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肝炎,科学防治.ppt_第1页
认识肝炎,科学防治.ppt_第2页
认识肝炎,科学防治.ppt_第3页
认识肝炎,科学防治.ppt_第4页
认识肝炎,科学防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技术系11食品,认识肝炎,科学防治,防治肝炎,造福人类,生物技术系11食品,认识肝脏,生物技术系11食品,发觉肝炎,生物技术系11食品,病毒性肝炎知多少,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目前确定的病毒性肝炎有7种,即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和TTV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多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多表现为慢性肝炎,一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如出现以下情况就应考虑肝炎的可能性:一,近半个月6个月与肝炎病人密切接触,吃过半生不熟的海产贝类食物、或输过血或血制品如白蛋白等,有不洁性接触、接受过针灸、拔牙、

2、手术等即有被传染上肝炎的途径;二,近日来不明原因的全身乏力,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厌恶油腻,腹胀、肝区痛、尿黄或目黄,经休息后上述症状仍不好转、而又找不到其它原因。应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就診,抽血检查肝功能及各型肝炎的标志物如乙肝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还可以做肝脏的B超探查,如病情需用还可以做肝脏的CT扫描,然后再根据病情对症下药。肝病的用药宜在医生的医嘱下使用药物,千万不要乱投医乱用药,更不能谈肝色变。,生物技术系11食品,甲肝来源,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日常生活中吃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就可能被感染,或者手接触了病人或者带毒者及被其粪便污染的用具、食具,而吃东西前又未洗手,病毒

3、就可能进入口中而受感染。乙肝主要通过注射或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接吻、哺乳、共用饮食用具等途径传染。,生物技术系11食品,怎样预防甲型肝炎?,1、预防甲型肝炎的重点是以采取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性措施。 2.(1) 饮用水的管理,防止人粪污染。自来水要按规程消毒。井水也要定期消毒,不能喝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2) 粪便管理甲型肝炎病人的粪便用一份20%的漂白粉澄清液与一份粪便拌匀进行消毒。便器用3%5%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60分钟。(3) 饮食卫生提倡分餐制。不要生食甲壳类水产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4) 疫苗接种对易感人群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减毒甲肝疫苗和灭活甲肝疫苗都有很

4、好的免疫预防效果。,生物技术系11食品,乙型肝炎,生物技术系11食品,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包括性接触)而传播,输入患者或病毒携带者的血液、血浆,或采用不洁的注射器等,或注射污染病毒的生物制品,血液透析等均有感染HBV的危险。唾液的口-口途径传播也具重要意义。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主要是分娩时接触母血或产后密切接触引起,少数由子宫内直接感染。,生物技术系11食品,患了乙肝,该怎么办?,生物技术系11食品,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部分患者可以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生物技术系11食品,甲肝和乙肝的区别,甲肝,乙肝,生物

5、技术系11食品,戊型肝炎,戊型肝炎传染源主要是患者粪便污染的水源或食品,经水、食物或日常生活接触是传播本病的主要途径。本病的流行多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雨季或洪水后,散发性流行的部分患者与甲型肝炎重叠发病,主要系污染食品所致。戊型肝炎的预防同甲型肝炎。,生物技术系11食品,肝炎的严重性,生物技术系11食品,家中有了肝炎病人怎样预防?,家中如果有人得了急性肝炎时,首先:应设法让病人及早去医院隔离治疗。暂时需要留家治疗的也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在起病后3星期内病人的活动范围应受到限制,照顾病人需要由专人负责,每天照料结束后,双手用5%碘伏浸泡2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冲洗、擦干。其次,病人在家中隔离,要与家人分开吃饭,吃剩的食物不能再给别人吃。病人使用的日常用具都要和健康人分开。用后要严格消毒,方法见前。再次,家具、门把手等,每天可用0.5%过氧乙酸或2%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应在病人隔离后观察45天,留家病人的家庭成员则为75天。在观察期间要注意有无急性肝炎早期症状。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治疗。,生物技术系11食品,肝炎预防方法,由于对肝炎(特别是乙肝)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要以预防为主。针对肝炎病毒在煮沸20分钟或高温高压下15分钟可被杀死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