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犯罪对策学,冯引如,handy:焚书坑儒,秦始皇惩治经济犯罪?,第一章 经济犯罪本体诠释,什么是经济犯罪? 我们怎么认识经济犯罪?,第一节,对经济犯罪相关概念的 历史回顾,三个概念的历史考察,经济犯罪现象 经济法律和经济刑法 经济犯罪概念,一、经济犯罪现象的历史考察,经济犯罪现象的出现,伴随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私人占有财产的制度也随之产生。 社会之公与家庭之私之间产生的欲望 氏族首领以家庭私有制与氏族公有制相对抗,利用代表氏族公社对外交换的权力,在财物过手之时将部分交换物品隐瞒下来,并化为家庭所有,于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经济犯罪行为便产生了。,在自然经济下的经济犯
2、罪现象,在奴隶制时代,官吏以权谋私,贪污盗窃的现象日胜一日,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公害。 封建社会的“分封制”和“领主制”, 使得疆土、领地、财富、矿产,在法理上都划分隶属于天子、诸侯、甚至士大夫们。,中央集权,“中央集权郡县制”让“主权分封、土地分封”变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也就是说,国土、领地、财富、矿产,法理上都是属于中央帝王一个人的。,私人对公财产的侵吞 官吏腐败 私人对封建管理制度的破坏 走私盐铁,私铸钱 简单交换过程中的犯罪 抢劫 盗窃 诈骗,朱元璋对贪官污吏采用了极其严厉的惩处手段,如枭首示, 凌迟处死 抽肠挑膝 连族共诛 用刑之法,以超越五刑之外,所杀要员上至中书省长官、
3、尚书省六部要员,下至县吏及役丁,计十余万人之多。,走私盐铁,“私盐之禁令罪名,实始于汉武。” 盐铁国家专卖,看似与民争利,其实核心是如何建立国家财政、公共财政制度,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之分,自然经济下的“经济犯罪”属于财产犯罪,不存在市场经济运行与管理秩序 几乎不存在动态的财产利用和财产流转关系 秩序犯与自然犯之分 体力与智力之分,二、经济法与经济刑法的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动用国家权力,运用法律、行政手段对经济实施干预。 这一过程反映在法律上,是国家有关经济方面的立法 。 在经济方面的立法后面的刑罚处罚,是我们讲的经济刑法。,美国,18871914年联邦政府开始管理经济的创始时期 :谢
4、尔曼法 .19321940年的新政时期:加强对经济的管理和控制,颁布了大量的经济管理法规,把卡车运输、航空、电力、天然气、无线电等许多产业置于联邦政府的控制之下。 事先批准,德国,经济犯罪开始从传统意义上的财产犯罪向经济违规的形态转变与发展 北德联盟重量法,度量衡检测法,银行业条例 反高利贷法,专利法,有限公司法等 典型的德国经济刑法的立法方式开始形成: 1910年德国帝国钾盐法 经济刑法在德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经济刑法在德国经济生活中的监督经济违规和纠正经济违规的经济警察作用。,经济刑法的范围与规模取决于经济状况的结构,,因为刑法是为保护确定的制度服务的。,三 经济犯
5、罪概念的出现,“白领犯罪”:“由一个受人尊敬和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在其职务范围内所实施的犯罪” 1939年美国犯罪学和社会学家教授萨瑟兰在就任美国社会学会会长时提出 1949年出版白领犯罪 从民事赔偿到刑事追诉,1979年,美国国会在改进司法体系管理法中,第一次给白领犯罪下了官方定义:“白领犯罪是一种或者一系列通过非体力性手段,采用隐蔽的方法或诡计,以便非法避免付出或者损失金钱财物,或非法取得金钱财物,或者非法获取经济或个人利益的行为。” 普通犯罪学在犯罪类型上看: 职业犯罪,身份犯罪,四 中国,1982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犯罪的决定的颁布 修订后的97刑法典
6、从97刑法典实施到现在,立法机关共颁布了八个刑法修正案和一个单行刑法,其中的大部分关于经济犯罪的规定。,经济犯罪的真实含义是市场经济犯罪或商品经济犯罪,“经济犯罪”作为一种观念, 形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它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 从经济犯罪产生的根源来看, 经济犯罪根植于市场经济, 是市场经济的衍生物。 当刑法介入市场经济生活中,经济犯罪的概念应运而生。,第二节,中国经济犯罪现状,第三次全国经济犯罪侦查大会,经济犯罪正逐步成为 我国主流犯罪,2006年到201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351万起,挽回经济损失17174亿元。 其中上海140余亿元。,经济犯罪由东部地区向中西
7、部地区、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蔓延趋势明显。 伴随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推进,骗取医保、社保资金案件频繁出现; 伴随证券、期货等新兴市场的发展,非法证券、内幕交易等犯罪行为日益增多。,上海社保基金案,全国社保基金,2009年底:7766亿元(人民币) 2010年底:8千亿元(人民币) 2015年:1.5万亿元(人民币),社保资金是什么? 社保基金在市场经济下的作用是什么? 社保基金需要在经济活动中增值吗? 社保基金如何保值和增值? 社保基金的管理与职务犯罪,社保案发生的制度原因,我国旧有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转变 这种既不向受益人报告、也不受他们约束的基金管理体制的延续,正是腐败分子得
8、以滥用权力、贪污挪用受益人“保命钱”的活动能够得手的体制上的原因。,社会中的经济犯罪,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与经济犯罪,第三节 经济犯罪的概念与范围,一、经济犯罪的内涵,经济犯罪的概念 经济犯罪是什么?,经济犯罪概念的界定前提,经济犯罪概念的界定和研究, 其目的在于实现对经济犯罪的有效惩治和打击, 应立足于有效惩治和打击经济犯罪法律制度的科学设计和表达。,经济犯罪概念的界定角度,1872希尔:预防与控制犯罪国际会议 “犯罪的资本家”: 直接危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正常发展的犯罪活动是经济犯罪。 从刑法学的角度: 从犯罪学角度: 综合定义,从刑法学的角度,1932年,德国学者林德曼:一种侵犯国
