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的发展.ppt_第1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ppt_第2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ppt_第3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ppt_第4页
管理思想的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你应该能够: 1阐释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几个主要阶段; 2说明劳动分工能够带来的好处; 3阐述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4解释“霍桑试验”的结论及其意义; 5阐述现代管理各学派的主要观点; 6说明法约尔对管理的贡献及其对指导我们今天 的管理实践所具有的意义。,导引案例:管人还是管事,“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这一原理出自吕氏春秋。其意思是说,贤明的管理者把精力放在求贤用人上,而在管理具体事务上则采取超然的态度。 美国著名企业家、钢铁大王卡内基也是一位用人的专家。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一个知道选用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于此。

2、” 所以,管理应侧重于管人而不是管事。,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 三者之间的关系,管理实践,管理理论,管理思想,验证,影响,产生,运用,管理学形成的阶段划分,第一阶段: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为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即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为古典管理理论时期;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为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时期;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为现代管理理论时期。,其他划分,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 人类有了集体劳动18世纪初 管理产生的萌芽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 现代管理理论

3、阶段:20世纪60年代 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第一节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一、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他在1776年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一文,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 。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日用必需品的源泉是本国人民每年的劳动。这些日用必需品供应情况的好坏,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判断力的高低;二是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从事无用劳动人数的比例。他同时还提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和利润的源泉,并认为工资越低,利润就越高,工资越高,利润就会降低。这就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中心问题和剥削

4、的本质。,他指出劳动分工的益处主要是:,1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 2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 3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二、查理斯巴贝奇的管理思想,英国经济学家查理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17921871)是泰勒之前具有独创管理思想的显赫人物,他不仅发展了斯密的观点,而且运用技术性的方法作为解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辅助手段,使他成为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科学管理的倡导者。1832年,他在其代表作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中概括了他

5、的观点,使该书成为管理学方面的一本重要文献。,(一)分工思想,巴贝奇认为: 第一,分工节省了学习所需要的时间; 第二,分工节省了学习中所耗费的材料; 第三,分工节省了从一道工序转变到另一道工序 耗费的时间; 第四,分工节省了改变工具所耗费的时间; 第五,分工由于经常重复同一种操作,技术必然 熟练,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第六,分工后,由于注意力集中在比较单纯的作 业上,容易发现问题,有利于改进工具和机器, 同时也容易设计更加精致、更加合用的工具和 机器。,(二)工资、利润加奖金的报酬制度,巴贝奇认为,工人和工厂所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 利益。这种共同利益可以通过其利润加工资的分配制

6、 度体现出来。 巴贝奇认为这种报酬制度有以下好处: 1每个工人的利益同工厂的发展及其所创造利 润的多少直接有关; 2每个工人都会关心浪费和管理不善等问题; 3这种报酬制度能够促进每个部门改进工作; 4这种报酬制度有助于激励工人提高技术和品德; 5工人和雇主的利益一致,可以消除隔阂,共求 企业的发展。,(三)关于科学管理的一系列建议,巴贝奇在管理理论上的贡献还在于他开创了把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研究的做法。巴贝奇在其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指出,在任何领域,只要人们的协作努力对达到某些共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组织和管理。,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7、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Scientific Management),科学管理理论是在美国形成的。当时,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资本雄厚,但劳动力缺乏,企业管理落后,其突出表现为工人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工人工资低,劳资关系紧张。这些情况引起了许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重视,他们试图运用当时的科学技术去解决这些问题。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rikWTaylor)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二)泰勒简介,1856年泰勒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裕家庭,18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入学考试,但因眼病没能上学。泰勒19岁开始到一家小型水泵厂

8、当徒工,22岁转入米德钢铁公司,先后当过技工、工长、总机械师、总绘图师,27岁任总工程师。1898年42岁的泰勒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从事管理研究,1901年他主要从事写作与演讲,宣传他的企业管理理论,1906年当选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1915年逝世,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 代表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三)泰罗制的内容,泰勒的管理思想和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 下三个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的管 理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要求精神上的彻底变革。,根据以上观点泰勒提出以下六个管理制度:,1最佳动作

