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山东专用)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课时 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及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创新设计】(山东专用)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课时 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及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创新设计】(山东专用)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课时 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及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习通史背景 学通史 补断裂,第27课时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及汉代的 思想大一统,【山东考纲】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课标提示】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一、孔子、老子与百家争鸣 1孔子 (1)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_ _的创始人。,儒,学家派,核心:“仁”和“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_”,逐步改良政治。 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优

2、先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主张“_”的教育原则;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2)思想,(3)影响:孔子的思想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2老子 (1)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哲学思想: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政治思想:主张“_”。,无为而治,(3)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背景,根本原因

3、:社会大变革。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瓦解,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繁荣。 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崩溃。“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文化:_兴起,造就了一大批士人,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私学,(2)主要派别,主张:哲学观: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人性论:主张“_”,治国论: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影响: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儒家,主张:提出“仁政”学说:主张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 影响:孟子的代表作孟子在唐代以后被奉为经典,孟子被尊为“亚圣”。,b.荀子,a.孟子,性恶论,a.主张:“_”“非攻”“尚力”“节用”“节葬”。

4、b.影响: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战国以后不受重视。,墨家,兼爱,a.主张:提出“齐物”的观点: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_”。 b.影响:一种消极的世界观,但很多观点被其他学派所吸收。,道家,不相胜,政治上: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文化上:西汉以后的1 000多年中,与_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法家,a.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b.影响,儒家思想,(3)诸子百家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a.儒家思想:孕育了

5、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_ _。 b.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c.法家思想:其_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影响,德准则,道,变革精神,(1)判断: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和道家思想。( ) (2)选择:“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与这一观点相符的学派是( ) 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b,(3)选择: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4)思考: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前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谁

6、? 答案:韩非子。,a,孔子的思想体系,1辩证地看待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对其应该辩证的看待。对于“仁”的观点,我们的评价是基本肯定。儒家思想虽经历变革,但是“仁”的思想始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对于“礼”的观点,我们的评价基本上是否定的,其不适应社会变革,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正确理解道家的“无为而治” 汉初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3孔子和老子关注问题的角度不同 孔子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伦理学;老子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立

7、了自己的本体论。,4诸子百家中相对立的观点 (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二、汉代思想大一统,2理论董仲舒的新儒学 (1)特点: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_形成。,(2)内容,法家思想,推崇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宣扬“_ _”,神化并限制皇权。 施政以

8、德为主,以刑辅德,提出“_ _”,规范人伦道德。,君权神,授,三纲五,常,3实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1)判断: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继承并发扬了儒家“仁政”思想,使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 (2)选择:董仲舒认为文化的“一统”与政治“一统”之间的关系是 ( ) a一致的 b相反的 c分离的 d以上都不是 (3)选择: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是从哪一朝代开始的?( ) a秦 b汉 c隋 d唐 (4)思考: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答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

9、强。,a,b,1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背景,2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可归纳为“一统、一独、一目的”,聚焦重点史论突破,史论要点,重点一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奠基“百家争鸣”的出现,要点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因素并存的局面,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状况: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诸侯割据局面出现,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国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3)阶级关系: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复杂,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10、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要点2“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提示:(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之间相互争辩,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成为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儒学思想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彰显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对提高民族素质十分有益;还传到了邻国以至西方,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史料印证,1史料一“初税亩”的实质是什么

11、? 答案承认了土地的私有。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 3(2012北京文综,37,改编)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器牛耕的使用,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关系;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重点二异彩纷呈的“争芳斗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史论要点,要点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孟子与荀子又有何继承和发挥? 提示:(1)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仁”和“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即周礼,“克己复礼”。 (2)孟子思想核心是“仁政”,提出“民贵君

12、轻”主张。 (3)荀子发展为“仁义”“王道”,提出“君舟民水”观点。,要点2儒、法、道、墨四家的思想主张及地位分别怎样? 提示:(1)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并步入正常轨道时,宜用儒家思想。 (2)法家提倡法治。在动荡年代,实行大一统的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3)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思想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4)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代表了小生产者的愿望,不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故历代都不受重用。,要点3儒、法、道、墨

13、四家的思想主张有哪些相互对立的观点? 提示:(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史料印证,1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及荀子的 “君舟民水”。 2法家思想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14、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 3(2011浙江文综,13,改编)主张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学派是哪一家? 答案道家。,重点三儒学成为正统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史论要点,要点1多角度理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出的新特点。 提示:(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

15、),即维护现实统治。,要点2全面认识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及其影响。 提示:(1)思想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新儒学的思想核心。“天人感应”即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最高主宰者,而皇帝是“天子”,他代表天意君临天下,同时也必须顺从天意。与天同则大治,与天异则大乱。“君权神授”,即“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2)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 (3)特点: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4)影响:对当时的影响:对维护加

16、强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具有进步意义,适应了西汉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我国历史的影响:提出的封建伦理纲常,被后人奉为道德规范。把儒家思想神学化,使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而且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史料印证,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2董仲舒新儒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案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3(2013重庆文综,1,改编)中国古代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其目的是

17、什么? 答案为君主专制服务。,一、读图释义 图1孔子讲学图,识图读表释史明义,读图要领:(1)图片背景:春秋晚期,社会经历划时代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2)图示内容:孔子创立儒家学派,首创私人讲学。在孔子讲学图中,孔子盘坐于台席,弟子跪围于四周。众弟子年龄悬殊,衣着各异。反映了孔子重视“礼”、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3)应用提示:根据图片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教育思想及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图2五经书影,读图要领:(1)图片背景: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的儒学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图示内容:公元前136年,汉武帝

18、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3)应用提示:根据图片考查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内涵、实质及影响,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过程等。,二、读表释义 全面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合作探究: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案:汉代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中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区别:糅合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儒家思想的原貌,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认识先秦时期儒家的民本思想 (1)孔子:“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

19、性,由“爱人”所推导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也体现出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今天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孟子: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与民,省刑罚,薄赋敛”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知古通今中外链接,(3)荀子: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提出著名的“君舟民水”论。,热点材料:

20、2013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八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于9月28日在曲阜举行。本届文化节的主题为“文化凝聚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国梦”。 思考:孔子创立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作为整个中国人思想与精神世界的主导,历经千年的发展,早已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试举例说明儒学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应用体验,答案:(1)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2)儒家提倡“仁义”“孝”“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1著名思想家 (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鲁国(今曲阜)人。 (2)孟子:战国时杰出的思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鲁国邹(今邹城市)人。 (3)墨子,春秋战国之际的杰出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鲁国(今滕州)人。墨学在当时影响巨大,被称为“儒墨显学”。 (4)郑玄,东汉著名儒学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