9、家整体经济体制及重要经济部门和制度的可罚性的行为。 德国犯罪学词典:“经济犯罪是指经济生活中完成的追求经济利益的犯罪,这种犯罪造成了经济生活中超个人法益的损害或者采取了滥用经济生活的工具。”,1963年莫勒:经济犯罪是违犯所有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生活为目的而制定的法规的犯罪行为。 日本学者蕊木秀雄:经济犯罪是正常的经济往来场合上活动的人们,在履行其职务时,为图自己或第三人的利益所犯的触犯刑法或其它罚则的行为。,从犯罪学角度,美国萨瑟兰教授 :“白领犯罪”即社会所薄重及具有祟高的社会与经济地位者,在其职业活动中谋取不法利益而破坏刑法的行为。 美国官方定义:“白领犯罪是一种或者一系列通过非体力性手
10、段,采用隐蔽的方法或诡计,以便非法避免付出或者损失金钱财物,或非法取得金钱财物,或者非法获取经济或个人利益的行为。”,综合定义,台湾地区学者林山田教授 : 就普通犯罪学而言,经济犯罪是一种职业犯罪、智力犯罪;而就刑法学而言,则指意图谋取不法利益,利用法律交往与经济交易所允许的经济活动方式,滥用经济秩序赖以为存的诚实信用原则,违反所有直接或间接规范经济活动之有关法令,而足以危害正常之经济活动与干扰经济生活秩序甚至于破坏整个经济结构的财产犯罪和图利犯罪。,社会事实层面 犯罪的事实或实体方面,即犯罪现象、犯罪与环境和犯罪人个性的关系,则专属于犯罪学的内容。 经济犯罪的研究应着务探求经济犯罪发生、发展
11、的一般规律,进而寻求科学合理的经济犯罪防控策略。,法律规范层面 犯罪现象的规范方面,它属于刑法学的范畴,即刑法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将现实的案件归属于刑法规范,并阐述和应用这些的科学 。 研究经济犯罪主要是通过对经济犯罪构成要件的把握,进而界定其与其他犯罪的界限,系统建构经济犯罪的理论体系。,经济犯罪的基本特征(一):,经济犯罪是法定犯所有的经济犯罪行为都具有二次违法性,即不仅违反了经济法和行政法等法律规范,而且违反了刑法。 自然犯、刑事犯 法定犯、行政犯,经济犯罪的基本特征(二),经济犯罪发生在经济运行领域 宏观调控法:调整在政府管理经济过程中所发生的政府职能部门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 市场规制法:
12、调整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经济犯罪的基本特征(三):,经济犯罪的主体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市场主体(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和管理经济的主体(包括机关法人和其成员)。,经济犯罪的基本特征(四):,经济犯罪所侵害的法益是超个人的社会整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经济犯罪的基本特征(五):,经济犯罪作为一个整体,其涵盖具体罪名的范围只具有相对意义,经济犯罪概念,经济犯罪是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违反行政、经济等法律法规,侵害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破坏社会经济秩序或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威胁,危害较大,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二 经济犯罪的外延,经济犯罪的范围 哪些是经济犯罪?,宏观经济犯罪概念,经济是国民经
13、济的泛称,囊括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故经济犯罪应指我国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的全部犯罪以及刑法分则各章中以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各种犯罪。,中观的经济犯罪概念,经济犯罪包括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全部犯罪及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除盗窃、抢劫等传统犯罪以外的全部犯罪。,微观的经济犯罪概念,经济犯罪只发生于动态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中,其具体表现为行为人滥用市场经济的活动方式和经济权限,直接或间接地违反经济管理法规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因此,经济犯罪仅限于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
14、经济秩序罪”的全部犯罪。,司法实践中,法院: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侵犯财产犯罪,贪污贿赂犯罪 公安,检察机关: 刑法第三章第二节的走私假币罪,第三节到第八节的所有罪名, 第五章规定的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 以及其他,经济犯罪与财产犯罪,财产犯罪 对特定人的财产权益的破坏 对静态的财产归属关系的破坏 自然犯 体力犯罪,与职业无关,经济犯罪 对市场经济运行与管理秩序的破坏 对动态的财产利用和财产流转关系的破坏 秩序犯 智力犯罪,与职业有关,经济犯罪的范围,职务类经济犯罪;党风不正 欺诈类经济犯罪;物价不实 非法竞争类经济犯罪;治安不稳 破坏类经济犯罪; 非典型类经济犯罪,
