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及EPC规划方案v2解析.ppt_第1页
IMS及EPC规划方案v2解析.ppt_第2页
IMS及EPC规划方案v2解析.ppt_第3页
IMS及EPC规划方案v2解析.ppt_第4页
IMS及EPC规划方案v2解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联通IMS规划汇报,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网络建设部,目 录,IMS及EPC网络融合方案,一,IMS业务发展思路,三,IMS及EPC简介及业界发展情况,二,IMS及EPC整体演进步骤,移动网,第一阶段:PSTN网改及固定网络接入,第二阶段:LTE 接入,第三阶段:固定移动全网融合,移动接入,固定接入,IMS网,固定网,【网络】 固网引入IMS,先期进行PSTN网改接入IMS,后期NGN升级接入IMS 【业务】宽带语音、RCS、发展视频多媒体; 向跨网络用户提供业务,,【网络】 移动软交换升级到mAGCF,接入IMS,实现固定移动终极融合,统一数据库, LTE接入语音业务,实现LTE和3G互操

2、作,进入VoLTE时代 【业务】向电信云平台迁移,【网络】 IMS架构重用,实现LTE数据业务接入,语音业务回落至2/3G 【业务】业务平台能力开放; 业务ICT融合,固网网改,宽带语音,LTE,移动,eMSC,IMS,IMS,移动网,固定网,固网网改 NGN升级,宽带语音,移动网,IMS,关口局,上海IMS及EPC部署步骤,远期,中期,初期,实现业务统一的IMS目标架构,20122015,2016,20132015,20152017,上海联通核心网初期网络架构,第一阶段-PSTN网改,IMS引入,AGCF,SBC,NGN,PS域,CS域,MGW,MSC Server,SIP终端,PC,AG,

3、xPON,SIP,大客户 端局,华为 NGN,中兴 NGN,SDC,SCP,PSTN 端局,AG,xPON,FTTH,远端模块 PBX,H.248,SSP,GSM,BTS,BSC/PCU,UMTS,NodeB,RNC,SGSN,GGSN,HLR,PCRF,CSCF,HSS,AS,MGCF,IMS,NGN承载网,IP城域网,IP承载网,业务层,会话控制层,承载层,接入层,IMS一期工程用户规模设定为16万线 IMS一期新建IM-SSF,以完全继承现有PSTN业务,包括PSTN基本语音业务、补充业务和智能业务 通过MGCF与现有综合关口局与NGN汇接局互通 新建IMS本地CE路由器接入IP承载B网

4、,上海IMS初期建设规模,IMS一期配置,IMS初期网络架构,IMS初期接入侧改造方案,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用户割接量大 PSTN用户改迁至IMS网,则无论通过直接改挂接关系,还是通过AG封装,均需至少经过一次断业务的割接,需要大量与用户沟通协调的工作 若通过新套餐及捆绑新业务,吸引PSTN用户改用IP终端接入IMS网,则网改进度受制于新业务的接受度 用户侧接入设备改造 采用AG封装等方式更改用户侧接入设备,受制于用户侧机房空间、电源、业主协调等多方面因素,推进难度较大 必然存在部分用户不对SIP接入设备不信任,不配合设备改造,PSTN网改困难点,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上海联

5、通核心网中期网络架构,AGCF,SBC,EPC,CS域,MGW,MSC Server,SIP终端,PC,AG,xPON,SIP,PSTN 端局,AG,xPON,FTTH,远端模块 PBX,H.248,大客户 AGCF,GSM,BTS,BSC/PCU,UMTS,NodeB,RNC,SGSN /MME,GGSN/SGW,HLR,PCRF,CSCF,HSS,AS,MGCF,IMS,IP城域网,IP承载网,业务层,承载层,接入层,第二阶段-NGN改造接入IMS;部署EPC,实现LTE数据业务接入IMS,会话控制层,IPRAN,PS域,SGSN,GGSN,PCRF,NGN承载网,CSFB LTE语音回落

