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安装设计讲解.ppt_第1页
多联机安装设计讲解.ppt_第2页
多联机安装设计讲解.ppt_第3页
多联机安装设计讲解.ppt_第4页
多联机安装设计讲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联机安装设计讲解,中国营销总部 多联机技术支持 2110年9月29日 冯灵海目录,一、系统选型步骤二、负荷计算三、机型选择四、配管设计五、室内机安装要点六、室内机管路安装要点七、室外机安装要点八、管路气密性、真空干燥、冷媒追加九、电气配线工程十、设备试运行十一、移交给客户,一、系统选型步骤,负荷计算,室内机选型,室外机选型,管路设计,计算房间空调面积 空调的冷负荷估算值,室内机容量选定 室内机机型选定,根据室内的吊顶情况,送回风方式确定,冷媒管设计 排水管设计,根据室内同时使用情况来选型 室外机机型选型,二、负荷计算,对空调房间进行负荷计算时,应考虑以下因素:,通过

2、建筑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西晒),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量。(大面积玻璃外墙),室内人员的散热量。(人员密集区域),各种室内热源的散热量。(设备房中的设备发热量),外部空气带来的热量。(未经处理的新风),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各种建筑内部的热湿干扰,二、负荷计算(估算法),估算简易公式: 总负荷=单位面积冷负荷指标房间地面面积修正系数,确定房间类型,计算房间面积,选取单位面积冷负荷估算指标,计算空调房间总负荷,估算法流程:,二、负荷计算(估算法),理想化标准的单位面积冷负荷估算指标:,注意:以上指标数值为理想化的单位负荷数值,实际上还需要考虑管道能量的衰减, 实际负荷详见后页。,二、负荷

3、计算(估算法),实际单位面积冷负荷估算指标:,二、负荷计算(估算法),遇到以下情况需要增大单位负荷估算指标,1、建筑物吊顶后层高超过4米2、房间外墙有西晒情况3、房间处于建筑物顶层,且无很好的隔热措施4、引入新风没有经过处理的,比如全热交换器,三、机型选择,机型选择流程:,选择室内机组,对室内机进行合理分区,选择室外机,选择室内机组时,首先应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其次需要考虑房间的使用特点、天花造型、家具布置情况、气流组织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理机型,要点: 所选择的室内机能力不小于所计算出来的房间负荷。 对室内噪音要求高的场所,比如卧室、书房、视听室等优先考虑选用T3低静压室内机 对于四面出风嵌

4、入式室内机一般不宜用在天花高(3m以上)的场合 对于天花高的场合可采用风管型室内机。 风管机的摆放朝向应该是出风口吹往外墙,第一步:选择室内机组,三、机型选择,第二步:对室内机进行合理分区,三、机型选择,如果各个空调区域使用时间不一致,则根据使用时间进行划分。,如果空调区域存在内外区,则根据内外区进行划分。 外区:一般为距外墙46米内的区域 内区:室内负荷只有照明、电子设备等不受外界温度波动影响的区域,第三步:选择室外机,三、机型选择,根据室内机选择结果和分区情况分别选择对应合适的室外机,对于多 联机系统应注意以下几点:,冷媒管长度的限制,室内外机组的配置比例的要求 室内机的总名义能力必须在其

5、对应的室外机名义能力的110%范 围内,否则会因回油问题导致压缩机的寿命降低和故障。,各室外机可连接的最大室内机台数。,各室外机可连接的最大室内机台数(D3/V4系列),A、室外机最大连接室内机台数,B、室内机能力校验,对于同一型号室内机,尽管在技术资料中标定了其制冷(暖)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实际使用状况会对其最终能力产生影响(如:由于使用工况导致机组处于重载或轻载运转状态,室内外机组的配置比例不同等原因);故必须在初步选定室内外机组的条件下进行能力校验。,计算公式: 室内机实际能力=选用的室外机能力(室内机能力/系统室内机总能力) 配管修正系数,B、室内机能力校验,校核:,C、直流变频室外机(

6、V4/V4i/V4+),C、直流变频室外机( V4/V4i/V4+ ),C、直流变频室外机( V4/V4i/V4+ ),注:1、以上是推荐最佳的组合方式; 2、多台模块组合时,一般把能力最大的设定为主机,并且把主机放在室外侧第一分歧管处。,C、直流变频室外机( V4/V4i/V4+ ),1、多联机超配问题,超配指同一个多联机系统所搭配的多联内机能力总和超过多联室外机的额定能力。一般在别墅等场所其内机的同时使用率几乎为零,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工程造价和节约能源,把与使用面积相匹配的外机选小一号,即内机总能力比外机额定能力大。或者在同一个地方,在同一时间大部分房间的空调需要运行,对应的外机刚好满足这

