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计算流程最全_第1页
PKPM计算流程最全_第2页
PKPM计算流程最全_第3页
PKPM计算流程最全_第4页
PKPM计算流程最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利用PKPM进行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1 执行PMCAD主菜单:输入结构的整体模型1.1 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1. 结构标准层“轴线输入”(1) 结构图中尺寸是指中心线尺寸,而非建筑平面图中的外轮廓尺寸(2) 根据上一层建筑平面的布置,在本层结构平面图中适当增设次梁(3) 只有楼层板、梁、柱等构件布置完全一样(位置、截面、材料),并且层高相同时,才能归并为一个结构标准层2. “网格生成”轴线命名3. “楼层定义”:选择各标准层进行梁、柱构件布置(1) 估算(主、次)梁、板、柱等构件截面尺寸)1) 梁:框架主梁的经济跨度是6-9米,次梁跨度一般为4-6米。抗震规范第6.3.6条规定:b200;

2、主梁:h = (1/81/12) l ,b(1/31/2)h;次梁:h = (1/121/16) l ,b(1/31/2)h2) 柱:抗震规范第6.3.1条规定:矩形柱bc、hc300,圆形柱d350;控制柱的轴压比柱的轴压比限值,抗震等级为一到四级时,分别为0.71.0柱轴力放大系数,考虑柱受弯曲影响,1.21.4楼面竖向荷载单位面积的折算值,1315kN/m2柱计算截面以上的楼层数柱的负荷面积3) 板:单向板跨度位于1.7-2.5米,一般不宜超过2.5米;双向板跨度不宜超过4米。单向板:h = l /40 l /45 (单向板) 且h60mm; h = l /50 l /45 (双向板)

3、且h80mm(2) 选择各标准层进行梁、柱构件布置1)构件布置,柱只能布置在节点上,主梁只能布置在轴线上。2)偏心,主要考虑外轮廓平齐。3)本层修改,删除不需要的梁、柱等。4)本层信息,给出本标准层板厚、材料等级、层高。5)截面显示,查看本标准层梁、柱构件的布置及截面尺寸、偏心是否正确。6)换标准层,进行下一标准层的构件布置,尽量用复制网格,以保证上下层节点对齐。4. “荷载输入”:定义梁间荷载;各层楼、屋面恒荷载;各层楼面、屋面活荷载;(1) 梁间荷载:输入各标准层梁间恒荷载(梁间活荷载为0)。将各梁上部墙体及窗户的自重产生的恒荷载换算成线荷载加在梁上(注意计算时不用包括梁自重)(2) “梁

4、间荷载”对梁承受的非板传来的荷载(如填充墙等)进行输入,注意,对梁承受填充墙荷载的需考虑窗洞。楼梯间全房间开洞的须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梯段传至楼层梯梁的均布恒(活)载、梯段及休息平台经平台梯梁(、梯柱)传至下层框架梁的集中恒(活)载(3) “节点荷载” 梯段及休息平台经平台梯梁(、梯柱)传至框架柱的集中恒(活)载(4) 程序能对梁的自重、板的导荷进行自动计算,这些荷载都不能在此处重复计算,荷载的输入是指程序不能计算和导算的外加荷载,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输入,不得多输,更不能漏掉荷载。切记,楼梯间的荷载往往容易漏掉!(5) 楼面恒、活荷载输入通过建立荷载标准层的方法输入。荷载标准层,是指上下相

5、邻且荷载布置完全相同的层。(6) 此处定义的荷载是指楼、屋面统一的恒、活荷载,个别房间荷载不同的留在PM主菜单3局部修改(7) 注意:选项“是否计算活荷载”应选上。“是否计算板自重”不用选上。在输入的楼面恒荷载应包括板自重。5. “设计参数”:输入总信息、地震信息、风荷载等信息,后面计算菜单里面有更详细的选项。地震信息:振型个数取23;周期折减系数取0.6-0.76. “楼层组装”: 根据建筑方案,将各结构标准层和荷载标准层进行组装,形成结构整体模型(1) 楼层的组装就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注意首层结构层高与建筑层高的不同,首层结构层高是指基础顶面到楼板顶面的距离。(2) 楼层组装完成后整个结构

