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一轮复习_矛盾就是对立统一.ppt_第1页
必修4一轮复习_矛盾就是对立统一.ppt_第2页
必修4一轮复习_矛盾就是对立统一.ppt_第3页
必修4一轮复习_矛盾就是对立统一.ppt_第4页
必修4一轮复习_矛盾就是对立统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同一性 斗争性,含义 关系,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看到对立,矛盾的 普遍性,矛盾的 特殊性,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不同事物 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同一事物中,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 地位 意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辩证 统一,表现,框架结构,1、矛盾既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和统一就是矛盾双方( ) 对立统一是构

2、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矛盾一方是对立,另一方是统一。 3、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没有斗争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 4、事事有矛盾意味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现实的矛盾。 5、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矛盾普遍性包含矛盾特殊性。( ),易错易混点一,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2014江苏卷 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出:“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

3、品人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A B C D,材料强调了不同文化的相互兼容,体现了。材料没有涉及交往问题,排除。颠倒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A,题组导入,设问角度,是什么,第一步:审题干 找题眼,“太极图”由黑白两个鱼形 纹组成、图示中黑白色,题组导入,第二步:析选项 做判断,矛盾,联系,发展,唯 物 辩 证 法 的 实 质 和 核 心,是矛盾的表现形式,是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两大基本特征或总特征,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

4、物辩证法的核心。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一)矛盾的概念,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矛盾的双方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两个方面”不是任意的两个方面,而是构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两个方面”是具体的,多样的,不局限于“好”与“不好”两个方面。,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 统一属性,矛盾的 对立属性,考点二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题组导入】,(2013江苏单科)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

5、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答案】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

6、点。 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完善。 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解析】本题已经限定答题角度,从矛盾的基本属性,即斗争性与同一性关系角度分析,分析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二)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两方面含义,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7、,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长一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2、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哲学上所讲的斗争、对立,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它与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它们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是相互斗争的。,学校教学 在教学

8、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启发与传授,学生的学是领悟与接受,两个方面是相互区别的。,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A、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C、总之,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要求(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

9、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同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第三,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 不能把“一分为二”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 “一分为二”,指既要看到矛盾的一方,又要看到另一方;也指既要看到矛盾的对立面,又要看到矛盾的统一面;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成就困难、机遇挑战、相反相成”此类语言哲理是:矛盾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该原理经常应用于: 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

10、-(通常是一对反义词),答题模式: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 (2)一方面, A与B存在一定的对立性,- 另一方面, A与B也具有统一性- (3)-既要-又要-(或把-有机结合或 兼顾-),记一记背一背 默一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原理),【原理内容】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同一性以差别和斗争为前提:没有斗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方法论】 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

11、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记一记背一背 默一默,1、(2014广东)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另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 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A,分析职业教育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可以看出,一方面,职业教育存在生源危机,但社会对技师的需求又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有

12、利条件,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A符合题意。,2、下面左图是一只癞蛤蟆,如果把它逆时针转动90(如右图),则是一匹骏马。这幅图画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对同一事物有多个真理性认识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人们的认识受多种条件的限制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B C D,B,3、2014新课标全国卷 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重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人与自然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