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降低环氧装置甲苯单耗,项目组长:石建良 倡 导 者:蔡红卫 开始日期:2010年05月01日 结束日期:2010年12月30日,降低环氧装置甲苯单耗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石建良,项目直接收益:项目12个月的预计总收益为: 180万元 项目间接收益:改善车间作业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减轻废水处理压力,提高装置生产的稳定性。 项目关键指标:环氧树脂产品单耗指标由目前的13.4公斤降低到8公斤,改进后的数据图或者图片 (必要时增加文字说明),黑带项目摘要,改进前状况,改进后状况,关键措施,环氧装置甲苯单耗 13.4公斤/吨,2010年12月份环氧装置甲苯单 耗已达到 8公斤/吨,关键措施1:降低精制
2、分水终温 改善前状态:115125 改善后状态: 104108 关键措施2:降低补加碱温度 改善前状态:7981 改善后状态:7377 关键措施3:缩小补加碱系数范围 改善前状态:0.0220.035 改善后状态: 0.0240.025,定义阶段(Define Phase),目的 定义问题,定义阶段 Define Phase,项目选择,确定关键输出变量,界定项目范围,战略声音/客户声音/流程声音 客户访谈及调查表 价值流图,柏拉图,时间序列图,SIPOC 价值流图 价值分析,SIPOC 价值流图,项目选题理由 项目指标及其定义 项目目标 项目团队 项目立项书,工具,步骤,项目输出,成立项目团队
3、,项目管理 变革管理,完成项目立项书,项目立项书,1.项目背景 : VOB:公司要求南通厂完成销售收入19亿元,利润9615万元,环氧树脂业务是南通星辰下一阶段重点发展的,必须尽快将制约环氧业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加以解决(环氧废水、废气治理与达标排放),必须降低环氧树脂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竟争力。 VOC:客户需要我们提供质量更优,价格更低的产品,为满足客户要求,急需改进工艺降低树脂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竟争力,保证装置长、稳、优运行,在同等质量下,谁的价格低谁就能在竞争中占优势。 VOP:目前甲苯的单耗和装置设计值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急需加以解决。如果能降低甲苯单耗,不仅
4、能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减轻三效效污水处理压力,还能提高生产装置的稳定性。,D1 项目背景,D2:问题陈述,说明:2010年4月份环氧装置甲苯单耗平均为13.4公斤/吨产品,装置设计值为 8公斤/吨产品,行业最佳实践4公斤/吨产品,因此,需要通过本项目加以改善。,公司绩效指标,集团绩效指标,部门绩效指标,降低能耗5% 降低环氧树脂消耗 安全和环境污染 事故为零,项目改善指标,环氧树脂产品的 甲苯单耗8公斤,本项目占部门关键绩效指标 5.0 %,公司关键绩效指标 1. 0 %。,D3 战略关联,力争2年内实现海外上市; 销售收入达到1300亿元; 成为全球领先的化工新材料和特殊化学品公
5、司,2010年,通过推进 持续改进活动,达 到公司年销售额1% 的财务收益。,输入 Input,供应商 Supplier,输出 Output,过程 Process,客户 Customer,环氧车间 (原料储罐) 反应岗位 精制岗位 精制岗位,反应 精制 脱苯 萃取/蒸发,环氧树脂 半成品 环氧树脂 产量 甲苯消耗量 甲苯单耗 老化树脂量,精制岗位 脱苯岗位 萃取岗位 质检中心 环氧树脂用户 技术质量处 客户 安环处,反应温度 反应压力 加碱浓度 加碱量 维持温度 水洗温度 补加碱浓度 补加碱量 脱苯温度 脱苯压力 萃取维持温度 萃取维持时间 萃取量 切水质量,D4 项目范围 - SIPOC,备