7、些房间的使用,对于其他少数房间如杂物间、衣帽间等极少使用空调或偶尔用一下空调,对于这个系统的多联机可以多配几台内机,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D、选型设计注意事项,2、多联机超配问题,以上就是多联机超配的由来,从以上的情况来看,超配的多联机系统所有内机是不会同时开启。对于一个超配的正常多联机系统,所有内机全开,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每台内机分配到的能量必然减少,那么在额定工况下就不能满足每个房间的正常使用,所以超配的前提就是系统所有内机不会全开。在了解了超配的机理之后,在做监理设计时,必须认真了解用户的需求,对于不全开的场所可以适当超配,但外机能力必须满足常开房间能力的需求,而且超配比例不能超过110

8、%(由于回油除霜等原因内/外机能力配比不能低于80%),对于同一个多联机系统内的所有内机全开的系统是绝对不能超配设计,以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E、选型设计注意事项,3、多联机使用场所,商用多联机,只能使用于别墅、商场、写字楼、办公等场所,商用多联机不是机房、仪器等专用空调,不能使用在机房等特殊场所。机房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必须使用机房专用空调才能满足要求。如果采用多联机会出现以下不良情况:一是不匹配,机房面积一般都在20-30m 左右,使用2-3HP的内机基本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多连机最小的模块都是8HP即25KW,如果是模块并联,外机的匹数就更大。二是不经济,假如机房与其他空间共同使用多联机

9、,机房要求是24小时不停的运行,而其他空间使用空调的时间一般在8小时内,导致多联机大部分时间都是小负荷运行,因为在小负荷机组的能效比是最低的,长时间小负荷运行增加了能源的浪费。三是影响机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多联机组绝大部分在小匹数状况下运行,对机器本身损害极大。四是内机相互干涉会出现模式冲突,机房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要求制冷,而办公区在冬天需要制热,这样就会发生模式冲突,会导致机器不能正常运行。综上所诉,请不要在机房里设计和安装商用多联机,F、选型设计注意事项,4、工程方案设计时小匹数内机进行容量匹配计算,因为系统若大面积使用1828机,将不可避免引起管路多、分歧多、阻力大、能力损失大、系统运

10、行效果差甚至局部无制冷制热效果等后果。因此,工程方案内外机选型设计时,容量计算偏大一号,即:18、22、28的内机冷量均以2.8KW计算来选择室外机;,各经销商凡有大面积采用1828机的方案设计,须报备中心,由中心提交总部并对空调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所谓系统大面积采用1828机指:所有1828机的容量总和占对应的室外机系统容量30%以上。,G、选型设计注意事项,四、配管设计,1、室外分歧管的选择,四、配管设计,FQZHW-03(N1)组件包括3个模块之间的所有分歧管了,其他04/02组件也是包括几个模块的所有分歧管的,R22冷媒 FQZHW-03(即为FQZHW-02+FQZHW-01) FQZ

11、HW-04 (即为FQZHW-03+FQZHW-01B) R410A冷媒 FQZHW-03N1(即FQZHW-02N1+FQZHW-01N1) FQZHW-04N1(即FQZHW-03N1+FQZHW-01N1B),2、室外机分歧管的选择,四、配管设计,注:1、上表中所有配管是指气液两组管的主管+主配管+支配管 2、如果超配,出现主配管大于主管的情况,则主管按照就大原则选配管,3、R410A冷媒室外机的主管尺寸,四、配管设计,4、R22冷媒室外机的主管尺寸,四、配管设计,注:1、大分歧管FQZHN-04C/05C两支路尽量等分设计,设计成多个主路 2、最远室内机的支配管建议放大一号,但不得超过

12、主配管尺寸,5、R410A冷媒室内机的主配管尺寸,四、配管设计,6、R22冷媒室内机的主配管尺寸,四、配管设计,7、R410A冷媒配管允许长度和高度差,四、配管设计,8、R410A冷媒系统管路,四、配管设计,9、R22冷媒系统管路,10、配管工程实例,注意:假设以上管路系统液侧所有配管等效长度大于90m室外模块并联1)管g1对应的匹数为12HP,其管径为28.6/15.9;管g2对应的匹数为16HP,其管径为31.8/15.9;管g3对应的匹数为16HP,其管径为31.8/15.9。2)管g4的管径由对应的室外机匹数决定即12+16=28匹,其大小分别38.1/22.2;3)三台室外机并联,室

