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第1章第1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自学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第1章第1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自学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第1章第1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自学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中生活的动物(2)自学内容: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第二课时自学目标 1、 描述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2、学会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描述水生生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4、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在活动中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自学重点、难点1 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2 说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物的特点。自学过程: 回顾一下鲫鱼运动方式学习任务二:描述鱼的呼吸过程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P7观察与思考2、通过相互交流,归纳整理,得出鱼在水中呼吸的过程。3、拓展反思:1)鱼鳃适于水中呼吸的特点 2)在生活中怎样判断买来的鱼是否新鲜

2、?学习任务三:总结鱼类的主要特征 拓展:怎样判断什么的动物是鱼类吗?(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来适应水中生活)。学习任务四:了解其他水生动物1、学生自主学习P8P9认识书中的各种水生动物。2、质疑、总结得出结论(1)腔肠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 常见腔肠动物有哪些?(2)软体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 常见软体动物有哪些? (3)甲壳动物有什么结构特点? 常见甲壳动物有哪些?学习任务五:认同水域环境的污染给水中生物带来的危害1、学生观察录像内容和问题,表述各自的观点,达成共识,保护水域环境非常重要。2、拓展:你的家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你对这种状况有什么感想?导学达

3、标 构建知网尝试应用1、海马身体侧扁,全身无鳞,躯干被骨板包围,有脊柱,在水中能直立状前进,有鳍,用鳃呼吸,终生生活在水中。海马是鱼吗?2、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跳出水面,而天亮以后,鱼便停止浮头。思考一下这是什么道理?诊断评价 1)鲫鱼背面呈色,腹面呈色。鲫鱼的身体(圆形、侧扁),体呈。体表覆盖,呈状排列,体表(干燥、有粘液)2)鱼鳃位于两侧,外有保护,共有对鳃,颜色。当水流经鳃丝时,溶解于水里的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扩散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3)鱼是适应 生活的一类动物,它们的体表常常被有 ,用 呼吸,通过身体 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鳍

4、起着 作用。4).李东将鲫鱼的胸鳍剪掉,再把鲫鱼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鲫鱼仍可游泳,但行进路线异常,鱼体失去了平衡而侧翻,这说明胸鳍的作用主要是( )A.保持身体平衡 B.产生前进动力C.保持前进方向 D.控制鱼体沉浮5).鲸生活在海洋中,但它是用肺呼吸,而且是胎生、哺乳的,所以它应该属于( )A.鱼类 B.两栖类 C.鸟类 D.哺乳类6).以鲫鱼为例,说明鱼类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而且必须生活在水中?(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是:鲫鱼的体色是背深腹浅的保护色,不容易被水域上下的敌害发现;身体呈梭形,可以减少鱼在水中运动的阻力;体表覆盖鳞片,既有保护作用,又减少水的阻力;鱼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它对水的温度、流向、水的化学成分都有感知作用;用鳍辅助游泳,鳍是一种特化了的适于水中运动的器官,离开水,鱼儿就无法运动;用鳃呼吸,鳃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溶解于水中的氧能直接进入鳃;有的鱼类如鲫鱼有鳔,它能调节鱼体的比重,帮助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2)鱼儿离不开水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构造和功能都特化了,与水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