6、注:虚线为项目涉及范围且受控,甲苯消耗量 树脂产量,Y是否需要细分 ?是否有关联 的指标Y?,限制条件:Y水解氯 0.03%。,Y的定义,Y=环氧树脂甲苯单耗 Y1甲苯消耗数据来源于DCS显示的流量计及甲苯贮罐吨位读数 ,每天收集; Y2环氧树脂产量数据来源于包装量及DCS显示的成品贮罐吨位数,每天收集。,D5 Y 和缺陷定义,Y甲苯单耗=,甲苯消耗量Y1,树脂产量Y2,D6 Y 水解氯说明,环氧水解氯直接关系到环氧固化凝胶时间,影响固化物的电性能,是环产品的最关键性指标,因此将环氧水解氯作为该项目的限制性指标。,企业产品标准,D7 目标陈述,数据来源:基线为2010年4月实际消耗数据均值。
7、目标及极限目标设定理由:目标为装置设计值,极限目标为行业最佳值。,基线,极限目标,目标,甲苯单耗4千克/吨环氧树脂,甲苯单耗8千克/吨环氧树脂,甲苯单耗13.4千克/吨环氧树脂,甲苯单耗,直接财务收益,每吨环氧树脂甲苯单耗下降5.4公斤,按装置年产能50000吨计,全年可减少甲苯消耗270吨,按甲苯单价(2009年1-12月平均不含税)6680元/吨(含税)计算,全年可减少支出180万元。 项目收益 =甲苯平均价格(含税)(元/吨)甲苯减少消耗量(吨)10000 =6680500005.4100010000 =180万元,无形财务收益,降低甲苯对环璋的污染,降低精制废水处理难度,减少老化树脂的
8、处理费用. 减轻企业污水处理压力,减少企业污水处理费用。 改善车间职工的作业环境. 同时社会效益显著。,项目结束后一年的预计财务收 益173万元 三年的预计财务收益540万元,D8 财务收益预估,D9 团队成员,D10 项目计划,60万/年,40万/年,20万/年,50%,25%,75%,D11 项目可行性和财务效果收益预估,测量阶段(Measure Phase),关键输出的测量系统分析,初步寻找原因并识别快赢机会,鱼骨图 过程流程图 因果矩阵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关键输出的当前表现,过程能力分析 精益评估,合格的测量系统 输出变量的当前表现 潜在原因 快赢措施,工具,步骤,项目输出,测量
9、阶段Measure Phase,目的 测量当前表现 初步寻找原因,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M1 项目范围 - 工艺流程图,本项目范围,M1 项目范围 - 各工序甲苯单耗情况,由上面Pareto图看出,环氧树脂装置各工序中甲苯单耗占总消耗量的比例关系。,M2 Y1-甲苯消耗量的数据真实性验证,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新鲜甲苯投料总量、回收甲苯的投料量,分相器液位和贮罐液位数据均为DCS数据经计算所得,计量的相关仪器仪表均在检测周期内。测量精度也满足要求。测量读数为数字显示,不存在人员读数误差。所以我们认为这套测量工具测量出来的数据是真实可信的。,环氧分厂回收ECH涡街流量计,环氧树脂产
10、量-自动灌装机,M2 Y2-环氧树脂产量的数据真实性验证,环氧树脂灌装机经过南通市计量检定测试所强制检测,且在检测周期内。测量精度也满足要求。测量读数为数字显示,不存在人员读数误差。所以我们认为这套测量工具测量出来的数据是真实可信的。,M3 Y的数据收集计划,M4 Y甲苯单耗现状分析,数据稳定。,4月甲苯单耗情况如下。,结论,结论,从图中可看出:目前项目限制性指标水解氯的的平均值为0.016%,满足企业标准要求0.03%。,M5 Y水解氯数据现状,结论,Y水解氯过程能力Cpk为1.01,过程能力一般, USL为项目限制性指标0.03%,M5 Y水解氯数据现状,M6 过程图-1,M6 过程图-2
11、,M6 过程图-3,M6 过程图-4,M7 因果矩阵,我们对影响甲苯液相单耗的54个过程输入因子逐一进行打分,从中筛选出了16个分值最高的输入因子,下一步将对该16个重要的输入因子再进行失效模式的分析,进一步找出最关键的输入因子.为防止集体讨论相互影响,采用了分别打分、讨论重大差异、主要取众数的数据处理方法。,M8 FMEA的评分标准,M8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M8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M8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通过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寻找出5个快赢措施,4个关键因子进入A阶段进一步分析。,结论,M9 快赢措施1,选用4#实验模式进行技改,每吨产品可节约甲苯
