于100mL。这个事实说明 ( )A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质量很小 C酒精和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成了原子学习反思学习内容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2分子和原子(2) 第3学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了解原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和

8、原子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及联系,归纳出化学变化的实质及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变化情况。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物质微粒构成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学习重难点1、原子的概念及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2、化学变化的实质。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 叫原子。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用化学方法,分子 ,而原子 。二、课堂探究阅读书本52页,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书本图3-12,描述水分子构成? 、根据书本图3-13,描述氧化汞分子构成? 、原子是 粒子。 、比较分子和原子的异同点?不同点: 相

9、同点: 三、达标检测1、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 A、水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铁2、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能分的是 ( ) A 水通电分解 B酒精挥发 C水加热产生水蒸气 D碘的升华3、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分子大,原子小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4、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晶体硅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上述操作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这两个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两个汉字C此技术说明化学变

10、化中原子可以再分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已进入原子操纵阶段5、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 A大小不同 B能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C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6、为预防“非典(SARS)病毒,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这说明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7、小李同学测得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后的体积小于100mL。这个事实说明 ( )A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质量很小C酒精和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成了原子8、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

11、中,氧化汞 分解为汞 和氧 ,其中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许多氧 构成氧气。学习反思学习内容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净化(1) 第4学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等净化水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学习重难点过滤等净化水的方法。过滤操作技巧。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有 ;2、滤纸折叠好后放入漏斗,使之紧贴 ,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 ;3、漏斗放在铁圈上后,要使漏斗下端尖嘴处紧贴

12、 ,以使滤液沿 流下;4、将待滤液沿 缓缓流进漏斗中,并使待滤液低于 。二、课堂探究阅读书本54-55页,思考: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共用了几种净水方法? 2、圆形滤纸折叠成过滤器的方法?请动手折叠。 3、参照其它学习资料,思考过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思考:过滤后仍然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办呢? 三、达标检测1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A水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铜粉C酒精和水 D泥沙和食盐水2过滤时,玻璃棒引流液体,末端要( )A指向漏斗中心 B悬空C紧靠一层滤纸的一边 D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3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13、)A酒精灯 B蒸发皿 C漏斗 D托盘天平4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C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D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学习反思学习内容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课题3 水的净化(2) 第5学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了解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学习重难点蒸馏的操作技巧。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导

14、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净化水的方法有 、 、 、 。2、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叫做软水。 3、可以用 来检验硬水和软水。4、 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二、课堂探究阅读教材56-57页,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硬水?软水?2、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3、硬水有何危害?4、如何将硬水软化?5、蒸馏的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三、达标检测1、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B软水中一定不含有钙、镁化合物C矿泉水是软水D软水可作锅炉用水3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

15、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搅拌C溶解食盐 D加肥皂水搅拌4下列方法中,可以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过滤 B静止 C煮沸 D吸附5、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学习反思学习内容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4 爱护水资源 第6学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过程与方法: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2)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16、学习重难点水体的污染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地球的表面约被水覆盖着,其中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2、世界上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巴西,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1012m3,居世界第位,但人均水量约占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3、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4、造成天然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 , 。二、课堂探究请结合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59p631、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淡水资源有多少?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3、水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污染水源对人类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防治和保护?4、我国的水资源是怎样的?我

17、国是缺水的国家吗?5、结合教材中的介绍和你对水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了解,说说水有哪些用途?6、如果缺少水,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7、如何爱护水资源?8、根据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三、达标检测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A、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由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水不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D、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需要3、下列关于家庭问卷调查中,需要通过实验才能回答的是( )A、你家使用的是自来水吗B、你家使用的是软水还是硬水C、你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