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ppt_第1页
第四章第二节.ppt_第2页
第四章第二节.ppt_第3页
第四章第二节.ppt_第4页
第四章第二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第四章 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一、建筑设备 采暖通风 (暖通专业) 空气调节 电器照明 (强电专业) 通讯线路 闭路电视 (弱电专业) 网络系统 自动喷淋 (水电专业) 煤气管网 (暖专业),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1.建筑设备技术发展公共建筑完善,设计复杂性。 2.采暖建筑寒冷地区的建筑(我国冬季采暖区域以长江为界划分,现在考虑长江以南夏热冬暖地区采暖问题)。 采暖技术问题、设备及设备用房、安装技术。 采暖建筑带来节能、保温问题,建材保温(新型复合材料)。 3.空调调节建筑 标准较高的宾馆、饭店、银行、写字楼等。 体育馆 影剧

2、院、会堂 展览馆、博物馆 商场、超级市场 火车站、航空港,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4.设备用房及设备 1)采暖锅炉房(防爆、层高大) 管道(新型材料) 散热器(新型材料、造型) 2)空气调节冷冻机房、水泵房、空调机房 风道 送风口 回风口 3)电气照明变配电间、配电箱(柜) 消防控制室 综合布线,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5.建筑、结构、设备三方面综合考虑空间组合问题 1)合理安排设备用房位置。 2)各种管道穿过墙体、楼梯对结构安全度(套管)。 3)高层建筑顶层、底层、中间考虑设备层解决管网问题。 4)送风口、回风口、照明灯具与建筑细部装修设计配合。 5)人工照明与电气设施考虑防火、隔热

3、。 6)举例说明: 宾馆建筑: 利用走道布置风道、压低空间,利用客房入口处空间布置送风口、空间可较低,利用吊顶布置人工照明。 电气照明防火: 利用吊顶内电线穿铜管措施自动报警,防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二、采暖 1.一般采暖系统 热水采暖 蒸汽采暖 2.新型采暖方式 地板辐射采暖 带型辐射板采暖 热风采暖 3.热水采暖方式 基本特点: a、散热器表面温度不高、较舒适。 b、热水热惰性大,冷却慢,室温均匀稳定没有暴冷、暴热现象。 使用建筑:医院、幼儿园、旅馆、办公等公建。 4.蒸汽采暖方式 基本特点:散热器表面温度较高,升温快冷却快。 使用建筑:短时间采暖或间歇性采暖

4、公建,如学校、会堂、影剧院、工厂。,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5.补充 参考注册建筑师考试资料 1)采暖定义:在寒冷地区冬季,为了维持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活动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以一定的方式向室内补充热量,就叫采暖。 2)采暖系统组成:一般由热源、管道(热网)散热设备三个环节组成。 3)采暖系统分类 按热媒种类分 热水采暖系统 高温热水100C(130C) 低温热水100C,(95C) 蒸汽采暖系统 高压蒸汽(压力90Kpa) 低压蒸汽(压力70Kpa) 按散热方式分 散热器采暖系统(对流为主) 辐射采暖系统(辐射为主) 地板辐射 金属辐射板 热风辐射系统(强制对流为主) 按热媒运输动力分

5、 重力循环采暖系统:温差产生容重差为主 机械循环系统:水泵 按供回水管与散热器连接方式 单管采暖系统 双管采暖系统,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4)采暖热媒种类:热水或蒸汽 5)采暖热源种类:煤、油、燃气、电等 6)采暖注意事项 a.民用建筑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其中居住、办公、医疗卫生、托幼建筑应采用低温热水(95C),其他可采用高温热水(130C)。 b.地板辐射采暖:水温60C。 c.暖气罩在装修时应注意空气对流。 d.被楼梯、扶梯、跑马廊等贯穿空间,形成烟囱效应,热气易飘向高处,散热器在底层多设。 e.新建集中采暖居住建筑应分户热量计量、分室温度调节系统。 f.维护结构保温,热桥部位保温

