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 岳麓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 岳麓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 岳麓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案 岳麓版必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 课案【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自主学习】1、孔子主张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为此要求:A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D 性相近也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A 和谐的人际关系 B 礼貌待人 C 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D 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3、下列观点符合儒家学派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的是: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因桀亡

2、” 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4、孔子对待天命鬼神的态度是主张应该“敬鬼神”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A B C D 5、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 “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 “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 “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7、下列表述能够反映孔子思

3、想核心的是:A “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 以爱人之心调解和和谐社会人际关系C “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D 主张逐步改良认为历史是不断演进的8、“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这种观点属于: A 孔子的“仁”学思想 B 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 C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D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9、“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平之相盈也。”以上论述属于下列哪一派观点: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10、老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A 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要克制自己 B 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C 主张“无为而治”,

4、“以无事取天下”D 指出任何事务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1)据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三: 以智治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道德经(2)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在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思维导图】【教师解析】见幻灯片1-5:CCABA 6-10:ABDCD11、:(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出现礼崩乐坏的

5、局面,扩张希望按周礼把混乱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或适应和维护西周贵族统治的道德规范)(2)维护奴隶制度.(3)相同点: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的方案(或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不同点: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教材拓展】1,孔子政治思想政治思想的积极性与保守性。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其中,“仁”的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其“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6、2,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古人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部经典中到底记录了孔子的哪些思想呢?解读论语中的仁、礼、鬼神观。 “仁”。论语中“仁”字出现105次。会意字,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做人的道理。根本点“爱人”,即体贴、关心、尊重别人基本方法忠恕,即推己及人。恕,推己及人的否定之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推己及人的肯定之意。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表现:对统治者: “爱人” “为政以德” 民本对普通人: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后人概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和谐 特点: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来稳定社会秩序升华:仁是内在的美德和修养 “礼”。论语中“礼”字出

7、现75次。狭义:周礼(分封制、宗法制)广义: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基本方法;第一,“克己复礼”第二,“正名”,即按周礼,将混乱的社会秩序和等级名分矫正过来。思想之三,中庸思想 “执其两端而用乎中”指既不过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凡事掌握好分寸,恰到好处。“仁”“礼”“中庸”研究的是人与社会人道3、万世师表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1)教育思想: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

8、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第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2)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扩大教育范围,促进社会发展。总结了一套先进的教学方法。整理六经,继承传播文化。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孔门弟子世称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族外

9、,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穷居陋巷”,曾参“提襟肘见”。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4、泽被东西(1)变迁: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经历代不断创新改造,汉朝至清朝一直是正统思想;(2)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3)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世界看孔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课中探究:儒家认为

10、,春秋时代的社会争乱,正是由于欲穷乎物,物屈于欲,人欲横流,名分紊乱。要纠正这种时弊,唯一可靠的途径就是重建周礼的权威。孔子希望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期待社会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可是这种愿望能够实现吗?通过几幅图片“孔子在中国”和“孔子在世界”,由学生得出认识。 孔子学说的最精妙之处,就在于把外在的等级制度、礼仪传统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要求。“人而不仁,如礼何?” 只要“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便是仁! “仁”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心底最深处最切近、最亲密、最难以摆脱、最本能捍卫的血亲观念之上!这就是爱!2、老子的智慧体现在道德经中,其中包含哪些耐人寻味的哲理?认识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无为而治。(1)探讨宇宙自然的本源和规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是凌驾于天的世间万物的本原,是一个高度抽象、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