12、0.9公斤。,方案 :其他生产条件不变,采用4种不同的 放脚方式对比甲苯的消耗量 (1#)老化树脂、大脚废水、甲苯清液同时进1#废水罐。水洗废水进2#废水罐。 (2#)老化树脂、甲苯清液、水洗废水进2#液水罐,大中脚废水进1#废水罐。 (3#)老化树脂、大、中脚废水进1#废水罐,清液,水洗废水进2#液水罐,清液回用、废水进行萃取。 (4#)大、中脚废水进大脚罐,老化树脂中间相进小脚罐,甲苯树脂进清液罐,使各种物料有足够的分相时间便于甲苯脂树溶液的分离清液回用、废水进行萃取。,快赢措施:大、中脚废水的放脚方式优选,结论,M9 快赢措施1,快赢措施:新增放脚罐,改变大、中脚放脚方式,放脚工艺改造前
13、后对比图,改善后,新增了一个3#废水罐,通过3#废水罐,将放脚时放下来的水、和甲苯树脂溶液分开来,降低废水中甲苯树脂含量,减少甲苯树脂在水中的损失。,改善,M9 快赢措施1,M10 快赢措施2,快赢措施:滤饼放料槽新增隔离支架,M11快赢措施3,快赢措施:蒸发釜、萃取釜、精制釜甲苯尾气集中回收,M12 快赢措施4,快赢措施:精制、脱苯真空泵废水的分相处理,M12快赢措施4,改善前,甲苯受器由一台泵,通过液位计联锁控制,将受器内物料都打至甲苯分相器内,导致甲苯与水发生乳化,无法在分相器内分层,造成甲苯损失。,改善后,增加了一台泵和一个界位仪,通过联锁控制,将上层的甲苯打到甲苯罐内回用,原来的一台
14、泵与液位计,通过改变联锁控制方法,使其变成打水的泵,不抽到甲苯,降低了甲苯由于乳化造成的损失。,溶液颜色加深,界位仪,液位计,改善效果在DCS中的显示,差错预防!,M13 快赢措施5,快赢措施:蒸发釜、萃取釜、精制釜甲苯尾气集中回收,M14 快赢措施的效果汇总,通过1-5项快赢改善,甲苯单耗从13.4公斤降低到11.1公斤(快赢效果明显.但和项目目标值8公斤/吨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结论,M15 二次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通过采取快赢措施,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中的RPN值有明显的下降,表明措施有效,结论,M 16 快赢措施前后Y 控制图,结论,M17 项目指标现况,针对X采取
15、快赢措施后,通过对项目的持续关注,项目的指标近况如下:,通过采取快赢措施后甲苯的单耗有显著的降低从原来的13.4公斤/吨下降至11.1公斤/吨, 效果明显, 5-10月份水解氯控制在0.02%以下。,M 18 测量阶段小结,关键的输入 Xs,63,6,控制关键的 Xs,16,所有的Xs,筛选出显著因素,过程图,因果矩阵,FMEA,进一步筛选,11,快赢措施,改善关键的 Xs,验证主要因素,4,4,1.通过过程图共找到63个X,2.通过因果矩阵共筛选出 16个X,X5:精制分水温度,3.通过FMEA共筛选出11个X,X1:补加碱温度,X2:补加碱系数,X3: 分水温度,X4:甲苯水溶液分相效果,
16、X7: 蒸发温度,X8: 吨产品硅澡土消耗量量,X9: 萃取温度,X10: 脱苯尾气中甲苯,5.快赢改善了个X,关键因子4个,X4:精制分水终温,X3:补加碱温度,X5:大、中脚的放脚方式,X11: 无组织排放,大、中脚的放脚温度,X12:精制压滤温度,X1:精制压滤温度,X1:补加碱温度,X2:补加碱系数,X4:甲苯水溶液分相效果,X7: 蒸发温度、,X10: 蒸发真空度,X11:精制压滤温度,X13:老化树脂 蒸发加汽提,X14:滤饼加导游支架,X16:冷冻水温度,X15:蒸发真空度,X13:老化树脂 蒸发加汽提,X14:滤饼加导游支架,X5:大、中脚的放脚方式,X12:精制甲苯回液温度,