9、原理 2合理的日工作量或恰当的工作定额原理 3第一流工人制 4刺激性付酬制度 5职能管理原理或职能工长制 6例外原理,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主要代表性人物,亨利L甘特(HenryLGantt,1861-1919) 甘特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出了一种“工资任务加奖金”的工资制度。 2发明了“甘特图”。 (见书117页) 3强调管理民主和重视人的领导方式。,弗兰克杰尔布雷斯 (FrankGilbreth,1868 - 1924)夫妇,代表著作:动作研究(1911年)、 科学管理入门(1912年) 其重要贡献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动作研究和动作经济原理的提出。 他们把作业的动作分解成18个基本动

10、作,按次序分别是:寻找,找到,选择,抓取,夹持,移动,定位,装配,使用,拆卸,检验,预定位,放物,空移,休息,不可避免的耽搁,可避免的耽搁,计划。,2疲劳研究。 研究出一种工作和休息的合理搭配方式和恰当的工作环境,使得工人的疲劳减少而产量增加。 3注意到了工作、工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不只取决于工作的难易程度以及工作的技术方法等,其他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劳动生产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工人的骨骼、肌肉和体格大小;工人的满足程度,信仰,工作经验,习惯,训练程度;器械、颜色,照明,材料质量,工具、工会规则等。,美国的亨利 福特(Henry Ford,1863 - 194

11、7)在泰勒的单工序动作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对如何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他充分考虑了大量生产的优点,规定了各个工序的标准时间,使整个生产过程在时间上协调起来,创造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汽车流水线,从而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使成本明显降低。,泰勒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泰勒制。泰勒制的核心是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所以,人们把以泰勒为代表的这些学者所形成的学派称为科学管理学派。,(四)对泰勒制的评价,贡献 1.泰勒制提倡科学操作代替传统的个人经验 2.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 极大的提高 3.管理职能与执行的分离 局限性 1.

12、泰勒把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 2.泰勒制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 3.泰勒强调科学管理会产生劳资双方“精神变革,列宁曾对泰勒制作了全面深刻的评价:“资本主义在这方面的最新发明泰勒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方法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划和监督制等等。苏维埃共和国在这方面无论如何都要采用科学和技术上一切宝贵的成就。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应该在俄国

13、研究与传授泰勒制,有系统地试行这种制度,并且使它适应下来。”,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一)法约尔简介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是欧洲的一位极为杰出的经营管理思想家,是管理实践家和管理学家,是古典管理理论创始人之一。法约尔和泰勒虽是同时代人,但个人经历不同。法约尔1860年从圣艾帝安国立矿业学校毕业,从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对全面管理工作有深刻的体会和了解,积累了管理大企业的经验。与此同时,他还在法国军事大学任过管理教授,对社会上其他行业的管理进行过广泛的调查。法约尔的经历决定了他的管理思想要比泰罗开阔。 代表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1916)

14、,1.企业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 (1)技术活动 设计、制造 (2)商业活动 采购、销售、交换 (3)财务活动 资金的筹集、控制、使用 (4)安全活动 财物和人身的安全 (5)会计活动 记帐算帐、成本核算、统计 (6)管理活动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的内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法约尔认为: 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 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2.管理的五项职能,3、管理的(十四项)一般原则Fayols Fo

15、urteen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1)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命令 (5)统一领导 (6)人服从集体 (7)人员的报酬要公平,(8)集权 (9)等级链 (10)秩序 (11)平等 (12)保持人员稳定 (13)主动性 (14)集体精神,1. Division of Work. This principle is the same as Adam Smiths “division of labor.” Specialization increases output by making employees more efficient. 2.

16、Authority. Managers must be able to give orders. Authority gives them this right. Along with authority, however, goes responsibility. Wherever authority is exercised, responsibility arises. 3. Discipline. Employees must obey and respect the rules that govern the organization. Good discipline is the

17、result of effective leadership, a clear understanding between management and workers regarding the organizations rules, and the judicious use of penalties for infractions of the rules.,4. Unity of Command. Every employee should receive orders from only one superior. 5. Unity of Direction. Each group

18、 of organizational activities that have the same objective should be directed by one manager using one plan. 6. Subordin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to the General Interest. The interests of any one employee or group of employees should not take precedence over the interests of the organization as