6、,门窗保温。,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三、空气调节 1.定义:为满足生产、生活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用人工方法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风速与洁净度,从而保证室内又良好的空气环境和适宜温度。 2.空气调节系统方式 1)集中空调系统:(气流组织有两种) 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系指气流从上向下流动,具有路线短捷 ,容易控制的优点。如影剧院易形成迎面风,增强舒适感,但当天花较低时,效果差。 喷口送风的气流组织:高速送风方式,一般装在观众厅后墙的上部。喷出的气流沿顶棚下皮流向舞台前方,经过组织再将气流折回,形成迎面风。具有管道短和不占天花上部空间等优点。适用于大跨度公共建筑。 2)高建诱导系统:适用

7、于标准较高或高层的公共建筑。 3)风机盘管系统:适用于高级宾馆、精密实验室等。 立式(明装窗台下) 卧式(暗装在吊顶内),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3.集中空调系统(也称为中央空调) 1)优点:服务面大,设备固定,机房集中,管理方便,风速较低和容易消声等。 2)缺点:机房大,风道粗,层高大(对高层建筑不利),尤其不能满足各房间局部要求,即风量不易调整使用,致使运行费用大(可分层设置或分区设置克服缺点)。 3)适用建筑:风量大而集中的大空间公共建筑,如影剧院、体育馆、会堂、超级市场等。 4)原理即组成: 集中空调系统是将各种空气处理设备以及风机都集中在一个专用的空调机房里,以便于集中管理。空气

8、经集中处理后,再用风管分送给各个空调房间。 由处理空气、输送空气、在室内分配空气以及运行调节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的以空气作为介质。,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4.高速诱导系统(主要由诱导器将空气送至每个空调房间) 1)优点:较好处理本身室内空气质量,房间相互没有交叉感染,卫生。送风量较少,风道断面不大,能省掉回风管道。 2)缺点:风速偏高,噪声偏大,需消声措施。不宜装设滤尘器,宜在较清洁房间使用。 3)适用建筑:宾馆中客房 5.风机盘管系统 1)工作原理:借助风机盘管机组不断的循环室内空气,使之通过盘管而被冷却或加热,以保持房间要求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盘管使用热水和冷水,由集中冷源和热源供应。

9、2)组成:由风机和盘管组成的空调设备,也称风机-盘管机组。 3)优点:各个单独房间可自行调节室温,不用时可局部关闭风机。 4)适用建筑:适用于房间组成复杂,灵活调节室温的公共建筑,如高级宾馆,精密实验室等。 5)盘管风机形式: 立式:风机明装在窗台下面。 卧式:风机暗装在靠近房间走廊的吊顶内。,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6.空调系统中气流组织问题(P108) 气流组织:将处理好的空气,送到人们活动或逗留的区域,使整体活动空间的气流保持合乎标准的温湿度、洁净度及送风速度,并能即使的排除污浊空气,保持均匀稳定,舒适合理。 7.空调系统方式选用 1)对于大型整体空间公建,如体育馆,影剧院,会堂,超

10、级市场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 2)对于标准较高或高层公建采用风机盘管或高速诱导器送风方式。 3)集中式空调系统气流组织方式: 上送下回 (形成迎面风) 喷口送风 上送下回气流组织方式(P109) 指气流从上向下流动。优点:路线短捷,易控制。举例:影剧院建筑迎面风形成 喷口送风气流组织方式(P109) 高速送风方式,适用于体育馆,礼堂,剧院建筑。,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8.补充内容 1)人工冷源制冷机 压缩式冷水机组 离心式(大中型) 螺杆式(大中型) 活塞式(小型) 溴化锂吸收式 蒸汽喷射式(使用少) 2)冷媒:冷水 冷空气 3)设备机房及主要设备的空间要求 a.锅炉房 b.制冷机房 c.