17、X3:补加碱系数,经过过程图,因果矩阵,FMEA及快赢措施,筛选出的重要 X是:,M18 测量阶段小结,A阶段将分别验证4个X对各自相关Y的影响,进一步识别根本原因。,分析阶段(Analyze Phase),初步分析潜在原因,识别根本原因,时间序列图 点图 箱形图 散点图 主效应图 多变量图 交互作用图,假设检验 T检验 方差检验 等方差检验 非参数检验 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动作分析与线平衡 卡方检验 七大浪费,浪费来源 问题根本原因,工具,步骤,项目输出,分析阶段 Analyze Phase,目的 识别根本原因,A1 X的数据收集计划,A2 X1、 X2、 X4、 X6的数据可靠性,结论,A3
18、 X2补加碱温度的真实性验证,现在精制釜的温度测量是通过读取专业仪表(温度变送器)获得的,这些仪表经过检定,电议车间定期进行校准,确保读数的准确性。,结论,A4 X2:补加碱温度的真实性验证,补加碱温度、压力、补加碱系数的控制是根据DCS画面上的显示数据,由操作员根据显示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其数据的真实性有一定的保障。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根据操作记录上的数据,补加碱温度、系数基本上都能和DCS记录相对应,基本上没有误差,数据真实可靠。,结论,A5 X6补加碱系数的控制现况,补加碱量是根据反应阶段取样测得的有机氯值计算的:(有机氯+补加碱系数)*投料量*40/68.5(此公式由DCS联锁程序自动计
19、算),同种型号树脂的投料量是相同的,因此调整补加碱量多少的关键就在于补加碱系数设定的高低,所以在项目中我们将采用补加碱系数来衡量补加碱量。,补加碱系数的修改有权限设定,只有组态工程师有权限修改,且自09年12月份到10年7月份补加碱系数控制范围稳定没有补加碱系数控制范围调整相关DCS修改记录,因此,补加碱量的现状我们认为是稳定的。,A6 X1精制分水终温现状分析,由上图看出,精制分水终温控制比较稳定,但P值0.05(实际值为0.255),说明精制分水终温控制为正态分布。,稳定,结论,由上图看出,精制分水终温控制CPK值为1.13,过程能力良好;另外甲苯、树脂、水的混合物的共沸温度为88。在其他
20、工艺条件满足条件下,根据专业知识及实际工作经验,估计精制分水温度控制到105左右就可将水分完,温度高控只会增加能源消耗和甲苯的气道损失,现在工艺控制虽然稳定且过程能力良好,另外将终温控制在120左右虽对分水有利但对产成品质量、产品能耗、溶剂甲苯的消耗均有较大的影响。,A6 X1精制分水终温的过程能力分析,结论,A7 X2补加碱温度的现状分析,由上图看出,补加碱温度控制比较稳定,数据呈正态分布。,稳定,结论,A7 补加碱温度过程能力分析,由上图看出,补加碱温度控制比较稳定,数据呈正态分布,但补加碱温度控制在80左右可保证反应速度,但也会因为温度高使反应过于激烈产生副反应,同时温度高会增加能源消耗
21、和甲苯的气道损失,现在工艺控制虽然稳定但是CPK=1.27 良好。,结论,A8 X3蒸发釜蒸发温度现状分析,由上图看出,蒸发釜蒸发温度控制比较稳定,而且,平均值稳定在90左右,按现行工艺规程判定工艺控制是稳定的。,结论,A8 X3蒸发釜蒸发温度的描述性统计,通过收集X3蒸发釜6-8月份实际操作温度进行描叙统计分析如下:,由上图看出, P值0.05(实际值为0.527),说明蒸发釜蒸发温度控制呈正态分布,,结论,通过收集的数据对X3蒸发釜温度控制的过程能力分析如下:,由上图可以看出,蒸发釜温度控制过程能力Cpk为1.28,过程能力良好,另外90左右的终温控制使得蒸发釜容易结垢,增大了蒸发釜的操作
22、难度,是否可找到操作温度低、控制容易、气道损失低的办法是我们工程技术人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A8 X3蒸发釜蒸发温度的过程能力分析,结论,A9 X4压滤温度现状分析,由上图看出, X4压滤温度稳定,而且平均值稳定在88 左右,按现行工艺规程(工艺规定要求压滤温度控制在90)按这一标准判定工艺控制是比较稳定的。,结论,A10 X4精制翻锅温度的描述性统计,由上图看出, P值0.05(实测值为0.97),说明精制压滤温度控制呈正态分布,,通过收集的数据对X4精制翻锅温度控制的描述性统计,结论,由上图可以看出,蒸发釜精制翻锅温度控制过程能力Cpk为1.23,过程能力良好,另外90左右的精制翻锅温度控