15、 职务类经济犯罪,包括:贪污掌管财物;利用职权贿赂; 未尽职务操守;承包弄权谋私。等等。 欺诈类经济犯罪,包括:合同诈骗;金融诈骗;网络诈骗; 财税诈骗;破产诈骗。等等。 非法竞争类经济犯罪,包括:一般不当竞争;制售伪劣商 品;侵犯知识产权;窃取经济情报。等等。 破坏类经济犯罪,包括:恐怖破坏经济;破坏经济生产; 破坏自然资源;破坏数字经济。等等。 非典型类经济犯罪,也包括一些具体的经济犯罪。非典型 类经济犯罪,是一种主体、手段、对象更加新颖、更加奇妙、 更加特殊型 的经济犯罪。但其危害后果以及后患的新、奇、特 绝不可小觑,他使你防不胜防。,第四节 经济犯罪的特点与本质,经济犯罪的表象与品性,
16、2、犯罪的形式。经济犯罪者多以为国家、为大家、为人家为 名义。,一、经济犯罪的表象,1、犯罪的主体。经济犯罪的主体多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从事经济活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单位或者个人。,3、犯罪的手段。经济犯罪又谓“室内犯罪”,多带有隐蔽、文 明的色彩,以身外之物得利,依靠其具有的职、权、能。,掌实权,点头画圈就来钱 大盖帽,吃了被告吃原告 干个体,骗了老张骗老李 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4、犯罪的领域。经济犯罪主要发生在并能严重破坏社会 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环节。,5、犯罪的对象。经济犯罪无现场、无证人、无被害人,可 称为 “无被害人犯罪”。,一 智能性,1.犯罪主体的专业性,行业性 2.犯
17、罪过程的预谋性 3.犯罪手段的高科技性,二 隐蔽性,1.犯罪主体一般以一定的职业或身份作掩护 2.行为方式的隐蔽性 3.结果的隐蔽性,三 复杂性,1.发生原因复杂 2.表现形态复杂 一般犯罪与经济犯罪; 国内犯罪与跨国犯罪; 经济犯罪与腐败犯罪交织 新型经济犯罪: 3.查处复杂,四 组织性,1.企业内外,金融机构内外,跨区域内外,境内境外相互勾结 2.70%的经济犯罪为单位犯罪,五 牟利性,非法占有为目的,二、经济犯罪的品性,经济犯罪的品性,可以从“三种事物”、“三种存在”、“三种颜色”得到揭示。 1、经济犯罪是“三种事物” 经济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 经济犯罪是一种人的行为 经济犯罪是一种自然情
18、形,2、经济犯罪是“三种存在”,经济犯罪是一种客观存在 经济犯罪是一种历史存在 经济犯罪是一种博弈存在,3、经济犯罪是“三种颜色”,经济犯罪是黑色经济 经济犯罪是灰色经济 经济犯罪是白色经济,三、我国当今经济犯罪的本质,从破坏计划经济秩序的行为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从强化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 为经济活动建立规则,一 从破坏计划经济秩序的行为 到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计划经济的特点: 以国家计划为依据, 以国家权力为手段 计划经济经济秩序的核心: 一切与经济有关的活动都必须保证国家计划的实现。 计划经济经济秩序的特点: 国家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全方面管制。,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犯罪 :危害国家
19、经济计划的行为。 财产犯罪 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受贿等犯罪,市场经济时代,国家对经济活动直接控制减弱,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 财产流转关系: 以市场规则为核心内容的市场经济秩序, 保证财产流转的自由,平等和公正。 经济犯罪:严重危害市场秩序的行为,新变化,一方面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罪名减少 另一方面新的危害市场正常流转活动的行为犯罪化。 从传统财产犯罪诈骗罪中,分解出金融诈骗与合同诈骗等新型诈骗。 商业性贿赂犯罪与公务性贿赂犯罪的区分。,二 从强化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到为经济活动建立规则,国家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严密控制,通过打击计划经济秩序的行为来强化。 1。具体罪种少。 2。犯罪率低
20、。 经济过渡时期:刑法的沉默 刑事政策改变:严打,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核心: 一套统一,符合市场规律的市场行为规则,以这种规则为核心形成稳定的市场秩序。 目的:公民的经济自由 市场经济形成的中西方差别 市场秩序的内在形成与认同。从身份到契约,中国政府角色的重要性,刑法介入经济领域 恢复被破坏的经济秩序 昭示市场规则,刑法干预经济政策的体现,单行刑法对社会生活特定领域的行为设立行为规范。 刑法对经济生活的“过渡介入” 大规模规定单位经济犯罪,刑法修正案有关经济犯罪的规定,刑法修正案主要是设立新罪名、调整法定刑,或者是对原有规定比较模糊的地方进行细化,加强其可操作性。从前几次修正案内容
21、来看,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尤其是针对金融市场秩序和加强惩处腐败和职务犯罪,是刑法修改最主要的内容。,刑法修正案(六) 2006,在二十条正文中,有十五条涉及经济犯罪,其中绝大多数是金融犯罪和公司市场秩序犯罪。,、第条重大责任事故犯罪; 、第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犯罪; 、第条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犯罪; 、第条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犯罪; 、第条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犯罪; 、第条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犯罪;,、第条违法发放贷款犯罪; 、第条账外客户资金不入账犯罪; 、第条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犯罪; 、第条洗钱犯罪; 、第条赌博犯罪; 、第条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犯罪。,加大了对公司、企业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犯罪规