6、的层数必然等于几何层数;要注意结构标准层与荷载层要正确组装,荷载标准层与结构标准层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1.2 结构楼面布置信息:布置次梁、楼板等特殊构件1. 楼板开洞:对楼梯间的位置按实际应开洞,但实际PKPM计算一般是通过修改板厚的方式实现。2. 此处次梁是指未在主菜单1布置过的次梁,对于已将其当作主梁在主菜单1布置过的梁,不得重复布置(注意在第一个菜单里面我们已经通过次梁当主梁输入的方式处理了,此处一般不用再输入)3. 对楼梯间需开洞的地方,通过“修改板厚”实现,一般将相应位置板厚改为0.004. 对有悬挑板的梁上布置悬挑板,“设悬挑板5. 对于卫间等部位可通过“修改板厚”实现地面的下沉。

7、6. 第1层布置好后,下一层的布置尽量利用“拷贝前层”避免重复工作,拷贝前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决定是否拷贝前层的楼板开洞、修改板厚、设悬挑板、次梁布置等信息。1.3 楼面荷载传导计算1. “楼面荷载”、“楼面活载”对个别房间进行楼面荷载修改,如:板厚有变化的房间的楼面恒载、厕所的楼面恒载及门厅、走道、楼梯间的楼面活荷载等。1.4 平面荷载显示校核1. 显示各层输入的楼面荷载、梁间荷载、节点荷载,以供校核2. 如要保留各荷载文件,必须为每个文件另取文件名,“指定图名”3. 荷载文件格式为*.T,可用主菜单9“图形编辑、打印及转换”打开文件,或转换为DWG文件用CAD打开。2 执行SATWE主

8、菜单:进行结构及构件内力计算2.1 接PM生成SATWE数据1. 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必须执行)(1) 总信息: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一般取0。震规5.1.1条的第2款规定“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当结构分析所得的WZQ.OUT文件”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大于15度时,应将其角度输入从新计算。2)混凝土容重为25.0kN/m3。但考虑结构构件表面抹灰重量建议取28.0kN/m3;钢筋容重取78kN/m3。;3)裙房层数、转换层所在层号、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填写,没有的时候均为0。4)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隐含值为2.0,对于

9、一般工程取2.0;对框支剪力墙取1.5。5)对所有楼层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若采用此假定,设计时必须采用必要措施保证楼板平面内的整体刚度。6)墙元侧向节点信息:剪力墙少时取出口;剪力墙多时取内部;出口的精度高于内部,但非常耗时,一般取内部节点即可。7)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8)恒、活荷载计算信息:一次加载;模拟施工加载1;模拟施工加载2。9)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风荷载;地震作用计算信息:计算水平地震力。(2) 风荷载信息:1)地震粗糙程度:根据工程资料选择。2)修正后的基本风压:查荷载规范 3)结构基本周期:初步估算,框架结构T1(0.080.10)n,结构内力计算完后

10、,将第一周期的数值重新输入这个地步进行计算。4)体形分段数:建筑立面体形无变化取1。第一段最高层号6,体形系数1.3。(3) 地震信息:1)结构规则性信息:规则;不用考虑耦联2)一般的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情况:多层应考虑偶然信心,多层规则结构可不考虑。高层应同时考虑耦联效应和偶然偏心,震规规定,计算双向水平地震应同时考虑扭转耦联,此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3)设计地震分组、地震烈度、场地类别、框架抗震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根据原始资料查表求得。4)计算振型个数:耦联时不小于9,且3倍层数;非耦联时不小于3,且层数。可以通过查看WZQ.OUT文件中“各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达到了90%以上,判断所取的振