19、a whole.,7. Remuneration. Workers must be paid a fair wage for their services. 8. Centralization. This term refers to the degree to which subordinate are involved in decision making. Whether decision making is centralized (to management) or decentralized (to subordinates) is a question of proper pro

20、portion. The task is to find the optimum degree of centralization for each situation. 9. Scalar Chain. The line of authority from top management to the lowest ranks represent the scalar chain. Communications should follow this chain. However, if following the chain creates delays, cross-communicatio

21、ns can be allowed if agreed to by all parties and superiors are kept informed.,10. Order. People and materials should be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11. Equity. Managers should be kind and fair to their subordinates. 12. Stability of Tenure of Personnel. High employee turnover is inefficie

22、nt. Management should provide orderly personnel planning and ensure that replacements are available to fill vacancies. 13. Initiative. Employees who as are allowed to originate and carry out plans will exert high levels of effort. 14. Esprit de Corps. Promoting team spirit will build harmony and uni

23、ty within the organization.,1.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的贡献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提出了一套科学 的理论构架 提出的十四项原则对管理人员有极大的帮助 2.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十四项原则缺乏弹性,(三)对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的评价,马克斯 韦伯( 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被称为“

24、组织理论之父”。,三、马克斯 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所谓“官僚体制”是指建立于法理型控制基础上的一种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具有专业化功能以及固定规章制度、设科分层的组织管理形式,它是一种理性地设计出来,以协调众多个体活动,从而有效地完成大规模管理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为功能的合理等级组织。 韦伯认为,官僚体制是一种严密的、合理的、形同机器那样的社会组织,它具有熟练的专业活动,明确的权责划分,严格执行的规章制度,以及金字塔式的等级服从关系等特征,从而使其成为一种系统的管理技术体系。,1.权威的基础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25、 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 传统权力( Traditional Authority): 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 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 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有:,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对其服从是因为领袖人物占据着传统所支持的权力地位,同时,领袖人物也受着传统的制约。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并不是以与个人无关的秩序为依据,而是在习惯义务领域内的个人忠诚。领导人的作用似乎只为了维护传统,因而效率较低,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

26、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他必须以不断的奇迹和英雄之举赢得追随者,超凡权力过于带有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的启示。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慎重的公正。原因在于: (1)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 进行。 (2)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3)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法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力实行管理。韦伯指出,组织管理过程中依赖的基本

27、权力将由个人转向“法理”,以理性的、正式规定的制度规范为权力中心实施管理。,2行政组织的特征,韦伯所提出的行政组织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1)劳动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规定每个 岗位的权力和责任,把这些权力和责任 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度化。 (2)权威等级。按照不同的职位权力的大小, 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 级系统,以制度形式巩固下来。 (3)正式的甄选。组织中所有人员的选拔和提 升都要依据技术能力。员工的技术能力是 通过考试或者根据培训和经验来评估。,(4)正式的规则和法规。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 时,要受制于规则和程序,以保证员工产 生可靠的和可以预见的行为。 (5)服从制度规定。组织的

28、所有成员原则上 都要服从制度规定,而不是服从于某个人。 (6)管理者与所有者分离。管理者是职业化的 专家,而不是所有者。管理者的职务就是他 的职业,他有固定的报酬,有按才晋升的机 会,他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1)贡献: 韦伯的理论所提出的科学管理体系是一种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和专业化的组织理论 阐明了官僚体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必然联系,突破了妨碍现代组织管理的以等级门第为标准的家长制管理形式; 促进了管理方式的转变,消除了管理领域非理性、非科学的因素。 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无论是对西方学术界,还是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社会各种组织都在不同程度地按照科层制原理来建立和管

29、理的。,3.对官僚制的评价,(2)不足 忽视了组织管理中人的主体作用,偏重于从静态角度分析组织结构和组织管理; 忽视了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突出强调了法规对于组织管理的决定作用,以及人对法规的从属和工具化性质。,案例:大批量生产的先驱,亨利福特(HenryFord)及“T型车”(ModelT)一直是现代工业时代的象征。即便是福特的对手通用汽车公司随后的发展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福特,因为面临T型车威胁的通用公司必须有所创新。可以说,亨利福特的管理方法和他注重的管理理论是早期管理理论的典型范例富有建设性,同时又很不完善。 亨利福特生于1863年,父母是贫穷的爱尔