22、范的力度 增加了破产欺诈犯罪的规定 确立了商业受贿犯罪 增加了“掏空”上市公司的犯罪 增加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贷款的犯罪 增加了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和有关规定擅自运用客户资金的犯罪,以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等机构违规挪用资金的犯罪 扩大了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刑法修正案(七) 2008,“老鼠仓”行为入罪 个人信息保护列入刑法 受贿犯罪主体范围扩大,刑法修正案八,“这次会议以139票赞成、7票反对、11票弃权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此次刑法修改的规模最大,相当于前七次修改的总和,一共修改了50个条款,涉及49个问题。,取消13个罪名的死刑,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
23、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盗窃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加重食品安全犯罪刑罚,在食品安全犯罪规定中增加了一个适用条件,即除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外,“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也将处以相关刑罚,降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入罪门槛,草案删去了“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构成条件。,“恶意欠薪”正式入罪,对于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或者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
24、动者的劳动报酬,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蚂蚁搬家”式走私被定为犯罪,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加大了强迫交易罪的惩处力度,以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等手段非法攫取经济利益,是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一种重要犯罪形式,严重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
25、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第四节 经济犯罪的整体与部分,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个体)的统一。因此,只从整体上或者只从个体上来诠释经济犯罪本体都是不尽科学的。对经济犯罪的科学论证,不但要能够大致上说明经济犯罪的整体,还要能一般地说明经济犯罪的部分。,一、经济犯罪的整体,1、经济犯罪与社会、人类、自然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经济犯罪与其他犯罪组成一个排列有序的整体,3、经济犯罪自身也是一个排列有序的整体,二、经济犯罪的部分,1、经济犯罪在实践上的部分,职务类经济犯罪 欺诈类经济犯罪 非法竞争类经济犯罪 破坏类经济犯罪 非典型类经济犯罪,2、经济犯罪在理论上的部分,经济犯罪原因论 经济犯罪表现论 经济犯罪防治论,任何事物都是联系层次与发展序列的辩证统一、结构与 过程的辩证统一、空间与时间的辩证统一。而理论研究中历 史与逻辑的统一,正是这些辩证统一关系的必然体现。一个 成熟的理论研究体系,总是具有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 从历史上看,也就是从事物发展的过程上看,任何事物 的发生发展均可以划分为既不可多也不可少还不可错的前、 中、后三个阶段。经济犯罪研究正是注重经济犯罪发生之前 (经济犯罪原因)、经济犯罪发生之中(经济犯罪表现)、 经济犯罪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工业涂料水性色浆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落实请销假制度管理办法
- 虎丘区网络营销管理办法
- 融机构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 行政许可停车位管理办法
- 西安电子证管理暂行办法
- 设计管理部资料管理办法
- 证券投资者行为管理办法
- 财务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规范委托管理办法
- (零诊)成都市2023级(2026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料质检员笔试试题及答案
- 护士长岗位胜任力培训心得
-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警察警械使用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硫酸钡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策略研究报告
- 燃气管道施工重点难点及安全措施
-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
- 米酒营销知识培训课件
- 运动课跳房子课件
- 人教版 数学 八年级上册 全册 同步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