23、制使得半成品翻锅压滤过程、贮罐贮存、压滤过程中汽道损失比较显著,是否可找到操作温度低、气道损失低压滤速度快的办法是我们工程技术人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该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A10 X4精制翻锅温度的过程能力分析,通过收集的数据对X4精制翻锅温度控制的过程能力分析如下:,结论,A11 X5蒸发真空度现状分析,由上图看出, X5稳定,而且平均值稳定在20kpa左右,按现行工艺规程(工艺规定要求蒸发真空度控制在205kpa)按这一标准判定工艺控制是比较稳定的。X5蒸发真空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P0.05(实测值0.475),数据呈正态分布.,X5蒸发真空度的描述性统计,稳定,结论,由上图可以看出
24、,蒸发真空度控制过程能力Cpk为1.33,过程能力比较理想。,通过收集的数据对X5蒸发真空度控制的过程能力分析如下:,A11 X5蒸发釜蒸发真空度的过程能力分析,结论,A12 X6补加碱系数现状分析,由上图看出, X6补加碱系数控制稳定,而且平均值稳定在0.028左右,按现行工艺规程(工艺规定要求补加碱系数控制在0.0220.035之间)按这一标准判定工艺控制是比较稳定的。P值0.05(实际值0.065),说明补加碱系数控制呈正态分布。,结论,X6补加碱系数控制过程能力Cpk为0.52,过程能力欠佳(原因是虽然产品类型都为0164产品但由于不同客户指标要求不一样造成产品中间过程控制不一样,所以
25、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客户要求越来越苛刻情况下如何控制才能做到最优。,通过收集的数据对X6补加碱系数控制的过程能力分析如下:,A12 X6补加碱系数的过程能力分析,结论,A13 多元回归分析,A14 多元回归分析,回归模型显著,四个变量中三个变自量不显著,1、整体回归模型的P值为0.00,回归模型显著, 2、翻锅压滤温度p值最大,根据化工工作经验精制翻锅压滤温度和其它自变量不存在自相关,所以先将精制翻锅温度进行缩减。,结论,A14 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缩减),将X4:翻锅压滤温度缩减后再次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模型P值均 0.05表明回归模型显著,同时X1、X2、X6对甲苯单耗P值 0.05,表明X
26、1、X2、X6影响显著。,结论,A14 残差分析,残差呈正态分布,残差呈正态分布,残差与拟合值呈随机关系,残差与时间顺序呈随机关系,四合一残差图中没发现异常,所以回归模型有效,结论,通过团队协商一致,我们将在下一阶段重点寻找X1、X2、X6对Y有显著影响;X4对Y有影响不显著。,A16 分析阶段结论,经过A阶段分析验证, 我们判断对Y有影响的重要X因子有:,X1:精制分水终温,X2:补加碱温,X4:精制翻锅温度,X6:补加碱系数,结论,经过A阶段的持续改善,Y的现况如下:,A17 改善趋势,改善阶段(Improve Phase),制定并验证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目视管理 5S+1 全员生产性
27、维护 试验设计,变革管理 行动计划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差错预防 需求及库存管理 精益物流 拉动系统与看板管理 假设检验 快速换型,改善行动计划 改善方案 改善效果,工具,步骤,项目输出,改善阶段Improve Phase,目的 实施改善,I1 X1精制分水终温水平选择分析,项目团队根据现状分析,优先确定精制分水温度: 103(低水平)、110(高水平),根据拉乌尔定律可知:水、甲苯、树脂混合溶液的共沸饱和蒸汽压为该温度下三种物料的蒸汽压之和;甲苯树脂水溶液的共沸温度为84.1度,。甲苯分水终点温度应100,在分水温度达到100 前99.5%的水已被分出;当温度110时操作目的变成脱苯.由