30、兰移民,从小生活在密歇根乡间的农场上。他对机械很着迷,修理任何机器都很拿手。1903年他创建了福特汽车公(FordMotorCompany),到1908年,T型车诞生了。,本世纪初刚开始有汽车的时候,汽车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只属于富翁们。福特要改变这一点:T型车是属于大众的几乎任何人都买得起。他明白,制造这种车的惟一办法就是高产量、低成本。福特致力于提高效率,将所有可能的环节机械化,并把工作划分成最小的单元。一名工人重复做同一项工作,生产的不是一个成品部件,而是整个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未完成的部件传给下一名工人,他来完成接下来的工序。福特能使效率惊人地提高:生产第一辆T型车虽然花了12

31、5小时,而仅12年后的1920年,福特每分钟就有一辆T型车出厂。到汽车相当普及的1925年,福特的生产线则以每5秒钟l辆的速度源源不断地输送着T型车。,然而,工厂的机械化也有负面效应。工作越紧张,工人就越牢骚满腹。 1913年,人员离职率达38,福特不得不多招10倍的工人,以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为了招到最好的员工,激励他们更卖力气,福特甚至决定加薪一倍,这种做法在当时尚无先例。薪水翻番一经宣布,就有成千上万的人到福特找工作。为了维持秩序还出动了警察。 福特1945年去世时身价超过6亿美元。他在美国工业和美国社会发展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名字成为大批量生产和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代名词。,第

32、三节 西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从管理学角度看,行为科学早期发源于人群关系学说,以后发展成为管理科学中的行为主义思潮;到了60年代,又有了组织行为学。从此之后,有关行为科学的管理学著作,一直占据着管理学主导地位。 从广义上说,行为科学是指以人的行为乃至动物的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它不是指一门学科,而是指一个学科群,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一、人群关系理论,梅奥简介 梅奥(Mayo.George E,18801949)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管理学家,主持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是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奠基人。 他在1926年进入哈佛大学从事工业研究,不久就参加了霍桑试验,并于1933年发表

33、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总结了霍桑试验前一阶段的工作。以后,他又断断续续地进行这项试验,直到1936年才结束,并于1945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进一步概括霍桑试验的成果,认为解释霍桑实验秘密的关键因素是小组精神状态的一种巨大变化。,霍桑试验是从1924年到932年,在美国芝加哥城郊的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中进行的一系列试验。 霍桑工厂是一家拥有25000名工人的生产电话机和电器设备的工厂。它设备完善,福利优越,具有良好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是工人仍有强烈的不满情绪,生产效率也很不理想。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在192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包括各方面的专家在内

34、的研究小组对该厂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多种试验。,(一)著名的“霍桑试验”,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工场照明试验(1924-1927);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1928); 第三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1928-1931);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试验目的是研究照明情况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试验把12名女工分成 “试验组”和 “控制组”,研究工作者对两个组的工作情况做了仔细的观察和精确的记录。开始时,两个组的照明度一样。以后逐步调整试验组的照明度。但试验组同控制组一样,产量都是一直上升的。 由此得出结论:车间照明只是

35、影响员工产量的因素之一,而且是不太重要的因素;由于牵涉的因素太多,难以控制,无法测出照明对产量的影响。,1.工场照明试验,试验目的是了解各种工作条件的变动对小组生产效率的影响,以便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 他们先后选择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每日工作长度、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对工作效率影响的试验。发现无论每个因素变化,产量都是增加的。认为参加试验的女工产量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参加试验的女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并形成一种参与试验计划的感觉,因而情绪高昂。,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试验的结论: 工作条件、休息时间以至于工资报酬等方面的改变,都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位的因素。最重要的

36、是企业管理当局同工人之间,以及工人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试验目的是了解职工对现有管理方式的意见,为改进管理方式提供依据。 试验人员对2万名左右的职工进行了访谈,访谈开始了解和研究职工对公司领导、保险计划、升级、工资报酬等方面的意见和态度。开始自由地谈论起公司和管理人员的事情。但他们不是按照研究者事先拟好的提问表来回答问题,而是谈些他们认为更重要的问题。谈话以后,虽然工作条件还没有改变,工资率也维持原状,但心理却觉得各种情况都改善了。,3.访谈计划试验,试验的结论: 企业管理当局认识到必须对工厂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能更好地倾听和了解工人的个人情绪和实际问题。访谈计划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也

