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为什么低血糖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糖类,否则会发生晕眩? 人的肥胖症状与饮食中的糖类和脂肪有什么关系?,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平日膳食的几种主要食物,我们为什么要吃饭?,1.这些食物的能量一样吗?,不一样,2.当你在学校参加运动会消耗了大量体力时,你认为图中能尽快为你补充能量的食物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思考,含糖类比较多的食物,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白糖,冰糖,你能列举一些你所熟悉的糖的名称吗?,红糖,1.这些糖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都是甜的,2.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是甜的?,不是,有些糖类是没有甜味的 比如说纤维素,淀粉等。,一、细胞中的糖类,组成元素,举例 分布 功能,分类,糖类分子都是
2、由 C、H、O 三种元素构成的。,单糖,二糖,多糖,不能水解的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 合而成的糖。,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 而成的糖。,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031页的相关内容,自己进行总结,并填写在学案的图表中。,单糖,二糖,多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细胞中都有,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细胞中都有,细胞中都有,主要的能源物质,可提供能量,可提供能量,组成RNA的成分,组成DNA的成分,单糖,二糖,多糖,不能水解的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 合而成的糖。,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 而成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发芽的小麦、谷粒中含量丰富,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都能提
3、供能量,H2O,蔗糖,一分子果糖,一分子葡萄糖,乳糖,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半乳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单糖,二糖,多糖,不能水解的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 合而成的糖,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 而成的糖,淀粉,纤维素,肝糖原,肌糖原,植物粮食作物的种子、变态茎或根等储藏器官中,植物茎杆、枝叶、细胞壁中,动物的肝脏中,动物的肌肉中,储存能量,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储存能量,糖原,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多糖,二糖,单糖,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为什么?,是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糖类的主要作用,(1)细胞和生物体主
4、要的能源物质,淀粉,麦芽糖,葡萄糖,水解,水解,大量能量,氧化分解,糖原,水解,糖类中最重要的能源物质,(2)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3)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吃糖多了会变胖,为什么?,糖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脂肪。,二、细胞中的脂质,组成元素 分类及功能,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 C、H、O 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脂肪 磷脂 固醇,分布:大量储存在植物的种子、果实细胞和动物的脂肪细胞中。,动物细胞中储存的脂肪(染成橘黄色),脂肪:最常见的脂质。,脂肪颗粒,洋葱根尖细胞中脂肪颗粒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成年人体内储存的糖元只有几百克,而脂肪的储存量高达数千克甚至十几千克克脂肪在体内储存所占的体积是
5、克糖原体积的,但是克脂肪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约为39KJ,克糖元氧化分解放出能量约为17KJ,这也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脂肪做为储能物质的“高明之处”吧!,脂肪还具有保温作用, 分布于内脏器官中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磷脂: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 重要成分。,在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的种子中含量丰富。,固醇,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的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1、单体,2、多聚体,是指组成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
6、)的基本单位。,单糖,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蛋白质,核酸,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单 体,多聚体,脱水缩合,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每个单体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 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没有碳就没有生命!,本节小节,1、某同学未吃早饭,突然头晕,校医给他喝葡萄糖水,这样做主要是( ) A、补充水分 B、提供各种营养 C、满足能量需要 D、稀释血液,2、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 ) A、糖原和纤维素; 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课堂巩固,3、下列个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葡萄糖、淀粉、果
7、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4、当两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形成一分子麦芽糖是,麦芽糖 分子式不是C12H24O12而是C12H22O11,原因是 A.发生了水解作用 B.发生了蒸腾作用 C.发生了同化作用 D.发生了缩合作用 5、在人体的肝脏和骨骼肌中含量较多的糖是 A.乳糖 B.淀粉 C.麦芽糖 D.糖原,6、糖原经过酶的催化作用,最后水解成 A.麦芽糖 B.乳糖 C.葡萄糖 D.CO2和H2O 7、植物种子内所含的物质氧化时,每克物质释放能量最 多的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8、某科学家将一种细胞,分离其质膜进行化学分析,得 到糖脂、磷脂、胆固醇,由
8、此可判定该细胞是 A.蓝藻细胞 B.植物细胞 C.动物细胞 D.大肠杆菌 9、下列各项中,构成细胞内膜结构的重要物质是 A.胆固醇 B.纤维素 C.磷脂 D.脂肪,10、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其所含元素与氧化时的 耗氧量的特点是 A.含C、H多,氧化时耗氧多 B.含C、H多,氧化时耗氧少 C.含C、H少,氧化时耗氧多 D.含C、H少,氧化时耗氧少 11、生物体内氧化所产生的代谢水,不同物质有所不同, 最高者每氧化1g该物质可产生1.07mL水。骆驼体内储 存有大量该物质,故30多天不喝水也能照常活动,则 该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葡萄糖 D.肝糖原,12.编织麻袋的麻,其主要成分
9、是 ,它属于 物质;鸽子体内储存能量和减少热量散失的物质是 ,它属于 物质,但不属于磷脂等 物质;催化 新陈代谢各种化学反应的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但调 节生命活动的 并不都是蛋白质,如 。,纤维素,糖类,脂肪,脂质,类脂,酶,激素,性激素,13.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等有关 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是脂质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1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和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
10、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 15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 A蔗糖 B核糖C糖原 D淀粉 16、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17.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8、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 A肽键B氨基酸C羧基D氨基,19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多选) A构成生物膜 B调节生理代谢 C储存能量 D携带遗传信息,ABC,20、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尿液胃液汗液唾液 A B C D,21、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我们要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梯困人培训方案
- 初一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护士入岗前教育
- 读单词游戏设计
- 颐和园说课课件
- 体育运动中烫烧伤防护与处理
- 颈椎的护理课件
- 界面设计风格解析与应用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件-自动驾驶等级划分的认知
- 预防流感主题班会课件
- 智能手机使用教程PPT学习课件
- 变速箱厂总平面布置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 NB/T 10756-2021煤矿在用无轨胶轮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2023年上海高考生物真题试卷(答案解析版)
- 临床各科急救流程规范规范图
- 交安工程劳务分包参考价格(范本)
- 2022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含答案)
- GB∕T 13554-2020 高效空气过滤器
- (新版)孤残儿童试题库(含答案)
- 普通生物学说课(张艳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