11、空调机房,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4)空调建筑 A.空调建筑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和东西向窗户。 B.外表面积宜减少,外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 C.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空调房间净高宜降低。 D.屋顶、外墙加强保温隔热。 E.创窗墙面积比要小。向阳面窗应采取热反射玻璃、反射阳光涂膜和遮阳措施,窗气密性好。 F.空调房间应集中布置,上下对齐,空调温度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局部空调时,空调房间应尽量避免设在顶层。 5)通风: 自然通风 风压形成 热压形成 机械通风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见规范和资料集相关内容),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四、电气照明(人工照明) 1.人工照明的设计与安装应满足的

12、要求 舒适而科学的照度; 适宜的亮度分布; 防止眩光产生; 选择优美的灯具形式; 创造一定的灯光环境的艺术效果。,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2.各类公建对照度要求 一般学校教室的照度:应满足学生看清黑板上的字迹、教师的示范实验及做笔记的要求。 会堂建筑观众厅的照度:应满足与会者阅读文件和做笔记的要求。 剧院、体育馆观众席的照度:应满足在表演间歇是观看节目单的要求。 剧院舞台与体育馆比赛场地照度:随表演内容不同而异。 大型会堂:拍摄电影要求:照度约在500LX以上。 彩色电视录像:照度标准更高。 一般会堂照度:通常200LX,满足阅读文件要求。 体育馆照度标准:乒乓球比赛:台面照度最低430L

13、X 。 一般球类及体操比赛:场地最底照度:约200250LX 各类公共建筑人工照明的照度标准: 参见建筑设计资料集有关内容。,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3.亮度分布 保证视觉的舒适感,创造良好空间气氛。 亮度分布有关因素 亮度分布通常与照明的方式及天花、墙面颜色的反射系数有关。 人工照明处理,是与一定的功能要求和特定的艺术气氛相结合的。 举例: A.阶梯教室,装设黑板的墙面亮度与黑板强烈对比分散学生注意力,并易引起视觉疲劳。 B.会堂建筑如果观众厅中的天花、墙面亮度暗淡,即使观众席位亮度足够,也会产生沉闷感。 C.剧院 建筑利用亮度差别,引导视线集中。观众厅周围亮度与舞台表演区的亮度形成强烈

14、对比,增强演出气氛。 亮度:定义(见建筑物理教材),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4.眩光 光源与人眼处在030范围时,眩光最为强烈。 分析图眩光角度图解(见P110) 防止产生眩光措施 a.加大灯具保护角 b.控制光源的外露 c.提高光源的悬挂高度 d.选用间接照明 e.漫射照明 5.灯具形式 要与整体空间艺术环境相协,同时考虑调阴影效果。 阴影效果运用: 柔和适度增强物体立体感和视觉舒适感 阴影强烈物体与背景过分对比,引起视觉疲劳 如比赛区不产生阴影处理办法:提升灯具高度、增加光源数量。,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6.人工照明分类 根据照度分布分: 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 接受光情

15、况分: 直接照明 半直接照明 间接照明 漫射照明 举例:美术教室,展览陈列室,商品展示的灯光处理(参考有关资料)。 7.人工照明光源:白炽灯、荧光灯、碘钨灯。 白炽灯、碘钨灯光色偏暖 荧光灯光色偏冷。 荧光灯特点:发光效率高,表面亮度小,温度底,耗电小,因而寿命长。 碘钨灯特点:比白炽灯体积小,光色好,寿命长,因此适用于大空间公共建筑。,第二节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8.人工照明设计 1)合理选用三种光源 2)光通量射向需要照明区域及减少光能的无益损耗措施 A、反射罩;B、反射面;C、扩散格片;D、漫射罩 3)嵌入式灯具设计防火措施 a.白炽灯、碘钨灯表面温度高 b.大功率综合型灯泡、灯管温度更高。 c.室内装修,特别是顶棚装修防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