11、型数是否足够。5)活载质量折减系数:0.5;该参数为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的活荷载组合值系数,抗规中规定,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楼面等效顽活荷载取为0.5。6)周期折减系数:是为了充分考虑非陌生填充砖墙刚度对计算周期的影响。高规规定周期折减系数,当非填充墙为实心砖墙时,框架取为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为0.70.8地,剪力墙取为0.91.0。当结构的第一周期T1Tg,不需要进行周期折减,因此此时地震影响系数有程序自动取结构自振周期与特征周期的较大值进行计算。7)结构的阻尼比: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一般取5%。8)特征周期:根据原始资料查询9)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地质报告中有,一般为0.08;

12、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一般为0.50.(4) 活载信息:1)柱、墙设计时活荷载折减系数:选择后,程序自动根据荷规4.1.2条2款进行折减。2)传给基础的活荷载: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对其承受的活荷载进行折减,选择后,由程序自动根据上条进行折减。3)梁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输入全部楼层,则表示所有楼层都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多层一般取全部楼层。(5) 调整信息:1)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考虑到塑性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整,并相应增加跨中正弯矩。高规40页5.2.3条规定,装配整体式框架梁梁端负弯矩取0.70.8;现浇框架梁梁端负弯矩取0.80.9,一般取为0.85即可。2)梁设计

13、弯矩放大系数:增大系数可提高安全储备,一般可取1.11.3之间,如果已经考虑了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宜取1.0.3)梁据矩折减系数:对于现浇楼板,当采用刚性假定时,可以考虑楼板对梁的抗扭作用而对梁的扭矩进行折减,折减系数一般取0.41.0之间。4)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取15)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多高层中允许连梁开裂,开裂后连梁刚度有所降低,程序中通过连梁刚度的折减系数来反映开裂后的连梁刚度,为避免连梁开裂过大,此系数不宜超小(不宜小于0.50),一般工程取0.7。6)中梁刚度放大系数:2.0,高规规定“现浇楼面中梁的刚度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现浇楼板取1.32.0,通常边跨取1.5,中框架取2.0

14、。而对其它楼板(弹性楼板、装配式楼板)梁的刚度不应放大。7)调整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一般不调整8)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一般选是9)九度框架及一级框架结构梁柱钢筋超配系数:1.1510)指定薄弱层:若无时直接选1,程序会自动计算,如果判断该导为薄弱层,自动乘上1.15的放大系数。11)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经验取值为1.01.5之间,一般取1.012)0.2Q0调整起始层号及终止层号:只对框剪结构中的框架、柱起作用。若不调整,这两个数均为0。13)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起算层:按突出屋面部分最低层号填写,无顶塔楼时取0。抗规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对于顶部突出的屋顶间、女儿墙、烟

15、囱等的地震作用,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系数不再往下传递,14)顶塔楼地震作用增大系数:当振型为9-15时,宜做1.0;计算振型为3时,取1.5.(6) 设计信息1)考虑P-效应:一般不用考虑,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重力附加弯矩大于初始弯矩的10%,应计入。2)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一般不选择此项,为了安全其见。3)按高规或者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点取此项,程序按高规进行荷载效应组合计算,否则按多层结构进行荷载组合计算,按普通钢结构规范乾构件设计计算。4)钢柱是否按有侧移进行计算:钢柱需考虑,混凝土柱按混凝土规范考虑,一般不用考虑。5)结构重要性系数:1.06)梁、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实际

16、工程进行确定7)钢构件截面净毛截面面积比:0.858)柱配筋计算原则:一般建议用户按单向偏压计算。如果按双向偏压计算可能会错,但如果在特殊构件里面定义了角柱的话,会自动对角柱按双向偏压计算。(7) 配筋信息:一般不用调整(8) 荷载组合:一般不用调整,但具体要看一下。2. 特殊构件补充定义:无的特殊构件可跳过。(1) 特殊柱:特殊柱角柱点击所处角部分的柱子,显示为亮紫色。(2) 特殊梁:特殊梁两端铰接(为保守其见,次梁两端采用两端铰接的形式)点击次梁的两端铰接端显示为红色小圆点。3. 温度荷载定义和弹性支座/支座位移定义:在SATWE中除了可以计算常规的荷地作用还可以考虑温度变化、弹性支座、支

