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之满族风_第1页
民族之满族风_第2页
民族之满族风_第3页
民族之满族风_第4页
民族之满族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族风格之满族风,DW,一、什么是民族风,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本民族的艺术特征,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艺术传统等因素所构成的。简言之:民族风格就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或文化特征,也就是一种民族元素。 就现在而言,民族风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各种民族风的服饰,图案,饰品等成为现在流行的主流。加上歌曲最炫民族风的出现,更是民族风被大众所熟知,成为人人嘴里的多频潮词。,二、民族风格之满族风,满族,全称满洲族,辛亥革命后被称为满人、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满族有自己的语

2、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一、文字,满族人初无文字,受契丹政权节制初期鲜通契丹语文。 金代女真文缺少格助词,长期以来只能用于书写官方公文,根本不能表达口语,加之教学难度大,到16世纪初就逐渐失传了。 目前,除一些语言学者和东北地区部分村落的满族老人之外,满族人通用汉语。 满洲贵族所自创的满文是根据蒙古文字母略加修改而成的,目前也有观点认为锡伯文是满文,目前在故宫研究满文档案的人大多数是锡伯族人。另外,满族姓氏已经融入汉姓,如“爱新觉罗”改为“金”;“叶赫那拉”改为“叶”、“那”“钱”等。,服饰之旗袍,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保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

3、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了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这种旗装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 妇女服饰可谓是汉满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 清中期,汉满各有仿效; 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旗袍是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在清代,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演变,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值得一提的是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影剧明星等,在旗袍式样上的标新立异,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

4、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这时的旗袍造型纤长,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女装廓形相吻合。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领、袖外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这时的旗袍造型纤长,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女装廓形相吻合。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领、袖外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在80、90年代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礼仪小姐、迎宾小姐和宾馆餐厅的女性服务员都穿起了旗袍。,现代设计风格的旗袍,旗头 马蹄底鞋 满族妇女不缠足,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扳指 护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