28、于釜式脱苯物耗能耗均偏高.,精制釜分水段原理: 在常压条件下,通过蒸汽加热水、树脂甲苯溶液,将该溶液从75升温到115125过程中,利用甲苯和水共沸,去除溶液中的水分和部份甲苯(甲苯与水共沸点84.1,参见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每釜产品损失甲苯在25-30公斤,在相关回归分析中甲苯单耗和精制分水终温水控制呈正相关,结论,精制分水过程趋势图,I1 DOE试验范围依据,分水85-88,分水过程DCS控制,75-85之间温度升的比较快,到85后温度基本不变,当温度88后温度上升迅速,表明85-88是大量分水的过程,当温度超过88之后,水基本被分净,和拉乌尔定律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针对分析阶段得出
29、的个关键X因子(X1:精制分水终温, X2:补加碱温,X6:补加碱系数,);这三个关键因子和甲苯单耗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正相关性,根据历史经验及化工专业知识我们确定了这三个X的试验范围: X1精制分水终温由于甲苯和水的混合溶液在常温压下的共沸点为84,水的沸点为100,甲苯的沸点110,所以精制分水的最佳最佳温度应控制在103110之间(既保证将水蒸发干净,同减少甲苯常压蒸发的汽道损失,同时又可节省单锅操作工时)。 X2补加碱温:由于补加碱温过高易形成老化树脂影响甲苯单耗,过低影响反应速度,易产生乳化(造成无机相、有机相分相不清,增加甲苯单耗),影响产成品的质量,根据历史数据补加碱温应控制在738
30、0之间比较合理。 X6补加碱系数,补加碱系数越低对甲苯单耗越有利,但补加碱系数过低会影响产成品的水解氯,将直接导致产成品达不到标准要求(返工)。历史控制范围(0.0220.035,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这一控制范围还存在收窄的可能,争取控制在0.0250.028)。 由于相关因子比较多,在大生产中进行试存在较大的风险,且实验成本比较高为降低实验成本,减少实验次数,所以在DOE试验前先先对历史观数据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得出以上的试验水平。,I1 X的改善计划及各X试验范围确定,因子,试验水平,Y甲苯单(KG),甲苯单耗,目标,甲苯单耗: 8公斤/吨,115-125,现有水平,I2 X1 、X2 、X6的
31、改善试验计划,X:精制 分水终温,X4: 补加碱温度,103-110,实验目的:寻找X1、X2、X6的最佳组合,使Y最小 实验日期:2010年10月 实验装置:在环氧车间主装置 量具:质量流量计、液位计 实验人员:石建良、朱振中、陈源 记录分析人员:朱振中、陈源 其他变量的控制:按照工艺规程操作,X3:补加碱系数,0.022-0.035,79-82,0.024-0.028,73-80,I2 甲苯单耗全因子设计,1、试验计划 1.1 目标:通过DOE试验找出不显著因子进行模型缩减。 1.2试验因子和水平确定 因子:精制分水终温, 补加碱温度, 补加碱系数, 1.3采用二水平、三因子试验,I3 甲
32、苯单耗全因子设计,三因子二水平加五个中心点的全因子DOE试验,I4 甲苯单耗全因子设计验-模型分析,中心点显著,第一步:模型有效,第二步:“弯曲”显著,I4 甲苯单耗响应曲面设计,试验数据在中心点处出现明显的弯曲,提示我们,现在进行的试验区域可能已经达到响应变量的最佳区域了。,说明,希望试验设计有序贯性和旋转性。,补充“星号点”,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心复合序贯设计(CCC),拟合一个含二阶的方程。,I5 甲苯单耗响应曲面设计,I5 响应曲面设计分析 - 1拟合选定模型,第一步:总模型有效,第二步:“失拟”不显著,第三步:R-Sq = 99.47% R-Sq(调整) = 98.99%,两者接近,第四