6、至2/3G,eNodeB,SAE-GW,利用2G/3G网络的GERAN和UTRAN覆盖处理语音呼叫(或其它CS域业务,SMS除外) 需要部署支持CS Fallback的MSC Server,MME,eNodeB, RNC; MSC要支持SGs接口; UE需要支持CSFB能力;,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上海联通核心网远期网络架构,AGCF,SBC,EPC,SIP终端,PC,AG,xPON,SIP,大客户 AGCF,UMTS,NodeB,RNC,SGSN /MME,GGSN/SGW,PCRF,CSCF,HSS,AS,MGCF,IMS,IP城域网,IP承载网,业务层,承载层,接入层,第三阶段-

7、固定移动全网融合,进入VoLTE时代,会话控制层,IPRAN,mAGCF,PSTN 端局,AG,xPON,FTTH,远端模块 PBX,H.248,NGN承载网,VoLTE与3G的互操作,为满足语音从LTE切换到3G网络后的连续性,需要部署SRVCC; 语音承载在LTE网络,由IMS提供回话控制与计费; MME/HSS需要软件升级支持SRVCC;,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目 录,IMS及EPC网络融合方案,一,IMS业务发展思路,三,IMS及EPC简介及业界发展情况,二,RCS是基于运营商通信网的“富通信套件”,主要包括以下功能子集 增强型通讯簿:提供用户的线上状态及功能显示。 Rich

8、Call(丰富通话):使用户能够在通话过程中交换不同种类的内容,如视频或图片。 Rich Messaging(丰富简讯):即时消息类应用,在传统即时消息的基础上统一多个消息媒介。,IMS业务-RCS,IMS业务-企业统一通信,企业包月收费;,1、全球无限漫游,降低通讯成本 ; 2、结合内部系统,提高办公效率 ; 3、PC与手机同号,使用更方便 ; 4、信息安全保证 。,IMS业务与现网业务对比,集团业务策略不明确 目前集团对IMS的引入主要是从网络侧考虑,接管PSTN网,避免在NGN和PSTN网上产生大量投资浪费,对于IMS的新业务发展缺乏思路 南北方固网存量的巨大差距,及其带来PSTN网改进

9、度的时间差,可能会影响集团对新业务策略制定的进度 市场、终端的不确定 固定电话承载多媒体业务普遍接受度不高,市场需要培养,且多媒体固话终端目前普及度很低 运营商实现RCS等融合业务,事实上是将IT的内容融合入CT的管道,但将面临IT企业的竞争,IMS新业务开发困难点,目 录,IMS及EPC网络融合方案,一,IMS业务发展思路,三,IMS及EPC简介及业界发展情况,二,全球IMS部署运营情况,18,目前全球共建690多个IMS商用局点,其中包括了大部分TOP50运营商。 截至2011年12月底,全球部署的IMS用户线为2.079亿,其中固网领域约为1.348亿线,移动网络领域约为3090万线,还

10、有约4220万线属于融合IMS的部署。 根据Infonetics预计,今年全球IMS用户将增长42%,超过2.5亿。,国际运营商IMS引入策略,固网运营商,移动运营商,全业务运营商,国内运营商IMS部署情况,中国电信: 2010年11月完成8省IMS现网试点工作,IMS储备阶段 2005-2009,IMS试点阶段 2009-2010,IMS商用阶段 2010-2012,中国电信: 全国部署完成,IMS一期10个省份大规模商用,二期剩余22个省份工程开通中,主要发展普通固话的多媒体应用,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IMS企标制定,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IMS企标制定,中国移动: 2009年现网省份试点测试

11、 2010年2月启动全国现网商用部署,中国移动: 全国省份IMS部署完成,目前部分省份在IMS系统发展了政企大客户应用,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IMS企标制定,中国联通: 2010年启动内场和外场测试,中国联通: 全国外场试点完成,山东试点规模商用,正在进行IMS一期集采,EPC简介,EPC(Evolved Packet Core)分组核心网演进,是用于接入LTE数据业务的下一代分组核心网。 EPC由四个基础组件构成: 动态移动性和策略的移动性管理模块(MME) 业务网关(SGW) 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全球主流运营商EPC建网部署,目标网:融合核心网,现网:2G/3G共核心网,独立新建EPC核心网,现网升级融合共核心网 (1、支持G/U/L互操作 2、支持G/U/L融合),中国移动LTE/EPC试验网建设情况,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