37、有不足之处。这就是难以反映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情况。试验的结论:任何一位员工的工作成绩,都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了研究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及其奖惩对工人生产率的影响而设计出来的一组试验。 试验的过程是选了14名男工在一间单独的观察室中进行。其中绕线工和焊工分成3组,每个小组由3名绕线工和1名焊工组成。两名检验工则分担检验工作。工人的工资报酬是按小组刺激工资制计算的。通过试验,研究人员首先注意到的是,工人们对“合理的日工作量”有明确的概念,而这个“合理的日工作量”低于企业管理当局拟定的产量标准。他们制定了非正式的产量定额,并运用团体压力使每个工人遵守这个定额。,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试验的

38、结论: 第一,非正式组织不顾企业管理当局关于产量的规定而另外规定了自己的产量限额。 第二,工人们使上报的产量显得平衡均匀,以免露出生产得太快或太慢的迹象。 第三,非正式组织制定了一套措施来使不遵守非正式组织定额的人就范。 对电话线圈装配工中社会关系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二)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梅奥则认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工作集体并受这一集体的影响;“社会人”不是单纯地追求物质报酬,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归属感和安全感等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的满足。 所谓“社会人”是指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而行动,以这种人类的社会需要为

39、动机的有关人性的假设。梅奥等人曾经用这样的话来描绘人:“人是独特的社会动物,只有把自己完全投入到集体之中,才能实现彻底的自由”。,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所谓“士气”是指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精神等结合成一体的精神状态,而影响工人士气或情绪的是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这个需要不是指物质方面的需要,而是指人际关系方面的需要,即满足工人在安全方面、归属感、友谊方面的需要。梅奥认为这种需要的满足度越高,工人的士气就越高,从而生产效率也就越高,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不但要考虑职工的物质需要,还应该考虑职工的精神需要。,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

40、织,“正式组织”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担当着明确职能的机构,这种组织对于个人有强制性。人群关系论者认为:人是社会动物,在企业的共同工作当中,人们必然相互发生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地理位置关系、兴趣爱好关系、亲戚朋友关系、工作关系等等。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正式组织以效率和成本为主要标准,要求企业成员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确保形式上的协作。非正式组织则以感情为主要标准,要求其成员遵守人群关系中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的不成文的行为准则。,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新型的领导方法主

41、要是指要组织好集体工作,采取措施提高士气,促进协作,使企业的每个成员能与领导真诚合作。 例如建立邀请职工参加企业各种决策的制度,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职工士气;建立面谈制度,给职工以表达感情、不满和争论的机会,以消除不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行上下意见交流,上级交代任务必须详加说明,并允许下级向上级提意见,尊重下级的意见和建议;美化工作环境,建设宿舍等福利设施,组织娱乐、体育活动等。,(三)对人群关系理论的评价,人群关系理论的贡献 1.强调对管理者进和监督者进行教育和训练 2.提倡下级参与企业的各种决策 3.加强意见沟通,允许职工对作业目标,作业标准和作业方法提出意见 4.建立面谈和调节

42、制度, 5.改变管理者的标准重视管理者自身的人群关系以及协调人群关系的能力 6.重视和利用各种非正式组织注重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化。,人群关系理论的局限性,1.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过多地强调感情的作用 3.忽视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对工人的生产效率的影响,(一)行为科学的概念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 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 广义的行为科学:包括研究人的各种行为(以至于动物的行为)的多种学科,是一个学科群,而不单是一门学科,因而在英文中用复数形式来表示。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语,是包括心理学、社会学、

43、人类学在内的学科群。 狭义的行为科学: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不是一个学科群。,二、行为科学理论,(二)行为科学的研究内容 关于人的需要和动机的理论 关于管理中“人性”的理论 关于领导方式的理论 关于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论 (三)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亚布拉罕.马斯洛和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行为科学学派的核心思想是认为管理是经由他人达到组织的目标,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对人的管理,所以,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下级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指导