33、步:判断各效应的显著性,I5 响应曲面设计分析 - 2残差诊断,残差呈正态分布,未出现“弯曲”和“喇叭口”,残差与观测值顺序呈随机变化,残差分布正常,残差正常,结论,I6 缩减模型后 - 1拟合选定模型,第一步:总模型有效,第二步:“失拟”不显著,第三步: R-Sq = 99.41% R-Sq(调整) = 99.07% 两者比缩减前更接近,第四步:各效应均显著,I7 缩减模型后 - 2残差分析,残差分析无异常,表明缩减后的模型成立,可进行下一步响应优化,结论,残差呈正态分布,未出现“弯曲”和“喇叭口”,残差与观测值顺序呈随机变化,残差分布正常,I7响应曲面设计分析 - 等值线及曲面图,I7 响
34、应优化-选择最佳试验方案,选择最佳试验方案为精制分水终温控制在105,补加碱温度温控制在74.5,补加碱系数控制在0.0245,甲苯单耗在7.7 公斤/吨。,结论,I8 预测置信区间,Y均值的置信区间,Y单个值的置信区间,I8 改善方案验证,甲苯单耗均值达到项目目标值,I9 甲苯单耗Y改善情况,通过改善前后对比,改善后的甲苯单耗为8.0公斤/吨树脂,有明显的下降。,结论,I10 Y水解氯改善前后对比,改善后,水解氯比改善前有了降低,数据呈正态分布,CPK=1.55,能力依然充足,满足项目控制要求。,I11:X1精制分水终温改善前后对比,改善后,分水温度控制数据呈正态分布,与改善前相比,达到了改
35、善控制点,且过程控制稳定,过程能力CPK=1.51,能满足项目控制要求。,I12:X2补加碱温度改善前后对比,改善后,温度控制数据呈正态分布,与改善前相比,达到了改善控制点,且过程控制稳定,但过程能力CPK=1.51,能满足项目控制要求。,I13 甲苯月度单耗情况,12月份月度甲苯单耗已经达到8公斤/吨,达到项目目标每吨环氧树脂甲苯单耗8.0公斤/吨的目标。,结论,经过I阶段的持续改善,Y的现况如下:,I14 改善趋势,控制阶段(Control Phase),标准化,跟踪改善效果,控制计划 标准作业指导书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目视化管理 差错预防,统计过程控制 过程能力分析 项目管理,控制计划 标准作业指导书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项目收益 项目心得体会 下一步计划,工具,步骤,项目输出,控制阶段Control Phase,目的 维持改善成果,C1 控制计划,C2 改善后的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C2 改善后的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C3 改善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放射科影像诊断解读考试模拟题答案及解析
- 离异父母子女抚养费缴纳及监管协议
- 建设工程项目环境检测技术服务合同补充协议
- 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协议书范本及案例分析
- 慕槿川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责任协议
- 空白离婚协议书范本编写与婚姻法律风险评估合同
- 婚姻解除后子女抚养费用调整补充协议范本
- 离婚协议书定制模板:股权分配与子女监护权协议
- 离婚协议书范本标准版:共同债权分割协议
- 2025-2030功能性食品原料创新与配方专利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视频监控调取记录表
- 第2章 Windows 10操作系统
- 教研活动: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课件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可修改
- SF-三福的历史与文化 v2.0
- 幼儿园故事《小红帽》PPT模板
- GB/T 6723-2017通用冷弯开口型钢
- GB/T 4456-2008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 葫芦丝(初学教学)-课件
- 李家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