17、座位移的影响。可以通过最不利温差、收缩当量温差或基础支座沉降值来计算结构的温度、收缩或者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效应得到宣结果数据。一般工程不需要考虑非荷载作用。4. 特殊风荷载定义:在“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中“风荷载信息”填入的信息可以自动风荷载是对结构整体进行风荷载计算。对特殊的局部风荷载在“特殊风荷载定义”针对每根梁每个节点定义附加的风荷载。5. 多塔结构补充定义:对于非多塔结构,可跳过此菜单。直接执行生成SATWE数据文件菜单,程序隐含规定该工程为非多塔结构。6. 生成SATWE数据文件:必须执行。并进行数据检查。2.2 结构内力,配筋计算:SATWE计算控制参数1. 层刚度比计算(1

18、) 剪切刚度:抗规6.1.14条文说明中要求用“剪切刚度”来计算剪切刚度。按规范要求,剪切刚度主要用于限制一层转换部分的刚度比和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宜采用剪切刚度。一般来说,剪切刚度比较严格一些,适用于多层(砌体、砖混底框),不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也宜选用此项。(2) 剪弯刚度:对带高位转换层的结构应采用“剪弯刚度”计算一次;另外对于有支撑的结构,宜采用“剪弯刚度”来计算。对于不带转换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也宜采用“剪弯刚度”计算。(3) 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对绝大多数工程都适用。但是有薄弱层或者转换层时,用户需另外指定薄弱层。2. 地震作用分析方法:(1) 侧刚分析方法:是

19、一种简化计算方法,只适用于采用楼板平面内无限刚假定的普通建筑和采用楼板分块平面内无限刚性假定的多塔建筑。优点是分析效率高,计算速度快,对于定义较大范围的弹性楼板、有较多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的构件或者有较多错层构件的结构,“侧刚分析方法”不适用,而应采用“总刚分析方法”。(2) 总刚分析方法: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可以准确分析结构中每层每根构件的空间反应,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可以发现结构突变位置、连接薄弱的构件以及数据输入有误的地方等,但计算量大。3. 位移输出方式:(1) 简化输出:在WDISPOUT中输入各工况结构的楼层最大位移值,不输出各节点的位移信息。按“总刚”进行结构的振动分析后,在WZQ.

20、OUT文件中仅输出周期、地震力,不输出振型信息。(2) 详细输出:在“总刚”分析基础上,其上所有内容均输出。2.3 PM次梁内力与配筋计算:前面是次梁按主梁输入,所以此菜单跳过2.4 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1. 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2. 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1) 对于柱:如上图所示(0.80)表示柱子的轴压比,要满足柱子的轴压比限制。实际工程中因施工所需的批量性,可把配筋差不多的几根构件同一个编号并配筋相同,配筋时取其中的最大的配筋值,施工时按一个构件施工。2.0:表示柱单根角筋的面积,可取1根直径为18mm的二级钢筋,面积为2.54cm22.0 cm2。7:表示柱单面配筋面积(包括角筋),可取柱的一面为4根直径为18mm的二级钢筋,面积为10.18cm27cm2。G1.6-0:1.6表示一个间距范围内加密区的箍筋面积;可取四肢箍()面积为2.01 cm21.6 cm2;0:表示一个间距范围内非加密区的箍筋面积。按构造配筋。实际配筋图如下图所示:(2) 对于梁:G0.5-0.5:0.5,一个间距内梁加密区箍筋面积;0.5(后)表示一个间距内梁非加密区箍筋面积。实际可取双肢箍,面积为1.01 cm20.5 cm2;13-0-11:表示梁上部左支座、中部、右支座纵筋面积;可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