44、他们的工作。,(四)行为科学学派和人群关系理论的联系与区别,共同点是:重视组织中人的因素。 行为科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单纯强调感情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向探索人类行为的规律,提倡要善于用人,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需 要,动 机,行 为,人的行为一般规律,2强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行为科学学派认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必须从个人和组织两方面着手,使组织目标包含更多的个人目标。不仅要改进工作的外部条件,更要重视改进工作本身,进行工作再设计,使工作本身能满足人的需要。 3认为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关系容易造成紧张气氛,对组织各层职工均有不利的影响。主张在企业中恢复人的尊严,实行民主参与管理

45、,改变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由命令服从变为支持帮助,由监督变为引导,实行职工的自主自治。,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新的学科门类的出现,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如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广泛研究,就影响到其他许多学科,包括管理科学。在这个时期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流派众多,除了系统理论之外,还有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数量理论学派等均有较大建树,并且构成了这个时期管理思想的丰富内容。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管理科学中吸收和借鉴现代科学成果的倾向非常突出,从而使管理科学的科学化程度日益提高。,决策理论是在第二次世

46、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管理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伯特西蒙 (Herbert Simon)。西蒙在1916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早年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他长期讲授计算机和心理学等课程,还从事过经济计量学的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1947年)、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1959年)、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年)等。其中管理行为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197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就是主要依据这部著作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并称它是“划时代”的著作。,一、决策理论学派,主要观点: 1.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2.组织决策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

47、决策 3.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 4.组织要建立一种制度决策的人-机系统。,主要观点: 1.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标准 2.采用量化方法进行决策 3.依靠电子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 主导思想 是使用先进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管理问题,注重量化研究,使生产力得到最为合理的组织,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该学派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这使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二、管理科学学派,三、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侧重于用系统的观念来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的基本职能,它来源于一般系统理论和控制论。 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的卡斯特(F. E. Kast)

48、, 代表著作是:系统理论和管理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作用着的要素所构成的,为达到一定目标而组成的系统,构成系统的这些要素被称之为子系统。,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具有特定功能,并从属于另一个更大系统的有机整体。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作用着的要素所构成的,为达到一定目标而组成的系统,构成系统的这些要素被称之为子系统。系统管理就是把组织作为系统来安排和经营,具体来说,企业是一个人造系统,它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且具有内部的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不断地自

49、行调节,以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其结构如图2-1所示:,系统管理有四个特点 1.以目标为中心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 2.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子系统的最优化 3.以责任为中心,每个管理人员分配给一定的任务,并衡量投入和产出 4.以人为中心,每个工作人员都被安排进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工作成绩付给报酬。 系统管理包括四个阶段:创建系统阶段,系统的设计阶段,系统的运转和控制阶段,检查和评价运转的结果并确认系统是否有效阶段。,经验主义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来研究管理问题,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主要代表人物:德鲁克(Peter Drucker

50、), 代表著作:管理的实践(1954年)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1974年) 德鲁克运用西方一些著名企业的成功例子,对企业管理的任务、职能、组织结构、高层管理等基本问题作了详尽的阐述。书中提出的“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企业的经济职能就是创新”等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四、经验主义学派,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Peter F. Drucker,彼得德鲁克(Drucker另一译名为“杜拉克”) 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Drucker原意

51、为“印刷者”)。他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2年到1949年任贝宁顿学院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1942受聘为当时全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 他于1946年将心得成果编辑为公司的概念一书出版,对大企业的组织与结构有详细而独到的

52、分析。1950年起任纽约大学商业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他于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1973年出版的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则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德鲁克的著作多达30余本,传播及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德鲁克著书和授课未曾间断,自1971年起,一直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的彼德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院以他的名字命名。1990年

53、,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由弗朗西斯赫塞尔本等人发起,以德鲁克的声望,在美国成立了“德鲁克非营利基金会”。该基金会十余年来选拔优秀的非营利组织,举办研讨会、出版教材、书籍及刊物多种,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德鲁克与夫人结婚多年,他们住在加州克莱蒙特,有四个孩子,六个孙子。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 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 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经验主义学派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管理的技能与目标管理 管理的组织结构 高层管理,(一)管理的性质和任务,管理是有关对人进行管理的技能和知识的一个独立领域 。德鲁克认为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巧、能力、经验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他进一步指出,管理侧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纯粹理论研究。 管理的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