13、外机连接配管组件应选用FQZHW-03N1。,四、配管设计,室内侧1)支配管有L8L15,支配管尺寸都为15.9/9.53,L16为19.1/12.7放大一号;2)主配管L7的下游内机有N8、N9,其马力数之和为140+112=252330,管L7尺寸为22.2/12.7,分歧管H选用FQZHN-02C;3)主配管L6的下游内机有N7、N8、N9,其马力数之和为140+140+112=392460,管L6尺寸为28.6/12.7,分歧管G选用FQZHN-03C;4)主配管L5的下游内机有N6、N7、N8、N9,其马力数之和为140+140+140+112=532660,管L5尺寸为28.6/1

14、5.9,分歧管F选用FQZHN-03C;5)主配管L4的下游内机有N5、N6、N7、N8、N9,其马力数之和为140+140+140+140+112=672920,管L4尺寸为34.9/19.1,分歧管E选用FQZHN-04C;,四、配管设计,室内侧 6)主配管L3的下游内机有N4、N5、N6、N7、N8、N9,其马力数之和为140+140+140+140+140+112=812920,管L3尺寸为34.9/19.1,分歧管D选用FQZHN-04C; 7)主配管L2的下游内机有N3、N4、N5、N6、N7、N8、N9,其马力数之和为140+140+140+140+140+140+112=952

15、1350,管L2尺寸为41.3/19.1,分歧管C选用FQZHN-05C;8)主配管L1的下游内机有N2、N3、N4、N5、N6、N7、N8、N9,其马力数之和为140+140+140+140+140+140+140+112=10921350,管L1尺寸为41.3/19.1,分歧管B选用FQZHN-05C;9)分歧管A的下游内机有N1N9,其容量为1408+112=1232,主管L尺寸41.3/19.1,分歧管B选用FQZHN-05C,外机总容量12+16+16=44HP,按44匹外机匹数选主管L尺寸41.3/22.2,;按照取最大值原则,最终主管规格为:主管为41.3/22.2。,四、配管设

16、计,11、美的多联机室内机分歧管设计技巧,美的内机分歧管是全新设计的U型分歧管,在内机设计安装时,尽量让所有分歧管两边的内机均等,例如:以下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四、配管设计,对比方案一和方案二,强烈推荐方案二,因为这样设计有以下两点好处:一是U型分歧管的特性决定均等性更强,分配冷媒更均匀,方案二不会出现方案一中最后的内机效果不好的情况;二是可以让第一分歧到最远的内机距离更近,保证系统损失更小,而实际内机之间的距离可以做得更远,可以有效解决方案一中第一分歧与最远内机超过40米的问题,设计更方便灵活。,12、距第一分歧管至最远配管等效长度,为了进一步强调距第一分歧管至最远配管等效长度L 等效4

17、0m 的概念,提示如下:L 等效=L1+L2+0.5*n+1*m40m其中L1、L2-距第一分歧管最远配管的实际长度n-距第一分歧管最远配管主干管分歧管个数,每个分歧管接头按0.5m/算。m-距第一分歧管最远配管主干管弯头个数,弯头按1m/算。,五、配管设计,五、室内机安装要点,1、天花机吊装要求,五、室内机安装要点,1、标准风管机吊装要求,五、室内机安装要点,2、室内机吊耳固定要求,五、室内机安装要点,3、排水管安装,带排水泵的机型,高静压室内机,自然排水的室内机,正确做法,错误做法,六、室内机管路安装要点,1、铜管的存放和使用,六、室内机管路安装要点,2、铜管焊接要求,六、室内机管路安装要

18、点,3、室内分歧管,六、室内机管路安装要点,4、室内分歧管,六、室内机管路安装要点,5、分歧管切割要求,6、分歧管安装要求,六、室内机管路安装要点,六、室内机管路安装要点,7、管路系统吹污,吹污步骤: 将压力调节阀装在氮气瓶上,所用气体必须是氮气 将压力调节阀出口端与室外机液管侧的通入口用充气管连接起来。 用盲塞将室内机A 之外的所有液侧铜管接口(包括B 机处)堵塞好,打开氮气瓶阀置调节阀至5kg。 检查氮气是否通过A 室内机侧的液管(室内机本体侧的接口已被胶带盖住,以防脏物进入)。,手持合适的封堵材料(比如木块包白棉布)抵住室内机气侧主管管口 当压力增加到的无法抵住时,突然释放管口(一次吹洗)。重复以上步骤进行重复吹污对各室内机连接铜管重复以上操作。 吹污的顺序:当管路已连成系统后,吹污的顺序是由远到近。即相对于主机而言,从最远端的管口开始,依次向主机方向操作(即顺序为-)。 当对其中一个管口进行吹污时,与此管路相通的所有管口必需将其封堵后方可进行吹污 吹污结束后,必需将所有与大气相通的管口封好,以免灰尘、杂物及水气再次进入,1、室外机的摆放位置(散热问题),应选择通风良好、排气顺畅的场所,且避免强风正面吹向机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