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1页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2页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3页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4页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2.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3.理解货币的职能;4.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5.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教学重点与难点,1、 货币的形式、本质、职能 2、 货币制度的演变 3、 货币制度的内容 4、 货币制度的演变。,本章结构,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第二节货币的形态与职能 第二节 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本质,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概念 三、货币的本质 四、货币的层次,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本质,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经过了以下四个形式发展 偶

2、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的价值形式 固定的价值形式,马克思货币起源推理:,商品的内在矛盾推动着交换发展 交换过程中的矛盾导致价值形式有独立化的必要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发展到完整形式 货币产生,二、货币的概念,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三、货币的本质,西方的货币金属说 西方的货币名目说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四、货币的层次,M0,流通在中央银行以外现金。 M1,包括可作为交易媒介的通货及银行支票存款。 M2, 包括M1及银行系统与其他金融机构吸收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第二节 货币的形态与职能,一、传统的五大职能说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储藏手段 世界货币,二、现代货币的

3、三大功能,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计算单位 (unit of account) 价值储藏 (store of value),三、货币的形态,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复合货币:是指其价值由多种货币的汇率加权确定的一种国际间债务支付和储备资产手段。特别提款权;欧元。,第三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概述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货币制度变迁 (一)货币制度变迁内容 (二)我国的货币制度,第三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概述 货币制度的概念: 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4、 铸币铸造权分散,造成流通领域混乱 铸币的材料以贱金属为主 铸币的质量不断下降,重量减轻,成色下降。,(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确定本位货币金属(币材) 确定货币单位 确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确定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 规定金准备制度和外汇准备制度,二、货币制度变迁,货币制度变迁图示,货币本位制度,金属本位,纸币本位,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银本位,金本位,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一)货币制度变迁内容,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与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银本位制,自15世纪末,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白银生产技术及产量大增,

5、盛行于1619世纪。 我国于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时期开始铸造银币,由国家法律确认为一种货币制度则在1910年币制则例正式确定我国实行银本位制。并于1934年11月放弃。,2、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 银本位制的主要缺陷是价值不稳定。中世纪黄金白银比价为1/101/13.29;到19世纪中下降到1/15.41,1898年下跌到1/35.30。,“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自由铸造、融化及自由输出人国境,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 假设:当金银法定比例1:15时,若银价跌落,比例为1

6、:16。这时,把金币融化为金块,在市场上按市价换成白银,再把白银铸成银币,再按法定比例换成金币,就可得到1份银的利润。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而银币充斥市场,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又叫“格雷欣法则”。,3、金币本位制,三个特征: 金铸币可以自由铸造 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 黄金在各国间自由输出入 稳定的货币制度阶段: 金币本位制国家,货币数量适当,币值稳定。 铸币平价下的汇率也相对稳定。,4、纸币本位制,实行纸币本位制的原因: 金属货币制度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 纸币制度具有天然的优势 纸币制度的内容: 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 纸币具有国内无限法偿性,但不能兑

7、现 广泛实行非现金结算,(二)我国的货币制度,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流通货币 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1996年12月起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外汇。 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 我国建立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同时对人民币的发行起保证作用。,背景资料:,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当日发行人民币。由于多年战争,通货膨胀严重,银元回归流通,广东则流通港币,国家通过外汇管理,黄金白银管理,至1951年,除了台湾、香港、澳门、和西藏外,人民币成了全国统一的、

8、独立自主的稳定的货币。 1955年进行了人民币改革。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单位面值过小;纸张质量不一易伪造损坏;票面文字只有汉文;改革内容:1955年3月1日发行新的人民币,以1:10000的比率无限制、无差别收兑旧人民币,同时建立辅币制度。,讨论1:纸币是否具有储藏职能?,黄金具有储藏职能,那储藏的是什么? 纸币是不是货币? 纸币是否有条件的发挥了储藏职能,但它储藏的是什么? 关键词:购买力、财富、财富的代表,讨论2:如何看待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积极作用: 流通费用;资金周转;资金的集中 消极影响: 1、使买卖在时间、地点上进一步脱节,钱物分离使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增加; 2、形成商

9、品生产者之间的债务链条; 3、可能出现财政超分配与信用膨胀的现象。,讨论3:人民币的可兑换性,现状分析 利弊分析 可兑换的条件: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市场体系发育相当完善;有关外汇交易的法规比较健全;国内外外汇价格关系基本理顺;对外汇交易操作方面积累了一定检验,总结,货币的定义可以有:本质定义、职能定义、法律定义、计量层次定义等。 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产生经历了:简单一般价值形式、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固定的货币价值形式阶段; 货币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金属货币所执行的价值储藏手段有着“蓄水池”的作用。,货币的形态不断变化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

10、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的构成内容有: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规定准备金制度。 货币制度变迁: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金本位制、信用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则”。,复习提要,关键词: 货币、价值尺度、蓄水池功能、货币制度、本位币、铸币平价、格雷欣法则 思考题: 分析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的货币的利弊? 简述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说金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案例与思考,案例:一个经济社会,三个生产者,三种商品,苹果、香蕉、巧克力(电影),物物交换时如何交易,引入货币会有什么效应。 为什么经济学家把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描绘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